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堆炭火

读经:箴言25章18-23节 

丹明因为信仰而被关进监狱,每天都忍受同一名狱警对他的一顿毒打。但他觉得耶稣希望他去爱这名狱警,因此有一天早上,在这名狱警正准备殴打丹明时,丹明对他说:“警官,若我这辈子每一天都会见到你,不如我们做个朋友吧!”狱警回答:“不,你我永远不会是朋友。”然而,丹明却坚持和对方交朋友,并向他伸出友谊之手。

这位狱警愣了一下,接着他开始颤抖,然后他紧抓着丹明的手,久久不肯松开。他一边流着泪一边说:“丹明,我叫罗胜,我很乐意成为你的朋友。”从那天起,这位狱警再也没有殴打丹明。

圣经告诉我们:“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饭吃;若渴了,就给他水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耶和华也必赏赐你”(箴言25章21-22节)。“炭火”可能是指埃及人的一种仪式,在仪 [....]

《诗篇》灵修12 | 如何面对“指鹿为马”的世代

读经:诗篇12篇

(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调用第八。)

1 耶和华啊,求祢帮助,因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

2 人人向邻舍说谎,他们说话是嘴唇油滑,心口不一。

3 凡油滑的嘴唇和夸大的舌头,耶和华必要剪除。

4 他们曾说:“我们必能以舌头得胜,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做我们的主呢?”

5 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

6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7 耶和华啊,祢必保护他们,祢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8 下流人在世人中升高,就有恶人到处游行。 

 

如何面对“指鹿为马”的世代

作者:星寂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本月初,网上题为“高校饭菜中吃出老鼠头”的视频引发热烈讨论。一名在读学生在食堂中吃到疑似为“老鼠头”的异物。该校通报有关当局后,执法人员赶到现场反复比对,确认“不是老鼠头而是鸭脖”。校方在之后的官方发布情况通报回应称,与当事人共同对异物进行比对后,确认其为“鸭脖”,“该名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对视频内容进行澄清”。但校方及有关当局的说法无法取信大众,网民对于“鸭脖说”并不买账,出现“指鼠为鸭”的质疑和讨论。后来,针对那所学校的食品安全事件,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国资委、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成联合调查组展开调查。官方认证“是鼠头不是鸭脖”。

最近的这一则新闻再次刷新了我的认知。一个明明很容易得出结论、非黑即白的事件竟然经历了一波三折,最终结果让人不禁感叹。我们就是生活在这么一个“指鹿为马”,“指鼠为鸭”的社会中。想起过去两年社会上发生的其他的类似事件。听多了这些,真的会让人抑郁和对世界绝望。记得两年前的一段时间,我就因着某个社会事件抑郁了好一阵子,每晚想起就睡不着。感觉到世界毫无真实和公义可言,心头无比沉重。这些满口谎言的“权威人士”,竟然连舆论的走向都可以控制。像极了诗篇12篇中所说的:“他们曾说,我们必能以舌头得胜。我们的嘴唇是我们自己的。谁能作我们的主呢?” (第4节)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原来早在诗篇的时代,诗人就经历过满是谎言毫无公义的世界。 “耶和华阿,求祢帮助,因虔诚人断绝了。世人中间的忠信人没有了”(第1节)。只是诗人的呼求更加焦急和恳切,在那个“人人都向邻舍说谎”的世代,他唯有向耶和华呼求。

好消息是上帝听了诗人的呼求。“耶和华说,因为困苦人的冤屈,和贫穷人的叹息,我现在要起来,把他安置在他所切慕的稳妥之地。”(第5节)上帝应许会为困苦人伸冤,把他们安置在稳妥之地。诗篇12篇是一首充满紧张情绪的悲叹诗。但即使在这样的信息中,仍然有来自上帝如此安慰人心的应许和回应。这是诗人的盼望,也是我们面对当今世界的盼望。

祂的话语VS 人的话语

耶和华的言语,是纯净的言语。如同银子在泥炉中炼过七次。

耶和华阿,祢必保护他们。祢必保佑他们永远脱离这世代的人。

在人口里满是谎言的世界,我们很难判断是非。人甚至可以公然“指鹿为马”。但上帝的话语却是纯净无比,是毫无虚谎的,实实在在的真理。在谎言横行的世代,上帝的真理更显得宝贵。我们也更应该爱慕祂纯净美好的真理,并让真理深深扎根在我们的里面,才能够面对这个虚谎的世界而不动摇。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啊,求祢帮助我们在面对这个世界的虚谎和不公,在我们灰心绝望的时候坚固我们的心。让我们从祢得力量。求祢帮助我们更加爱慕你的话语,让祢的话语成为我们灵魂的锚,让我们任何时候都能够坚信不动摇。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面对世界的虚假和不公,祢的态度是怎样的?
  2. 上帝的话语如何带给你安慰和盼望?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灵命日粮:横财

读经:列王纪下5章20-27节 

在17世纪末,一名年轻男子于加拿大新斯科细亚省的橡树岛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浅坑。他猜测有海盗(也许是基德船长本人)在这里埋了一批宝藏,于是他和几位同伴便开始挖掘。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发现任何宝藏,但有关宝藏的谣言却自此传开了。几个世纪以来,许多人投入大量时间和金钱继续在那里挖掘,以致该洞目前深达30米(约100英尺)。

这样的执念暴露了人类内心的空虚。圣经中谈到基哈西的故事,显示了一个人的行为如何揭示他内心的不满足。基哈西原本是伟大先知以利沙的忠实仆人。然而,当以利沙拒绝一位被上帝治好麻风病的元帅所赠的厚礼时,基哈西却编造故事向那位元帅骗取了一些财宝(列王纪下5章22节)。当基哈西得到财宝回来的时候,还对先知以利沙说谎(25节)。但以利沙知道一切,就问他:“那人下车 [....]

灵命日粮:纪念主的牺牲

读经:哥林多前书11章23-28节 

在莫斯科,我参加了一个教会的主日崇拜之后,负责接待我的一位弟兄,带我到克里姆林宫外的一个餐厅享用午餐。我们到的时候,正巧看到好几对穿着结婚礼服的新婚夫妇,排成一列地朝克里姆林宫外的无名军人冢前进。在喜气洋洋的婚礼当天,这些新人特意去纪念那些为了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将士,因为这些军人的牺牲,他们才能拥有今日的幸福。看到这几对新婚夫妇照相留念,然后把婚礼的鲜花放在纪念碑底下,这一幕真是让人不胜唏嘘。

对于那些为了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而做出牺牲的人,我们所有人都应当心存感激。这些的牺牲都很重要,但却不是最重要的。惟有当我们来到十字架下,想到耶稣为我们做的牺牲,才能开始明白我们的生命是多么彻底地亏欠了救主。

每逢圣餐主日,我们所领受的饼和杯,都在提醒我们耶稣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