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得着喜乐

读经: 约翰一书1章1-4节


[我们将]显现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约翰一书1章2,4节


佩妮是一名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她在博客中,提到了她从临终者口中听到的各种遗憾。其中包括“我真希望以前没那么拼命工作”和“我希望以前和朋友保持联络”。或许最耐人寻味的是“真希望我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

佩妮写道:“正视我们自身无可避免的死亡,是让生活充满喜乐的最佳方法!”这是个明智的建议,但这样的喜乐要从何而来?我们要从哪里寻找生命的终极意义?

门徒约翰年轻时,对生命的意义看法有所偏差。他和他的兄弟向耶稣祈求:“赐我们在祢的荣耀里,一个坐在祢右边,一个坐在祢左边”(马可福音10章37节)。他们的请求挑起了门徒之间的争端(41节)。

数十年后,约翰对生命意义的看法已截然不同,他更看重爱耶稣和主内肢体。他将耶稣的生命,受死与复活,看作是一切的基础。他写道:“[我们将]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约翰一书1章2节)。约翰传讲耶稣,使我们能与信徒们团契(3节)。他又说:“我们乃是与父并祂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我们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使你们的喜乐充足。”(3-4节)

人的一生难免会有些遗憾。耶稣鼓励我们将这些遗憾交给祂,以换取唯有祂能赐下的满足喜乐!

葛庭墨

你有哪些遗憾?什么使你无法
享受耶稣所赐满溢的喜乐?
天父,人生有许多遗憾,
求祢介入我生命中的伤痛。
我需要与祢相交团契所带来的喜乐。


全年读经:
诗篇135-136篇;哥林多前书12章


灵命日粮:耶稣接纳

读经: 马可福音1章40-45节


耶稣⋯⋯就伸手摸他。—马可福音1章41节


莉莉是一栋办公大楼的清洁工,大家都知道她走路很快,真的非常快。因为这样,她才能轻易避开人群。她出身贫穷又总是被人瞧不起,所以当她从别人身旁走过时,都会本能地用一只手遮住自己的脸庞。她说她不像一般人那样,又漂亮又受过教育,所以她有很深的羞耻感。直到一位女同事主动接近她,与她做朋友,莉莉才开始改变。

有个麻风病人或许比莉莉有更深的羞耻感。按照摩西律法的标准,他的疾病使他令人厌恶,在宗教礼仪上被视为不洁净,这让他成为社会边缘人。这人不仅身体饱受痛苦,他的心灵更是饱受折磨。这个麻风病人带着伤痛靠近耶稣,乞求说:“祢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马可福音1章40节)。他不仅求耶稣医治他的疾病,更是求耶稣除去他的羞耻。

耶稣的回应不是厌弃他而是怜悯他。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41节)。耶稣的举动表明祂了解这人所承受的痛苦,并无条件地接纳他,正如莉莉的那位同事以友善的态度接纳了莉莉。

有时我们觉得自己不像一般人那样,又漂亮又受过教育,因而想要隐藏自己。祈盼你我都愿意让耶稣触摸,让祂抚平我们的伤痛,除去我们的羞耻感。愿我们这些上帝的儿女,都知道自己是上帝深爱和接纳的人。

黃嘉仁

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羞耻感?
你如何让基督的爱抚平你的伤痛?
亲爱的耶稣,
谢谢祢抚平我的伤痛并接纳我。


全年读经:
诗篇132-134篇;哥林多前书11章17-34节


灵命日粮:深掘智慧

读经: 传道书8章14-17节


我就看明上帝一切的作为。—传道书8章17节


佛罗里达州的建筑工程队在进行一项4,200万美元的排水工程时,意外挖掘出一个珍贵的宝藏。他们在地下深处发现一艘保存完好的19世纪渔船。在这艘船上有许多有趣的文物,包括残缺不全的煤油灯,用椰子壳做成的水杯,以及一些硬币。目前专家们正在对这艘船进行研究,希望能进一步了解一百多年前那个地区的人们是如何生活的。一位海洋考古学家表示:“这不仅仅是一艘船,它还见证了一代人的过去。”在深入挖掘的过程中,人们会获得宝贵的知识与智慧。

当我们研读传道书,便会发现书中蕴含宝贵的智慧,这些古老的智慧不仅适用于昔日的生活,也适用于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所罗门提到“智慧人的心知道⋯⋯各样事务都有时机和过程”(传道书8章5-6节,和合本修订版)。他写到智慧来自谨记“上帝一切的作为”(17节),以及明白祂是造物主(12章1节)。唯有上帝能让生命具有意义,离了上帝,便是“虚空”(8章14节)。上帝的智慧使我们能在祂里面享受满足,喜乐的生活(15节)。

传道书告诉我们“一代过去,一代又来”(1章4节),就像在佛罗里达州发现的那艘船一样。但上帝的智慧让我们拥有丰盛的永恒生命,并且活得有意义(约翰福音10章10节)。让我们深入研读圣经,寻找上帝所赐的古老智慧。

冯得恩

圣经如何为你提供智慧?
你如何深入挖掘圣经智慧?
全知的上帝,
谢谢祢赐下真正的智慧。


全年读经:
诗篇129-131篇;哥林多前书11章1-16节


灵命日粮:上帝的同在

读经: 撒母耳记下6章1-2,6-15节


大卫就去,欢欢喜喜地将上帝的约柜从俄别以东家中抬到大卫的城里。—撒母耳记下6章12节


杰夫牧师的教会在我家附近的营地举办秋季退修会。一天,杰夫牧师和我儿子一起散步,我儿子带他走过一条林间小径,来到露天的礼拜堂。忽然,他们看到了一个约柜!当然,那不是真的约柜,而是一个按实际大小制作的金色复制品。多年前我丈夫在杰夫牧师的鼓励下开始制作这个约柜,最近没想到我的儿子竟能将之完成。

杰夫牧师看到后兴奋不已,连忙找人帮忙将这个约柜搬到营地的餐厅里。看着那些人一边走一边抬着约柜,牧师的两个小孙子手牵着手跟在后面,真是令人感动!

撒母耳记下6章记述众人欢庆的时刻。那时,以色列民把象征上帝与百姓同在的约柜,从一个人的家里抬出来,一路抬到耶路撒冷,也就是“大卫的城里”(12节),要安放在所预备的地方。大卫王兴奋地“在耶和华面前极力跳舞”,百姓大声欢呼,吹响号角(14-15节)。

多年后,以色列人被掳到巴比伦,耶路撒冷被毁(列王纪下25章),圣经没有记载约柜的下落。虽然众说纷纭,但我们不再需要依靠约柜才能享受上帝的同在(约翰福音14章16-17节)。上帝藉着耶稣的受死,复活和圣灵的降临,与所有相信基督的人同在。这就是最值得我们欢庆的原因!

柯爱莉

知道上帝与你同在,对你有什么影响?
你何时曾感受到祂的同在?
亲爱的上帝,谢谢祢赐下圣灵。
想到祢住在我里面,这实在太奇妙了!


全年读经:
诗篇126-128篇;哥林多前书10章19-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