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窄门咖啡馆

读经: 路加福音13章22-30节


你们要努力进窄门。—路加福音13章24节


这家咖啡馆提供牛角面包,饺子,猪肉咖哩和各式美味的料理,等待着找到狭小入口的客人前来品尝。位于台湾台南市的这家“窄门咖啡馆”,入口是非常窄小的巷子,宽度只有约40公分(不到16英寸),刚刚好能让体型适中的人侧身走进去!尽管进个门这么不容易,但这家独特的咖啡馆仍吸引了许多人来光顾。

路加福音13章22-30节描述的进窄门,也是如此吗?有人问耶稣说:“得救的人少吗?”(23节)耶稣的回答是挑战那人“要努力进窄门”到上帝的国(24节)。其实,耶稣是在问他:“得救的人包括你吗?”耶稣用这个比喻来劝勉犹太人不要狂妄自大。当时许多犹太人都认为,他们肯定会进入上帝的国,因为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或者因为他们谨守律法。但耶稣要他们回应祂的呼召,若等到“家主起来关了门”就没有机会了(25节)。

我们的家庭背景或行为,都无法使我们与上帝和好。唯有接受耶稣的救恩,才能使我们脱离罪恶和死亡(以弗所书2章8-9节;提多书3章5-7节)。进入天国的门是窄的,但凡是愿意相信耶稣的人都能进去。今天,耶稣正邀请我们把握机会,从那窄门进入上帝的国。

谢葆芳

你如何有把握能进窄门,
与耶稣同享永恒生命?
为何决定进窄门至关重要?
耶稣,谢谢祢邀请我进入祢的国度。
我相信祢为我舍命并从死里复活。
请祢进入我的生命,成为我的救主。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4-6章;约翰福音10章24-42节


灵命日粮:预报者的失误

读经: 耶利米书23章16-22节


得我话的人,可以诚实讲说我的话。—耶利米书23章28节


在1938年9月21日中午,一位年轻的气象学家查理 · 皮尔斯(Charles Pierce)对美国气象局发出预警说,有两道锋面正造成强大飓风,吹向美国北部的新英格兰。但当时的气象局局长却嘲笑皮尔斯的预测,并断言飓风这种热带风暴不会到达那么偏北的区域。

两小时后,“1938年新英格兰飓风”在纽约州的长岛登陆。下午4点,飓风抵达新英格兰,将许多船只抛上陆地,摧毁数千座房屋,造成600多人死亡。若是这些受难者能接获皮尔斯的警报,或许有生还的机会,因为他的预测是基于完整的数据与详尽的地图分析,确实可靠。

圣经也教导我们该听从谁的话,就如在耶利米的时代,上帝提醒祂的百姓要防备假先知,祂说:“这些先知向你们说预言,你们不要听他们的话。他们以虚空教训你们,所说的异象,是出于自己的心,不是出于耶和华的口”(耶利米书23章16节)。上帝论到那些假先知时还说:“如果他们曾参与我的议会,就必向我的子民宣告我的信息。”(22节,新译本)

现今,我们周遭仍有许多“假先知”。这些“专家”罔顾甚或扭曲上帝话语的本意,为符合自己的目的而提出建议。但上帝藉由祂的灵与话语,让我们能辨别真伪。当我们凡事以上帝话语的真理为判断准则,我们的生命与话语也能反映出上帝的真理。

葛庭墨

你知道有哪些人正遭受苦难?
上帝希望你如何改变对这些人的看法?
我是以什么准则断定事件的真伪?
我在面对那些持反对意见的人时,如何调整态度呢?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下1-3章;约翰福音10章1-23节


灵命日粮:重燃热忱

读经: 启示录3章14-22节


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启示录3章19节


我们居住在科罗拉多州,这里的气温可以急速改变,有时几分钟内就有变化,因此我丈夫丹倪对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十分好奇。丹倪酷爱小工具,便兴高采烈地打开最新的“玩具”,一个可以显示房子周围四个区域之温度的温度计。我笑说这是个“多余”的小工具,但过后我竟然也时时去查看温度,因室内和室外的温差实在令我很感兴趣。

耶稣曾用温度来形容老底嘉教会“也不冷也不热”。在启示录提到的七个城市中,老底嘉是最富有的城市之一。但老底嘉虽是一个繁华的金融,纺织和医疗中心,却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因而需要一条水管将温泉水引到城内。然而,当温泉水输送到老底嘉时,水温已变得不冷不热了。

同样地,老底嘉教会也是不冷不热。耶稣说﹕“我知道你的行为,你也不冷也不热;我巴不得你或冷或热。你既如温水,也不冷也不热,所以我必从我口中把你吐出去”(启示录3章15-16节)。耶稣还进一步解释说﹕“凡我所疼爱的,我就责备管教他,所以你要发热心,也要悔改。”(19节)

如今,这位救主也是如此热切地向你我发出呼吁。你的信仰生活也是不冷不热吗?接受救主的纠正,祈求祂帮助你信心再次火热,活出真诚的信仰生活吧!

雷翠霞

你的信仰生活现在的温度是多少?
若是不冷不热,
你会如何祷告以重燃爱火和热忱?
天父,若我爱祢的心冷淡下来了,
求祢的圣灵再次点燃爱火,挑旺激发我的信心。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28-29章;约翰福音9章24-41节


灵命日粮:逃跑

读经: 马太福音26章47-56节


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马太福音26章54节


合气道是日本传统武术,其入门课让人大开眼界。教练告诉我们,面对敌方攻击时,第一反应是立刻“逃跑”。他认真地说﹕“只有当你无法逃跑时,方可与敌人对战。”

逃跑?我真的大吃一惊。这位防身术教练的技艺高超,为何叫我们逃避战斗?这似乎有违常理,直到他解释说,最好的自卫方式就是先避免战斗。噢,那当然!

圣经记载,当人们前来捉拿耶稣时,彼得的反应就像我们当中的一些人一样,拔出刀来攻击对方(马太福音26章51节;参阅约翰福音18章10节)。但耶稣吩咐彼得:“收刀入鞘吧!……若是这样,经上所说事情必须如此的话,怎么应验呢?”(马太福音26章54节)

虽然正义感很重要,但明白上帝的旨意和认识祂的国度也同样重要。上帝的国度似乎“有违常理”,因上帝吩咐我们要爱仇敌,并要以善报恶(5章44节)。这与一般人的反应截然不同,但上帝却要在你我的身上培养出这样的回应方式。

路加福音22章51节甚至提到,耶稣医治了被彼得削掉耳朵的那个人。期盼你我能效法耶稣面对紧张局面的反应,始终寻求和平与修复,因上帝会供应我们所需的一切。

许文荣

你最近曾如何应对困难的局面?
你认为耶稣可能会有什么不同的应对方式呢?
天父,让我对祢在祢国度中更伟大的旨意有新的认识。
赐我敬虔,仁爱和寻求和平的心,
好让我能像耶稣一样去应对各种情况。


全年读经:
历代志上25-27章;约翰福音9章1-23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