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命日粮:受教的心

读经:箴言1章1-7节 

许多人不仅抨击不同的观点,也攻击那些抱持不同看法的人,而且很可悲地,这已成为一种“正常”现象。这种情况就连学术界也不例外。基于这个原因,当我看到神学家暨学者理查德 · 海斯(Richard B. Hays)写了一篇文章,大力抨击他自己多年前所写的一本著作时,令我感到非常震惊!在海斯近年所写的一本书中,他展现出极大的谦卑,纠正了他过往的观点,藉着终生学习调整了自己的看法。

在介绍箴言这卷书时,所罗门王列出了收录这些智慧谚语不同的目的。但在那些目的之中,他特别提到:“使智慧人听见,增长学问,使聪明人得着智谋”(箴言1章5节)。正如使徒保罗所说的,即使他已事奉基督数十年,仍持续不断地追求更认识耶稣(腓立比书3章10节)。所罗门王也规劝智慧人要倾听,不断地学习,并且持 [....]

灵命日粮:真自由

读经:哥林多前书10章23节-11章1节 

在地铁上,美玲一边阅读,一边画下重点并在书页的边缘写下读书心得。但坐在她旁边一对母子的谈话,让她停了下来。这位妈妈正在纠正她年幼的孩子,不可以在从图书馆借来的书上乱涂乱画。美玲听了这番话,立刻把笔放下,她不希望这孩子不听妈妈的话而模仿自己的阅读习惯。美玲知道这个小孩子还不能分辨在借来的书上涂鸦,与在自己的书上写心得有什么差别。

美玲的举动,让我想到哥林多前书10章23-24节,使徒保罗那段发人深省的话:“有人说:‘我们有自由做任何事。’这话不错;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有益处。‘我们有自由做任何事。’然而,并不是每一件事都会帮助人。每一个人都不应该为自己的利益着想,而应该关心别人的利益。”(现中修订版)

那时哥林多教会刚成立不久,许多信徒将在基督里 [....]

灵命日粮:彼此关照

读经:撒迦利亚书7章4-10节 

现年77岁的荷西是一位代课老师,他已经在车上住了八年。这位老人家每天晚上都睡在他那台1997年出厂的福特雷鸟车上。他会仔细检查汽车电池,因那是他晚上用电脑工作的电力来源。他省下租屋的开支,并将钱寄给住在墨西哥的众多家庭成员,因为他们比他更需要这笔钱。每天一大清早,荷西以前教过的一位学生都会看到他在后车厢翻找物品。这个学生说:“我觉得需要为他做点什么。”所以,他发起群众募资,并在几周后交给荷西一张支票,让他能租房子住。

虽然圣经一再教导我们要互相照应,但有时我们会因看重自己的需要而难以实行。先知撒迦利亚责备以色列人,他们不敬拜上帝,也不彼此服事,而只“为自己吃,为自己喝”(撒迦利亚书7章6节)。他们忽视所属的群体生活,漠视他们邻舍的需要。因此,撒迦利亚明确地讲述 [....]

灵命日粮:梦幻组合

读经:罗马书12章3-8节 

梅兰妮和特雷弗这对朋友一同徒步走了数公里的山路。然而,若没有彼此合作,两人都无法独自完成路程。梅兰妮有先天性脊柱裂,必须靠轮椅代步;特雷弗则因青光眼而失明。两人都明白自己能补足对方的缺憾,是共享科罗拉多州野外风光的完美搭档。特雷弗背着梅兰妮走这条山路,而梅兰妮则为特雷弗指引方向。他们自称是“梦幻组合”。

保罗对众信徒(即基督的身体)的描述也类似一种“梦幻组合”。他劝罗马教会的信徒,要明白他们个人的恩赐能使更大的群体得着益处。我们的身体是由许多肢体组合而成,每个肢体都有不同的功用,但合在一起就成为一个属灵的身体,我们所得的恩赐是为着服事,是要让教会众人都得着益处(罗马书12章5节)。不论是给予,勉励,教导或其他属灵的恩赐,保罗吩咐我们要把自己和自己的恩赐,看作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