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团契对你我那么重要?

 

作者:Isabel Ong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佳音

 

 

2017年秋天,我从自己熟悉且舒适的新加坡搬去了温哥华,这座城市在远驰可以看到积雪盖顶的雪山,到处都是湖泊、瀑布,徒步旅行时还可能遇到熊!

人生中第一次在海外生活是一件让我大开眼界充满惊奇的事情。但在兴奋之下,焦虑和恐惧也不断涌现,我在努力寻找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教会和基督徒团契。然而这里的文化和与人交往的方式与我在家乡所习惯的非常不同。

 

这里的人很珍视他们的隐私,所以在某些方面,要花更长的时间去了解他们。

几个月来,我去参加星期天的礼拜,当周围的人互相问候时,我不安地摆弄着我的手臂,感到完全不为人知、不被看见。交朋友很难,因为人们往往固守在自己的圈子里,似乎对建立新的友谊不太感兴趣。作为一个喜社交的内向型人,我经常主动发起对话并参加活动,但之后经常感到不满足,因为感觉我没有和别人建立任何真正的联系。

团契是我精神上渴望的东西,是我在新加坡生活中如此重要的一部分。失去了深厚的可以触及灵魂的友谊让我感到相当不安。我甚至想过买一张回新加坡的单程机票,因为那是我的团契所在的地方,而在这里似乎什么都找不到。

 

为什么我们不能没有团契?

 

 

这个词给生活带来了温暖和喜悦。它让人联想到大家一起擘饼,为彼此祷告的画面。

使徒们也在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庆祝团契。使徒行传2章46 -47节说:“他们天天同心合意恒切的在殿里,且在家中擘饼,存着欢喜诚实的心用饭,赞美上帝,得众民的喜爱。主将得救的人天天加给他们。”

要有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基督徒团体,就要效法耶稣和祂门徒们的生活方式。

 

团契使我们的信仰成长

 

 

在我的信仰之旅中,那些最大的成长和突破都发生在我定期与其他信徒一起祷告和敬拜的时候。我记得当我在预备新加坡 “A”水平考试时,我和三个朋友每天一起学习。课间休息时,我们会读《圣经》,用吉他弹敬拜歌曲,为彼此祷告。当我看到我的朋友们渴慕更多地认识上帝时,我也受到鼓励,每天越来越寻求认识上帝。

这种成长本可以发生在我个人与上帝安静相处的时间里,但与那些渴望上帝的同在和圣灵在他们生命里的信徒们交流时,这种成长就更有活力、更奇妙、更宝贵。

我敢说,当我们身处团契时,我们的信仰会受到最大的挑战和遇到最大的张力。当我们希望我们的信心增长时,最好的状态就是敞开。

这要求我们做真实的自己,而不是觉得有必要假装我们是“好”基督徒。这还包括倾听别人的疑虑,而不是说服他们改变想法。

允许我们自己真实、诚实地面对自己的挣扎、恐惧、希望和渴望将为我们的生命带来真正的突破——我们会经历上帝在我们身上改变生命的工作。

 

团契给予我们服侍他人的机会

 

我们被造不是要我们孤立存在的。相反,圣经不断地劝戒我们要互相服侍,而团契就是这样一个互相服侍的地方。

加拉太书5章13节说:“总要用爱心互相服侍。”彼得前书4章10节说:“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侍,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

在团契中生活使我能够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它让我变得更加敏锐,意识到其他信徒正在经历什么,以及我如何以某种方式帮助、鼓励或服侍他们。

当我和丈夫开始参加温哥华新教会的生活小组时,我们自愿在我们的一居室公寓里做接待。每周在学习圣经前,我们都会一起吃顿便饭。

 

 

这听起来可能很普通,但加拿大比新加坡大得多,我们的一些客人会需要开车一个小时才能到我们家。与新加坡相比,这里的食物更贵,所以大多数时候,人们都会带着家常菜。我被这群新朋友在繁忙的日程中所展现出的委身和愿意付出时间所鼓舞。

