灵命日粮:因着爱

读经:哥林多前书13章 

杰米和莱妮妲(Jim and Laneeda)是大学情侣,结为夫妻后,多年来一直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可是后来莱妮妲的举止开始有些不寻常,出门时常常迷路,也会忘记自己跟人有约。在47岁那年,她被诊断罹患了早发性阿兹海默症。杰米照顾她10年之后,说了这样的一段话:“阿兹海默症让我有机会以不同的方式来爱我的妻子和服事她,这是当初我说‘我愿意’时,怎么也想不到的。”

使徒保罗在讲述圣灵的恩赐时,特别强调爱的特质(哥林多前书13章)。他比较了公式化的服事与自然流露的爱心服事,如此写道,能言善道固然是好,但若没有爱就只是无意义的噪音(1节)。他又说:“我若⋯⋯舍己身叫人焚烧,却没有爱,仍然与我无益”(3节)。最后保罗指出,最大的恩赐就是爱(13节)。

在照顾 [....]

灵命日粮:耶稣的宝血

读经:以赛亚书1章15-20节 

在人类制造的物品中,红色其实得来不易。试想你要如何将苹果的艳红色印在T恤上或融入唇膏里?在古代,红色颜料是人们用陶土或红色的岩石制成的。到了15世纪,阿兹特克人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利用胭脂虫制作红色染料。直到今日,世界各地的人们还是从这种胭脂虫获取红色染料。

在圣经中,红色虽然是王室的颜色,但也代表罪恶与羞辱,而且是鲜血的颜色。当兵丁脱了耶稣的衣服,给祂“穿上一件朱红色袍子”(马太福音27章28节)时,这三个意象交织成一幅令人心碎的红色图像:兵丁嘲讽耶稣竟妄想当君王;给祂穿上红色的袍子为要羞辱祂;外袍的颜色就像祂即将流出的血那般鲜红。然而,先知以赛亚的话语早已预示上帝的应许,这位为我们流出红色宝血的耶稣,要救我们脱离硃红般的罪恶:“你们的罪虽像硃红,必变成雪白 [....]

灵命日粮:爱仇敌

读经:马太福音5章43-48节 

在美国南北战争开始引发许多负面情绪之际,林肯总统觉得应该替南方的敌军美言几句。但他身旁的人非常震惊,问他为何要这样做。林肯回答:“女士,化敌为友不就是消灭敌人最好的方法吗?”经过一世纪之后,马丁.路德‧金恩博士回想林肯总统的这段话,并且为之做了注解:“这就是救赎之爱的大能。”

金恩博士引用耶稣的教导,呼召基督徒要爱仇敌。他明白虽然信徒可能很难去爱那些逼迫他们的人,但这种爱却是出自于我们对上帝持续且完全的降服。他说:“若我们这样去爱,就能认识上帝,并且经历祂圣洁的荣美。”

金恩博士还引用耶稣登山宝训中的训诫,说:“要爱你们的仇敌,为那逼迫你们的祷告。这样,就可以作你们天父的儿子”(马太福音5章44-45节)。耶稣告诫信徒,不可随从当时那种爱邻舍而恨 [....]

灵命日粮:看到上帝的信实

读经:撒母耳记下22章1-4,48-51节 

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位七十年间,只为一本描述自己生平的传记写过序言,书名为《仆人女王与她所侍奉的君王》(The Servant Queen and the King She Serves,暂译)。这本书为庆祝女王九十岁生日而出版,书中记述女王的信仰如何引领她为国家服务。在序言中,女王感谢每一个为她祷告的人,并感谢上帝坚定不移的爱。她总结道:“我确实看到了上帝的信实。”

伊莉莎白女王这句简洁的宣告,呼应了历世历代众信徒的见证,他们都曾亲身经历上帝信实地看顾。大卫王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写下了一首以此为主题的优美诗歌。这首诗歌记载于撒母耳记下22章,讲述上帝信实地保护大卫,供应他所需,甚至在他面临危险时拯救他(3-4,44节)。大卫经历了上帝的信实,于是作了这首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