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公义的上帝

读经: 阿摩司书2章6-16节


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阿摩司书5章14节


莱恩在青少年时期母亲就因癌症去世,这使他无家可归,也很快辍学了。他感到绝望,而且经常挨饿。多年后,莱恩设立一个非营利组织,帮助人们(特别是孩子们)学习种植与收割,并且教导他们用从菜园采收的蔬果预备餐点。该组织的基本信念是﹕没有人应该挨饿,而且拥有食物的人应照顾那些缺乏的人。莱恩对人们的关怀,正反映出上帝的公义和怜悯之心。

上帝非常关心我们所面对的痛苦和磨难。当祂看见以色列人毫无公义怜悯,便差派先知阿摩司去谴责他们的虚伪。上帝曾经将以色列人从埃及的逼迫中拯救出来,现在他们却为了一双鞋而将邻居卖为奴隶(阿摩司书2章6节)。他们卖了无辜的人,不肯为受压迫的人伸张正义,甚至践踏穷人(6-7节),却假装在圣日用供物敬拜上帝(4章4-5节)。

阿摩司恳切地劝戒众人﹕“你们要求善,不要求恶,就必存活。这样,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必照你们所说的,与你们同在”(5章14节)。像莱恩一样,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曾经历一些痛苦和不公,因此能理解别人并提供帮助。现在就是行善的良机,让我们与上帝一起播下公义的种子吧!

平凯灵

别人有哪些不公平的遭遇,
让你深有同感?
你认为上帝要你如何帮助他们?
公义的上帝,我要感谢赞美祢,
因祢没有漠视世人的痛苦和苦难。


全年读经:
诗篇126-128篇;哥林多前书10章19-33节


灵命日粮:值得等待

读经: 创世记12章1-5节


他儿子以撒生的时候,亚伯拉罕年一百岁。—创世记21章5节


说到等待,菲尔·斯金格(Phil Stringer)可是等了足足18小时才登上因雷雨而延误的航班。但他的耐心和毅力得到回报,他不仅能及时飞抵目的地去参加重要的商务会议,而且还是该航班唯一的乘客!因别的乘客全都取消订位,或做其他的安排。斯金格说空服员让他任选餐点,还说:“当然,我选择坐在最前排,当你可以独享整架飞机的时候,为什么不好好享受呢?”这样的结果绝对值得等待!

亚伯拉罕也曾经历过漫长的等待。早在他还名叫亚伯兰时,上帝就告诉他:“我必叫你成为大国”,并且“地上的万族都要因你得福”(创世记12章2-3节)。那时,亚伯兰这75岁的老人(4节),只有一个疑问﹕如果没有继承人,他如何成为一个大国?虽然他在等待应许实现期间犯了一些错误(他与妻子撒莱试图用一些错误的方法来“帮助”上帝实现祂的应许,见15章2-3节,16章1-2节),但他在一百岁的时候,还是等到了上帝所赐的儿子以撒(21章5节)。后来,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赞扬亚伯拉罕的信心(希伯来书11章8-12节)。

等待是艰难的,就像亚伯拉罕一样,我们在等待中可能也会犯错。但当我们向上帝祈求,并信赖祂的计划,祂会帮助我们继续忍耐等候。上帝的计划是值得等待的。

冯得恩

你正在等待什么?
你如何倚靠上帝的能力安心等候?
亲爱的上帝,请帮助我
靠着祢耐心等待,并坚忍到底。


全年读经:
诗篇123-125篇;哥林多前书10章1-18节


灵命日粮:更像耶稣

读经: 约翰福音17章6-19节


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章16节


上帝创造的乌林鸮是伪装大师,它的银灰色羽毛有深浅不一的斑点,让它栖息在树上时能和树皮的颜色融合在一起。当这一类的猫头鹰不想被发现时,它们可以躲在显眼的地方,借助羽毛的伪装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

其实,上帝的子民很多时候和乌林鸮很像。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我们都可以很容易地融入这个世界,让人认不出自己是基督徒。耶稣为门徒祷告,这些门徒就是天父“从世上”分别出来赐给祂,且“遵守”祂话语的人(约翰福音17章6节)。圣子耶稣求圣父保护这些门徒,并赋予他们力量,使他们在祂离世后,仍能过着圣洁和恒久喜乐的生活(7-13节)。祂说:“我不求祢叫他们离开世界,只求祢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15节)。耶稣知道门徒需成为圣洁的人,并与世界有所分别,如此一来,他们才能实现祂差遣他们的目的(16-19节)。

圣灵可以帮助我们摆脱诱惑,不成为融入世界的伪装大师。当我们天天顺服祂,我们就会更像耶稣。当我们活出合一与彼此相爱的生命,圣灵就能吸引人来归向荣耀的基督。

邓书琪

在你的生命中,
有哪方面你可以求上帝让你更像耶稣?
有些基督徒行事为人效法耶稣,
上帝如何使用这些人吸引你更亲近祂?
上帝啊,求祢让圣灵帮助我更像耶稣,
吸引人寻求这位独一的真神。


全年读经:
诗篇120-122篇;哥林多前书9章


灵命日粮:在旷野中

读经: 申命记2章1-7节


上帝⋯⋯看顾你走过这辽阔旷野的每一步。—申命记2章7节,新普及译本


当我刚信主的时候,我以为登上属灵的高峰就会遇见耶稣。但这高峰往往不能持久,也不会使我的属灵生命成长。美国作家莉娜·阿布贾姆拉(Lina AbuJamra)说,我们往往会在旷野遇见上帝并且成长。她在所着的一本研经书籍(Through the Desert)中写道:“上帝的目的是要用我们生命中的旷野,使我们变得更坚强。上帝不是要用免除苦难来证明祂的良善,祂的良善就是要在痛苦中才能体会到。”

正是在悲伤,失落和痛苦的艰难处境中,上帝会帮助我们信心成长,并且与祂更亲近。正如莉娜领悟到,旷野不是上帝的计划出现失误,而是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旧约人物都曾被上帝带到旷野,例如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都有身处旷野的经历。正是在旷野中,上帝使摩西经受磨练,并呼召他带领上帝的子民脱离奴役(出埃及记3章1-2,9-10节)。也正是在旷野中,上帝看顾以色列人长达四十年,给予他们帮助和引导(申命记2章7节)。

摩西和以色列人在旷野行走的每一步,上帝都与他们同在。同样地,在我们的人生旷野中,祂也与你我同在。我们在旷野学习倚靠上帝,祂会在那里与我们相遇,我们也在那里有所成长。

柯爱莉

上帝何时曾在你所处的旷野与你相遇?
结果如何呢?
亲爱的上帝,祢既信实又满有怜悯,
感谢祢在我身陷人生中
艰难的旷野时与我同在!


全年读经:
诗篇119篇89-176节;哥林多前书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