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长者的智慧

读经:列王纪上12章1-7,12-17节 

在2010年,新加坡的报纸刊登了一篇特别报导,集结了八位高龄市民的人生经验。开头写道:“年迈虽然带来心智和身体上的挑战,但却也扩展了生活的其他领域。年长者在情感和社交方面有丰富的知识,还会有连科学家都开始定义为‘智慧’的生命特质……长者的智慧。”

的确,有智慧的长者能教导我们好多人生经验。但在圣经中,我们看见一位刚登基的君王,他并没有意识到这点。

那时,所罗门王刚过世。在列王纪上12章3节,我们读到“以色列会众都来见罗波安”。他们请求这位刚登基的国王,能减轻先前所罗门王加给他们劳役和高税的重担,而他们也将效忠于罗波安。

起初,这位年轻的国王咨询了长者的意见(6节),但他却拒绝了他们的建议,反倒和他一起长大的少年人商议,并接受他们愚蠢的主意(8节 [....]

灵命日粮:只是暂别

读经: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18节 

孙女爱莉每次和我道别时,都有个固定的模式。我们会先紧紧相拥,大声哀嚎,戏剧化地啜泣约二十秒,然后分开后退一步,轻松地说“再见”才转身离开。尽管我们的道别方式有点傻气,但我们都很期待很快能再次相聚。

然而,有时和我们挚爱的人分离却是痛苦难熬的。当使徒保罗向以弗所的长老道别时,“众人痛哭,抱着保罗……。叫他们最伤心的,就是[保罗]说‘以后不能再见我的面’那句话”(使徒行传20章37-38节)。

最深的哀痛莫过于因死亡而分离,在此生最后一次和对方说再见。这种分离的痛苦是难以想像的,我们哀悼,哭泣,因失去挚爱而心碎。

但我们忧伤,并不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保罗告诉我们那些“信耶稣死而复活”的人,将来会再相聚(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3-18节)。他说:“ [....]

灵命日粮:如同小孩

读经:马可福音10章13-16节 

小女孩快乐优雅地随着赞美音乐翩然起舞,虽然只有她一个人站在走道上,但她却不受影响地随着音乐手舞足蹈。她的母亲面带微笑,并未出声制止。

我看着这个小女孩,心情也跟着上扬,实在很想加入她的行列,但我没有这么做。我早已失去孩子的天真,再也不像孩提时毫无顾虑地表达喜乐和赞叹。虽然我们确实应该要成长,变得成熟,且离弃幼稚的心态,但我们不应该失去那份喜乐和惊叹,特别是在我们和上帝的关系上,更是如此。

当耶稣在世上时,祂也欢迎小孩子来亲近祂,并常在祂的教导中提到小孩子(马太福音11章25节,18章3节,21章16节)。曾有一次,有些父母把孩子带到耶稣面前领受祝福,但却遭到门徒制止,耶稣便指责门徒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上帝国的,正是这样的人”(马可福 [....]

灵命日粮:宽容或权益

读经:创世记13章1-18节 

朋友阿奇旅行回来后,发现邻居建了一道木篱笆,越过他家的地界约1.5公尺。阿奇花了几个星期的时间,试着跟邻居商议拆除篱笆。但即便他提出要帮忙拆除,或分担拆除的费用,都徒劳无功。阿奇原本可以提出民事诉讼,但他选择放弃这个权利,让篱笆继续留在原地,藉此向他的邻居展现上帝的宽容。

或许你会认为阿奇是个懦夫,但事实并非如此,他绝对有能力解决这事,只是他选择放弃土地,宽容待人。

这使我想起亚伯拉罕和罗得,他们的牲畜甚多,牧人因为土地不够使用而时有争执。“当时,迦南人与比利洗人[不相信耶和华上帝的人]在那地居住。亚伯兰的牧人和罗得的牧人相争”(创世记13章7节)。后来罗得选了最好的土地,但最后却失去了一切。亚伯拉罕接受罗得选剩的土地,却获得了应许之地(12-17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