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恋爱了,妈妈最近有点儿烦——母亲节特辑

640

作者:书拉密,中国

“信主的要找信主的”

我是母亲带着我信主的,而我也认为这是母亲给我最美好的礼物。刚信主那会儿,我第二次去教堂就碰到一个约11岁的小姑娘问我说:“大姐,你有男朋友吗?”我问她什么意思?她又说:“信主的要找信主的”。但当时的我并不明白她所说的是什么意思。后来她把我带到她所在的教会去聚会听道,让我可以更认识主,明白真理。渐渐地我也明白并下定决心,结婚一定要找一个基督徒。

然而在80年代,要找一个信主弟兄,比现在更是难,家人也不同意。但后来隔了好几年,藉着祷告,加上年龄渐渐增长,看我如此坚决,家人终于也不再反对。虽然过程经过了许多坎坷,但感谢主,祂照着祂在诗篇37篇5节和4节给我的应许“当将你的事交托耶和华,并倚靠祂,祂就必成全”,“又要以耶和华为乐,祂就将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真的为我预备了一个非常爱主的老公。

为青年守望

结婚不久后,天父便赐给我们美好的产业——就是宝贝儿子。我们从小就带他来到上帝的面前,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看着他茁壮成长,在智慧、身量、并爱上帝和人的心都一齐增长,我和丈夫感到十分蒙福。

因为我婚姻经历的缘故,我对青年人的婚姻家庭有很大的负担。而上帝也悦纳我这颗愿意的心,将祂的爱常充满在我里面,开始去服事弟兄姐妹的婚姻家庭,甚至在教会里帮弟兄姐妹牵线做媒等。虽然对青年弟兄姐妹的婚姻有负担,却没想到儿子的婚姻也需要我来牵线。

儿子恋爱了

转眼,儿子已上大学。以前总觉得儿子很乖,不必费心他会不会学坏,但其实不然。上了大学后,到了外面的世界便有太多的诱惑和试探。宿舍的同学开始追起女生,且在校谈恋爱。对于一个青春期的男生来讲,在周边充满着诱惑力,自己又好奇,外加同学们教唆的情况下,即便是基督徒,也会蠢蠢欲动,追起女生。直到有一天儿子带着一个女生回家,我才发现他们关系不一般。当我问儿子是否谈恋爱了?他直接就承认了。我劝他基督徒要与基督徒结合,朋友可以有,恋爱不可以。然而他却不接受。有一天爸爸回来了,知道了这件事。父子俩为此吵翻了,甚至拉扯起来,扬言要“断绝父子关系”。于是儿子要离家出走,说自己不再回来了。作为母亲,我只好对儿子好言相劝,才阻止了一场悲剧。因我明白,硬拆是不行的,唠叨也只会使其更加叛逆,只想着跟长辈斗,根本就没有去了解对方到底适合不适合自己。所以,我便决定给他们相处的空间和时间去认识对方。

用祷告守望

于是我开始凭着上帝赐给我的信心,每天来到主的面前为儿子祷告。我明白孩子不单是天父赐给我的产业,也是我的作业,孩子的问题,就是我的问题。所以我也来到主面前反省,认罪悔改。作为妈妈,我该如何做好这份天父给我的作业呢?

后来这位女生得知我们不同意,竟主动打电话来羞辱我,且还经常以死来威吓儿子。这段期间是儿子灵性最低谷的时候,我也感到心灵交瘁。但作为母亲,我怎忍心看儿子受苦?因此我每天三个小时为儿子守望祷告。

虽然之后情况还是没太大的改变,可我的心借着祷告、赞美、读经、亲近主,而充满着平安。感谢主!持续祷告了七个多月后,儿子终于在他们交往的这些日子以来,明白对方真不适合他。因此也就毅然决然地提出了分手。虽然他们做不成恋人,但还可以做好朋友,后来甚至还带了女生的妈妈决志信主。藉此,我也更认识儿子,明白到虽然他长大了,但仍然需要父母祷告的托住。我也透过儿子的恋爱婚姻,陪他学了很多功课,使得我们俩的生命都有很大的长进,而他也可以在情感上蒙主的保守。

感谢主!儿子也愿意放下自己,开始为自己的婚姻祷告,并像亚当一样沉睡,等候主,相信主不误事,相信主给他配合的,是最适合他的。因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给人类最美好的礼物。

主赐良缘

在2014年,我和丈夫跟认识的一对王姓牧师夫妻一同去上课。期间我们夫妻谈起了儿子的婚姻。刚好那对牧师夫妻有三个女儿,因此我们便有了想让两家孩子认识的想法。一直到同年的7月底,王牧师他们带着大女儿到青岛旅游,会路过我们住的地方。于是我赶紧跟对方安排了让两家的孩子见个面,认识一下。就这样,两个孩子作为弟兄姐妹,藉着两多月的沟通和了解,儿子知道这就是他所需的,所以便决定向女孩告白,而女孩隔天也答应了。他们俩彼此都很欣赏对方,继而也彼此相爱。因此在2015年5月16日,在众教会、家人和亲朋好友的祝福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看着他们在属灵上彼此同步,携手一同服侍主,一个台上讲道,一个台上敬拜,彼此搭得的非常美好。

