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B

灵命日粮:传讲耶稣故事

读经: 歌罗西书1章13-23节


你们从前与上帝隔绝,……但如今祂藉着基督……,叫你们与自己和好。—歌罗西书1章21-22节


在美国内战(1861-1865年)之后数年,联合军的华莱士将军(Lew Wallace)一直担任新墨西哥州地区的地方长官,当时,新墨西哥州尚未正式成为一个州。由于当地的职务,使他有机会接触许多人物,包括警长派特·加勒特(Sheriff Pat Garrett)和恶名昭彰的比利小子(Billy the Kid),这些人正是美国西部荒原的经典人物。就在这里,华莱士将军完成了一本著作《宾汉:基督的故事》,这本书曾被誉为19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督教书籍。

华莱士将军亲身经历美国内战及西部荒原的暴力冲突,目睹了罪对人类造成可怕的影响。从生命的经历以及他的畅销书籍中,华莱士将军深深体会唯有耶稣基督的故事才有救赎的能力,并能使人与上帝和好。

对基督徒而言,上帝「救了我们脱离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到祂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得蒙救赎,罪过得以赦免」(歌罗西书1章13-14节),那一刻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至高点。因此,我们有幸能够成为传讲耶稣故事的人,告诉人们上帝奇妙的救赎。

主啊,求祢今日掌管我口中的言语,
使我满怀祢爱与恩典的话语,
让人们因此回心转意归向祢。
若是离了祢,我什么都不能做。
基督如何改变你的生命,是最值得传讲的故事。


全年读经:
创世记29-30章 马太福音9章1-17节


灵命日粮:不要怕!

读经: 路加福音12章4-7,22-32节


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 —路加福音12章7节


在动画片《古鲁家族》(The Croods)里,山洞人古鲁是一家之主,他坚信除了他们的山洞以外,其他地方都是危险的。夜晚他们全家人会卷缩在一起,这样他才能保护他们。古鲁也认为他正值少年时期的女儿应该放弃冒险,因为那只会招致危险。他给家人的格言是:「绝对不能不害怕!」换句话说,就是:「永远都要害怕!」

然而,耶稣却教导祂的门徒完全不同的观念。在呼召西门来跟从祂时,祂对西门说:「不要怕!」(路加福音5章10节)那管会堂的睚鲁来到耶稣跟前,后来他的女儿死了,耶稣也说了同样的话来安慰他(8章50节)。

在路加福音12章,耶稣告诉门徒上帝顾念他们胜过麻雀,祂教导他们不要惧怕(7节)。耶稣复活之后,对那些来到坟墓前的妇女说:「愿你们平安!……不要害怕!」(马太福音28章9-10节)

每个人都会感到害怕。我们都会担心挚爱、个人的需要,以及未知的将来。我们要如何才能拥有信心呢?主耶稣已经为我们奠定基础,让我们可以信靠祂:「主曾说:『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所以我们可以放胆说:『主是帮助我的,我必不惧怕。』」(希伯来书13章5-6节)

天父,生活在这世界常使人感到恐惧,
感谢祢应许祢的慈爱与关怀永不离开我们。
当恐惧几乎将我们击垮时,
帮助我们记得祢的美好应许。
上帝的爱使我们摆脱恐惧的阴影,不再害怕。


全年读经:
创世记27-28章 马太福音8章18-34节


灵命日粮:太迟了?

读经: 约翰福音3章1-8,13-16节


尼哥德慕说:「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约翰福音3章4节


要改变一个长久的习惯非常困难,很多语言里都有类似的说法。英语说:「老狗变不出新把戏。」法语说:「你无法教老猴子扮鬼脸。」西班牙语说:「老鹦鹉学不了说话。」中文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耶稣告诉尼哥德慕,他必须要「重生」,才可以「看到上帝的国」,尼哥德慕回答:「人已经老了,如何能重生呢?岂能再进母腹生出来吗?」(约翰福音3章3-4节)教授兼作家滕慕理(Merrill Tenney)认为尼哥德慕这话的实际意思是:「我明白新生命是必要的,不过我太老了,已经改变不了,我已有固定的生活模式。肉体的重生根本不可能,而心灵的重生似乎也很渺茫……我的人生是否绝望了呢?」

在耶稣回答他的话当中,包含了这句话:「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祂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16节)。这表示上帝愿意赐予所有的人新生命和新开始,不论老幼。

不管我们的年岁多少,生命的境况如何,只要信靠上帝的大能,改变永远不会来得太迟。

天父,老习惯很难改变,新习惯更难学习,
有时候,我们两者都不想做。
感谢祢的信实,不断教导我们学习新的方式,
就是祢的方式。
因上帝是全能的,故改变是可能的。


全年读经:
创世记25-26章 马太福音8章1-17节


Photo credit: SomeDriftwood / Foter / CC BY-NC

灵命日粮:情书

读经: 诗篇119篇97-104节


我何等爱慕祢的律法,终日不住地思想。—诗篇119篇97节


每天早上我抵达办公室时,我的习惯就是检查所有的电子邮件。大部分时候,我只会随意浏览一下。但有些邮件,我却会迫不及待地想要打开,你猜对了,那些都是我挚爱的人寄来的电邮。

有人说,圣经是上帝给我们的情书。不过,可能在某些时候,你跟我一样都不大愿意把圣经打开;而你的心,也没有跟诗人的描述产生共鸣:「我何等爱慕祢的律法」(诗篇119篇97节);圣经是「祢的命令」(98节);「祢的法度」(99节);「祢的训词」(100节);「祢的话」(101节)。

曾任西敏寺讲师的汤玛士·曼顿(Thomas Manton,1620-1677)提出一个问题,今天仍值得我们思考。他问道:「圣经的作者是谁?上帝。……圣经的结局是什么?上帝。为什么赐下圣经呢?岂不是要让我们能永远享受赐福的上帝吗?」

有些人你可能越熟悉就越不欣赏他们。不过,这话放在上帝身上却刚好相反。对上帝的话语越是深入了解,或是对这些话语背后的上帝越是熟悉,我们对祂的爱慕就越深,而这份爱慕,又会激发我们更想认识上帝。

当你翻开圣经时,请别忘了,那位爱你至深的上帝,有话要对你说。

愿我爱慕宝贵主言,
发掘真理宝藏;
愿我采摘芬芳花朵,
满得圣言亮光。
Hodder
阅读圣经,帮助我们认识圣经中的上帝。


全年读经:
创世记23-24章 马太福音7章


Photo credit: Mrs4duh / Foter / CC BY-NC-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