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那平安夜

读经: 路加福音2章1-14节


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路加福音2章10节


赛门从荷兰移民到美国,他的太太凯恩是道地的美国人,他们的三个孩子也在美国出生。后来,他的女儿珍妮嫁给从巴拿马来的罗柏多;儿子比尔娶了来自葡萄牙的维妮;另一个儿子路卡斯则与南韩姑娘波拉结婚。

圣诞节前夕,全家团聚一齐庆祝,每个人用自己的母语唱起「平安夜」。在他们庆祝上帝的爱子降生时,这的确是献给主的甜蜜歌声。

两千年前的一个安静夜晚,天使划破寂静,告诉牧羊人有一婴孩已经诞生:「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路加福音2章10节)。接着,众多天使齐声赞美上帝,说「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上帝!在地上平安归与祂所喜悦的人!」(14节)救主基督降生了!

在很久以前的那个平安夜晚,上帝将祂的爱子当做礼物赐给世人。时至今日,人人依然可以得到这份大礼,祂属于我们每个人,属于「各族、各方、各民、各国」(提多书2章11-14节;启示录5章9-10节)。「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平安夜,圣善夜,牧羊人,在旷野,
看见天上荣光照下,
天军齐唱哈利路亚,
救主今夜降生,救主今夜降生。
Mohr
救主降世施拯救,天使降临齐欢唱。


全年读经:
哈巴谷书1-3章 启示录15章


灵命日粮:上帝同在

读经: 马太福音1章18-25节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马太福音1章23节


那天,我在罗马尼亚布克勒斯特神学院的教堂给学生讲课,整个房子里就属他最显眼。其他的学生都穿得颇为正式,而他的穿着却比较随意,使我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他。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独创一格,但我倒是记住了他的名字。

课堂结束时,他上前来自我介绍。我问他姓名,他说:「以马内利。」这回答让我感到讶异,便问他是否知道其意义,他自豪地说:「知道!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

我常想起这年轻人和他在人群中特殊的样子。正如耶稣将上帝的同在带到这世上,圣经说:「以马内利……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章23节),上帝也呼召我们将祂的同在带给世人,耶稣清楚地告诉我们说:「父怎样差遣了我,我也照样差遣你们。」(约翰福音20章21节)

今年圣诞节,我们献上给主的最佳礼物,就是活出效仿基督的生命。当我们的生命映照出上帝在我们里面活着,我们便与世人截然不同。而此一区别代表着祂爱与恩典的同在,并能成为他人的祝福。

圣灵充满饥渴心灵,
大能掌管我的生命,
最深祷告最高目标,
唯愿效仿耶稣言行。
Chisholm
基督要透过你,让别人看见祂的同在。


全年读经:
那鸿书1-3章 启示录14章


灵命日粮:奇妙圣诞

读经: 历代志上16章7-13节


你们要记念祂奇妙的作为和祂的奇事。 —历代志上16章12节


记得当年我在神学院修读,第一个学期结束时,有人为我和家人提供了机票,使我们可以返回家乡过圣诞。启程的前一晚,我们发现口袋里的钱不足20元,绝对不够支付停车费、交通费和其他开销。我们为此苦恼不已,决定为这件事祷告。虽然我们的孩子当时还很年幼,大的六岁,小的才两岁,我们仍带着他们一起祷告。

正当我们祷告时,公寓的走廊传来了脚步声,接着「咻」一声,有个信封从门缝底下滑进来。信封里有50美元,那是一份没有署名的捐助。

六岁女儿脸上惊奇的神情正好表达了我们内心的惊叹。伟大的上帝在同一瞬间垂听和回应我们的祷告,将祂的名字铭刻在小女孩的心版上。所以,就像诗篇作者大卫一样,我们也可以「谈论祂一切奇妙的作为」(历代志上16章9节)。

在耶稣降临的第一个圣诞夜,这位伟大的、全知的、全能的上帝,将祂的名字刻写在人类心版上,以祂慷慨的饶恕和无条件的爱所带来的喜乐,让我们惊叹不已。基督的降生,是上帝回应了人类对爱与饶恕的深切祈求。你是否也感受到了这无比的奇妙呢?

主啊!让我再次感受圣诞节的奇妙;
感受首次认识耶稣的深刻感动,
那一天带给我如此多的喜乐。
我要满怀喜乐地述说我与祢的相遇。
认识耶稣基督,就能时刻经历上帝的奇妙。


全年读经:
弥迦书6-7章 启示录13章


灵命日粮:光和影

读经: 以赛亚书9章1-7节


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 —以赛亚书9章2节


艺术评论学家思莱夫(Seymour Slive)在评论荷兰画家林布兰(1606–1669年)时,称他为光线和阴影的大师,最擅长用画布说故事。在林布兰的油画「牧羊人的敬拜」中,画家描绘了伯利恒城黑暗马厩里的情景,两个牧羊人跪在摇篮旁边,其他人则站在远处,有一人手里提着一盏灯笼。但是最亮的光并不是从灯笼里照射出来的,而是发自基督圣婴,祂的光照亮了围绕在祂身旁的人。

在耶稣降生的七个世纪以前,以赛亚用光和阴影的形象预言以色列救主的来临:「在黑暗中行走的百姓看见了大光;住在死荫之地的人有光照耀他们⋯⋯因有一婴孩为我们而生,有一子赐给我们。」(以赛亚书9章2、6节)

虽然每个人从林布兰的画里看到的故事可能都不一样,但在马厩里的人物都可能象征了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是跪下敬拜?还是退居后方犹豫不前?或是要躲避那穿透我们内心暗处的光?

圣诞节邀请我们走出黑暗阴影,让基督的光照亮我们内心深处。

遥远眺望主爱,
仅止短暂欢欣,
经历基督同在,
黑暗转为光明。
Hess
相信基督就是走出阴影,迈向真光。


全年读经:
弥迦书4-5章 启示录1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