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牙痛的教训

读经: 希伯来书12章3-11节


你们所忍受的,是上帝管教你们,待你们如同待儿子。 —希伯来书12章7节


鲁益师(C. S. Lewis)在他的经典著作《返璞归真》中写道:「我幼时常患牙痛,要是告诉我母亲,她会给我一点止痛药,让我当晚可以安稳睡觉。可是我常常没有马上去找母亲,总是要等到疼痛难忍时才去告诉她。……因为我知道她除了给我止痛,第二天一早还会带我去看牙医。……我要牙痛立刻停止,可是想要止痛就不得不看牙医,一劳永逸地把牙齿治好。」

同样地,当我们有困难或倍受困扰时,可能不会每次都马上寻求上帝。当然,我们知道祂可以立即舒缓我们的痛苦,但我们也知道祂更关切的是处理我们问题的根源。我们也许会害怕祂揭露我们尚未预备好去处理,或不愿意去面对的问题。

在这种时刻,我们当提醒自己,上帝「待[我们]如同待儿子」(希伯来书12章7节)。祂的管教也许令人痛苦,却是明智的,且祂的双手充满慈爱。祂爱我们,以致不忍心看我们依然故我;祂希望我们能愈来愈像祂爱子耶稣的样式(罗马书8章29节)。当全然相信上帝慈爱的旨意,胜于我们恐惧的情绪。

主,感谢祢显露我隐而未现的过犯,
是因为祢待我如同爱子。
帮助我降服于祢的洁净工作,
直到我的身上显出耶稣的美好。
上帝管教的手是慈爱的手。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30-31章 约翰福音18章1-18节


灵命日粮:心之所愿

读经: 诗篇73篇1-3、21-28节


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 —诗篇73篇25节


我的朋友玛丽告诉我,在教会敬拜中,有时她没有开口唱某些歌词。她说:「如果我一边唱『我只渴慕耶稣』,心中却渴望很多其他的东西,好像不太诚实。」我很欣赏她如此坦白。

从诗篇73篇25节看来,亚萨似乎是个属灵且只渴慕上帝的人。他说:「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没有所爱慕的。」但他在这篇诗一开始却不是这样说的。起初,他承认自己也想要周遭的人所拥有的富裕:「我见恶人和狂傲人享平安就心怀不平」(3节)。然而,当他亲近上帝时,便意识到自己所怀的不平是愚昧无知的(21-22、28节)。

即使我们认识上帝,也常会因为他人得享财富和安逸而心烦意乱。鲁益师曾写道:「其实对上帝来说,我们心中的想望并非太强,而是太弱……我们太容易被(不足以与上帝相比的事情)取悦。」

有时,心中的想望会使我们分心,无法专注于上帝至好的福分,那么我们从这篇诗中可以学习到什么呢?这样说吧!我们知道即使有时我们会禁不住嫉妒他人所拥有的,上帝却仍然引导我们,将我们的目光再次转向祂。让我们与诗人一样说,祂「是我心里的力量,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26节)。

主,我们真心相信祢是我们满足的源头。
但我们既软弱又有罪,
而且容易分心,忽略祢至好的福分。
求祢教导我们如何亲近祢,让祢常与我们同在。
每日吸取上帝的智慧,可以消除心中的不平。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28-29章 约翰福音17章


灵命日粮:重大决定

读经: 约书亚记24章2、13-18节


你们……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 —约书亚记24章15节


最近,我问姐姐玛丽安是否还记得我们什么时候搬进老家。她答道:「你当时差不多九个月大,我还记得爸爸妈妈一边熬夜打包、装箱,一边聆听收音机。那天是1944年6月6日,他们听的正是诺曼地战役的实况报导。」

今天是二战诺曼地登陆70周年纪念日,也就是著名的D日。在军事用语中,D日表示开始行动的那一日。随着时代的演进,如今D日也意指作出生命重大决定或承诺的时刻。

以色列人的领袖约书亚,在年迈的时候向百姓提出挑战,要他们作出生命的重大决定。他们经过多年的征战,得到了上帝所赐的应许之地,约书亚劝百姓忠心地服事那位自始至终对他们信实的上帝(约书亚记24章)。他说:「你们今日就可以选择所要事奉的。至于我和我家,我们必定事奉耶和华。」(15节)

当我们决定跟随救主的那一天,是我们生命中最大的转捩点。此后的每一天,我们可以欢喜快乐地重申我们事奉祂的承诺。

主,每天可以向祢说「我愿意」是何等殊荣。
谢谢祢愿意爱我、赦免我。
求祢引导我今天的每一个决定,
并帮助我能忠心地事奉祢。
选择跟随耶稣是我们人生最重大的决定。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25-27章 约翰福音16章


灵命日粮:扩大视野

读经: 申命记32章7-12节


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这样,耶和华独自引导[雅各]。 —申命记32章 11-12节


这三个月以来,我真是坐在最佳观众席上,或说拥有鸟瞰视野,得以欣赏上帝令人惊叹的杰作。在诺福克植物园里,园工在28公尺高的地方安装了一台网路摄影机,用来观察秃鹰巢穴的一举一动,人们也可以从网路观赏。

小秃鹰从蛋里孵出以后,秃鹰爸爸和妈妈就开始照料下一代,轮流出外觅食、守护鸟巢。但是这些伸着嘴巴的小秃鹰看起来还像毛球时,有一天,它们的父母却双双不见了踪影,我不禁担心它们可能遭遇不测。

我的担忧是多余的。当工作人员扩大摄影机的拍摄角度后,我就看见秃鹰妈妈栖息在邻近的树枝上。

这个扩大角度所拍摄到的镜头,让我想到有许多时候,我担心上帝离弃了我。这个从维吉尼亚森林高处鸟瞰的画面,让我明白自己的眼光有限,只能看见全景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摩西也用老鹰的形象来描述上帝,老鹰怎么揹着它的幼鹰,上帝也同样这样揹着祂的百姓(申命记32章11-12节)。不管环境如何,上帝「离我们各人不远」(使徒行传17章27节),甚至当我们感到被遗弃时,这个事实也不改变。

主翅膀下,我今可安然居住,
夜色虽深沉兼狂风暴雨;
我要信靠祂,深知祂必眷顾,
已蒙祂救赎,我是祂儿女。
Cushing
有主看顾便不怕危机四伏。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23-24章 约翰福音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