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以爱保抱

读经:以赛亚书46章1-10节 

四岁的孙儿坐在我膝上,摸了摸我光秃的头顶,仔细研究了好一会儿之后,很疑惑地问:“爷爷,你的头发怎么了?”我笑着回答:“喔,老啦,这几年来掉光了。”他一脸若有所思地说:“真是太可怜了,我分一点头发给你好了。”

他的同情让我笑了出来,忍不住把他拉进怀里抱紧。他在那一刻对我流露的爱让我过后一再回味,也让我联想到上帝无私慷慨的爱。

神学家却斯特顿(G. K. Chesterton)曾写道:“我们犯了罪,渐渐老去,而我们的天父却比我们年轻。”他的这句话意思是那位“亘古常在者”(但以理书7章9节)不会被腐蚀人的罪所玷污,所以上帝永远不会变老,祂对我们的爱也永远活泼常新,不会动摇或衰残。祂全然乐意,也有能力成就祂赐给我们的应许:“直到你们年老,我仍这样;直到你们发白,我仍 [....]

灵命日粮:像我们一样

读经:希伯来书2章10-18节 

德瑞发现儿子不愿意脱掉上衣去游泳,后来他才知道儿子是因为胸口,腹部和左臂上的大片胎记而感到自卑。他下定决心要帮助儿子,于是便忍受漫长痛苦的刺青过程,在自己身上刺了一大片和儿子的胎记一模一样的刺青。

德瑞对他儿子的爱,让我联想到上帝对祂儿女的爱。因我们都是“血肉之体”,所以耶稣就成为人的样式,“照样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好让上帝的众儿女能脱离死亡的权势(希伯来书2章14节)。“祂必须在各方面都跟祂的弟兄姐妹一样,也就是跟我们一样”(17节,新普及译本),以代替我们接受罪的刑罚,使我们能与上帝和好。

德瑞想要帮助儿子克服自卑感,所以把自己变得和儿子“一样”。耶稣要帮助我们克服的是更严重的问题,就是要让我们不再做死亡的奴仆。所以祂成为血肉之体,就像我们一样,亲身背负 [....]

灵命日粮:把握时间

读经:马太福音24章36-44节 

北卡罗来纳大学图书馆收藏着一个怀表,停止的指针带出一个令人感伤的故事。指针所指的时间(8点19分56秒)正是怀表主人以利沙 · 米歇尔(Elisha Mitchell)于1857年6月27日早晨,在阿帕拉契山脉失足落入瀑布身亡的确切时间。

米歇尔是北卡罗来纳大学的教授,当时在山上搜集研究资料,为要证明他所处的山峰是密西西比河以东的最高峰。现今他的论点已获得证实,而该山峰也因此命名为米歇尔峰。他就葬在那座山顶,离他失足之处不远的地方。

最近,我爬上了那座山顶,思索着米歇尔的故事,我自己有限的年岁,以及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是多么有限。这也令我想起耶稣在橄榄山上,告诉门徒祂将再来,并且说:“所以,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马太福音24章44 [....]

灵命日粮:骑驴的君王

读经:马太福音21章1-11节 

那是一个星期日,现今被称为棕枝主日。毫无疑问地,这并不是耶稣第一次到耶路撒冷。身为虔诚的犹太人,祂每年都会到耶路撒冷参加三大节日(路加福音2章41-42节;约翰福音2章13节,5章1节)。过去三年,基督也曾在耶路撒冷服事与教导众人。但在那个星期日,祂的到来却截然不同。

当成千上万的朝圣者进入耶路撒冷时,耶稣骑着驴驹进城,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马太福音21章9-11节)。为何过去三年祂刻意保持低调,这次却一改常态地在成千累万的群众面前崭露头角?为何祂要在被钉十字架的前五天,接受民众的颂赞并宣称祂是君王?

马太说这件事的发生是为了应验大约五百年前的预言(4-5节),上帝所拣选的君王将要来到耶路撒冷,“祂是公义的,并且施行拯救,谦谦和和地骑着驴,就是骑着驴的驹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