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从异教徒成为基督徒的

 

作者:Ananda Utami,原文印尼文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佳音

 

 

我出生在一个信奉非基督教宗教的家庭。事实上,我的父母把我送到了一所教授那个宗教价值观的学校。我在学校的朋友们也知道我是一个听话、虔诚的孩子,因为我总是在教和提醒他们要努力做得更好。

当我进入初中时,我开始对了解除我信奉宗教之外的其他宗教感兴趣,哪怕只是为了找出它们的错误之处以让我更加相信我所信的宗教是唯一的真理。我读书,在YouTube上认真观看各个宗教的辩论,了解他们的教义,这样我就可以思考我所信的宗教是多么正确,而其他的那些都是无稽之谈。

当我即将高中毕业时,我决定出国留学,所以我不需要参加国立大学的全国统一考试。但我并没有为上大学或是要去一个新地方生活感到焦虑,而是开始担心自己的信仰。我开始思考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没有出生在信仰这个宗教的家庭中,我还会选择相信它吗?

我会坚持信仰下去吗?我会找到通往真理的道路吗?”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问题并没有消失,反而让我更加好奇想要寻找答案。

当我试图面对并回答我的疑虑时

最后,我鼓起勇气问一位基督徒朋友:“如果你不是天生的基督徒,你为什么会信呢?难道不是所有的宗教都声称自己才是那个正确的宗教吗?你和我都不是生活在过去,如果每本宗教书籍都保证它们是真实的,你怎么判断你的宗教才是那个正确的呢?”

我的朋友约我在一个地方碰面,他在那里详细回答了我的每个问题。他告诉我救赎,告诉我人类是如何犯罪以及上帝是如何派耶稣来为我们赎罪的。

但即使在那之后,我仍然不相信,我认为他在浪费我的时间。我说:“在我的宗教中,你的圣经是错误的。不是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但无论我怎么争辩,我的朋友仍然能够平静而详细地回答我。

有一次,我的朋友建议我读一本由纳比勒·库雷希(Nabeel Qureshi)写的书,他最初不是基督徒,但最终认识并接受了耶稣。通过几个梦,纳比勒得到了确信主耶稣是真的。

起初我拒绝读这本书,认为里面讲的梦很荒谬,而且我不喜欢阅读人的见证。我以为它们都一样,不会改变我的想法。

然而,不知怎么的,我最终决定读一读这本书。考虑到其中的英语术语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我应该懒得把它读完才对。然而,实际是我真的读完了。这本书告诉我,耶稣被钉十字架并不是一眨眼之间发生的虚构事件,而是有许多目击者和相关的人物。

因此,如果有这么多目击者,说它是个虚构的故事就会很奇怪。

尽管如此,我还是试图忘记这一观点,并说服自己基督信仰不是真的。

当上帝敲开我的心门

读完这本书几天后,我做了几个很困扰我的梦。在一个梦中,我看到自己因为决定追随耶稣而被母亲斥责。

我开始思考做这些梦是因为我读过这本书,还是真的是上帝给我的异象。我感到很害怕。

所以我试着把这件事告诉我的朋友。但令我惊讶的是,他反而和我谈论到法利赛人,法利赛人敬拜上帝的目的是“贿赂”祂。他们认为当自己完成特定的仪式时就会得救。

当我听到这些时简直惊呆了,因为这正是我一直以来对自己的感觉,就像一个对宗教了解很多并实践仪式的法利赛人,认为这样我就可以得救并在上帝眼中有一个特殊的地位。这让我很难过。

那天晚上,我哭着向上帝祈祷,无论祂是谁。我请求祂将真理告诉我。然后,我读了我朋友发给我的一篇灵修文章,看到了诗篇46篇10节:“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我必在外邦中被尊崇、在遍地上也被尊崇!”

