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这就是我

读经:雅各书3章7-12节 

电影《大娱乐家》(The Greatest Showman)的歌曲《这就是我》让人无法忘怀。这部轰动一时的音乐剧电影取材自传奇人物巴纳姆(P. T. Barnum)和他的巡回马戏团。剧中人物因未能符合社会规范而遭人辱骂和污蔑,对于这些具破坏性的冷言冷语,他们在歌词中将之描绘成会让人伤痕累累的子弹和匕首。

这首歌极受欢迎,这显示出许多人因攻击性的话语而承受无形但真实的创伤。

雅各明白言语能造成破坏和持久性的伤害,所以他说舌头是“不止息的恶物,满了害死人的毒气”(雅各书3章8节)。雅各用这令人震惊的比喻,强调信徒需明白言语的巨大力量。雅各也更进一步提到,先是用舌头赞美上帝,后又咒诅有上帝形象的人,两者何等矛盾(9-10节)。

《这就是我 [....]

灵命日粮:脚的福音

读经:约翰福音5章1-9节 

看到这则广告,我不禁嘴角上扬:“您的双脚一定会说,这是有史以来最舒服的一双袜子!”接着,为了进一步宣传这双袜子为何是双脚的一大福音,广告中还说每卖出一双袜子,厂商就会捐出一双给有需要的人,因为在收容中心里很多人都需要袜子。

想想那个卧病38年无法行走的人(约翰福音5章2-8节),当耶稣医治了他的脚,他的脸上必定也绽开笑容。但再想想当时犹太领袖的神情。他们看到耶稣关心这个长久以来未能得到帮助的人,医治了这人的双脚和心灵,可惜他们全然不为所动,反而控告这人和耶稣违背律法的规条,也就是触犯在安息日不准工作的规定(9-10,16-17节)。犹太领袖的眼中只有律法,但耶稣却看到这人需要怜悯。

起初,那个得医治的人还不知道是谁给了他健全的双脚,等他明白之后才 [....]

祷告带来亮光

作者:东尼叔叔,加拿大

诗篇第27篇1节“耶和华是我的亮光,是我的拯救,我还怕谁呢”

回想近几个月,香港社会瞬息万变,升级的动乱令人不寒而栗!我反问自己,这不是我成长的好城市么,为什么现今变得如此不一样和人们无法理解?在教会的小组和集体祈祷会中,我都知道弟兄姐妹们对事态的无奈,恐惧伤痛,甚至饮泣!这是我最记挂的地方,难道它要让暴力以及争端吞噬吗?而住在这里的亲人朋友们,还可以在阴霾中坚持多久呢?感谢上帝,在这些疲乏的日子中,他容许我在灵修生活中,透过祷告不停地向他倾诉,将心中难处摆上并向他呼求。甚至有时我看不透为何这样,上帝却会借着圣经的话语,给我的心灵带去新的希望!

虽然动荡暂时暂时平息,可是和平的种子已逐渐点燃在人们渴求的心中!多个之间体贴的关怀祝福,代祷互求,充满真情及爱心。这段日子里我深深明白,只要是合上帝心意的祷告,必能够带来希望的亮光!因他本是最高的掌权者,歴史上的拯救及满有权柄的父神,我还需怕谁呢?

如旧约圣经所说,犹大王后以斯帖身处波斯王国,面对波斯王下令对犹大人灭族的危机,她坚决打破耶和华!冒险进见君王,亦聚集书珊城所有族人,同心为她禁食祈祷。三画三夜,不吃不喝。以致,犹大人不单胜过灭族的浩劫,还执掌了波斯王国最高权力重心(以斯帖记第8章2节)!其实,从以斯帖入宫廷的那一刻起,上帝在每一个交替上,都有他奇妙的朝向及掌管!虽然以斯帖也有挣扎的时候,她曾经以为自己会赔上性命(以斯帖记第4章16节)。可是她却始终没有疑惑和失去信心,而是坚决信靠上帝的大能!

再来看旧约的歴史人物,如上帝的仆人摩西,约书亚,撤母耳等等。每当他们遇上无能为力的事情时,必向耶和华呼求祈祷!新约中亦提到,在主耶稣上十架前,心里极度忧伤,几乎要死(马太福音26章38节),他在客西马尼园三次向天父祷告。之后,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添给他力量(路加22章43节),以致主耶稣更恳切地地祷告!最终,天父回应了他的呼求,并赐予他足够的力量来突破忧痛!

今天,你是否遇上了无能为力的事情,感到忧痛和没有出路?你愿意学习主耶稣,以斯帖及圣经中忠心仆人的榜样吗?不断恳切地祈祷,呼求上帝的亮光临到,照明你应走的道路,使上帝光辉的荣耀照耀在众人面前!

*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黑暗中的旌旗

灵命日粮:爱的盛宴

读经:约翰福音6章47-59节 

丹麦电影《芭比的盛宴》描述,在一个偏远贫苦的滨海村庄,住着一群生活严谨简朴的清教徒,因长期压抑而充满抱怨。一天,来了个叫芭比的法国难民,身为当地教会领袖的两位年长姐妹接纳了芭比。此后14年,芭比一直做她们的管家。后来,芭比无意中赢得一大笔钱,便邀请12名会友享用一顿极尽豪奢的法式料理,从鱼子酱到派皮鹌鹑,不一而足。

随着一道道佳肴被端上桌,宾客们从不安到放松。有些人得到饶恕;有些人重拾爱心;有些人想起见过的奇迹,儿时所学习的真理。有人问说:“记得以前老师怎么教的吗?”有人回答:“小朋友,要彼此相爱!”等到这场盛宴接近尾声时,芭比才告诉那两位姐妹,她为了这宴席已耗尽所有。她舍弃了一切,包括放弃回去当她的巴黎名厨,为的是要使她的这群朋友可以享受美食,可以再次敞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