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三字讣闻

读经:罗马书8章28-39节 

早在过世之前,康奈尔先生就已经告诉当地的葬仪社,他过世时不要使用传统的讣闻。这位瑞典的老先生特别交代,他的讣闻只要登三个字:「我死了」。后来他在92岁高龄过世时,他的讣闻真的只刊登「我死了」三个字。这则既突破传统又简洁有力的讣闻,引起全球媒体的关注。这位老先生原本只想低调地完成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却没想到因着他的三字讣闻,反倒引起更多的关注。

当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祂的讣闻本来也只应写着「祂死了」。然而三天后,这则消息却可转为头条新闻:「祂复活了!」新约圣经许多篇幅都宣告和说明基督复活所带来的结果。「有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章34-37节) [....]

灵命日粮:压榨橄榄

读经:马可福音14章32-39节 

若你来到加利利海附近的迦百农,你会看到那里展示着一些用来压榨橄榄油的古老器具。榨油机是由一个底座和一个砂轮组成,都是用沉重的玄武岩制成,底座大而圆,并在中央有一个凹槽。人们将橄榄放在凹槽里,用砂轮辗过便能榨出橄榄油。

在耶稣受死的前一晚,祂来到可以俯瞰耶路撒冷城的橄榄山上。祂在那称为客西马尼的园子里向天父祷告,因为祂知道前面的道路极其痛苦。

「客西马尼」是指「压榨橄榄油的地方」,这个名字贴切地描述了基督为我们背负罪担的痛苦挣扎。在那里,「耶稣极其伤痛,祷告更加恳切,汗珠如大血点滴在地上」(路加福音22章44节) 。

上帝的儿子耶稣为了「除去世人罪孽」(约翰福音1章29节) ,恢复我们与父上帝破碎的关系而受苦,受死。「祂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 [....]

灵命日粮:典故

读经:希伯来书9章11-15节 

这间古色古香,以人工原木建造而成的小屋,值得作为杂志封面。除了建筑结构之外,其内部装潢也相当有看头。挂在墙上的祖传遗物,让屋子充满家族的回忆;餐桌上的手编鸡蛋篮,老旧的饼干盘,以及一盏油灯,再加上那挂在前门历经风霜的卷边平顶帽。屋主得意地说:「这间屋子里所有的东西背后都有典故。」

当上帝指示摩西当如何建造会幕时,每个物件都有一个「典故」(出埃及记25-27章) 。会幕只有一个入口,就像我们只能靠着耶稣来到上帝面前(见使徒行传4章12节) ;至圣所是上帝的居所,而将圣所和至圣所隔开的厚重幔子,象征着我们的罪使我们与上帝隔绝;至圣所内的约柜,则象征上帝的同在;大祭司是预表那将来到世上,最大的祭司耶稣;供物的血则预表基督纯全无瑕的牺牲:祂只一次进入至圣所,便完成了永远有效的赎罪 [....]

灵命日粮:好戏在后头

读经:歌罗西书3章1-11节 

在我们家,三月的到来不仅意味着冬季的结束,也代表那称为「疯狂三月」的大学篮球赛季也来到了。身为狂热的球迷,我们追看球赛转播,并且热情地支持我们最喜欢的球队。如果我们提早转到运动频道,可以听到体育主播谈论即将开始的比赛,还能观赏球员的赛前暖身练习,包括练习投篮,与队友一起热身。然而,最精彩的好戏是在后头。

我们在世上的生活就像赛前暖身一样,尽管充满生活乐趣和希望,却完全比不上天家永远的生命。如果你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但想到还有更好的在后头,岂能不开心呢?或是想到我们甘心乐意地帮助缺乏的人,便是积聚财宝在天上,怎能不充满喜乐呢?在遭遇苦难和哀伤之时,想到上帝应许我们将会得到那没有痛苦,没有眼泪的永恒生命,我们就能满有盼望。难怪保罗会如此劝勉:「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歌罗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