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偏见与上帝的爱

读经: 约翰福音1章43-51节


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翰福音1章46节


“你和我想像的不一样。我以为我会讨厌你,结果却没有。”这位年轻人的话很不中听,但其实他正努力地表达善意。我到了他的国家留学,而我的祖国和他的国家在几十年前曾爆发战争。我和他一起在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发现他对我很冷漠。我问他是不是自己无意间得罪了他,他回答说:“你没有得罪我……但因为我爷爷在战争中遇难,所以我讨厌你的国家和人民。可是现在我发现,我们有很多共通点,这让我很惊讶。看来我们没有理由不做朋友。”

自有人类以来就有偏见。两千多年前,当拿但业第一次听说耶稣住在拿撒勒时,显然就心怀偏见,他问道:“拿撒勒还能出什么好的吗?”(约翰福音1章46节)拿但业虽和耶稣一样住在加利利一带,但他可能认为,弥赛亚应该是来自别的地方。就连其他加利利人也瞧不起拿撒勒,因为拿撒勒只是个看似不起眼的小村庄。

我们清楚知道,拿但业的反应并没有使耶稣不爱他,而拿但业成为耶稣的门徒之后,也得到了转变。他还对耶稣说:“祢是上帝的儿子”(49节)。没有任何偏见能够抵挡上帝那改变人心的爱。

庞雅各

你曾面临或需要消除哪些偏见?
耶稣的爱如何帮助你除去这些偏见?
文化差异不应该是障碍,而是让我们向人展现热诚接待的机会,正如耶稣接纳我们一样。 点击阅读:
阅读十二月主题文章
慈爱的上帝,求祢帮助我,胜过我心中所有的偏见,
并以唯有祢能赐下的爱去爱其他人。


全年读经:
但以理书8-10章;约翰三书


灵命日粮:如基督的付出

读经: 罗马书12章1-3节


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罗马书12章1节


在1905年,美国作家欧亨利(O. Henry)发表了脍炙人口的圣诞故事《博士的礼物》(The Gift of the Magi)。那时,他虽然正努力要从自己的困境中回归正轨,但仍写下这动人的故事,描绘出那有如基督一般的美好品格──牺牲。故事描述在某一年的平安夜,有个贫穷的妇女卖掉自己美丽的长发,为她丈夫买了一条金表链。但过后她却发现,她丈夫卖了自己的怀表,为她美丽的长发买了一套梳子。

他们给对方最棒的礼物是什么呢?牺牲。他们两人的举动都展现了深刻的爱。

作者用这故事代表了在圣子耶稣降生后,几个博士献给耶稣爱的礼物(参阅马太福音2章1,11节)。然而,耶稣长大之后,有一天祂将为世人牺牲自己的生命,祂的付出远胜于博士所献的礼物。

在每日的生活中,基督徒可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时间,财物和爱的行动,藉此向人显明基督所赐的极大恩典。如同使徒保罗写道:“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当作活祭,是圣洁的,是上帝所喜悦的”(罗马书12章1节)。因着耶稣的爱而为他人做出牺牲,就是最棒的礼物了。

雷翠霞

有谁曾向你展现基督的爱,
他为你做了何种牺牲?
你又能为别人牺牲些什么呢?
亲爱的上帝,求祢让我在每日生活中,
能为了他人而牺牲自己的需求,
好让他们能看见耶稣。


全年读经:
但以理书5-7章;约翰二书


灵命日粮:圣尼古拉

读经: 马太福音1章18-25节


“必有童女怀孕生子,人要称祂的名为以马内利。”(以马内利翻出来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章23节


我们所知道的圣尼古拉(Saint Nicholas)大约于公元270年,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希腊家庭。不幸的是,父母在他小时候就去世了。他跟叔叔一起生活,叔叔疼爱他,并教导他要跟随上帝。传说尼古拉年轻时,听闻有三姐妹没有结婚的嫁妆,即将落入悲惨的境地。尼古拉想要遵行耶稣关于帮助穷乏人的教导,便拿出自己继承的财产,给这三姐妹一人一袋金币。往后多年,尼古拉不断把自己其余的财产分给穷人,照顾许多人。在往后的数百年里,尼古拉因慷慨给予而受到尊崇,也让人们想像出“圣诞老人”(Santa Claus)这个人物。

虽然浮夸的商业行销可能会扭曲圣诞节的真谛,但送礼物的传统确实与尼古拉有关。尼古拉的慷慨是出自对耶稣的忠诚。他明白基督的慷慨超乎想像,基督带给我们最宝贵的礼物,那就是上帝,因耶稣就是“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章23节),祂还赐给我们救赎之恩。在这充满罪恶,死亡的世界里,祂“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里救出来”(21节)。

我们相信了耶稣,就开始拥有慷慨给予的生命!我们照顾别人的需求,喜乐地提供援助,正如上帝供应我们一样。这是圣尼古拉的故事,更是上帝的故事。

郭惟恩

你有哪些送礼的经验?
是被强迫还是甘心乐意?
耶稣的生命如何改变你对慷慨给予的看法?
亲爱的上帝,我想要慷慨待人,但很多时候却做不到。
求祢帮助我能真实地慷慨给予。


全年读经:
但以理书3-4章;约翰一书5章


灵命日粮:最大的安慰

读经: 约书亚记1章1-9节


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约书亚记1章9节


多年前,我们全家去四角落(Four Corners)游玩,那是美国唯一的四个州边界的交会点。我丈夫站在标有亚利桑那州的一角,大儿子跳进犹他州的角落,小儿子沙维尔牵着我的手,一起踏入科罗拉多州的角落。当我走到新墨西哥州那一角时,沙维尔说:“妈妈,你怎能撇下我,把我丢在这里!”我们虽在一起却又彼此相隔,四个不同的州都能听见我们的笑声。现在儿子们都长大了,不在身边,我对上帝的应许有更深的体会,无论祂的儿女在何方,祂都必陪伴在他们身边。

摩西死后,上帝呼召约书亚成为领袖,并向约书亚保证,当祂扩张以色列的疆土时,祂必与约书亚同在(约书亚记1章1-4节)。上帝说:“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5节)。上帝知道约书亚成为以色列百姓的新领袖,有时会感到怀疑与恐惧,因此,为了让约书亚有信心,有坚定的盼望,上帝对他说:“我岂没有吩咐你吗?你当刚强壮胆!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因为你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你的上帝必与你同在。”(9节)

不论上帝引领我们或我们所爱之人前往何处,或是经历何种困境,上帝都向我们保证,祂永远与你我同在,还有什么比这应许更能安慰人心呢?

邓书琪

上帝时刻的同在如何使你得安慰?
当至亲都不在身边时,
上帝必同在的应许如何帮助你?
无所不在的上帝,
感谢祢时刻与我同在,
感谢祢这应许使我心得安慰。


全年读经:
但以理书1-2章;约翰一书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