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世界的孩子

读经:雅各书1章22节-2章1节 

一群高中生参加短宣队,期间他们探访了一间孤儿院。探访之后,其中一位同学看起来很难过。一问之下,原来他是想起自己十年前的经历。

这位年轻人曾经在国外的孤儿院居住。他想起以前同样有人去探望他们,就像这些高中生一样,接着就离开了。偶尔有人会再回来,收养小孩。但每次他都没有被选上,让他不禁觉得:自己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所以,当这些年轻人去探望孤儿院,然后又将离去,他这些伤心的往事就涌上了心头。为此,短宣队当中的其他学生,为他祷告,与他一同感恩,因为有一位女士已经收养了他,成为他的母亲,养母对他的爱,让这学生有了盼望。

世界上有太多小孩子需要知道上帝爱他们(马太福音18章4-5节;马可福音10章13-16节;雅各书1章27节)。我们当然无法收养或探访所有 [....]

灵命日粮:以身作则

读经:以弗所书6章1-11节 

我在等候眼睛检查的时候,无意中看见验光师房间里的一段文字,让我很惊讶:「儿童在12岁以前,有百分之八十的学习是透过眼睛。」于是,我想到孩子透过视觉的活动,包括阅读、看电视和电影、各类活动、周遭环境,以及观察别人行为,尤其是家人的行为。在父亲节的这一天,我们自然会想到父亲巨大的影响力。

保罗劝勉做父亲的,不要激怒儿女,「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以弗所书6章4节)。言行一致的父亲可以成为儿女的好榜样,得到儿女的景仰。他并不完美,但是努力遵行上帝的教导。的确,当我们的言行反映上帝正确的形象,自然会产生正面的效果。

每个作父母的,都要面对以身作则的挑战。因此,保罗劝勉我们说:「你们要靠着主,倚赖祂的大能大力作刚强的人」(10节),这并不是巧合。唯有靠着祂的 [....]

每日旅程:为什么是我?

读经:撒母耳记上2章1-9节

「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撒母耳记上2章6节)

在肿瘤科医生走进门的那一刹那,我就知道是不是好消息了。在与癌症抗争了三次后,要读懂他的心思并不难。如果他完全是一副公事公办的深沉样,我知道结果不会太好。以前他为我腹部的一个块状物做了多次的放射性治疗,在最近的一次会面中,他冲进谘询室,大声说道:「扫描结果看上去不错!」

每一次听到好消息,我都会赞美上帝。但有时我也会想,为什么是我?为什么不是其他人得医治呢?

我高中时最好的朋友死于癌症,那时我只有15岁。许许多多我认识的人都因病去世了。为什么我没有呢?

哈拿在撒母耳记上第2章的祷告帮我回答了这个问题。她赞叹说:「耶和华使人死,也使人活;使人下阴间,也使人往上升。」(6节)她赞美上帝的主权作为。「地的柱子属于耶和华。他将世界立在其上」(8节)。她赞美上帝是万有的主。

她的颂赞流自于一颗得到复兴的心灵。多年来,她一直盼望有自己的孩子(1章5节)。她丈夫以利加拿还有一个妻子,她有「儿女,哈拿没有儿女」(2节)。

哈拿在极度的愁苦中向上帝祷告,而祂也听了她的恳求(19节)。上帝赐福给她,让她生了儿子撒母耳。后来,她将撒母耳带到帐幕中,让他「终身」服侍上帝(28节)。她敬拜至高上帝的方式,就是留下撒母耳服事上帝。
当我们面对困难时,上帝会听我们的呼求。然后祂会按着祂的美意向我们显明祂的心意。我们可以称颂祂的名,凭信心来回应祂──不管结果如何(约伯记1章20-22节)。

有时候问问「为什么」也无妨。但无论何时,我们都可以相信上帝的主权和慈爱的手。——汤姆•弗尔腾

相关经文:
我要来说主耶和华大能的事,我单要提说你的公义。(诗篇71章16节)

问题思考:
上帝的主权如何能成为你的鼓励呢?当你在听到坏消息后赞美上帝,会发生什么呢?

灵命日粮:坚固磐石

读经:诗篇34篇15-22节 

在2003年5月的这一天,真令人伤感,美国的「山中老人」峰出现断裂,大石滑下山崖,破坏了12公尺高的老人面孔岩石。这个外型像老人面孔的岩石,位于新罕布夏州的白山,是天然形成的,一直是吸引旅客的观光景点,也是州政府的官方标志,并长久陪伴着当地的居民。此外,著名的小说家霍桑在他的短篇小说《人面巨石》(The Great Stone Face)中也描写了这岩石。

一些居民因为「山中老人」的掉落而感到震惊和不安。一位妇女说:「从小我就觉得好像有人在那里看顾着我,现在我感到孤独无助。」

我们惯常所依靠的,总有消失的时候。一旦我们所倚赖的人或物离开了,我们的生活即受到很大的震撼。也许是失去至亲的人、失去工作,或是失去健康,这些都会使我们的生命失去重心、感到茫然。我们甚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