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ources

灵命日粮:言语和行为

读经:马太福音21章28-32节 

我在大学教导写作课程,一名学生写了电邮给我,语气急切。当时已是学期末,他发现必须有更好的成绩才能参加运动校队。他该怎么办呢?因为他曾欠交过数次作业,所以我给他两天的时间补交那些报告。他回复我:「谢谢。我会照做的。」

两天后,截止日期过了,我并没有收到他的作业。他没有实践他的承诺。

耶稣也曾讲述一位年轻人做出类似举动的故事。这个男孩的父亲要他去葡萄园里做工,他说:「父啊,我去」(马太福音21章30节),但他说了却不做。

解经家马太·亨利(Matthew Henry)针对这个比喻总结:「花苞和花朵皆非果实。」我们可以满舌生花,让别人以为我们会有所行动,但若没有实践的果实也只是空谈。耶稣说的这个比喻,主要对象是那些口中顺服却拒绝彻底悔改的宗教领袖,但 [....]

灵命日粮:祂爱我至深

读经:约翰福音3章13-19节 

在2014年7月28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战的100周年纪念日。英国媒体纷纷推出论述和纪录片,回顾这场四年战役的开始。一部以某伦敦百货公司为背景的电视剧《百货人生》(Mr. Selfridge),甚至以1914年为背景,上演一段年轻男员工排队加入志愿军的情节。我看到这些自我牺牲的画面,忍不住一阵哽咽。剧中那些年轻力壮的青年,带着满腔热血参战,却很可能会在那恐怖的壕沟中丧命。

耶稣虽然不曾从军和地上的敌人作战,祂却上了十字架,打败了最大的仇敌,就是罪和死亡。耶稣来到世上体现了上帝的爱,并为我们遭受酷刑,痛苦地被钉死,使我们罪得赦免。祂甚至愿意饶恕那些鞭打祂并将祂钉十字架的人(路加福音23章34节) 。祂藉着复活战胜死亡,使我们能够成为上帝永恒家中的成员(约翰福音3章13-16 [....]

每日旅程:永不孤单

ODJ oct 5

读经:希伯来书13章1-6节

「我总不撇下你。」(希伯来书13章5节)

李兰恩坐在教堂前面的阶梯上,她被妈妈和继父遗弃。李兰恩那时三岁。她的父母在她的衣服上贴了张字条:「请照顾她,我们已经无能为力了。」从一个寄养家庭换到又一个寄养家庭,李兰恩竭尽所能地成长。兰恩记得,在她18岁生日那天,她的妈妈「突然出现在眼前,要我和她一起去上电视谈话节目威廉秀(The Montel Williams Show),还说她当时根本不想遗弃我。」但兰恩知道这个昭然若揭的真相:她的妈妈从来就不曾想过要她。

这样的故事令人心碎。很难想像有人会这样冷酷地遗弃孩子。但值得感谢的是,遭到这样无情遗弃的人毕竟极少。然而,我们所有的人都品尝过被拒绝的滋味。我们也都有过被撇下而深感孤单的体验。离婚会使我们失去父亲或母亲,误会会使我们失去朋友,经济不景气会使我们失去工作。不论是什么问题,结果都一样,就是我们会觉得孤单。

当我们落入这样的境况时,上帝赐人希望的话语会无比清晰地响在耳边:「我总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5节)。这种直接的宣告,并不意味着人的伤痛会立即消失,或是可以降低别人忽视的严重程度。这节经文要说的是:上帝的同在能医治我们最深处的孤独(6节)。上帝的爱是我们最渴慕的爱,上帝的爱绝不会减少,绝不会愈来愈淡。上帝的爱永远、永远与我们同在。

当上帝说祂总不使我们「失望」时,祂是应许绝不遗弃或忽视祂所爱的人。上帝的爱绝对不会放弃我们,绝不会撇下我们孤单寂寞。——威恩•科利尔

相关经文:
•诗篇121篇
•以赛亚书41章10节
•罗马书8章31-32节

问题思考:
你感到最强烈地被遗弃是什么时候?知道上帝的应许永不失败,且绝不撇下你,对你有什么意义?

灵命日粮:两只熊

读经:箴言13章10-20节 

几年前,我和太太卡洛琳在美国华盛顿州的瑞尼尔山露营几天。一天傍晚,我们走回营地的途中,看见两头公熊在草原中央斗殴,攻击对方。我们就停下来观看。

当时附近有位登山客,我问他这两头熊为什么打架。他说:「为了一头年轻母熊。」

我好奇地问:「母熊在哪儿?」

他咯咯地笑道:「喔,它在20分钟前已经离开了。」因此,我猜这两头公熊当下的冲突,已经和母熊无关,而是要打败对方。

多数的争执都无关乎道理和原则,也无关对错;争执往往与骄傲有关。箴言的作者十分有智慧,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的根源,他写道:「骄傲只启争竞」(箴言13章10节)。骄傲,坚持自己是对的,要用我的方法行事,以及捍卫领土和尊严,都会令争吵越演越烈。

反之,愿意听忠告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