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基督里的勇气

读经: 以斯帖记4章10-17节


然后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以斯帖记4章16节


十九世纪末期,玛丽·麦克道尔(Mary McDowell)的生活环境,与艰苦严苛的芝加哥畜牧场有天壤之别。虽然她家离畜牧场仅约32公里,但她对后来引发工人罢工的恶劣工作条件和环境所知甚少。在麦克道尔得知这些工人及其家人面对的困境后,她搬进了畜牧场,住在工人当中,为他们争取更好的工作条件。她也照顾这群人的需要,包括在一间小商店后面的学校里,教导工人们的孩子。

虽然自身没有受到影响,但却挺身为他人争取更好的条件,正是以斯帖做过的事。以斯帖贵为波斯王后(以斯帖记2章17节),与她被掳到波斯境内的犹太同胞相比,她拥有迥然不同的众多特权。然而,以斯帖为了保全波斯境内犹太人的性命,愿意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向国王求情,正如她说:“我违例进去见王,我若死就死吧!”(4章16节)她原本可以保持沉默,因为她的丈夫,也就是波斯国王,并不知道她是犹太人(2章10节)。但她没有无视同胞们请求帮助的呼声,勇敢揭发有人意图消灭犹太人的恶谋。

我们或许不能像玛丽·麦克道尔或王后以斯帖那样,为多人的福祉挺身而出,但我们可以选择看见他人的需求,用上帝已经提供的资源去施以援手。

潘恺兰

你如何用你所拥有的资源去帮助他人?
你能为那些住在远方的人,
提供什么协助?
亲爱的上帝,请赐给我智慧与勇气,
去服事有需要的人。


全年读经:
申命记17-19章;马可福音13章1-20节


灵命日粮:记念创造主

读经: 传道书9章7-10节


你只管去欢欢喜喜吃你的饭,心中快乐喝你的酒,因为上帝已经悦纳你的作为。—传道书9章7节


最近我读了一本小说,内容讲述一名女子妮可,拒绝承认自己已是癌症末期。她的朋友非常生气,强迫她面对事实,而她逃避现实的原因也慢慢浮现了。她告诉朋友:“我浪费了生命。”虽然她从小天资聪颖而且家庭富裕,但她却说:“我这一生一事无成。我很懒散,从没认真做过任何一件事。”现在她即将离开人世,却发现自己一无所成,光想到就让她痛苦不堪。

在读那本小说的期间,我也正在研读传道书,发现两者有天壤之别。传道者不让我们逃避人终有一死的事实,他说阴间是所有人必去的(9章10节)。虽然这让人难以面对(2节),但却使我们珍惜现在拥有的每一刻(4节),用心享受美食和家庭生活(7-9节),朝着目标努力(10节),去探索和冒险(11章1,6节),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呈现在上帝面前,日后你我将要向上帝交帐(9节,12章13-14节)。

妮可的朋友们告诉她,她对大家都很忠诚而且慷慨大方,足以证明她这一生没有白活。然而,若我们要避免在人生尽头留下遗憾,就当遵从传道者的教诲:当记念造你的主(12章1节),遵行祂的道,把握祂在今天赐下的每个机会,好好生活,好好去爱。

霍薛顿

今天,你可以为哪些平凡无奇的事
感恩和喜乐?有哪一件善事是你还没去做,
或尚未尝试的呢?
慈爱的上帝,感谢祢赐下今日,
以及今日一切的恩典。
我会享受这单纯的喜乐,
把握每个机会,以此尊崇祢。


全年读经:
申命记14-16章;马可福音12章28-44节


灵命日粮:上帝创造万物

读经: 诗篇104篇24-35节


耶和华啊,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诗篇104篇24节


在我们的儿子沙维尔三岁时,我们参观了加州的蒙特雷湾水族馆。一走进水族馆,沙维尔便捏了捏我的手,指着悬挂在天花板一个实体大小的座头鲸雕像,说:“好大喔!”在我们继续参观其他展示品时,他都惊喜地睁大了双眼。我们笑着看水獭在喂食时间拍打水面,也安静地站在巨大的玻璃水族箱前,浑然忘我地看着发出蓝电光的黄金水母在水中翩翩起舞。我告诉沙维尔:“上帝创造了海洋中的每一种生物,就像祂创造了你和我一样。”他忍不住惊叹道:“哇!”

在诗篇104篇,诗人感谢上帝丰富多彩的创造,并且歌颂:“祢所造的何其多!都是祢用智慧造成的,遍地满了祢的丰富。那里有海,又大又广;其中有无数的动物,大小活物都有”(24-25节)。诗人讲述了上帝的慷慨,充分供应祂创造的一切受造物(27-28节),并指出上帝已经设定所有受造物生存的年日(29-30节)。

我们也能和诗人一同高歌并且宣告:“我要一生向耶和华唱诗,我还活的时候,要向我上帝歌颂!”(33节)在这世上的每个受造物,不论是大是小,都能促使我们颂赞上帝,因祂创造了一切。

邓书琪

你何时曾因探索上帝所造的
奇妙世界而称颂祂?
上帝如何使用祂所创造的万物,
令你更加相信祂的大能与供应?
全能的创造主,万物的维系者,
祢配得我一切的颂赞!


全年读经:
申命记11-13章;马可福音12章1-27节


灵命日粮:为主发热心

读经: 罗马书12章9-16节


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马书12章11节


第一次见到邻居亨利时,他就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拿出一本被翻得很破旧的圣经。他双目炯炯有神,带着期盼地问我们想不想讨论圣经。我们点点头,他便翻到一些画了记号的经节。他给我们看一本笔记本,里头写满了他的看法,还说他已将别的相关信息做成了一份电脑简报。

亨利还告诉我们,他出身于艰困家庭,后来他在最孤单,最悲惨的时候,相信了耶稣受死与复活,以此为他信仰的根基(使徒行传4章12节)。他倚靠圣灵的帮助遵行圣经原则,他的生命被改变了。虽然亨利将自己的生命主权交给上帝,已经是多年前的事了,但如今他依然充满热情与活力。

我已信主多年,而亨利的火热激励了我,让我不禁想到自己对信仰的热忱。使徒保罗写道:“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马书12章11节)。这似乎是一个很高的要求,除非是藉由圣经培养出感恩的心,不断感谢耶稣为我所做的一切,否则我靠自己是做不到的。

我们为基督所发的热心,并不是像我们在生活中的情绪高低起伏那样,而是来自我们与祂持续加深的关系。当我们越认识基督,就越看见祂的宝贵,而祂的恩慈也会愈发充满我们的心灵,并向世人流露出来。

史珍妮

你认为耶稣看见你为祂发热心时,
祂会有什么感觉?
感恩和热心两者间有何关联?
亲爱的耶稣,感谢祢让我认识了祢,
求祢重新点燃我心中的热忱!


全年读经:
申命记8-10章;马可福音11章19-3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