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感觉或事实?

读经:马可福音4章35-41节 

我们常听到人说:「感觉即是事实。」对美国人来说,这概念大概是来自1960年的9月26日,两位总统候选人首次在电视上进行辩论的时候。在镜头前,约翰‧甘迺迪泰然自若,而理查‧尼克森则显得很紧张,所以让大家感觉甘迺迪会是一个强而有力的领袖。这场辩论不只扭转了选举结果,也改变了美国政治的运作方式,感觉主导了政治。

有时候感觉确实与事实相符合,但并非总是如此,特别是我们对上帝的感觉。当耶稣和门徒在小渔船上,正要渡过加利利海时,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差点使船倾覆。耶稣当时睡着了,门徒便陷入慌乱,他们叫醒耶稣,问祂:「夫子!我们丧命,祢不顾吗?」(马可福音4章38节)

他们的问题就像我曾问过的一样。有时候,我觉得上帝似乎不闻不问,就认为祂不在乎我。但祂对我的眷顾其实超越我眼所 [....]

灵命日粮:上帝在乎吗?

读经:诗篇30篇 

米妮和乔治·雷西这对夫妇曾面对一些问题:「有耶稣就够了吗?我们跟基督的关系足够支撑我们吗?祂足以帮助我们坚持下去吗?祂在乎吗?」

1904年,雷西夫妇在宣教工场事奉,首先他们家的小女儿病了,接着,在短短的一年内,五个孩子全都相继死于猩红热。乔治·雷西在写给宣教委员会的信里面,提到了他们内心的孤单和哀恸:「有时,这似乎超过我们所能负荷的。」但他补充说:「主与我们同在,而且以奇妙的方式帮助我们。」在最黑暗的时刻,他们发现耶稣在身旁,而且有祂就足够了。

我们当中很多人也会面对这样的时刻,让我们质疑是否能坚持下去。如果我们的健康出现问题、丢了工作,或者失去身边亲密之人,我们是否与主有真实的关系,足以让我们继续向前?

诗人提醒我们上帝的同在和信实(诗篇3 [....]

灵命日粮:别动手!

读经:诗篇46篇 

记得小时候,我曾玩过咬苹果的游戏,苹果被悬挂在空中,我把双手放在背后,不能动手、只能用牙齿去咬那在空中晃动的苹果。那种经验实在是令人沮丧,但也提醒我双手的重要性。我们用手来吃饭、打招呼,几乎任何攸关我们生活的事,都需要用到手。

读到诗篇46篇10节时,我觉得很有意思,因为上帝说:「你们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在这里「休息」一词,希伯来文的意思是「停止奋斗」,或者字面上解作「把手放下」。乍看之下,这样的建议好像有点冒险,因为我们遇到麻烦时的本能反应,就是试着掌控局势,确保情况对自己有利。而上帝其实在说:「别动手!让我来处理你的问题,你只要放心地相信结果在我掌控之中。」

但是真的要别动手,完全让上帝来工作,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很脆弱。除非我们深信上帝确实是「我们 [....]

每日旅程:双重麻烦

读经:以赛亚书64章1-8节

「我们都像不洁净的人,所有的义都像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64章6节)

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滑稽的广告。一个小男孩伫立在家门旁大声喊道:「我是世上最棒的打击手!」他将棒球向上抛入空中,用力挥棒,却没有击中。他对自己说:「一好球。」他又用更大的声音叫道:「我是世上最棒的打击手!」抛球进空中,挥棒,又没有击中。「二好球。」这次的决心更大,他向双手吐点口水,帽子转个圈,再次以挑战的口吻喊道:「我是世上最了不起的打击手!」他把球抛到空中,又没有击中,三振出局。他接着宣称:「我是世上最棒的投手!」我瞬间想到他刚才击球的结果,不禁为这个小男孩感到难过。

这则广告是要讲述乐观的力量,之所以滑稽,在于这个小男孩似乎是最妄想的人。我们会想到要花很多心力来使这男孩明白,他在某些事上并非是最棒的。正如他高估自己的能力一样,我们也喜欢夸大自己的成就。我们需要倾听以赛亚的提醒,在上帝面前,我们最好的行为也只是「污秽的衣服」(以赛亚书64章6节)。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抓住了以赛亚的这一点,而且教导说,我们从未做过一件完美的事,因为即使是我们最好的成就,也被不单纯的动机所玷污。他们说我们需要一种双重的称义。我们本身必须靠耶稣的宝血来称义,而我们的行为,只有在上帝因着祂的恩典赦免我们的罪时,才会被接纳。

这种强烈的堕落感,并不会带来绝望,因为,即使我们这一生从来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但我们可以不断地进步。而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上帝。正如约翰•牛顿在他的回忆录中所写:「我清晰地记得两件事,我是个大罪人,而基督是伟大的救主。」——马可•威特莫尔

相关经文:
人是甚么,竟算为洁净呢?妇人所生的是甚么,竟算为义呢?…在他眼前,天也不洁净!何况那污秽可憎…的世人呢?(约伯记15章14-16节)

问题思考:
你是否认为你曾做过一件完美无缺的好事?你的答案如何反映出你对上帝恩典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