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有智慧

读经: 箴言10章17-21节


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箴言10章19节


许多年前,有位不知名的作家写了一首衡量言语价值的短诗:

言语的多寡与智慧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箴言10章19节说:「多言多语难免有过;禁止嘴唇是有智慧。」

在某些场合,我们需要有智慧,晓得说适当的话,并且适可而止。愤怒的时候,小心说话尤其重要。雅各劝勉信徒们:「要快快的听,慢慢的说,慢慢的动怒」(雅各书1章19节)。约束言语也是敬畏上帝的表现,所罗门王说:「上帝在天上,你在地下,所以你的言语要寡少」(传道书5章2节)。当他人哀痛的时候,我们静默的陪伴,可能远比滔滔不绝地表示同情更有帮助,正如约伯的朋友,「一个人也不向他说句话,因为他极其痛苦」(约伯记2章13节)。

虽然「静默有时,言语有时」(传道书3章7节),但话说得愈少,会使我们听得愈多。

有智慧的老猫头鹰,
稳稳地坐在橡树梢。
看得越多,便说得越少,
说得越少,便听得越好。
为何不学智慧老猫头鹰?
求主赐我真智慧,
何时当说何时听。
鼓励关怀他人时,
犹如祢对我关爱。
无声胜有声,沉默是金。


全年读经:
雅歌6-8章 加拉太书4章


灵命日粮:口哨声

读经: 撒迦利亚书10章1-8节


我要向他们吹哨子,招聚他们,因为我救赎了他们。 —撒迦利亚书10章8节,新译本


拉哥美拉岛是加纳利群岛中一座极小的岛屿,这座小岛上再度流行一种独特的语言,这语言听起来像是鸟儿唱歌的声音。在这片有许多峭壁和深谷的土地上,连学童、游客们都在学习如何吹口哨,效法以前岛上的人们,利用哨声来与两英里以外的人沟通。一位牧羊人再度使用这古老的语言来与他的羊群沟通,他说:「我的羊认得我的哨声,就像它们认得我的声音。」

圣经里也曾经出现吹哨子的情况,上帝被描述为向祂的羊群吹哨子的牧羊人。先知所想像的画面也许是这样:有一天,上帝将吹着哨子带领迷失、散落各地的人,重新召集他们,回归到祂面前(撒迦利亚书10章8节)。

多年之后,耶稣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约翰福音10章27节)。可能耶稣所指的就是牧羊人的哨声。羊听不懂人的话语,但是它们认得那代表牧羊人所在的声音。

误导人的声音及干扰的噪音,都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参阅撒迦利亚书10章2节)。然而,上帝有方法让我们转向祂,甚至不需要言语。祂藉着某些事情,使我们得到警觉或鼓励,也不断提醒祂正在引导、保护着我们,并一再应许祂与我们同在。

尘世嘈杂与喧闹,
不及天父召唤声;
助我分辨祢声音,
跟随天父的路程。
上帝的呼召永远听得见。


全年读经:
雅歌4-5章 加拉太书3章


灵命日粮:心灵呼唤

读经: 撒母耳记下1章17-27节


大卫作哀歌,吊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 —撒母耳记下1章17节


在2011年3月,灾难性的海啸袭击日本,摧毁了沿岸无数的市镇和乡村,夺走近16,000条生命。作家兼诗人格莱特·埃利希(Gretel Erlich)前往日本,见证及记录当时的毁坏情况。然而,当她眼见满目疮痍的景象,觉得实在无法报导当时的境况,于是她写了一首诗描绘当时的情景。在美国公共新闻电视网受访的时候,她说:「我的老朋友,已故诗人威廉·斯塔福德(William Stafford)曾经说过:『诗歌是出自心灵深处的呼唤。』」

在圣经里,我们可以看见诗作总是用来表达内心的情绪,从喜乐的赞美到失落的忧伤,都是诗歌的题材。当扫罗王以及他的儿子约拿单战死沙场时,大卫极其悲痛(撒母耳记下1章1-12节),他将自己的心灵寄托在一首诗当中,并称之为「弓歌」:「扫罗和约拿单,活时相悦相爱,死时也不分离。⋯⋯英雄何竟在阵上仆倒!⋯⋯我兄约拿单哪,我为你悲伤!我甚喜悦你!」(23-26节)

当我们面临心灵激动的时刻,无论是喜或悲,都可以用祷告为诗歌,向上帝倾诉。我们也许无法清楚表达心里的感受,在天上的父仍然听见我们真正的心声。

有时祷告非语言,
将心捧在双手间,
高举呈现主面前,
祂必明了我心田!
Nicholson
上帝不只倾听祷告,祂还了解我们的心。


全年读经:
雅歌1-3章 加拉太书2章


灵命日粮:重复警告

读经: 加拉太书1章6-10节


我希奇你们这么快离开那借着基督之恩召你们的,去从别的福音。 —加拉太书1章6节


「请注意,电动走道即将抵达终点。请注意,电动走道即将抵达终点。」如果你曾经使用过机场的电动走道,你就会听过这种不断重复的广播。

为什么机场要不停地重复这个广播呢?这是为了要确保使用者的安全,并且保护当局的利益,若有人使用不当而受伤,机场当局也不须负责。

重复的广播虽然令人厌烦,但也的确有它的价值。事实上,使徒保罗认为不停重复的警告是有必要的,因此他在加拉太书当中也这样做。但比起避免在机场绊倒的危险,他所警示的更为重要。保罗警告加拉太人,无论是他或天上使者,只要有人传讲的不是他们曾听过的福音,都不要听信(1章8节)。就在下一节,保罗又再说了一遍。这是一个值得再次强调的警告。因为当时加拉太人开始相信救恩是源于好行为,而不相信真正的福音,即不相信救恩是基督所成就的工。

耶稣的福音,就是祂的受死、埋葬且复活,是为了要赦免我们的罪。这是我们有特权和责任要分享的故事。当我们传讲福音时,要清楚说明:只有靠着复活的耶稣,我们才能解决罪的问题。

祂是道路、真理和生命,
祂的名称为耶稣;
除祂以外再无别的名,
有能力救赎我们。
Sper
耶稣基督是唯一通往天堂的道路。


全年读经:
传道书10-12章 加拉太书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