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虚拟的同在

读经:歌罗西书2章1-5节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蔓延,卫生专家建议增加人与人之间的身体距离,以减缓病毒的传播。许多国家要求国民自我隔离或留在家中。许多公司都尽可能地让员工在家办公,但有些人却因疫情而失去工作以致经济拮据。我和其他人一样,透过网络平台参与教会和小组在线上聚会。在这个世界上,尽管我们无法实体见面,但仍能以新的形式聚在一起。

然而,并非只有网络能让我们保持联系。作为基督教会的肢体,我们能藉着圣灵彼此连结。千百年前保罗在写给歌罗西教会的书信中,曾提到这个概念。虽然他没有亲自建立歌罗西教会,但他非常关心教会以及他们的信心。尽管保罗无法亲自跟会众在一起,但却提醒他们,他的心与他们同在(歌罗西书2章5节)。

我们会因财务,健康或其他现实中的原因,无法常常与我们所爱的人同在, [....]

灵命日粮:上帝的指南针

读经:诗篇119篇105-112节 

在二战期间,锡曼诺夫(Waldemar Semenov)在美国一艘商船上担任初级工程师。在距离北卡罗来纳州海岸约480公里处,一艘德国潜水艇浮出水面并向该商船开火。商船被击中后,随即起火燃烧并开始下沉。锡曼诺夫与船员们将救生艇放到海中,靠着救生艇上的指南针驶向航道。三天后,一架巡逻的飞机发现了他们的救生艇,通知美国海军舰艇于隔日将众人救起。幸好有那个指南针,锡曼诺夫与其他26名船员才得以获救。

诗人提醒上帝的子民,他们都有指引生命方向的指南针──圣经。诗人将圣经比作“灯”(诗篇119篇105节),为那些寻求上帝的人提供亮光,照亮人生的道路。当诗人在人生的惊涛骇浪中载浮载沉时,他知道上帝能用圣经提供属灵的经纬度,使他得以生存。因此他向上帝祷告,祈求上帝发出亮光, [....]

灵命日粮:不要怕!

读经:路加福音2章8-14节 

在《花生漫画》里,奈勒斯因蓝色安全毯而为人熟知。他无论走到哪里都拖着这条毛毯,而且也不为需要它才有安全感而觉得难为情。他的姐姐露西则特别讨厌这条毯子,经常想方设法要扔掉它。露西曾试着把毯子埋起来,做成风筝,或用于科学展览项目。奈勒斯也知道自己不应该那么依赖毯子,不时会尝试要把它放下,却总是忍不住又去捡回来。

在电影《查理 ‧ 布朗的圣诞节》中,查理沮丧地问道:“难道没有人知道圣诞节的意义吗?”奈勒斯手握蓝色安全毯走到舞台中央,朗读路加福音2章8-14节,当他读到“不要惧怕!”的时候,他就丢下了毯子,就是在他害怕时紧握不放的安全毯。

为何圣诞节能提醒我们不要害怕呢?那向牧羊人显现的天使说:“不要怕!……有一位救主为你们降生了。”(路加福音2章10- [....]

灵命日粮:求主顾念

读经:创世记30章1-2,22-24节 

在非洲一所大教堂里,牧师跪下向上帝祷告:“求祢顾念我们!”当牧师恳切祈求时,会众流着泪同声呼求道:“主啊,求祢顾念我们!”在观看这段短片的时候,我很讶异自己也流下眼泪。短片中祷告的情境是数月前录制的,但却让我想起童年时期曾听过我们家的牧师向上帝发出同样的祈祷:“主啊,求祢顾念我们!”

那时因为年纪小,听到这样的祷告时,我误以为上帝有时会忘了我们。但上帝是全知的(诗篇147篇5节;约翰一书3章20节);祂时刻察看着我们(诗篇33篇13-15节);祂对我们的爱超过你我所能测度(以弗所书3章17-19节)。

不仅如此,“顾念”的希伯来文是zakar,意思是“记得”,表示上帝“记得”我们,为我们采取行动。Zakar也意味着代表一个人行事,因此当上帝“记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