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剩余里程

读经: 出埃及记20章1,8-17节


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出埃及记20章10节


我那辆老旧休旅车会显示车子的油量还能行驶多少公里,能精确地显示剩余的里程数。现今大多数较新的车款都有这个功能。这个实用的功能可精准显示车辆在需要加油前,还能行驶多少公里,是避免因汽油耗尽而抛锚的重要依据!

这显示剩余里程的功能,你知道十诫中的一条诫命也有类似的吗?这条诫命就是安息日。在出埃及记20章,上帝告诉我们,我们忙碌了六天而精疲力尽时:“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做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上帝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8-10节)

我们可能很容易忽略这条诫命。毕竟,其他诫命如不可说谎,偷窃,杀人,奸淫,贪婪和拜偶像等(1-17节),一看就知道是当遵守的诫命。但每周休息一天,真的那么重要吗?

或许我们认为在这件事上可以不必那么认真,但安息日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恩典,让我们休息,暂停所有的工作,提醒我们所拥有的是上帝的供应,而不是我们不停的劳碌所得。

剩余里程还有多少?六天。到了第七天,慈爱的上帝邀请我们休息,充电,并放下一切全靠自己的想法。

何安德

你觉得什么时候很容易
或很难停止工作去休息?
你需要做哪些事让自己休息一下?
亲爱的天父,我常会相信一切都要靠自己。
感谢祢设立安息日,
邀请我停止工作并相信祢的供应。


全年读经:
诗篇84-86篇;罗马书12章


灵命日粮:大胆拣选

读经: 使徒行传4章1-2,5-13节


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就稀奇,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使徒行传4章13节


在导演法兰高·齐费里尼(Franco Zeffirelli)准备拍摄后来广受好评的《殉情记》──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罗密欧与茱丽叶》的电影时,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决定选择两位籍籍无名的演员担任男女主角,而且要求他们的年龄与莎士比亚笔下的人物相仿。齐费里尼最终选了17岁的李奥纳·怀汀饰演罗密欧,16岁的奥莉薇亚·荷西饰演茱丽叶。

有些人可能认为,耶稣在拣选门徒时也承担类似的风险,这些门徒都是籍籍无名的平民,日后他们却将耶稣赦罪的福音传到世界各处。那时犹太人的宗教领袖逮捕其中几个门徒,并审问他们,使徒行传4章13节说:“他们见彼得,约翰的胆量,又看出他们原是没有学问的小民,就稀奇。”

耶稣的选择根本不存在任何风险,这些卑微渔夫的经历和改变足以证明一切,甚至连宗教领袖也“认明他们是跟过耶稣的”(4章13节)。这些看似不太合格的门徒不仅曾与耶稣在一起,而且也得到基督必常与他们同在的应许(马太福音28章20节)。我们也同样有这个应许(希伯来书13章5节),并且我们可以确定,有了祂的同在与恩典,我们眼前的难事,对祂而言一点都不难。

柯贝尔

当你感到力不从心时,你通常会如何应对?
你如何邀请耶稣帮助你渡过这些艰难时期?
亲爱的耶稣,请原谅我有时想靠自己,
想凭自己有限的力量与智慧,勉力向前。
求祢教导我,在人生的各种时刻都能倚靠祢。


全年读经:
诗篇81-83篇;罗马书11章19-36节


灵命日粮:无根据的恐惧

读经: 列王纪上11章34-39节,12章31-32节


[我就]为你立坚固的家,像我为大卫所立的一样,将以色列人赐给你。—列王纪上11章38节


“我爱你,我绝不会离开你!”茱莉保存了她丈夫写给她的讯息,让她在惧怕时可以重看这则讯息。童年的创伤使茱莉担心自己会被亲人抛弃。她经常向丈夫要求保证,也总是焦虑不安地等着丈夫下班回家。

祷告与辅导帮助茱莉以积极正面的态度看待她的惧怕。她说:“我会根据丈夫充满爱意的承诺来正视自己的恐惧。我会想,他的承诺是真的!然后我就不会再胡思乱想。”

以色列王耶罗波安也有这种毫无根据的恐惧。由于所罗门王晚年背叛上帝,上帝便应许耶罗波安:“我必从他儿子的手里将国夺回,以十个支派赐给你”(列王纪上11章35节)。上帝向他保证会将以色列民赐给他,只要他顺服上帝(38节)。

但耶罗波安却害怕百姓去了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的殿里献祭,他们的心必归向”犹大王罗波安(12章27节)。耶罗波安的恐惧驱使他另设拜偶像的丘坛,以免百姓转向所罗门的儿子(26-33节)。结果耶罗波安受到上帝的审判(14章7-16节)。如果他能信靠上帝的应许,结果就不一样了!

我们无须靠自己面对各种毫无根据的恐惧。上帝已经藉着圣经将祂的应许赐给我们,给了我们保证。期盼你我能让上帝慈爱的真理照亮我们的心,也照亮我们的脚步。

黃嘉仁

你有哪些毫无根据的惧怕?
哪些圣经经文能使你得帮助?
亲爱的上帝,请教导我如何看待恐惧,
帮助我能顺从祢。


全年读经:
诗篇79-80篇;罗马书11章1-18节


灵命日粮:与人为友

读经: 马太福音26章26-29节


这是我立约的血,为多人流出来,使罪得赦。—马太福音26章28节


亚里斯多德说过,没有人能和神成为朋友。为什么呢?因友谊需要平等的地位,什么样的神会步下神圣的位阶,与卑微的人类成为同等呢?

我很好奇,若亚里斯多德在耶稣与门徒共进最后的晚餐(马太福音26章26-35节)的现场,不知他会做些什么?因为耶稣这位万有的创造主撇下天上尊荣的地位,成为卑微的人(腓立比书2章6-8节;歌罗西书1章16节),祂还告诉门徒,祂不再称他们为仆人,乃称他们为朋友(约翰福音15章15节)。

若亚里斯多德知道与耶稣同坐席的有哪些人,也会感到惊讶。其中有为罗马人办事的税吏马太;有反抗罗马政权的奋锐党西门(马太福音10章3-4节);还有被称为“雷子”的雅各和约翰(马可福音3章17节)与安静的腓力同坐。当耶稣把饼和酒比喻成祂的“身体”和祂的“血”,要为多人破碎和流出,“使罪得赦”(马太福音26章26-28节),我可以想像亚里斯多德一定会疑惑地看着耶稣,寻思什么样的神会为凡人而死,甚至为那些很快就会离弃祂的人(56节)而死?

这就是圣餐礼意义深刻的原因之一。上帝藉着耶稣成为人类的朋友,并使不同政治倾向,不同性情的人能成为朋友。当我们一起领受圣餐时,我们尊崇这位与人为友的上帝,祂改写了友谊的规则,让人与祂,与不同的人成为朋友。

霍薛顿

耶稣还改写了哪些友谊的规则?
祂的榜样如何帮助你跨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亲爱的耶稣,谢谢祢使我与上帝,与他人成为朋友。


全年读经:
诗篇77-78篇;罗马书1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