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淬炼之美

读经: 加拉太书4章13-15节


你们知道,我头一次传福音给你们,是因为身体有疾病。—加拉太书4章13节


法国画家窦加在年轻时就面对视网膜病变,在他人生接下来的五十年,他从创作油画转向粉彩画,因粉笔的线条比较容易看得清楚。雷诺瓦饱受关节炎之苦,手指蜷曲如爪,使他必须先让指头夹住画笔才能开始作画。一场手术使马谛斯再也无法站立,于是他转而从事剪贴艺术,指示助理们将彩色纸片贴在墙上一张较大的画纸上,以创作更大幅的拼贴画。这几位画家在经历病痛折磨之后,在创作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例如窦加的《蓝色舞者》,雷诺瓦的《弹钢琴的少女》,马谛斯的《国王的悲哀》以及其他作品。他们因生命中的磨难与考验而做出改变,从软弱病痛中淬炼出美丽的画作。

使徒保罗也有类似的经历,他在宣教初期其实并未打算前往加拉太,但一场疾病迫使他去了那里(加拉太书4章13节)。保罗显然是想换个环境才到了加拉太,但即便身体不适,他依然传福音给加拉太人。出人意料的是,圣灵藉着保罗做奇妙的工作(3章2-5节),建立了加拉太教会。若不是因保罗生病,可能永远不会有这么令人惊讶的结果。

你曾经历什么考验?这考验如何改变你的人生方向?当你重新思考上帝给你的才能,你也许会看见,上帝会透过你的软弱淬炼出美丽的结果。

霍薛顿

你曾看到上帝如何让疾病和考验,
转变成服事的契机?
在面临考验时,
保罗和这些画家如何成为你的榜样?
亲爱的上帝,
祢最能从人的软弱中淬炼出美丽。
我把承受的考验以及我的才能,
都交在祢手中。


全年读经:
士师记9-10章;路加福音5章17-39节


灵命日粮:必不丢弃

读经: 申命记31章1-6节


[耶和华]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申命记31章6节


美国交通部的一份报告指出,在2021年美国航空公司处理不当的行李高达两百万件。幸亏大部分的行李只是暂时延误或丢失,但仍有数以万计的行李永远不知去向。难怪行李追踪器越来越抢手,当航空公司放弃寻找时,你还能透过这个装置追踪,寻回自己的行李。我们都担心那些负责单位并不可靠,不会持续追踪,寻回我们的重要物品。

同样地,以色列人也有类似的担忧,但他们害怕的是上帝会丢弃他们。当他们准备进入应许之地建立家园,摩西竟宣布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那就是他将不再带领他们。他声称因年纪老迈,而“不能再领导”他们了(申命记31章2节,新普及译本)。众人可能极为震惊,因摩西代表上帝的同在,并传达上帝的吩咐。难道现在上帝不管他们,要把他们丢在旷野吗?

摩西说:“不要害怕,也不要畏惧⋯⋯因为耶和华你的上帝和你同去。祂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6节)。摩西向他们保证上帝会永远与他们同在,并强调上帝绝不会丢弃他们。上帝透过耶稣,向我们做出同样坚定,牢不可破的承诺。耶稣会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章20节)。上帝绝不会丢弃我们,绝对不会!

郭惟恩

你何时曾害怕上帝会丢弃你?
祂如何向你表明祂绝不会忘记你?
亲爱的上帝,我常常害怕祢会对我不管不顾。
请帮助我相信祢会牵着我,绝不离弃我。


全年读经:
士师记7-8章;路加福音5章1-16节


灵命日粮:上帝的计划

读经: 雅各书4章13-17节


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雅各书4章15节


在进行一个工作项目时,焦虑使我无法专注,我担心自己所做的计划可能不会成功。我的焦虑源于自傲,因为我相信我的时间表和计划是最好的,所以我要一切顺利进行。然而,我心中闪过一个念头:你的计划,也是上帝的计划吗?

问题不在于制定计划,因上帝要我们好好管理时间,把握机会和善用资源,问题是在于我高傲的态度。我太执着于自己对事情的理解和所期待的结果,而忽略了上帝的心意,以及祂要让我的计划带来什么结果。

雅各鼓励我们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雅各书4章15节)。当我们制定计划时,不应自以为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可以掌控人生,而是要谦卑地顺服上帝的主权和智慧。毕竟,明天会如何,我们并不知道。就人类的本性而言,我们既无助又软弱,就像“过眼云烟,转瞬之间就消逝了”(14节,新译本)。

唯有上帝有权柄和能力掌管我们生命中的一切,而不是我们自己。上帝每天会藉由圣经,我们所遇到的人,可用的资源,以及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引导我们顺服祂的心意和方式来生活。我们所定的计划不应该按着自己的心意,而是要跟随上帝的脚步。

黃嘉仁

当你制定的计划没有上帝的带领,
会有什么结果?
你要将哪些计划交给上帝掌管?
亲爱的上帝,请帮助我顺服祢,
好让我不再为自己的生命定计划,
而是顺从祢的引导。


全年读经:
士师记4-6章;路加福音4章31-44节


灵命日粮:看不见

读经: 撒母耳记上8章1-9节


耶和华对撒母耳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撒母耳记上8章7节


在威尔斯(H. G. Wells)的一部小说中,登山者努涅斯从山上跌入山谷,结果发现住在山谷里的人全都双目失明。一种疾病使最初住在那里的人成为盲人,并导致他们的后代子孙全都先天性失明,也适应了盲人的生活。努涅斯试图向他们解释“看见”是什么感觉,但他们却不感兴趣。最终,努涅斯找到一条穿过山峰的小路,得以离开山谷,重获自由!然而,努涅斯因地利之便发现一大片土石流,将淹没这群盲人所住的山谷,努涅斯回去警告他们,但他们却置若罔闻。

这本名为《盲人国》(The Country of the Blind)的小说,可能会让先知撒母耳深有同感。当撒母耳年老时,他两个儿子都不像他那样爱上帝,事奉上帝(撒母耳记上8章3节)。撒母耳的两个儿子属灵的眼睛都是瞎的,以色列的众长老也是如此,因众长老要求撒母耳“立一个王”(4-6节)。他们都转眼不看上帝,也不信靠上帝。上帝对撒母耳说:“他们不是厌弃你,乃是厌弃我。”(7节)

当所关心的人因属灵的眼睛瞎了而拒绝上帝时,我们或许会伤心难过。但即使他们“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哥林多后书4章4节),却仍有得救的机会。我们只要爱他们,为他们祈祷。这位上帝光照我们的心(6节),也会光照他们。

冯得恩

知道上帝关心那些拒绝祂的人,
如何使你得激励?
为什么这些人仍有得救的机会?
慈爱的上帝,有些人看不见祢的爱,
求祢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愿意来相信祢。


全年读经:
士师记1-3章;路加福音4章1-3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