这,就是我作为妈妈的小烦恼。但感谢主,因祂的保守,烦恼以祝福结尾。盼望所有基督徒妈妈,早早地为自己的孩子守望祷告。相信因着我们的祷告,我们的孩子会得着遮盖,并活在祝福里。祝普天下母亲,节日快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有目的的人生

那些失去至亲的日子

How-I-Dealt-With-The-Loss-of-a-Loved-One

作者:PeerapatT,泰国

翻译:钟林君,中国

大家都是如何来追忆已逝亲人的呢?有人可能会通过日常对话来回忆往昔美好时光,有些人则通过照片来怀念。

我选择后者。我家有个传统,就是在家里挂满家人的照片。家里墙上有两张我太爷爷、太奶奶的照片,我还没出生就在那了。所以我虽然从未见过他们,却倍感亲切,他们也因此成为我儿时生活的一部分。

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家中挂的照片自然也越来越多。有些照片却是会勾起无比心痛的回忆。其中一张是我大哥的照片。那年,他被摩托车撞伤,伤势十分严重。刚刚信主的我与教会的成员聚在一起为他祷告,可两次脑部手术后,哥哥还是没有好转,不久就去逝了。

家里另一张让人伤心的照片是奶奶的照片,她患糖尿病身亡。最让人心痛的则是我爸爸的照片了。有一天,爸爸心脏病突发,几分钟之内就身亡。他的突然病逝在我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痛与无法弥补的空洞。

回忆起这些至亲的离世,让我不禁思考:“人为什么会死呢?”人会死是因为我们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因为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马书3章23节)。有些人对于死亡,要么完全不去思想,要么活得好像永远都不会死去。但这些方式却无法让我们逃脱这个不可避免,且随时都可能发生的结局。即便是信主,也不会使我们幸免于肉身的死亡或失去至亲的伤痛。

只是,对于基督徒来说,不同的一点在于,面对死亡时,我们心中仍有盼望。因为耶稣透过十架上的死赐予了我们宝贵的救恩(希伯来书9章27-28节)。我们可以得安慰,因为知道上帝会陪我们一同走过死阴的幽谷或失去亲人的巨痛。

上帝的话语的确在我面对伤痛时深深地安慰了我。其中一句让我在最痛苦的日子里倍受安慰的经文是:“求你把我眼泪装在你的皮袋里。这不都记在你册子上吗?”(诗篇56章8节)当我意识到上帝竟然完全了解我的感受时,我不禁热泪盈眶,内心也受到深深的安慰。

其他基督徒的代祷也提醒我,上帝在我生命中的信实与慈爱——即使在我最难熬的日子里,祂都从未忘记我。对于我还未信主的家人来说,有人为我们祷告也是很大的鼓舞与见证。上帝的爱真实地通过这些人,像光一样闪烁出来,照亮了那些黑暗的日子,也医治了我们每一个人的伤心。

你最近是否也经历了失去亲人的伤痛?放心,上帝会一直与你同在,并且永远都不会停止对你的爱。把盼望放在祂里面,让祂安慰你吧!

此文章译自雅米泰文网站

*原文与译稿均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心青年的角落!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奇异恩典)


submit_article

上帝修复我和父亲的关系

father-656734_640

作者:沈思含,加拿大

小时候,对爸爸的印象是,他是个冷漠的人。每天下了班回到家就坐在客厅看报纸和看新闻。那个时候时时刻刻陪伴我的人是妈妈。所以我和妈妈的关系很亲密,和爸爸则比较生疏。我从小就知道爸爸在认识妈妈前,离过婚,并且与前妻有一个儿子。因为前妻的家庭很强势,让他们的儿子随母姓;离婚后,孩子也跟着妈妈。这也许是爸爸心中的一个遗憾,所以我有一个像男孩子一样的名字,而且小学时一直都是剪短髮,以至于我一直对于这件事感到耿耿于怀。

因此在我很小的时候,就觉得爸爸其实是想要有个儿子。我总是想,如果我是个男生,也许他会更开心,更幸福,会更爱我一些。这种感觉渐渐地在我心中留下了伤害,让我觉得自己没有价值,也缺乏安全感。这也导致我在高中时期封闭自己,总是通过竞争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后来,高二结束后,父母送我出国到加拿大留学。然而留学的第二年,我被诊断患上了忧郁症。那时,随着治疗,我对医生说出了我心中藏得最深,最扭曲的感受。原来我认为我爸爸不爱我,只爱钱。在我小时候,只有妈妈陪伴在我身边,而爸爸只重视我的成绩 ,认为他无非是想我长大了可以帮他挣钱。我把我人生中所有的失败都怪给我爸。我怪他不爱我,怪他希望我是个男孩,怪他希望我成功只是为以后能为他赚钱。然而医生当时怎么回答我,我已经记不住了。只是后来病渐渐好了,这件事也被我忘了。

