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圣灵的工作

读经: 使徒行传2章1-13节


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话来。—使徒行传2章4节


德国神学家莫特曼(Jürgen Moltmann)写过一本有关圣灵的书,他九十四岁时曾就这本书的内容接受专访,有人问:“你是怎么叫圣灵作工的?你做了什么事,是吃药吗?或是让什么人把圣灵带来给你?”莫特曼扬起两道浓眉,摇头一笑,用带着口音的英语,说:“我能做什么呢?什么都不要做。等候圣灵,圣灵就会来。”

莫特曼点出了我们错误的想法,就是以为自己的能力和专长会成就万事,而使徒行传的记载表明,上帝会成就万事。教会的建立,与人为的策略或卓越的领导能力毫无关系。当恐惧无助,不知所措的门徒聚集在一起时,圣灵“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充满了整个屋子(2章2节)。接下来,圣灵消除了各人心中的种族优越感,让原本不相合的人聚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群体。上帝在门徒身上的作为,让他们自己和所有目睹这一幕的人都震撼不已。门徒没有成就任何事,他们所做一切奇妙的事都是“圣灵所赐”(4节)。

教会以及我们在世上的一切福音事工,都不是靠我们付出了多少努力,而是完全仰赖圣灵的工作。正因如此,我们无需担忧,只要安静等候圣灵动工。在庆祝五旬节的这一天,甚愿你我能等候圣灵,并且作出回应。

郭惟恩

你是如何想要凭藉自己的努力与毅力行事?
你需要在哪些方面等候圣灵动工?
上帝啊,我因为想凡事靠自己而疲惫不堪。
圣灵啊,我要倚靠祢,
求祢来帮助我。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4-6章;约翰福音10章24-42节


灵命日粮:小改变大不同

读经: 撒迦利亚书4章4-10节


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撒迦利亚书4章10节


“我有资格参加奥运比赛吗?”一位大学游泳选手担心自己的速度太慢了。但负责泳队的数学专家小野健(Ken Ono)教授研究她的泳技后,发现能帮助她加速整整六秒,这短短六秒在国际比赛中,足以带来不同的结果。小野健在这位选手的背上安装感测器,然后他并没有要选手做出重大改变以提高速度。他只是找出需要矫正的细微动作,若能做些改变,游泳选手就会游得更快,进而取得胜利。

在属灵方面,一些微小的修正也能产生极大的影响。先知撒迦利亚对那些被掳归回的犹太人,也教导了类似的原则。那时他们与犹大省长所罗巴伯一起重建上帝的圣殿,面对重重困难。先知鼓励他们:“万军之耶和华说: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的灵方能成事。”(撒迦利亚书4章6节)

如撒迦利亚所宣告:“谁藐视这日的事为小呢?”(10节)那些被掳归回的犹太人担心,重建后的圣殿比不上所罗门王昔日所建的圣殿。但就像那位游泳选手接受指导,纠正一些小动作后赢得奥运奖牌那样,所罗巴伯的团队也认识到,如果我们微小的举动能荣耀上帝,那么倚靠上帝的帮助去做微小但正确的事情,也能带来胜利的喜悦。倚靠上帝,小改变就会带来很不同的结果。

雷翠霞

哪些显而易见的行为导致了你的灵命消沉?
哪些小而细微的改变帮助了你的灵命成长?
亲爱的上帝,请指教我要作出哪些
微小而美好的改变,好使我能为了祢,
生命得到更新,与以往大不相同。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1-3章;约翰福音10章1-23节


灵命日粮:耶稣就是答案

读经: 但以理书3章15-29节


看哪,我见有四个人,并没有捆绑,在火中游行,也没有受伤,那第四个的相貌好像神子。—但以理书3章25节


据说,在爱因斯坦的一次巡回演讲中,他的司机宣称因常听他演讲,自己也能上台演说了。爱因斯坦建议他们到下一所大学演讲时互换身份,反正那边的人也没见过他。司机答应了,真的发表了一篇精彩的论述。到了问答环节,麻烦来了,还好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提问者时,司机巧妙地回答:“我看你是一位杰出的教授,但我很讶异你竟然问了一个简单到连我的司机都能解释的问题。”于是,假装是司机的爱因斯坦就顺理成章地回答了问题!这逗趣但纯属虚构的故事就结束了。

但以理的三个朋友所面对的却是真正的大麻烦。尼布甲尼撒王恐吓威胁他们,如果不肯敬拜王所立的金像,就要把他们扔在烈火的窑中。王问:“哪里有神能救你们脱离我的手呢?”(但以理书3章15节,新译本)。但这三人还是坚持不拜金像,于是王下令把窑烧热了七倍,将他们扔进火窑中。

但在窑中有一位“使者”(28节),也许是耶稣,与他们同在,保护他们毫发无伤,并为王的问题提供了确切的答案(24-25节)。最后尼布甲尼撒称颂“沙得拉,米煞和亚伯尼歌的上帝”,并承认“没有别神能这样施行拯救”(28-29节)。

有时,我们可能会陷入困境,觉得似乎走投无路,但耶稣与服事祂的人同在,祂会引领我们渡过难关。

韦陌格

什么问题让你束手无策?
耶稣如何减轻你面对挑战的压力?
耶稣,当没有答案时,祢就是我的答案。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28-29章;约翰福音9章24-41节


灵命日粮:全为耶稣

读经: 歌罗西书3章15-24节


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歌罗西书3章17节


在杰夫十四岁时,他妈妈带他去看了一位著名歌手的演出。这位美国歌手比利·乔·托玛斯(B. J. Thomas)曾经像许多他那个时代的歌手一样,在巡回表演时过着糜烂的生活。然而,这是在他与妻子认识耶稣之前的事了,他们在成为基督徒之后,生命就彻底改变了。

演唱会当晚,歌手开始为热情的观众演唱。但在唱了几首他的著名歌曲后,观众席中有人喊道﹕“嘿,为耶稣唱一首歌!”托玛斯毫不犹豫地说﹕“我刚刚为耶稣唱了四首歌。”

虽然这件事已经过了几十年,但杰夫仍然记得,因在那一刻,他意识到我们所做的每件事都应该是为了耶稣,即使是一些被界定为“与信仰无关”的事情。

我们有时会想要把生活中所做的事情分类,例如:读圣经,与人分享我们信主的故事,唱一首赞美诗,属于神圣的事;修剪草坪,去跑步,唱一首乡村歌曲,属于世俗的事。

歌罗西书3章16节提醒我们,要将基督的道理存在心里,彼此教导,歌唱,以感恩的心歌颂上帝。但第17节更进一步强调,我们作为上帝的儿女,“无论做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祂感谢父上帝”。

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耶稣。

凯辛蒂

你要如何奉耶稣的名做所有的事?
你要怎么用你的言行来荣耀上帝?
慈爱的上帝,求祢帮助我,
让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所说的每一句话,
都是为祢而做,使祢的名得荣耀。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25-27章;约翰福音9章1-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