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忧虑

读经: 诗篇3篇


耶和华啊,我的敌人何其加增! —诗篇3篇1节


朋友交给我一杯装着水的高脚玻璃杯,并要我握好。但我拿得越久就觉得越重,最后我的手酸了,只好把杯子放下。朋友告诉我说:「我学到了一个功课:忧虑就像是握着那个水杯,我为一些事情忧虑越久,我的恐惧就越大,最终将我压倒。」

大卫王也曾经历恐惧,他的世界被彻底地颠覆。他儿子押沙龙想篡夺王位,设计让以色列人和军队转而对自己效忠。当时,大卫不知道到底谁对他忠诚,谁是背叛他的,唯一的选择似乎只有逃跑。他对仆人说:「要速速地去,恐怕[押沙龙]忽然来到,加害于我们。」(撒母耳记下15章14节)

大卫可能在逃亡中写下这篇诗篇:「我用我的声音求告耶和华,祂就从祂的圣山上应允我」(诗篇3篇4节)。在大卫恐惧时,他仰望耶和华,上帝也施恩让大卫重得王位。

有许多的忧虑都能击垮我们,然而,当我们将这些忧虑交托在上帝大能的手中,祂便会帮助我们度过这些试炼。

感谢主,
祢让我们不需被忧虑压倒。
帮助我们将忧虑交托在祢手中,
使我们不致于惧怕面对明天。
上帝从未要我们背负忧虑这个重担。


全年读经:
约伯记22-24章 使徒行传11章


灵命日粮:这是谁?

读经: 马太福音27章32-44节


我主耶稣基督⋯⋯因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明是上帝的儿子。 —罗马书1章3-4节


当凯莉在哈佛广场访问大学生对耶稣的看法时,有些人很尊敬耶稣,说祂是个「关心人们的人」,有人说:「祂听起来像是个很酷的家伙」。但也有人直截了当地拒绝:「祂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不认为祂是救主。」或是说:「我不接受任何宣称『我是通往上帝的唯一道路』的信仰。」有些人认真思考耶稣是谁,有些人则拒绝祂。

在两千年前,当耶稣面临死亡时,许多人也对「祂是特别的人」这个想法嗤之以鼻。他们「在祂头上安一个牌子,写着祂的罪状说:『这是犹太人的王耶稣』」(马太福音27章37节)。那些怀疑祂能力的人说:「祢这拆毁圣殿,三日又建造起来的,可以救自己吧!」(40节)宗教领袖们甚至说:「祂救了别人,不能救自己。」(42节)

耶稣的死亡或许使祂看起来无能,但当我们读整个故事时,我们看见祂是甘心乐意舍命。当祂从坟墓复活时,证明了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有无限的大能。让我们体会祂死亡的意义和复活的大能。祂是救世主!

主从坟墓里复活,
得胜一切仇敌与罪恶,
主耶稣复活,得胜黑暗君王,
从此永远与圣徒一同做王。
Lowry
耶稣的复活战胜死亡。


全年读经:
约伯记20-21章 使徒行传10章24-28节


灵命日粮:东山再起

读经: 约翰一书1章


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约翰一书1章9节


前美国橄榄球员查德·潘宁顿(Chad Pennington)曾经多次受伤,威胁他的职业生涯。其中两次的严重受伤,使他必须忍受手术之苦、几个月的物理治疗,再加上好几周的训练,才能重新回到球场上。然而,每一回受伤后,他不仅回到球场上,表现更是超水准,这让他被选为美国橄榄球联盟的「年度东山再起奖」。潘宁顿的努力显出他要回到球场上的决心。

就属灵层面来说,当罪破坏了我们和上帝的关系,使我们无法服事时,光是决心并不能使我们与上帝恢复关系,继续被祂使用。当我们因罪而无法服事时,认罪是使我们得复兴的必经之路。「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翰一书1章9节)

我们必须完全仰赖那位为我们牺牲自己的上帝,方能从属灵挫败中重新站立,并重获盼望。那为我们受死的基督,以祂永恒的爱来爱我们,并在我们认罪时,以恩典回应我们。藉着认罪,上帝救赎的恩典将使我们东山再起,重新被主使用。

像我这样,无善可陈,
主竟为我,流血舍身;
得蒙选召,与祢亲近,
真神羔羊,我来,我来。
Elliott
认罪就是得复兴之道。


全年读经:
约伯记17-19章 使徒行传10章1-23节


灵命日粮:注重过程

读经: 彼得后书1章2-11节


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 —彼得后书1章8节


威廉·金泽(William Zinsser)在他的著作《写作的泉源》(On Writing Well)中,提到许多作家都受到「以成败论英雄」的思维所影响,极度在乎文章或作品的销售量,而忽略了学习思考、计划和组织的过程。金泽认为「若作者眼中只有终点线,不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思索如何到达终点」,那么所写出来的就会是一份杂乱无章的手稿。

作家兼牧师陶恕(A. W. Tozer)将这原则应用在属灵生活上,他在著作《义人之根》(The Root of the Righteous)中,提到人容易倾向「只关心结果……而忽略长出这果子的根。」

使徒彼得提醒初代教会的信徒们,活出基督样式的生活,以及有效地服事,都有其过程。他鼓励他们在八个属灵层面上有所成长:信心、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和爱众人的心(彼得后书1章5-7节)。彼得认为,若我们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我们「在认识我们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彼得后书1章8节)。

上帝要我们经历这认识祂的美好过程,并且保证这过程将带领我们进入有效的服事,使我们荣耀上帝的名。

主啊,我们常常只想立即完全解决困难,
但祢会按祢恰当的时间施恩动工,
求主使我彰显祢的良善、耐心和德行,
光照我们成为别人的祝福。
基督徒的生命,就是学习全然倚靠上帝的过程。


全年读经:
约伯记14-16章 使徒行传9章22-4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