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患难中的力量

读经:彼得前书2章11-23节 

在18岁的杉明接受耶稣为救主之后,他的家人因相信传统宗教而排斥他。但教会欣然接纳他,给予他诸多鼓励,也资助他继续求学。随后,因他的见证被刊登在某杂志上,他所受到的迫害也更多了。

然而,杉明并未因此而停止探望家人。虽然,他的兄弟姐妹严禁他参与任何家中事务,但他只要一有时间,就会回家陪父亲聊天。父亲生病的时候,他不顾家人对他的冷眼而来探望父亲,并向上帝祈求让他父亲得医治。上帝医治了他的父亲后,家人对他的态度便开始缓和。随着时间过去,他爱的见证软化了家人对他的态度,甚至还有人愿意听他分享福音。

我们决志跟随基督时,或许也会遇到一些困境。彼得说:“倘若人为叫良心对得住上帝,就忍受冤屈的苦楚,这是可喜爱的”(彼得前书2章19节)。我们愿为基督信仰忍受痛苦或逼迫,乃因基 [....]

灵命日粮:公平竞争

读经:提多书2章7-8,11-14节 

在东南亚运动会的马拉松比赛中,新加坡选手刘威延发现自己领先所有的参赛者时,就觉得应该出错了。很快地,他发现那些原本领先的参赛者因转错路线而落在后头。他原可以继续保持领先的优势,但强烈的运动精神告诉他,如此一来便不是真正的胜利。他希望以自己的实力得奖,而不是因为别人的失误。基于这样的信念,他放慢速度让其他人跟上。

最后,在这场比赛中,刘威延虽未赢得奖牌,但却赢得全国人民的心,后来他还因着公平竞争的行为,获颁一座国际奖项。他的行为表明了他的基督徒信仰,而且也让人不禁要问:“是什么原因促使他这样做?”

刘威延的行为激励我,透过我的言行举止与人分享基督信仰。许多微不足道的行为,诸如待人亲切,仁慈或宽容都能使上帝得着荣耀。如同保罗清楚表明:“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言语纯 [....]

灵命日粮:分享安慰

读经:哥林多后书1章1-10节 

当我抵达芝加哥准备下飞机的时候,站在我前面的一位女士对我说:“今晚上帝差遣了你来到我身边!”

在飞机上,她坐在走道的另一边。我知道那是她当天连续几次转机后的回程。我不解地问她说:“可否冒昧地请问妳,为什么妳急着今天来回呢?”她有点难过地说:“今天,我刚刚把女儿送进了戒毒中心。”

在接下来的时间,我慢慢和她聊到我儿子戒断海洛因时的挣扎,以及耶稣如何帮助他重获自由。她含着泪听我分享,最后终于露出笑容。飞机着陆时,我们在下飞机前一同祷告,求上帝断开她女儿身上的锁链。

那天稍晚时,我想起在哥林多后书1章3-4节保罗说:“愿颂赞归与我们的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就是发慈悲的父,赐各样安慰的上帝。我们在一切患难中,祂就安慰我们,叫我们能用上帝所赐的安慰去安慰那 [....]

灵命日粮:听我们想听的

读经:历代志下18章5-27节 

人类总是会寻找佐证支持自己的论点。研究也显示,我们确实会加倍搜集支持我们立场的资讯。当我们固执己见,就不会接受他人提出的异议。

以色列王亚哈在位时期便是如此。当他与犹大王约沙法商讨是否攻取基列的拉末时,他招聚了400位先知,好让他与约沙法能做正确的决定。这些先知皆由亚哈王自己亲自挑选,因此他们都会说出王所想要听的话。所有的先知都说他应该攻打那城:“上帝必将那城交在王的手里”(历代志下18章5节)。直到约沙法王问说,是否有上帝拣选的先知,应当透过他来求问上帝。亚哈王才勉为其难地提到上帝的先知米该雅说:“他指着我所说的预言,不说吉语,常说凶言”(7节)。的确,米该雅说他们不会得胜,以色列众民也会“散在山上”(16节)。

我在读这段经文的时候,我察觉到自己也常拒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