一直到我念完大三,一位朋友邀请我去他们教会的夏天营会。在营会中,我认识了上帝,而且在上帝的感动与带领之下,从露营回来后,我就决定去教会认识这位上帝。

因着认识了上帝,且在祂爱的感动下,我慢慢去探索这个埋在我心中很久的问题。在某一次的主日学说到了灵魂争夺战的主题——我们的价值由什么来决定?撒旦让我们活在恐惧中,让我们只知道用追求功名来获得自我价值,而竞争和自弃就是这个过程的两种方式。这让我想到自己先前的经历,我不就是一直靠自己去竞争,结果患上忧郁症而自弃吗?然而后来我认识了上帝,也明白了我们爱是因为祂先爱我们(约翰一书4章19节)。

透过读经祷告,我可以更多地感受到上帝的爱,从而能因着这个爱来爱自己,接受自己。慢慢地,我也可以感受到其实爸爸在以他的方式,且全部的爱来爱着我们。因着爸爸努力工作,勤俭,我们才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日子;在我3岁的时候,我很喜欢钢琴,于是爸妈把存摺上一半的钱拿来买钢琴给我,实现我的钢琴梦。不止如此,当时我的忧郁症很严重的时候,妈妈一度看不见希望。她问爸爸,如果我一辈子这样,该怎么办?然而爸爸却说,如果我一辈子这样,他就养我一辈子。这些都是妈妈后来才告诉我的,当我听到爸爸做的这些事时,感动地哭了。现在偶尔跟爸爸聊天,也可以感受到他的关爱。他总是教导我,日后要找个能自食其力,爱我,对我好的人。我才明白,其实他们一直都在为我付出,以他们所有能做到的来爱我。

虽然现在爸爸还未信主,脾气有时还有点暴躁,但他还是那个爱我的人。然而人的爱是不完美的,在上帝的感动下,我明白了父母那不完美的爱,因此我能怀着满满的感激,也以上帝的爱来爱他们,并期望让爸爸日后也能认识到上帝的那完美的爱。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甘心乐意)

人人期盼有个完美的家

what-my-ideal-family-looks-like

作者:Michele O,新西兰

翻译:Fish Lin,香港

我一直希望自己是个欧亚混血儿,那样我就会有美丽深邃的大眼睛和浅棕色的头发。最好我还是家中老幺,上面有两个哥哥。在一个亚洲国家就读国际学校,爸爸是那个国家的外交官。我的英文名自带光环,比如叫“Ella Rosewood”。而且每个暑假我都能去海外旅行,只有在学习期间才待在亚洲。我们全家住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有郁郁葱葱的草坪,还有一个奥运比赛规格的游泳池,帮佣众多,从司机到园丁都有。

然而事实上,我是一个典型的亚洲人。黑发,以及不是那么大的眼睛。我的中文姓氏译成英文叫做“King”(英语“国王”的意思),但如果我将自己的名字改成Michele King的话就是对祖先的大不敬了。我还有一个妹妹,我俩简直水火不容。在全家移民海外之前,我在马来西亚度过了我的童年。另外,我们没有帮佣,家务都是我自己在做。

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理想中的家庭设想。 有的比较传统,男人养家糊口,女人相夫教子;有的可能是丁克家庭(双收入,零子女);还有些可能是生养教育很多子女…..

可惜的是,我们身处在一个堕落的世界。跟理想家庭相距十万八千里,我们发现自己挣扎在破碎的关系里。配偶的背叛,兄弟姐妹争家产的风波,以及不孕不育的打击都令我们心碎。

我们都渴望拥有一个家,被爱,被接纳。这太正常了,因为我们生来就是为了联结。上帝创造我们,就是为了让我们和祂联结,这体现在我们渴求一个完美的伴侣,一个最好的朋友,或者一个可以归属的团体中。 我们渴望被完全地接纳。

一个特别温暖人心的事实是:上帝称我们为祂的子女并一直在等我们回到祂的怀抱。

当我们接受上帝的邀请成为祂家庭的一份子时,我们就拥有了一个新的身份: “你们所受的不是奴仆的心,仍旧害怕。所受的乃是儿子的心,因此我们呼叫阿爸,父。”(罗马书8章15节)。

你能想象将造物主称为“父亲”是多么地美好吗!你知道对于上帝而言,自己意味着什么吗?你是祂眼中的瞳仁(诗篇17篇8节)。

当我们和上帝建立关系时,我们就会清楚祂比我们在世上的父母更加地爱我们,祂会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刻陪伴着我们。

天父在呼唤你!祂不在乎你的种族,信仰和社会背景。祂只想让你成为祂的孩子。祂会永远爱你,除了想与你共度一生之外再无他求!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编辑后发表,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 完美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