每周开放家门,为别人做饭来服侍他人是我在新加坡很少做的,这让我更深入地思考耶稣是如何欢迎和服侍祂遇到的那么多陌生人的,以及尽管我们的文化背景和工作不同,但我们聚在一起的餐桌团契,对我们的灵命形成至关重要。

我开始明白把别人的需要放在自己的需要之前是多么的自由和快乐,这使我能够真正跟随基督的脚步,并在谦卑、恩典和爱中成长。

 

团契造就教会

当我们彼此相爱,互相服侍,为共同的益处而努力时,我们就强壮了基督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2章12节),并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希伯来书10章24节)。

无论是为每周的圣经学习做准备,为正处在挣扎中的朋友做一顿饭,给某人发个鼓励的信息,还是在你的教会中自愿承担某个服侍的角色,每一个小小的行动都在鼓励彼此变得越来越像基督上有份。

当我们有意识地建立并投身于基督徒团契时,我们就能活出上帝最大的诫命——尽心、尽性、尽意、尽力爱主你的上帝和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章30-31节)。

 

 

团契是给予生命的。是谦卑的。是扩展我们信心的。团契是一个如此珍贵的提醒,提醒我们上帝对我们每一个人的爱,无论我们有多么不同和多么破碎。

当我的信仰受到动摇或当我经历软弱时,团契一直是我的救生索。它激励我与耶稣走得更近。而且通常,只有当我和其他人在一起时,我对上帝的信仰才能付诸行动。

五年来,我一直有幸与我们在温哥华公寓一开始接待的那个团契小组一同前行。我们是一群在年龄、种族和文化背景上截然不同的人,但我们每周都聚在一起,因为我们都渴望更多地认识上帝。

我们一起欢笑,一起祷告,一起做礼拜,一起玩很多有趣的游戏。因为这个团契,我的周二之夜变得如此特别。

在这里寻找并成为一个团契的一部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需要我非常有意识地并用祷告来在这个上帝呼召我此时服侍的城市里建立团契(而不是,买机票离开这里)。

我的祷告是,你也会喜欢和心意相通的信徒同在团契里,当你寻求并活出上帝对你生命的目的时,他们会使你成长、挑战并造就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爱在西元前

 

作者:晋余生、余生

有声播读:Luke

 

钱钟书的《围城》里说道:“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而我,也身处在一座恋爱的城中。城内居住的三个多月的日子里,大多数是顺心安稳,所以我愿意委身此城,并稳步地改造它,期望未来它是属于我的婚姻之城。但怀抱有时,喜爱有时,直到祥和舒适的生活被一件小事打破,恋人之间的纷争和各自独白交流的差异,让我失落、忧伤,甚至想过逃离围城。

 

 

这件事发生在情人节后的第二天晚上,当时因为饮水机停水了,又赶上她的生理期,晚自习的时候,她说她渴了,我说:“我杯子里面有水,你自己倒吧。”因为是凉水她不喝,我也就没在意,就学习了。之后她室友从寝室给她带了杯热水,那个杯子特别大,装满可以够两人喝,她要给我倒,我觉得自己杯子里面的水够喝,就拒绝了。此时我还没意识到自己已经两次回答错误了。结果晚上送她回寝室的路上矛盾就爆发了。她因为我没有照顾她的需要,又没有接受她给我带水的好意,还剩了一大杯水,水凉了她不喝又觉得浪费,就发脾气。当时我无法理解她为什么发脾气,我开始也很冷静地解释了一下我当时的想法,结果因为她在气头上,也没听进去,之后又说了些容易挑起矛盾的话,我的情绪也涌出,趁着还没开始吵架就说先冷静冷静吧。

 

 

我回到寝室后就开始胡思乱想,想到今天看的专业课考研视频开头老师说:今天课前点歌,又有同学失恋了,点了首伤感的歌,每年到这个时候都有大量的情侣分手,因为有的同学想安心考研。再想到我们俩确定关系之前的顾虑,就是不能平衡好考研与恋爱,导致学习学不好,关系也经营不善。想到这些就放大了我的担忧以及怀疑,以前单身的时候也挺好的嘛,学习效率高,也不用操心其他人,是否我们的关系确定得确实不是时候呢?

