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3招教你安心享受微信朋友圈

touch-screen-1023966_640

作者:Sandy Zhuang,中国

对于微信朋友圈(Wechat Moments),大家一般有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是,这是朋友之间保持联系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对身处异地的好友更是如此;第二种看法则是认为朋友圈的文章夸张、虚假信息多,刷朋友圈根本是在浪费时间;第三种就是,朋友圈可以用来发广告和微商信息。微信朋友圈上的讯息多姿多彩,常常令人一不小心就沉迷其中,而我自己也经历过从“沉溺朋友圈”到试图“戒掉朋友圈”再到“自由享受朋友圈”的过程。当然,我偶尔还是会出现不自律的情况,但在这番过程中却还是有几点不错的收获。

1. 认识到“我并不需要靠微信朋友圈来维持社交关系”。

微信的重要功用之一就是维持社交关系。可能是因为我平时太“孤单”了,缺乏与人面对面的互动,所以才会过分依赖网络上的联系。后来我发现,很多时候朋友之间在微信朋友圈上只会发布一些开心的事,然后大家一起热闹一下;当心情失落和抑郁时反而不会选择发朋友圈,即便有人选择透过微信朋友圈轻描淡写地说出来,网络上只言片语的安慰也会显得苍白无力。于是我便意识到深度交流的重要性,也就是主动关怀、深入沟通和面对面陪伴,才能给人带去真正的安慰、鼓励和帮助。彼得前书4章8节说:“最要紧的是彼此切实相爱。”那些平日交流多、爱我的朋友们,因为心系彼此,所以即使在朋友圈里没什么互动我也不在意。

2. 制定时间计划

微信的便利让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我们的“零碎时间”,无论是课间休息还是午饭后闲暇的片刻,都可以透过微信了解各种信息,看看朋友们做了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等,让自己放松一下。但是,对于一些相对完整的时间——比如睡前两小时,如果一直用来刷朋友圈,玩手机,就显得可惜。而且也有人认为过度阅读朋友圈上的“零碎信息”可能会导致阅读能力下降,以至于对篇幅略长的文章就看不下去。所以,在一些可预见的完整时间里,我会自己定出计划,并严格执行——比如利用这睡前两小时看完某书的前两章、仔细读一读某个医学权威公众号最近推送的信息、准备好隔天招待客人的点心,等等。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平时不刷朋友圈,而是预留出周末晚上的时间,专门看看朋友圈里各种最新动态。关键是,要有智慧地使用时间,因为诗篇90篇12章说:“求祢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

3. 选择暂时关闭朋友圈。

有时候我们很难保证可以完全做到自律。万一克制不住,花很多时间来刷朋友圈的话,该怎么办呢?那么我建议你可以暂时把它关闭。把它关闭之后,你将体会到与别人真实地相聚是多么重要;你也将感受到专心学习或工作给你带来的满足和喜悦;你更有机会重新衡量网络社交对你的重要性。虽然你可能会因此错过一些热点新闻,但请相信我,真正的热点不会错过你。身为自由职业者,我明白在时间上不自律会有多严重,那简直是自毁前程。所以当我需要赶稿子时,我为了不分心,会干脆一整天把手机放得远远的。然而,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让我对网络社交有了更多反思。

最后,希望网络社交是成为你的祝福,而不是你的牵绊。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生活小窍门)


 

submit_article

 

真正的朋友

作者:李思亿,马来西亚

signs-416441_640

对你而言,朋友是什么?是一个可以一起吃饭看电影的人,还是一个可以聊天聊地聊八卦的对象?到底怎样的人才能称之为朋友呢?

我们常说,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人。他们重视你,不会伤害或背叛你。我们也期待朋友之间的感情永远都不改变。但事实上,你很难保证你跟朋友之间的感情能够永远不变,你也很难保证对方真的会在你有困难的时候与你“有难同当”……

还记得初到台湾念大学时,我因为害怕孤单而交了各式各样的朋友,有不爱上课的,有爱玩爱闹的……他们都对我很好,而我也很喜欢与他们待在一起。我们会一起庆祝生日,一起出游等等,那时我真的觉得有他们就够了。

但渐渐地,事情有了转变。由于我和他们的感情很要好,所以我们连做报告也在一个小组里。然而在预备报告的过程中,我们的意见开始有分歧,有些人甚至因为不爱做报告,常常找借口不参加讨论。从那时候开始,我们彼此间的成见越来越深,吵的吵﹑散的散,原本很要好的朋友,感情却说变就变。