读到这首诗篇时我不寒而栗,就好像上帝在直接对我说话一样。在那一刻,我决定相信上帝。

但第二天,我再次怀疑这是否真的是我选择的道路。那天晚上我选择相信的上帝是真正的上帝吗?然而再一次,上帝通过那一天的灵修回答了我。我读到了约翰福音15章16节,其中说:

“不是你们拣选了我、是我拣选了你们、并且分派你们去结果子、叫你们的果子常存。使你们奉我的名、无论向父求甚么、祂就赐给你们。”

我再次感到惊讶。感觉上帝真的在回答我的疑问。

在经历了一系列事件后,我对自己所信的信仰产生了怀疑,高中毕业后,我终于下定决心接受耶稣。我知道这个决定会给我带来挑战,我的父母、朋友和社交圈都会阻拦我。

然而,我在耶稣基督里找到了真理与平安,所以我鼓起勇气,相信主耶稣与我同在。

追随耶稣而失去朋友

有一段时间,我对包括我的朋友在内的所有人都隐瞒了我的决定。尽管我真的很想告诉他们,但我很害怕。

当我把这个挣扎带到上帝面前时,祂回答我,现在还不是我公开新身份的时候。所以我想,也许以我以前的身份,我会更容易向朋友们传达基督信仰的信息,这样当我最终公开自己时,他们就不会太惊讶了。

我开始积极地留下“痕迹”,并通过轻微修改的灵修帖子来发出关于我新信仰的“信号”。我会在不引用出处的情况下发布圣歌的歌词和圣经经文。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半。

在认真祷告了一段时间后,我终于决定告诉我的朋友们我的信仰。我预料到他们发现后会很难过,但我还是告诉了他们,因为我知道我不能永远保守这个秘密,而且他们是我最好的朋友。

他们对我变成这样感到震惊。他们原以为我在社交媒体上的帖子只是因为我对基督教好奇,仅此而已。

告诉他们实情后,我终于松了一口气。我以为他们不会离开我,因为我们是最好的朋友。但我错了。

第二天,其中一个人给我发信息,表达了她的愤怒、失望和悲伤。她觉得我背叛了她,因为我没有告诉她这件事。我悲痛欲绝。

当我问我的其他朋友时,他们也表达了类似的感受。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开始问我很多关于我的基督信仰的问题,但不是出于好奇。他们试图把我拉回我最初的信仰。

然而,那时我已经决定我要坚信耶稣。从那以后,他们决定与我保持距离。

我很难过失去了我的朋友们。但我仍然为他们祷告,我很感激上帝通过我加入的团契给了我新的朋友。

我今天所面对的可能只是我未来要面对问题的一小部分,而且与耶稣如何被人们排斥,甚至被祂亲近的门徒彼得不认相比,这算不了什么。

我相信,无论未来发生什么,上帝永远不会离开我,正如这首歌提醒和安慰我的那样:

我们有无试探引诱,

有无难过苦关头?

决不应当因此灰心,

仍当到主座前求。

何处能寻这般良友,

同尝一切苦与愁?

我们软弱主都知道,

放心到主座前求。

 

我可能失去了我深爱的好朋友,但我将永远拥有主耶稣,一个无论怎样都不会离开我的真正朋友。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堆炭火

读经:箴言25章18-23节 

丹明因为信仰而被关进监狱,每天都忍受同一名狱警对他的一顿毒打。但他觉得耶稣希望他去爱这名狱警,因此有一天早上,在这名狱警正准备殴打丹明时,丹明对他说:“警官,若我这辈子每一天都会见到你,不如我们做个朋友吧!”狱警回答:“不,你我永远不会是朋友。”然而,丹明却坚持和对方交朋友,并向他伸出友谊之手。

这位狱警愣了一下,接着他开始颤抖,然后他紧抓着丹明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他一边流着泪一边说:“丹明,我叫罗胜,我很乐意成为你的朋友。”从那天起,这位狱警再也没有殴打丹明。

圣经告诉我们:“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箴言25章21-22节)。“炭火”可能是指埃及人的一种仪式,在仪 [....]

