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爱的循环

读经: 罗马书13章8-10节


不要欠人的债;但在彼此相爱的事上,要觉得是欠了人的债。—罗马书13章8节,新译本


我在三十岁那年相信了耶稣基督,我将人生的主权交给祂,但心中仍有许多疑惑。当我开始阅读圣经时,我的疑问甚至更多了。我联系一位朋友,问她说:“我怎么可能遵行上帝所有的命令?今天早晨,我就对我丈夫大发雷霆!”然而,朋友告诉我:“尽管继续读圣经,并祈求圣灵帮助你能像耶稣爱你那样去爱其他人。”

如今,我成为上帝的儿女已经二十多年了,这简单而深刻的真理仍然帮助我,让我能接受上帝大爱循环的三个步骤:首先,使徒保罗肯定爱是基督徒生命的中心;其次,既然“在彼此相爱的事上,要觉得是欠了人的债”,基督徒就当继续偿还这欠人的债,藉此学会顺服,因“爱别人的,就成全了律法”(罗马书13章8节,新译本)。最后,我们成全了律法,因为“爱是不加害与人的”(10节)。

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证明了上帝对你我深切的爱,当我们经历了这伟大的爱,可以用感恩的心来回应。而出于感谢耶稣所流露的爱,将引导我们以言语,行为和态度去关爱别人。真正的爱源于这位独一真神,因祂就是爱(约翰一书4章16,19节)。

愿慈爱的上帝帮助我们,能遵行祂大爱的循环!

邓书琪

你何时感受不到耶稣的爱,
或很难像祂那样去爱人?
知道基督无条件地爱你,
如何改变你爱他人的方式?
亲爱的耶稣,
请帮助我相信祢爱我,
好让我也能流露这份爱,
能像祢爱我那样去爱他人。


全年读经:
利未记6-7章;马太福音25章1-30节


灵命日粮:使自己蒙羞

读经: 箴言29章18-27节


人的高傲,必使他卑下;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箴言29章23节


行事高傲往往会招致羞辱,这是某个挪威男子的亲身经历。这家伙甚至没穿上跑步的运动服,就狂妄地向卡斯滕·瓦霍尔姆(Karsten Warholm)下战书,要和这位400公尺跨栏世界纪录保持者一较高下。当时,瓦霍尔姆在一座室内体育馆进行训练,他接受了挑战并且一路遥遥领先。到了终点线,这位挑战者坚称自己起跑不顺,要求再比一次,而两次世界冠军得主瓦霍尔姆只是一笑置之。

箴言29章23节说:“人的高傲使自己蒙羞;心里谦逊的,必得尊荣”(和合本修订版)。上帝会对付人的骄傲,这是所罗门在箴言中经常提到的主题之一(11章2节,16章18节,18章12节)。在这些经文中,骄傲的意思是“膨胀”或“自负”,意即将本属于上帝的荣耀归给自己。当我们心里充满骄傲,就会自视过高。耶稣说:“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马太福音23章12节)。耶稣与所罗门都教导我们,要追求谦卑和谦逊。这并不是假谦卑,而是中肯地看待自己,承认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来自上帝。这是有智慧的作法,而不是“急躁”地说一些傲慢的话(箴言29章20节)。

让我们恳求上帝赐给你我智慧和谦卑的心,好让我们能荣耀祂,以免使自己蒙羞受辱。

魏马文

你何时曾因谦卑而得享尊荣?
你如何在上帝面前谦卑自己?
谦卑能让人得到另一个无价之宝──智慧(箴言11章2节)。
阅读二月主题文章
亲爱的上帝,求祢提醒我,在祢眼中,
谦卑是通往荣耀的道路。


全年读经:
利未记4-5章;马太福音24章29-51节


灵命日粮:天使保护

读经: 尼希米记4章6-9节


我们祷告我们的上帝,又因他们的缘故,就派人看守,昼夜防备。—尼希米记4章9节


有一对夫妇搬到英国伯明罕的一个贫民区,牧养一间即将关闭的教会。刚开始,他们并不知道已有帮派分子将这间教会和牧师宿舍做为黑帮总部。宿舍的窗户不时会被砖头砸破,围篱被人放火焚烧,孩子们的安全受到威胁。这些骚扰行为持续了好几个月,就连警察也无力阻止。

尼希米记讲述以色列人如何重建耶路撒冷毁坏的城墙。当一些人用暴力威胁以色列人,“使城内扰乱”(4章8节),以色列人就向上帝祷告并“派人看守,昼夜防备”(9节)。这对夫妻觉得上帝以这段经文引领他们,就带着孩子们和几位同工,一边绕着教会的围墙行走,一边祈求上帝派驻天使在此护卫他们。起初,那些帮派分子讥笑他们;隔天,只有一半的流氓来闹事;第三天,只有五个人;第四天,没有任何人出现。后来,这对夫妇听说,那些帮派分子已不再恐吓民众。

他们的祷告得到奇妙的回应,但这不是我们祈求保护的公式,而是提醒我们,上帝的工作会遇到拦阻,但一定要用祷告做为抵挡的武器。尼希米告诉以色列人:“要记得主是伟大可畏的”(14节,新译本),上帝甚至能消弭人们心中的凶狠与残暴。

霍薛顿

假设你面对这对夫妇的处境,你会怎么做呢?
今天,你会祈求上帝让谁能蒙恩得救?
大而可畏的上帝,求祢差遣大能的天使保护祢的百姓,
并化解祢的仇敌内心的仇恨。


全年读经:
利未记1-3章;马太福音24章1-28节


灵命日粮:一切全献上

读经: 创世记22章1-3,6-12节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创世记22章14节


范德(Judson Van DeVenter)出生在一座农场,从小学习绘画与艺术,长大后成为一位美术老师。然而,上帝却对他另有计划。朋友们十分看重他在教会的事奉,鼓励他投身于福音事工。范德也感受到上帝的呼召,但他很难放下热爱的美术教育。他不断与上帝角力,后来他写道:“最终,在生命的关键时刻来临时,我将一切全献上。”

当上帝要亚伯拉罕献上儿子以撒,我们很难想像亚伯拉罕有多心碎。看见上帝吩咐亚伯拉罕把以撒“献为燔祭”(创世记22章2节),我们也可扪心自问:上帝要我献上哪些心爱之物?我们知道上帝最后留下了以撒(12节),但有一点已被证实,那就是亚伯拉罕愿意将他最珍爱的献给上帝。虽然上帝要他去做一件非常困难的事,但他依然相信上帝会供应一切。

当我们说爱上帝的时候,是否愿意献上心中所爱?范德顺服上帝的呼召,投身于福音事工,并写下受人喜爱的诗歌《一切全献上》。后来,上帝要范德回去从事教育工作,而年轻的葛理翰(或称葛培理)便是他其中一位学生。

上帝对你我的生命所定的计划,有超乎想像的目的。祂盼望你我都愿意献上心中所爱,看来这至少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毕竟祂为我们牺牲了祂的独生爱子。

毕恺腾

上帝呼召你去做些什么?
你可能要为祂牺牲些什么?
亲爱的上帝,我要将自己的生命全然献给祢,
但却往往做不到,请帮助我能完全信靠祢。


全年读经:
出埃及记39-40章;马太福音23章23-39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