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记这些事

读经:约翰福音20章24-31节 

在1943年9月7日,荷兰犹太裔女作家贺乐孙(Etty Hillesum)在明信片上写道:「主是我的高台⋯⋯我们唱着歌离开集中营。」她从火车上丢出这张明信片,而这也是她留下的最后一份文件。同年11月30日,她在奥斯威辛集中营遭杀害。贺乐孙在日记中描述在集中营的经历,这些日记后来被翻译与出版。她从自己的角度记述了纳粹占领下的恐怖事件,以及上帝所造世界的美好。这些日记被翻译成67种语言,让许多读了这些日记的人,可以相信在邪恶之外仍有美善。

使徒约翰并不避谈耶稣在世上所面对的严酷事实,他写下耶稣的善行,也记载耶稣面对的挑战。约翰福音的结尾透露他写这卷书背后的目的。他说:「耶稣⋯⋯另外行了许多神迹,没有记在这书上」(20章30节),并说:「但记这些事,要叫你们信」(31节)。约翰 [....]

灵命日粮:恳求上帝

读经:但以理书9章1-5,17-19节 

某个早晨,家庭祷告结束时,当爸爸一说完“阿们”,5岁的凯琳立即大声地说:“我也为洛根祷告,因为他祷告的时候睁大着眼睛。”

当然,因为10岁的哥哥在祷告时没有闭上眼睛而要为他祷告,绝不是圣经要我们为人代求的真正含意。不过,至少凯琳知道我们可以为别人祷告。

圣经教师章伯斯强调为别人祷告的重要性。他说:“代求是把自己放在上帝的位置,也就是怀着祂的心意与观点。”我们按着上帝的心意和祂对我们的爱,来为别人代求。

我们在但以理书第9章看到代祷的绝佳范例。这位先知晓得上帝因犹大人的悖逆,曾预言犹大人会被掳到巴比伦70年(耶利米书25章11-12节)。但以理知道年数即将届满,便开始为他的同胞们祷告。在祷告中,他引述上帝的诫命(但以理书9章4-6节),谦卑自己( [....]

灵命日粮:办自己的事

读经: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9-12节 

多年前,我和儿子乔许在上山的小径上,发现前方扬尘飞舞。我们蹑手蹑脚地上前去一探究竟,原来有只獾正忙着在土堆里建窝。它把头和肩膀伸进地洞里,一边用前爪使劲地往下挖,一边用后脚将泥土踢出来。它正全神贯注地做自己的事,完全没听到我们走近的声音。

看到这只獾旁若无人的样子,我忍不住捡了一根细长的树枝,轻轻地戳了戳它的背。我并没有伤到它,但它却跳了起来,接着便转身向我们冲过来。我和乔许吓得以百米赛跑的世界新纪录逃开了。

我从自己的轻率行事学到了一些功课:有时最好不要多管闲事,随意干涉别人的事情。与其他基督徒相处时,尤其如此。使徒保罗鼓励帖撒罗尼迦的信徒:“又要立志作安静人,办自己的事,亲手做工”(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1节)。我们的确应当为别人祷告,靠上帝的恩典致力分享 [....]

灵命日粮:谁知道?

读经:传道书6章12节, 7章13-14节 

据说古时候边塞有一名老翁,人称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贵的马,邻居都为他的损失感到遗憾,但塞翁并不难过。他说:“谁知道这对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后,丢失的马竟带着一匹马驹回来。当邻居前来道贺时,塞翁说:“谁知道这对我不是件坏事呢?”后来,他儿子骑这匹马驹时摔断了腿。这看来的确是件坏事,可是当军队来到村庄征召所有的壮丁去打仗时,塞翁的儿子由于瘸腿而豁免。参军的青年最后大都战死沙场,塞翁的儿子却幸免于难。

这是谚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教导我们坏事可能转为好事,反之亦然。此种古老的智慧与传道书的作者所观察到的极为相似:“谁知道什么与他有益呢?”(6章12节)确实,我们谁都不知道未来会如何。“祸”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益处,而“福”也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