 

但是好在晚上祷告的时候神再次加添信心,让我回想起我们一起走过的恩典,我相信祂所命定的确定关系的时间不会错,让我相信一切都有祂的保守和带领。也让我与自己对话,“还记得当初的认定吗?当时的坚定到现在遇见一点小矛盾就要怀疑吗?”“还记得以前聊恋爱观时,自己说的话吗?爱等于三分的喜欢加上七分的习惯,把喜欢融合到习惯中坚持到底,也在培养有爱的行动去提现对对方的喜欢。受到一点冲击,习惯就要动摇吗?”“自己有时在情绪中的时候不也会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吗?自己就没有错吗?好好谦卑下来,求问上帝自己有没有哪里做的不对的地方,那些是需要我去改变的呢?”“还有之前的约定,当有矛盾的时候,一起解决冲突,而不是逃避也不是解决掉对方。”想到这些我就觉得越是在矛盾中的时候越是我该去承担责任的时候。

 

 

转变心态之后就开始考虑如何在以后的备战考研期间,能够减少没必要的争吵,就跟她发消息提议:以后表达不满的情绪时,可以采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而不是发脾气这样容易引起争吵的方式,并且表达了自己的期待,希望在考研期间两人能够保持好稳定的情绪。习惯性地道声晚安,以及表达亲昵的话之后,我抱着美好的期待和信心睡了,想着第二天两人冷静之后就好了。

 

结果第二天一早就看到她的回复说:“你想要一个稳定的情绪环境,那就是咱们分开学习,各学各的,离的远些。这样帮忙接水、照顾我的感受的事就不会影响到你了。我在生气的时候就是不太容易冷静下来沟通,像你说的非暴力沟通,我做不到。”读完消息,我意识到通过发消息无法讲清楚这件事之后,中午我就约她再聊聊这件事。

 

 

她说:“你不就是觉得我情绪不稳定影响你的学习了吗?那干脆分开坐分开学就行,这样多好,你自己学习效率还高。”我连忙解释:“我们是一体的,我追求的是双赢,只有两人一起努力都考上同一所学校才是真正的成功。所以我希望我们之间能少些争吵,保证我们的情感关系和睦,我们才能并肩作战一起考上研究生。”她不太讲道理地说:“你昨天发的消息,我就是这么理解的。觉得你嫌弃我麻烦你影响你,还有,我可能真做不到像你说的那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我鼓励道:“没关系,慢慢来嘛,我可以等你学会的。”她不依不饶地说:“那要是一直都学不会呢?怎么办?”我拉起她的手以很大的勇气说出了看似很怂的一句话:“那我忍。”

 

致此,从开始准备考研后我们之间的第一次吵架顺利平息。想起此事就想起哥林多前书13章4-8节:“ 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我想这就是对爱的最高诠释了。

 

通过这次的矛盾,我自己对这段经文有了更深的认识,让我有几点感悟:

 

1.爱是接纳。喜欢多是被一个人的优点吸引,而爱是接纳这个人的所有缺点。亲密关系的建立必不可少以喜欢开始,以接纳的爱来夯实基础,当彼此接纳包容彼此之间的不同以及缺点时,亲密关系才会茁壮的发展。

 

2.爱是责任。别人的刚强是我们的榜样,你的软弱也与我有份。婚姻是神设立的,婚姻的目的是为了反映神在基督耶稣里的救赎之爱,而我们谈恋爱就是奔着结婚去的,那我们在恋爱之时就应当学会彼此的“救赎”,帮助对方认识并改正自己的缺点,在对方软弱的地方用自己的刚强遮盖,一起进步,一起变得成为更合神心意的儿女。

 