但这件事情并没有改变我对朋友的想法,我仍然渴望友情。后来,我结交了另一群朋友。我们一起玩,一起去夜店喝酒﹑唱歌。那段时间,我整个人的身心灵都十分疲惫,内心也很空虚。我发现这些仍然不能满足我对友情的渴望。所以我开始思考自己到底在做什么。这些人是我的朋友吗?这世上还会有真正的朋友吗?我不知道。

当我重新回到教会之后,这一切都有了答案。我原本是个挂名的“二代基督徒”,很不喜欢、也很久没去教会了。但后来教会的一个姐妹邀请我回教会,我与那里的人相处了一段时间,发觉他们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他们不聊八卦,却无话不谈;他们不一起夜游夜唱,但在一起时却欢笑不断;他们不鄙视他人,不相互责备,而是互相鼓励,彼此帮助,相互了解。这才让我真正体会到什么叫用心交朋友。

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办到的?他们为什么可以如此关心彼此?他们为什么可以这么喜乐?答案原来是“爱”——他们以耶稣的爱来爱彼此,以耶稣的眼光来看彼此。

朋友之间,要说“喜欢”是很容易的,就像我喜欢跟他一起玩﹑我喜欢跟他一起看电影,我好喜欢这位朋友;但说到“爱”,就很困难了,你是否可以毫无保留地爱你的朋友呢?然而因着耶稣的爱,我们可以做到。就如同约翰一书4章19节所说:“我们爱,因为上帝先爱我们。”

真正的朋友真心爱你,会扶持你成长,而不是让你向下沉沦。因此,我们交朋友时要交真正的朋友。正如哥林多前书15章33节提醒我们说:“你们不要自欺,滥交是败坏善行。”

在这个世界上,主耶稣基督是我们最好的朋友,只有祂才永远不变。我们开心时可以与祂分享,难过时可以向祂诉说,有困难时可以向祂求助;而当我们软弱﹑力量不足时,别担心,祂会扶持、陪伴我们走过每一段历程。我们可以全然依靠祂,无论甜酸苦辣,祂都会与我们同行。

只要你愿意让耶稣成为你生命当中最好的朋友,你就能感受到祂的爱,进而能爱别人,然后交到真正的好朋友。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真正的朋友)

投稿

请将手机调成“朋友模式”

作者:陈明惠,新加坡

18knsY9DFAJVn8n3W-rysgA

2月22号是新加坡的“朋友模式日”。这项运动的倡导者是一群学生。他们意识到,当我们和朋友在一起时,应该把手机放下,最大程度地专注于朋友。

这群学生解释道:“我们的智能手机有很多模式,比如‘飞行模式’和‘静音模式’。我们现在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新模式。无论什么牌子、什么型号的手机,都有这个模式。我们称它为‘朋友模式’。将手机调成‘朋友模式’是呼吁每个人付出实际行动,在和朋友或亲人相聚时放下手机。”

这些学生们发起这项运动,是因为他们观察到,很多人终日黏着手机,沉迷于手机游戏或社交网络,以致于大大减少了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你是这其中的一员吗?你是否对手机有难以割舍的感觉?你会不会时时查看有没有新信息,或有没有人赞你的照片?如果哪一天你因手机没电或不小心掉进厕所而出现戒断症状的话,那就表明你真的对手机上瘾了。

这不免引发我的思考。如果我们对餐桌旁的朋友或家人都关注甚少,那么我们给上帝的时间又会有多少呢?我们玩手机的时间本可以更好地用来与上帝亲密交流,或好好地研读祂的话语啊。

也许我们已深陷社交网络,忘记了上帝正是坐在我们对面的那个朋友。祂正等着我们抬起头来关注祂。我们不需要给祂发信息,再等单勾变双勾(Whatsapp的用户们,你们懂的)。我们随时随刻都能联系上这位朋友。

“经上记着:‘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更要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章4节,新译本)在现今的大背景下,我们或许可以将其改编为“人不应单单活在社交网络中,还要活在每一个得以亲近上帝的时刻”。

