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上帝的供应

读经: 马太福音6章25-34节


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马太福音6章26节


“啊……爸爸快过来!”我的女儿放声尖叫。我知道发生什么事:有一只飞蛾吓到她了。每年春天,一大群布满灰尘的飞蛾会从别处迁徙到科罗拉多州的山区,度过夏天。因此,对于它们的到来,我们每年都会严阵以待,而今年的情况特别严重。

对人类而言,飞蛾是令人厌烦的害虫,它们经常朝你迎面飞来。但对鸟类而言,这却是一场盛宴。查找一些资料后,我发现这些飞蛾是当地燕子的绝佳营养品。尽管这些飞蛾令人厌烦,但对鸟类来说却是“吗哪”。

我不知道在耶稣时代的以色列地区是否有飞蛾迁徙,但耶稣注意到上帝对飞鸟的供应,就如耶稣在登山宝训中提到:“你们看那天上的飞鸟,也不种也不收,也不积蓄在仓里,你们的天父尚且养活它,你们不比飞鸟贵重得多吗?”(马太福音6章26节)

因此,最近我对飞蛾有了不同的看法。它们不再是肮脏的害虫,而是成为一种提醒,让我思考上帝对受造物的供应,这活生生的例子也表明祂会供应我。若上帝如此丰富地供应燕子,祂岂不更加看顾你和我吗?

何安德

在你周遭的环境中,你如何
看到上帝对受造物的供应?
这如何提醒你上帝也看顾你?
天父啊,谢谢祢丰富多彩的创造,
处处都展现祢美好的供应。求祢开我的眼睛,
看见祢的奇妙大工,并记念祢的美善。


全年读经:
以斯帖记1-2章;使徒行传5章1-21节


灵命日粮:在基督里合一

读经: 加拉太书3章26-29节


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主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3章28节


菲莉斯·惠特利(Phillis Wheatley)是第一位出版诗集的美国非裔诗人,她用圣经的真理劝说基督徒废除奴隶制度。惠特利大约在1753年出生于西非,七岁时就被卖给奴隶贩子。后来,她很快就展现卓越的学习能力,并于1773年获得自由。惠特利在所写的诗歌和书信中,敦促读者接受圣经所强调的人人平等的观点。她写道:“上帝在每个人的内心深植一个理念,我们称之为『热爱自由』。这种理念令人无法忍受压迫,渴望获得释放,……这样的理念也存在我们心中。”

保罗强调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他写道:“从此不再分犹太人和希腊人,自由人和奴隶,男人和女人,因为你们都在基督耶稣里合而为一了”(加拉太书3章28节,当代译本修订版)。由于我们都是藉着相信基督耶稣而成为上帝的儿女(26节),所以教会不可因为不同的种族,族群,性别或社会地位而有分歧。

纵然我们都平等领受了上帝的爱,却难以实践人人平等的理念。但圣经教导我们,不同的群体因相信基督而彼此联合,这反映了上帝的心意,也是祂对人类永恒生命的计划。这真理能帮助我们在信仰群体中,欣赏彼此的不同之处。

夏莉珊

多元化的世界凸显出上帝的哪些特质?
你如何接纳和欣赏各种差异的存在?
亲爱的耶稣,各族各邦唯独在祢
里面才能合一,求祢帮助我
能一视同仁地爱每一个在主里面的人。


全年读经:
尼希米记12-13章;使徒行传4章23-37节


灵命日粮:有上帝的形象

读经: 提多书3章1-11节


你要提醒他们……谦恭有礼,向众人表现充分温柔的心。—提多书3章1-2节,新译本


我到银行办事的时候,看到墙上贴着“以礼待人”这四个字,充分体现那间银行的经营理念。银行职员亲切有礼地协助我办理业务,令我感到十分愉快!

在这冷酷无情的世界里,以礼待人显得格外重要。使徒保罗在写给提多的信中提到这个概念。他要提多叮嘱众信徒:“不要诽谤人,要爱好和平,要温和,以礼待人”(提多书3章2节,圣经易读版)。“以礼待人”也可翻译为“恭敬地对待每一个人”(当代译本修订版)或“向众人表现充分温柔的心”(新译本)。

我们如何待人,反映了我们是否将对方视为拥有上帝形象的人。鲁益师在他的著作《极重无比的荣耀》中写道:“在这世上没有普通人,你所遇见的人不是仅有血肉之躯。”鲁益师期待那永恒的未来,在永恒里我们要么享受上帝的同在,要么永远与上帝隔绝。因此,鲁益师提醒我们:“我们会开玩笑,共事,结婚的对象,以及那些被我们忽视或剥削的人,都有不朽的灵魂。他们的结局要么面对永恒的幽暗绝望,要么享有永远的光辉。”

让我们谨记周遭的人都拥有上帝形象,愿圣灵帮助我们按照圣经的教导来对待他们。

柯贝尔

缺乏礼貌会如何影响你与他人的互动?
你如何更用心地以礼待人?
亲爱的上帝,当我与人相处时,
我很容易感到沮丧。
请赐给我耐心和爱心,
让我能以尊重和礼貌对待每一个人。


全年读经:
尼希米记10-11章;使徒行传4章1-22节


灵命日粮:抓住应许

读经: 以赛亚书55章1-3,8-13节


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章9节


淑敏感觉被人忽视。某一天的午餐休息时间,她的主管在每个人的桌上都放了巧克力,唯独漏掉了她。淑敏十分不解,向朋友抱怨说:“为什么他独独漏掉我?”

后来有人去问主管,他解释说:“那些巧克力还是好的,但已经放了一段时间。淑敏怀孕了,为了安全起见,我就没有给她。”他还笑着说:“至于你们其他人就无所谓了……”

这个小插曲成为我们办公室里流传的笑话,但这让我想到,有时我们也会因自己有限的理解与认知,而误解上帝的用意。我们甚至可能会认为,自己是受到不公平对待的受害者,忘了上帝总是为我们最大的益处着想,而且祂永远如此。

以赛亚书55章8-9节提醒我们,虽然我们无法完全理解上帝的心意与作为,但可以确信上帝的意念和道路必定“高过”我们的(9节)。我们的心思往往被私欲左右,但上帝的心意和道路却是纯全,正直,满有怜悯。因此,就算目前的情况不像我们所期待的,但我们仍可相信上帝会满足你我真正的需求(1-2节),因祂必以慈爱和诚实信守祂永远的约(3节)。让我们趁上帝“相近的时候求告祂”(6节),深知祂永不离弃我们。

许文荣

上帝的哪些应许能帮助你面对生命的不公?
上帝的哪些特质能带给你安慰和确据?
信实的上帝,有时我感觉祢赐福给别人,
却独独漏掉了我,令我怀疑祢对我的爱。
求祢帮助我信靠祢,紧紧抓住祢永恒的应许。


全年读经:
尼希米记7-9章;使徒行传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