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真正的朋友

读经:创世记14章17-24节 

诗人山姆·华尔特·福斯(Sam Walter Foss)曾经写道:“我要住在道路旁,成为别人的朋友”(出自《道路旁的房子》)。成为人们的朋友,也是我心中所愿。我想站在路旁,等待疲惫的旅人,关怀那些饱受凌辱,委屈和心灵受创,沮丧忧伤的人。我要陪伴他们一程,用激励人心的言语,滋润他们的心灵,让他们重新得力。虽然我可能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但却可以祝福他们。

当亚伯兰疲惫地从战场返回的时候,麦基洗德这位撒冷王兼祭司来迎接他,并为他祝福(创世记14章)。我们对他人的祝福并不只是礼貌性的客套话,把人带到福气的源头才是真正的祝福。麦基洗德为亚伯兰祝福,说:“愿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赐福与亚伯兰!”(19节)

我们可以与他人一同祷告使他们得福;也可以将他们带到上帝施恩的宝座前 [....]

每日旅程:把梦想交托给上帝

received_10207021783782811

作者:Sheridan Voysey
翻译:湘颖

读经:创世记22章1-18节

你既行了这事,不留下你的儿子,就是你独生的儿子,我便指着自己起誓说:论福,我必赐大福给你(创世记22章16-17节)。

我们每个人都有梦想—— 不论是立志成就大事还是要成为大人物。当我们遵循上帝的心意而行时,梦想将带领我们活出有意义的生命。

亚伯拉罕有一个梦想——确切来说应该是两个,并且都是上帝赐予的。在一个有着大家族意识的家庭中,老而无子的亚伯拉罕梦想着能有一个儿子(创世记11章30节,创世记15章3节)。上帝应许他这个梦将会实现,并另外加了一个梦给他。亚伯拉罕不仅会有一个儿子,将来还会成为一个大国(创世记12章2节,创世记15章5节,创世记17章5节)。这真是两个非凡的梦想!

大概正是因此我们会觉得创世记22章令人费解。以撒的出生实现了亚伯拉罕的第一个梦想,但就在下一秒(创世记21章1-3节),上帝就要求他牺牲自己的儿子!(创世记22章2节)。上帝要收回祂所赐的祝福。也就是说亚伯拉罕得放弃他的梦想,包括那尚未实现的。

整个准备过程相当痛苦。亚伯拉罕叫来了他的儿子,仆人,收拾了路上的所需并跋涉了数日 ,要去祭坛献上他最珍贵的儿子(创世记22章3-9节)。就在刀即将挥下的瞬间,上帝阻止了他并且归还了他的梦想(创世记22章11-14节)。亚伯拉罕在那一天学到了重要的两课:1.真正的上帝,绝不像周围其他偶像那样喜好孩童祭祀;2.没有任何事物比上帝祂自己更重要,即便是上帝赐予的梦想也不行。

你是否把梦想交托给上帝了呢,不管是实现了的还是尚未实现的?只有确保我们的梦想在上帝的手中,才不至于让梦想变成偶像。就像祂对亚伯拉罕所做的一样,上帝也可能把暂时拿走的梦想归还给你,或用新的方式来达成。

但不管上帝要怎样在你的梦想上行事,可以确定的是,祂会祝福你(创世记22章15-18节)。

相关阅读:
阅读箴言16章9节,看看上帝可能会如何筛检我们的梦想。阅读诗篇105章19节,看看在我们等待梦想实现的过程中,上帝可能在做什么。

思考:你人生的梦想是什么?你是否把它交还给了上帝呢?

灵命日粮:永不凋谢

读经:以赛亚书40章1-8节 

我儿子维维在蹒跚学步时,常喜欢摘花给我。我欣赏刚采摘的翠绿花草,也喜爱儿子和丈夫一起在花店选购的花束。我珍惜他们送的礼物,直到它枯萎了,才不得不扔掉。

几年后,维维送我一束美丽的丝绸花。他将白色马蹄莲,黄色向日葵和紫色绣球花插在玻璃瓶里,向我咧嘴一笑说:“妈咪,妳看,这是永不凋谢的花朵,就像我对妳的爱一样。”

如今,儿子已长大成人,那束丝绸花也早已磨损,失去原本的光彩。然而,这“永不凋谢的花朵”却让我记得他的孺慕之情。同时也提醒我,真正永远不改变,不褪色的,是上帝无限和永远长存的爱,祂已经藉着祂亘古不变,真实可靠的话语向我们显明了(以赛亚书40章8节)。

当以色列百姓面临的患难排山倒海而来时,以赛亚相信上帝永存的话语,他安慰以色列百姓(40章1 [....]

灵命日粮:撒种

读经:马太福音13章1-9节 

有位女士寄给我一封极富意义的电子邮件,她这样写道:“令堂是我1958年在蒲兰市小学一年级的老师,她是位好老师,很善良,也很严格!她要我们学习诗篇23篇,然后在课堂上朗诵,当时我真是吓坏了。但是,在1997年我成为基督徒之前,这是我唯一读过的圣经经文。如今,每当重读这首诗篇,当年与麦老师有关的回忆就会涌上心头。”

耶稣曾对众人讲了一个比喻,提到一个农夫出去撒种,这些种子分别落在道路旁,石头地,荆棘丛和好土里(马太福音13章1-9节)。有些种子永远不会发芽生长,但是“撒在好地上的,就是人听道明白了,后来结实,有一百倍的,有六十倍的,有三十倍的”(23节)。

我母亲在公立学校教书二十年,她教导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读书,写作和算术,散播仁爱的种子和上帝慈爱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