《诗篇》灵修12 | 如何面对“指鹿为马”的世代

读经:诗篇12篇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第八。)

1 耶和华啊,求祢帮助,因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

2 人人向邻舍说谎,他们说话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3 凡油滑的嘴唇和夸大的舌头,耶和华必要剪除。

4 他们曾说:“我们必能以舌头得胜,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做我们的主呢?”

5 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

6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7 耶和华啊,祢必保护他们,祢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8 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恶人到处游行。 

 

如何面对“指鹿为马”的世代

作者:星寂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本月初,网上题为“高校饭菜中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引发热烈讨论。一名在读学生在食堂中吃到疑似为“老鼠头”的异物。该校通报有关当局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反复比对,确认“不是老鼠头而是鸭脖”。校方在之后的官方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与当事人共同对异物进行比对后,确认其为“鸭脖”,“该名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但校方及有关当局的说法无法取信大众,网民对于“鸭脖说”并不买账,出现“指鼠为鸭”的质疑和讨论。后来,针对那所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官方认证“是鼠头不是鸭脖”。

最近的这一则新闻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一个明明很容易得出结论、非黑即白的事件竟然经历了一波三折,最终结果让人不禁感叹。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指鹿为马”,“指鼠为鸭”的社会中。想起过去两年社会上发生的其他的类似事件。听多了这些,真的会让人抑郁和对世界绝望。记得两年前的一段时间,我就因着某个社会事件抑郁了好一阵子,每晚想起就睡不着。感觉到世界毫无真实和公义可言,心头无比沉重。这些满口谎言的“权威人士”,竟然连舆论的走向都可以控制。像极了诗篇12篇中所说的:“他们曾说,我们必能以舌头得胜。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作我们的主呢?” (第4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原来早在诗篇的时代,诗人就经历过满是谎言毫无公义的世界。 “耶和华阿,求祢帮助,因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第1节)。只是诗人的呼求更加焦急和恳切,在那个“人人都向邻舍说谎”的世代,他唯有向耶和华呼求。

好消息是上帝听了诗人的呼求。“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第5节)上帝应许会为困苦人伸冤,把他们安置在稳妥之地。诗篇12篇是一首充满紧张情绪的悲叹诗。但即使在这样的信息中,仍然有来自上帝如此安慰人心的应许和回应。这是诗人的盼望,也是我们面对当今世界的盼望。

祂的话语VS 人的话语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耶和华阿,祢必保护他们。祢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在人口里满是谎言的世界,我们很难判断是非。人甚至可以公然“指鹿为马”。但上帝的话语却是纯净无比,是毫无虚谎的,实实在在的真理。在谎言横行的世代,上帝的真理更显得宝贵。我们也更应该爱慕祂纯净美好的真理,并让真理深深扎根在我们的里面,才能够面对这个虚谎的世界而不动摇。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啊,求祢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虚谎和不公,在我们灰心绝望的时候坚固我们的心。让我们从祢得力量。求祢帮助我们更加爱慕你的话语,让祢的话语成为我们灵魂的锚,让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够坚信不动摇。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面对世界的虚假和不公,祢的态度是怎样的?
  2. 上帝的话语如何带给你安慰和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横财

读经:列王纪下5章20-27节 

在17世纪末,一名年轻男子于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的橡树岛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浅坑。他猜测有海盗(也许是基德船长本人)在这里埋了一批宝藏,于是他和几位同伴便开始挖掘。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发现任何宝藏,但有关宝藏的谣言却自此传开了。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人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继续在那里挖掘,以致该洞目前深达30米(约100英尺)。

这样的执念暴露了人类内心的空虚。圣经中谈到基哈西的故事,显示了一个人的行为如何揭示他内心的不满足。基哈西原本是伟大先知以利沙的忠实仆人。然而,当以利沙拒绝一位被上帝治好麻风病的元帅所赠的厚礼时,基哈西却编造故事向那位元帅骗取了一些财宝(列王纪下5章22节)。当基哈西得到财宝回来的时候,还对先知以利沙说谎(25节)。但以利沙知道一切,就问他:“那人下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