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不要怀恨

读经:罗马书12章12-21节 

在2011年一场宣传活动中,有两位73岁的前加拿大足球联盟球员在台上大打出手。他们之间的“怨恨”可以追溯到1963年那场备受争议的冠军足球赛。当其中一个人把另一位打下台之后,围观的人纷纷劝架,对他大喊:“算了吧!”众人都希望他放下怨恨,与对方和解。

圣经也记载了许多人与人之间互相“怨恨”的例子,例如:该隐对他弟弟亚伯怀恨在心,因上帝不喜悦他的供物,反倒喜悦亚伯所献的供物(创世记4章4-5节)。该隐心中积怨甚深,最终导致他“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8节)。此外,以扫怨恨雅各,因雅各骗取了他长子的名分和祝福(27章41节),恨意之深导致雅各惊恐逃亡。

然而,圣经不仅列举一些人们相互怨恨的例子,也教导我们如何与人和好,如何寻求宽恕及和解。上帝要我们爱他人如同 [....]

灵命日粮:真正的快乐

读经:传道书3章9-14节 

在公元十世纪,阿卜杜 · 拉赫曼三世(Abd al-Rahman III)是西班牙哥多华的统治者。拉赫曼成功治理哥多华五十年,得到臣民的爱戴,敌人对他畏惧,也受到盟友的敬重。后来,拉赫曼深入审视自己的一生,在谈到自己享有的特权时,他说:“财富与尊荣,权柄与享乐,尽在我掌握之中!”然而,当他计算这五十年有多少真正快乐的日子时,只算出14天。真是发人深省!

传道书的作者也掌握着财富与尊荣,权柄与享乐(传道书1章12节,2章1-3,7-9节)。他对自己的人生所做的评价,也同样发人深省。他发现财富只会让人渴望得到更多(5章10-11节);享乐并不会让人感到幸福(2章1-2节);成功可能是由于机遇而非能力(9章11节)。但他的评估不像拉赫曼的那么悲观。他相信上帝就是快乐的终极源头, [....]

灵命日粮:爱上帝

读经:约翰一书4章10-21节 

在每次线上课程结束前,这位教授总是会对学生说:“下次见!”或“周末愉快!”有些学生会回应说:“谢谢,你也是喔!”但某一天,有位学生回应说:“我爱你!”教授在惊讶之余回答说:“我也爱你!”那天晚上,同学们同意在下一堂课结束时,大家轮流对教授说:“我爱你!”以表达对教授的谢意,因教授每次都需要对着电脑荧幕授课,而不是他所喜爱的当面讲课。几天后,当这位教授准备下课时,说:“下次见!”学生们一个一个地回答说:“我爱你!”接下来好几个月,他们都这么做。教授说这让他与学生们有牢固的情感连结,使他觉得他们就像“一家人”。

约翰一书4章10-21节指出,我们是上帝家中的一员,有许多理由可以对上帝说:“我爱祢!”祂差派爱子来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10节);衪赐圣灵住在我们里面(13,15 [....]

灵命日粮:窑匠的转轮

读经:耶利米书18章1-6节 

在1952年,迈阿密海滩有位店家为了防止鲁莽或粗心的顾客打碎物品,便放了一个告示牌:“你打碎物品,就必须购买!”这抢眼的标语是对顾客的一种警告,而现今在许多精品店都能看到类似的标示牌。

然而,在陶瓷工坊可能有不同的告示牌:“你打碎物品,我们就改造更新!”这正是耶利米书18章阐述的真理。

当耶利米造访窑匠的家,看见窑匠重新塑造“做坏了”的器皿,并小心地处理泥土“另做别的器皿”(4节)。先知提醒我们,上帝确实是位技艺高超的窑匠,而我们是泥土。祂有主权,可使用所造之物摧毁邪恶,也能在我们里面创造美善。

即使我们有缺角或毁损,上帝仍能塑造我们。上帝是大能的窑匠,祂能够并乐意从我们生命的碎片中,创造出崭新又珍贵的陶器。上帝不会将我们破碎的生命,过失和已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