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远远逃离

读经: 创世记39章11-23节


你要逃避少年的私欲,同那清心祷告主的人追求公义,信德,仁爱,和平。—提摩太后书2章22节


今年夏天,我两度因接触毒藤而皮肤红肿发痒,因毒藤分泌的树脂会引起皮肤过敏。我两次碰触到毒藤,都是为了清除庭院中的杂花乱草。其实当时在清除杂草时,我都看到了潜伏在周围的讨厌敌人──三叶毒藤。然而,我以为靠近它也没关系,我应该不会遭到它的祸害。当然,我很快便知道自己错了。与其靠近这些绿色宿敌,倒不如远远逃离!

圣经旧约记载了约瑟立下的典范,让我们看到要逃避比毒藤更可怕的事物──罪。当约瑟在埃及官员波提乏的家中为奴时,波提乏的妻子试图引诱约瑟,但约瑟并没有靠近半分,反而逃得远远的。

尽管约瑟因此遭诬告并被关进监狱,但他在整个事件中仍然没有沾染罪恶。原因正如创世记39章21节所述:“耶和华与约瑟同在。”

上帝可以帮助我们逃离那些可能导致我们得罪祂的行为和景况,祂会引导我们远远逃离临近的罪恶与试探。在提摩太后书2章22节,保罗写道:“要逃避⋯⋯私欲。”在哥林多前书6章18节,保罗说:“要逃避淫行。”

让我们靠着上帝所赐的力量,选择远远逃离那些会使我们受害的事物。

白德夫

什么是你生命中的“毒藤”?
你要如何逃避它,以免遭到祸害呢?
上帝啊,祢知道我现在太靠近哪些对我有害的事物,
请帮助我能远远逃离它们,不让任何事物阻隔在祢我之间。


全年读经:
约伯记14-16章;使徒行传9章22-43节


灵命日粮:上帝的朋友

读经: 马太福音10章1-11,40-42节


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接待我,就是接待那差我来的。—马太福音10章40节


两个初次见面的人若发现彼此有共同的朋友,会觉得格外亲切。最令人感到温馨的情况,或许是友善的主人在热情接待客人的时候,说:“很高兴认识你,你是小陈的朋友,也就是我的朋友。”

耶稣也说过类似的话。在当时,耶稣因医治了许多人而吸引了大批人群来跟随祂;但在另一方面,当时的宗教领袖却视祂为敌,因为耶稣不赞同他们将圣殿当成商场,并且滥用他们的职权。在双方的分歧日益加剧时,耶稣采取了一个行动,使跟随祂的人得着加倍的喜乐,明白自己的责任并经历了神迹奇事。祂赋予门徒医病的能力,差遣他们去宣扬上帝的国已经临近,并向门徒保证:“人接待你们,就是接待我”(马太福音10章40节),换言之,就是接待差祂来的天父。

我们很难想像友善的接待能让生命有所改变。但事实就是如此,对于任何愿意接待耶稣门徒的人,甚或只是给他们一杯冷水的人,耶稣都保证上帝必会记念。虽然这些话是耶稣在很久以前说的,但祂的话至今仍提醒我们要以恩慈待人,无论是接待对方,或接受对方的款待,我们都能以各种不同的方式表达善意和友好,因为上帝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

狄马汀

你要如何靠圣灵的帮助,
让别人愿意与你倾谈?
这如何能引领他们认识救主呢?
天父啊,祢就是福音的源头,
感谢祢让我们有机会传递这好消息。


全年读经:
约伯记11-13章;使徒行传9章1-21节


灵命日粮:上帝的供应

读经: 列王纪下4章1-7节


以利沙问她说:“我可以为妳做什么呢?妳告诉我,妳家里有什么?”—列王纪下4章2节


每个星期,三岁的波波都会和他妈妈到教会,帮忙社区关怀事工部把福音车上的食品搬下来。一天,波波在家无意中听到妈妈告诉外婆,载送食品的福音车坏了。波波着急地说:“哎呀!那他们要怎么送食物?”妈妈向他解释说,教会应该会让大家奉献买一辆新的卡车。波波高兴地说:“我有钱!”然后,他到自己房里,拿了一个贴着彩色贴纸的塑胶罐给妈妈,里面装了约39美元的硬币。虽然波波的钱不多,但上帝使用他的慷慨付出连同其他人的奉献,让教会买了一辆新的冷藏卡车,使教会能继续服务他们的社区。

慷慨奉献的一点小钱,放在上帝的手中总能变得绰绰有余。在列王纪下4章,一个穷寡妇向先知以利沙请求经济上的援助。以利沙吩咐寡妇计算自己仅剩的资源,并向邻居求助,然后按照他的指示去做(1-4节)。结果,这个寡妇得到上帝奇妙的供应,上帝用寡妇仅有少量的油,把她向邻居借来的所有器皿都装满了油(5-6节)。以利沙告诉她:“妳去卖油还债,所剩的,妳和妳儿子可以靠着度日。”(7节)

上帝能用我们拥有的资源施行奇事,若我们只专注于自己所缺乏的,就可能会错过目睹上帝奇妙的供应。

邓书琪

上帝曾如何奇妙地使你的资源倍增?
上帝如何使用你手上的资源及他人的付出,
以回应社区更大的需求?
上帝啊,祢是信实的供应者,
当我忠心地管理并分享祢所赐予的一切时,
请帮助我留心祢的作为并心存感恩。


全年读经:
约伯记8-10章;使徒行传8章26-40节


灵命日粮:并肩同行

读经: 罗马书13章8-14节


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罗马书13章8节


在2020年,一只可爱又忠心的狗儿比利成了网络之星。它的主人罗素弄伤了脚踝,行走需要依靠拐杖。不久,比利陪罗素走路时,也开始一瘸一拐。罗素担心比利的情况,便带它去看兽医。但检查之后,兽医却说比利根本没有问题!因为比利单独行动时可以四处奔跑。原来,比利在陪伴罗素走路时,假装自己和主人一样跛脚。这应该就是我们所说的同理别人的痛苦吧!

使徒保罗对罗马教会的重要教导,就是要同理别人的感受,与人并肩同行。保罗强调十诫的最后几条诫命都包含在“爱人如己”(罗马书13章9节)这句话里。在第8节提到:“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这能让我们明白,以爱心与人并肩同行的重要性。

作家珍妮·亚尔伯斯(Jenny Albers)建议说:“当有人遭逢巨变,别试图开解他们(因你办不到!)。当有人受到伤害,别试图消除他们的痛苦(因你办不到!)。但是,当他们伤心难过时,你可以用爱心陪伴他们同行(因你能办到!)。因为有时人们所需要的,只是想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因为这位救主耶稣一路陪伴我们走过所有的伤痛,我们便能体会何谓与人并肩同行。

施安妮

这周有谁需要你的陪伴,与他并肩同行?
你认为上帝要你怎么做呢?
上帝啊,求祢开我的眼睛,让我看见周围人们的需要,
帮助我能以爱心待人,成为他们的朋友。


全年读经:
约伯记5-7章;使徒行传8章1-25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