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27|畏惧中的保障

读经:诗篇27篇

大卫的诗。

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a],我还惧谁呢?
那作恶的,就是我的仇敌,前来吃我肉的时候,就绊跌仆倒。
虽有军兵安营攻击我,我的心也不害怕;虽然兴起刀兵攻击我,我必仍旧安稳。
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里求问。
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里,把我藏在祂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
现在我得以昂首,高过四面的仇敌。我要在祂的帐幕里欢然献祭,我要唱诗,歌颂耶和华。
耶和华啊,我用声音呼吁的时候,求祢垂听,并求祢怜恤我,应允我。
祢说:“你们当寻求我的面。”那时我心向祢说:“耶和华啊,祢的面我正要寻求。”
不要向我掩面,不要发怒赶逐仆人,祢向来是帮助我的。救我的上帝啊,不要丢掉我,也不要离弃我!
10 我父母离弃我,耶和华必收留我。
11 耶和华啊,求祢将祢的道指教我,因我仇敌的缘故引导我走平坦的路。
12 求祢不要把我交给敌人,遂其所愿,因为妄作见证的和口吐凶言的起来攻击我。
13 我若不信在活人之地得见耶和华的恩惠,就早已丧胆了。
14 要等候耶和华!当壮胆,坚固你的心!我再说,要等候耶和华!

 

畏惧中的保障

作者:山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在《诗篇》第27篇中,诗人让我们看见他在困境中,在被敌人四处追逼时却不惧怕的安稳和信心是从何而来。因为“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耶和华是我性命的保障(“保障”或作“力量”),我还惧谁呢?” 这位曾经在荆棘火焰中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出埃及记3章14节)的上帝是诗人一生的力量和倚靠,也在当下,藉着经文对我们说话。

我们在诗歌第四节和和随后的经文中看见几个醒目的动词:求、寻求、住在、瞻仰,求问。事实上,“寻求”一词在诗篇27中反复出现。这不禁让我想,我们当如何寻求?我们到底寻求什么呢?谢谢上帝早已为我们预备了答案。祂藉祂的仆人给以色列民嘱咐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神”(申命记6章5节,马太福音22章37节)。祂说,“你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这些东西都要加给你们了。”(马太福音6章33节)。只是,这是你我心中的答案吗?在忙碌繁杂的生活中,我们到底在寻求什么呢?

诗篇27篇5节说,“因为我遭遇患难,祂必暗暗地保守我;在祂亭子里,把我藏在祂帐幕的隐密处,将我高举在磐石上。” 很显然,这节经文提醒我们,上帝对我们的保守有时是在暗中的。换句话说,即使我们眼睛还未看见,心里或许一时也感受不到,上帝对我们的保守却不改变。祂的创造之工已结束,但祂的护理从不停歇。因为上帝的保守,诗人得以“昂首”,并“要欢然献祭”,“唱诗歌颂耶和华” (第6节)。第八节中,诗人再次提到“寻求”;不断地寻求因为人生总是与挣扎相伴(第9-12节)。上帝允许我们有低落,还记得十架上的那句呼求吗?“我的上帝,我的上帝,为什么离弃我?”(马太福音27章46节,诗篇22章1节)。在低谷中的倚靠和寻求,我想,是操练,更是蒙上帝悦纳的。全诗以诗人“等候上帝 ”结束。

如今,人生中困境和患难的风暴仍未停歇,我们倚靠什么才能有不畏惧的笃定呢?是《诗篇》第27篇字里行间启示的这位上帝,祂的怜悯、恩慈、良善和信实。同时,诗人也提醒我们应当献上的许多责任,其中之一就是,寻求祂。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主,谢谢祢是我们的保障,是我们的高台,是我们的避难所,是我们一生要来仰望的,我们要来赞美祢,称谢祢。有祢,我们还怕什么;有祢,我们一无所缺。 愿我们更多地被祢吸引,就要来寻求祢,要来认识祢。至高至圣的主,全地都要来赞美祢。求祢帮助我们在日常的每一天中,更多倚靠祢,更多寻求祢的面,因为唯有祢是那从亘古直到永远都不改变的上帝。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圣名祷告,阿们。

应用问题:

  1. 寻求上帝对于你来说是什么?
  2. 生活中,在哪些时刻(哪些具体的事情)你会寻求上帝?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慢时尚

读经:歌罗西书3章12-17节 

你听过“慢时尚”吗?这是指一场致力抵制“快时尚”的运动,而“快时尚”是一个以生产廉价和快速抛弃的衣物为主的行业。那些属于快时尚品牌的衣物,其过时的速度,几乎与商品上架的速度一样快,导致某些品牌每年都会丢弃大量的产品。

慢时尚运动鼓励人们放慢脚步,采取不同的消费模式。慢时尚鼓励消费者,选择少量制作精良且符合道德标准的耐用物品,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最时髦的外观。

当我思考“慢时尚”的要求时,不禁想到自己在其他方面是否也落入“快时尚”的思维模式,总是追求最新潮流带来的满足感。然而,在歌罗西书第3章中,保罗说,信徒在基督耶稣里真正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或昙花一现,而是一生在基督里默默地,循序渐进地改变。

我们不需要以穿戴属世象征身分的最新服饰为荣,相反地,我 [....]

灵命日粮:所需智慧

读经:箴言4章10-19节 

美国作家约翰·M·巴里(John M. Barry)在他的著作《大流感》中,讲述了1918年的流感大流行。巴里揭露那些公共卫生官员对于流感的爆发并非猝不及防,他们早已预期到流感会大规模传播。那时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些卫生官员担心成千上万的士兵挤在战壕里,又跨越不同国界,很可能会传播新的病毒。但这些知识并不能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因为手握大权的政治领袖击打着战鼓,催促战士们急赴战场。流行病学家估计,当时约有五千万人死于这场流感,而大约两千万人死于战争的大屠杀。

历史一再证明,人类的知识并不能拯救我们脱离罪恶(箴言4章14-16节)。纵然我们累积庞大的知识,能提出非凡卓越的洞见,却仍无法阻止将痛苦强加在彼此身上。我们无法遏止“恶人的道”,这种愚蠢重复的道路,只会通往“幽暗 [....]

灵命日粮:你有选择

读经:申命记30章15-20节 

在好友过世几周之后,我与她的母亲交谈。原本我不太敢问她过得好不好,因我认为这样问并不恰当,毕竟她还处于悲恸之中。但我放下心中的顾虑,只是问她是如何撑过来的。她回答说:“因为我选择了喜乐。”

当时,我正极力解决生活中一些不愉快的问题,而她的话帮助了我。她的话也让我想起,在申命记的结尾,摩西对以色列人所作的宣告。在摩西即将离世,以色列人准备进入应许之地的时候,上帝要以色列百姓知道,他们可以做出选择。摩西说:“我将生与死,福与祸,都摆在你面前了;所以你要选择生命”(申命记30章19节,新译本)。他们可以选择遵行上帝的诫命而得以存活,或是选择远离上帝而承受“死亡与灾祸”(15节,新译本)。

同样地,我们也必须选择如何生活。我们可以选择喜乐,信靠上帝对我们此生的应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