上帝在以赛亚书55章3节中说:“你们要侧耳而听,要到我这里来。”(新译本)祂希望我们密切关注祂。祂希望我们关注祂的“推特”(Tweets)消息并转发——这些都记录在祂的话语里。祂希望我们紧跟祂的instagram,就是祂美丽的创造(#无需滤镜哦)。祂希望我们随时都与祂在同一个频道。

人类真的才刚开始让交流变得更加便利,上帝在两千多年前却早已使之成为可能。问题是:我们愿意关注上帝吗?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真正的朋友)

投稿

4个维系友谊的秘诀

作者:Michelle Chun,马来西亚

signs-416441_640

自从10岁起,我就和安娜(化名)成为好朋友。要是你认识我俩,你大概会奇怪这两个人为什么会走到一起呢。其实有时候我也挺纳闷的。没错,我们在一起度过了非常快乐的童年,可要知道,现在的我们已不再是当年的小女孩了。我们没有共同的爱好,也没有相同的朋友圈。确切来说我们并不“投缘”,有时连找些什么来聊都感到费力,更多时候,我俩只是安静地呆在一块儿。

可是,她却是我生命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人。

现在的友谊来得快,去得也快。多媒体数字时代的到来,让交友异常便捷。我们扎进许多不同的社交圈子(工作、学校、教会、运动等等),随时有事可做、有地方可去。一路上,我们不断结交新朋友,也失去朋友。

一过二十岁,我们会渐渐发觉,虽然通讯录里有那么多个人名,但当我们失眠或者需要代祷、建议或及时的赞赏时,能拨出的号码却屈指可数。我们也知道,当这几个最铁的朋友也需要无声的陪伴,或只是想听个冷笑话时,他们也同样会打给我们。

安娜就是这样的朋友。其实淡忘这段友情简直易如反掌,因为在过去的六年里,她的家都远在世界的另一端。然而我决定维系这段友谊,这也是我这辈子最棒的决定之一。在与安娜的友谊中,我学习了许多。

1. 友谊需要努力经营。不论社交软件吹得多天花乱坠,千万别被忽悠了。友谊可不只是“接受好友邀请”和“关注好友”那么简单,它要求我们承担责任,有耐心,甘愿牺牲。这意味着,我们可能得放弃自己喜欢的电视剧,忍受堵车的煎熬,只为了赶到某个地方与朋友匆匆相见半小时。当朋友不听我们的劝告而做了某个决定又感到后悔时,我们可能要强忍内心的冲动,咽下那句“我早就告诉你了!”。为了与地球另一端的朋友找到共同的时间视频通话,我们可能得起早贪黑。是的,友谊需要努力经营。

2. 友谊在于共同成长。有名的箴言17章17节很好地诠释了友谊的价值:“朋友乃时常亲爱,弟兄为患难而生。”圣经真是充满智慧呀!对圣经我一直心怀敬畏,因为上帝的话语超越时间的限制,在不同年代或文化中都能适用。友谊在于共同成长,在于选择去爱(以及被爱)到底;我们不能像搞项目那样对待朋友。友谊在于向彼此传达上帝的爱,相互激励,在基督的恩典与智慧中不断成长。铁磨铁,磨出刃!

3. 友谊不在于成为所有人的朋友。成为别人的好友不代表要取悦对方。这些年我遇见了许多人,他们为了装“酷”或融入朋友圈,只好不断妥协、放弃自己的立场,但一朝醒来,他们突然发觉自己已彻底地迷失了。实际上,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和我们做朋友,我们也不想跟所有人成为朋友。这完全没问题。耶稣向我们完美地示范了何为真正的朋友,让我们跟随祂的脚踪,让祂光照我们!祂会赐我们力量,帮助我们成为身边人最棒的朋友!

4. 友谊是无价的。金钱买不到真正的朋友。在我们身处的文化中,友谊的定义很宽泛,责任和忠诚也常常不被珍视,想要找到一个真心爱我们,一心为我们好,愿意与我们一路相伴成长的朋友,真的太难了。不过,这样的朋友还是有的!一旦找到了,我们便要将他们放在心上。对我来说,安娜就是这样的无价之宝。

当然,我们也要记得,想要拥有好朋友,我们自己便首先要成为别人愿意交往的人。耶稣就是我们的好榜样!祂按我们的本相爱我们,指引、带领我们走人生路,好让我们活在天父对我们的美好旨意中。

只要心怀耶稣基督,我们便能成为他人超棒的朋友!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版)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真正的朋友)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