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公义的上帝

读经:诗篇13篇 

它或许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替罪牛”。我们不知道它的名叫黛西,玛德琳或格温朵琳(这些名字都有人提过),但在1871年造成三成居民无家可归的芝加哥大火,欧立瑞太太饲养的一头母牛被指为罪魁祸首。当时木材建造的房屋加上强风助燃,使火势延烧了3天,夺去了近300人的性命。

多年来,很多人都认为火灾的起因是这头母牛踢翻了在牛棚内的油灯。但经过深入调查,在126年之后,芝加哥市警察与消防委员会通过一项决议,免除了这头母牛和它主人的罪责,并建议仔细审查当时附近一个邻居的活动。

彰显公义往往需要时间,圣经也认同这并非易事。在诗篇13篇,“要到几时呢?”这句话就重复了4次。1-2节说:“耶和华啊,祢忘记我要到几时呢?要到永远吗?祢掩面不顾我要到几时呢?我心里筹算,终日愁苦要到几时 [....]

灵命日粮:暗中付出

读经:马太福音6章1-4节 

德富是名退休老兵,身体的残疾使他越来越难进行日常活动,因他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来完成每个动作,同时亦增加他的疼痛。尽管如此,他仍尽力地为妻儿付出。每个星期,途经的路人都会看到他迟缓地推着割草机,修割屋前的草坪。

有一天,德富收到一位匿名捐助者的来信,以及一台昂贵的驾驶式割草机。这位神秘的给予者视能够帮助有需要的人为一种殊荣。

耶稣并没有说我们所有的付出都要在暗中进行,但祂确实提醒我们,在给予时要省察自己的动机(马太福音6章1节)。祂还说﹕“你施舍的时候,不可在你前面吹号,像那假冒为善的人在会堂里和街道上所行的,故意要得人的荣耀”(2节)。上帝期盼我们成为慷慨的给予者,也鼓励我们不要为了得人称赞或特别的褒奖,而刻意在别人面前行善(3节)。

当我们明白 [....]

灵命日粮:值得或配得?

读经:启示录5章6-12节 

英国籍罗海伦医生在非洲刚果宣教时,于1964年辛巴叛乱(Simba Rebellion)期间被叛军俘虏,受尽毒打和虐待,承受极大的痛苦。从那时候开始,她就一直问自己﹕“这值得吗?”

当她开始思量跟随耶稣的代价时,她感到上帝对她说话。多年后,她接受采访时谈到﹕“在叛乱期间,我经历许多可怕的事,觉得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但主对我说,改变妳的问题吧,不是问‘这值得吗?’而是问‘我配得吗?’”她总结道:“尽管遭受苦难,但我的答案是‘对,祂是配得的’。”

虽然罗海伦医生历尽痛苦的折磨,但上帝的恩典在她里面动工,使她认定无论遭遇什么境况,那位为她受苦至死的救主仍然配得她全心跟随。罗海伦医生说:“祂是配得的!”这句话正呼应了启示录的记载,那些围绕在耶稣宝座的,呼喊道﹕“曾被杀 [....]

灵命日粮:死亡地带

读经:撒母耳记下11章1-6,12-15节 

在2019年,一位登山者从珠穆朗玛峰的峰顶,看到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日出。他虽然熬过危险的攀山过程,成功登上峰顶,但高海拔的低气压却使他的心脏受挤压,结果在下山的途中骤然逝世。一位医学专家警告说,登山者不要视登顶为旅程的终点,而是上山之后就要尽速下山,当谨记自己正身处“死亡地带”。

以色列王大卫也曾熬过重重危险,登上成功的巅峰。他杀死熊,狮子以及强敌歌利亚;躲避扫罗的长矛和追杀他的军队,并征服非利士人和亚扪人,终至攀上巅峰成为一国之君。

但大卫却忘记自己身处死亡地带。即使“大卫无论往哪里去,耶和华都使他得胜”(撒母耳记下8章6节),但他在成功的巅峰时,却犯了奸淫和谋杀罪。他一开始做错了些什么呢?就是停留在成功之巅。当他的军队已经开始面对新的挑战时,他却仍留在耶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