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完全合身

读经: 读经:出埃及记26章1-11节


金句:各房靠祂联络得合式,渐渐成为主的圣殿。 -以弗所书2章21节


太长、太短、太大、太小、太紧、太松。试穿衣服的时候,这些都是我会用上的形容词,想找到一件完全合身的衣服,似乎不可能。

同理,要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教会,似乎也是不可能的事。总觉得每一间教会都有些不适合自己的地方。我们的恩赐不受认同、才干不被欣赏、幽默感被误解;某些态度、信念、人或活动,让人感到不舒服。我们总是感到自己无法融入其中,常想尽办法找到自己的定位。

然而,我们却知道上帝要我们彼此契合。使徒保罗说:「同被建造,成为上帝借着圣灵居住的所在。」(以弗所书2章22节)

今日教会里的信徒就好比摩西时代的帐幕(出埃及记26章),所罗门时代的殿宇(列王纪上6章1-14节),是上帝在地上的居所。上帝要我们彼此契合因为祂的教会没有分党,也就是说我们身为房角石,要「一心一意,彼此相合。」(哥林多前书1章10节)

虽然没有教会能够完全适合我们,但我们总可以力求彼此完美契合。 JAL

上帝话语清楚教导,
基督与天父本为一;
当以此看见的典范,
顺从已学得的功课。 Hess

基督之爱能在个别差异之间创造合一。


全年读经:
诗篇18-19篇 使徒行传20章17-38节


灵命日粮:倒空

读经: 读经:以弗所书4章17-32节


金句:善人从他心里所存的善就发出善来;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 -路加福音6章45节


「多么差劲的设计啊!」我一边清理我的碎纸机,一边发着牢骚。我听从明智的劝告,将个人文件用碎纸机处理掉。但麻烦的是,我在清理碎纸机的容器时,纸条和碎纸屑洒了整张地毯。有一天,当我清理垃圾的时候,我犹豫着是否要费劲清理这半桶碎纸屑。但是当我用一只小塑胶袋,将碎纸机装纸屑的容器从顶部套住,然后翻转过来,我好高兴地看见,没有一点的纸屑洒到地板上。

原来不是碎纸机的毛病,错在我自己。以往我总是等到纸屑快溢出来时,才想到要清理碎纸机。

当我们允许罪充满在心中,罪也同样会溢进我们的生活里。路加福音6章45节说:「恶人从他心里所存的恶就发出恶来。因为心里所充满的,口里就说出来。」

若我们时时审查内心,倒空心里罪的垃圾,那么我们的言语就会让人得益处。我们要清除我们的苦毒、顽梗的骄傲和狂怒(以弗所书4章26-32节)。因为约翰一书1章9节说:「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
碎纸篓就是要贮存垃圾,而你和我并非如此! CHK

恳求救主,鉴察,知我心念,
求主今试验,知道我意念;
若在我心隐藏罪恶念头,
求主洗去不义,使我自由。 Orr
向主坦白罪愆,因罪在主面前无从隐瞒。


全年读经:
诗篇16-17篇 使徒行传20章1-16节


灵命日粮: 界外标

读经: 耶利米书5章21-31节


金句:耶和华啊,我知道祢的判语是公义的;祢使我受苦是以诚实待我。 -诗篇119篇75节


打高尔夫球时,当球超出「界外标」,就是超出球场,会被裁定为「界外球」。球员若把球打出界,就要接受多加一杆的处罚。

当犹大南国执意不接受上帝为他们所立的界线时,先知耶利米警示他们说:甚至是海洋也知道岸上的沙是「界外标」,「以永远的定例,用沙为海的界限,水不得越过」(耶利米书5章22节)。但上帝的百姓存着顽梗悖逆的心(23节),他们对按时赐雨的上帝,没有敬畏之心(24节)。他们以不当的手法致富(27节),也不为孤儿伸冤,不为穷人辨屈(28节)。

上帝在圣经中,设立了道德界限,让我们知道当如何生活。这些道德界限并不是要为难我们,而是因为遵守这些界限,我们才能享受祂的赐福。大卫写道:「我知道祢的判语是公义的」(诗篇119篇75节)。上帝透过摩西告诉以色列人:「我将生死祸福陈明在你面前,所以你要拣选生命。」(申命记30章19节)

千万不要越过上帝的界限,免得受到祂的管教;要做明智的抉择,在圣经所定的「界外标」之内生活。 CPH

主赐下训诫,
使众人遵行,
若忽视此道,
就必定跌倒。 Bosch
迈出顺服一小步,必得祝福一大步。


全年读经:
诗篇13-15篇 使徒行传19章21-41节


灵命日粮:看重内心

读经: 读经:哥林多后书5章12-21节


金句: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 -哥林多后书5章16节


在1960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格林史宝拉分校里,来自黑人学院的四位学生故意坐在自助餐厅里的「白人专用」区内。其中一位名叫麦凯恩的学生注意到,有一位年长的白人女士正在看着他们。他断定她对黑人有偏见,以及不赞同他们的反种族隔离行为。然而,几分钟之后,那位女士走了过来,拍拍他们的肩说:「孩子们,我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多年以后,麦凯恩在国家公共电台回忆起这件事时,他说自己从这件事情上学到:永远不要凭既定印象待人,不要对他人妄下定论,要找机会向他们了解真相。

初代教会也和现代的情况相仿,常常因种族、语言、文化的隔阂,而产生裂痕。保罗写信给哥林多的信徒,帮助他们晓得如何回答那些只看重外貌,而不注重品格的人(哥林多后书5章12节)。因基督为众人死,保罗说:「我们从今以后,不凭着外貌认人了。」(16节)

我们众人皆以上帝的形象受造,每个人只要愿意就能在基督里成为新造的人,所以愿我们都不要以貌取人。 DCM

第一印象易误导,
因尚未详知内心;
人们经常误判断,
只因片面看事情。 Fitzhugh
内心所想,才是至关重要。


全年读经:
诗篇10-12篇 使徒行传19章1-2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