2.爱是习惯。就如同刻在肋骨上的程序一般,是即使有争吵,我依然会习惯性的去爱你。就像小时候和妈妈怄气,当老妈喊一句“快来吃饭了。”我就屁颠屁颠的吃饭去了,之后也不闹脾气一样。即使我们会有争吵,即使会吵的很凶,可我依旧记得的为你倒杯热水,为你披上衣服,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3.爱是彼此以为亏欠。“凡事都不可亏欠人,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因为爱人的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章8节)。只有我们彼此以为亏欠,我们才能放下自己的骄傲,放下自己的自怜,放下自己受害者的想法。去主动思考自己哪里做的不好,我又该怎么做。如此当有矛盾的时候才有助于关系的修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走出一段痛苦的婚姻

作者:Jess Ragg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佳音

 

 

我是在一次全国性的大会上认识他的。当时,我是迎宾组的一员。我俩都19岁,都在教会做实习生。我和他都是教会敬拜团的成员。我们可以说是完美的模版基督徒夫妻了。

 

并且我们也都按照教导做了正确的事情。我们坚守了在青年小组中被教导的关于恋爱的一切界限。

 

我们恋爱了几年后才订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人们会问:“你有看到什么危险信号吗?”我说只有些“小插曲”,比如有一次他喝多了,吐了一身。但并没有出现太令人担忧的情况……

 

我们完成了教会为期12周的婚前辅导,就连那对为我们辅导的眼光敏锐的夫妇也丝毫没有对他心生怀疑。

 

然后我们举行了一场美丽的婚礼——一场所有基督徒姊妹都渴望的童话般的婚礼。

 

只不过我的婚姻并不是基督徒童话。

 

 

我“基督徒童话”婚姻的真面目

 

大约过了一年,事情才出现了蹊跷。他讲的事情前后不符,银行对账单也看起来很奇怪。每当我就他人告诉我的令人担忧的事情向他提出质疑时,他都会反驳我说那是谎言或是别人图谋不轨。在他口中,别人总是“坏人”。

 

他不允许我质疑他任何事情,因为我的质疑让我 “疯狂”和“掌控”。慢慢地,我开始质疑自己对事实的感知是否正确。我变得焦虑、孤立,状态大不如前。

 

在经历了痛苦的两年后,这一切到达了极点,他开始沾染毒品。

 

我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他需要帮助。在情况没有好转之前,我需要让自己和孩子远离他。

 

但他不想为我和孩子做出什么改变。几周后他出轨了,我知道后感到我的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突然间,我从那个“成功的基督徒女孩”(已婚,有家庭还有一个漂亮的孩子)变成了单身妈妈,教会里的人看一眼我的孩子,再看一眼我的无名指上没有婚戒,会问我是否刚刚得救。

 

寻求帮助是我必须学会做的最困难的事情之一,而这一切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我再也不能假装没事了。

从破碎的婚姻中走出的艰难旅程

 

我从婚姻的崩溃中走出来的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然而我很感恩朋友和家人帮助我分担,我还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心理咨询师,他们的帮助让这一路变得没那么难。

 

三年后,在我和一个真正很棒的男人的蜜月旅程中,当时我正在新西兰北岛北部的奥马哈海滩上捡贝壳,上帝让我想起了不久前我紧紧握住的一段经文。

 

“‘耶和华召你,如召被离弃心中忧伤的妻,就是幼年所娶被弃的妻。’这是你上帝所说的。”(以赛亚书54章6节)

 

我感觉上帝在对我说:你再也不要把自己看作是被抛弃的妻子,你要去经历你作为一个被珍视的妻子的身份。

 

那时,我正为着刚结束的美好婚礼而兴奋,惊讶于上帝无与伦比的信实以及我嫁给的这个男人的忠诚,他不仅爱我,而且也爱我的女儿。所以,我想,不,我为什么要回看被抛弃和破碎的自己呢?

 

当我们回到家,拆完礼物,看完婚礼照片,上帝警示我的真相随着婚姻生活的开始,终于浮出水面。

 

任何一个经历过糟糕时期的人都知道,要使自己完全摆脱那个时期的影响远比走出那段时期更难。即使最坏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你仍然很难摆脱那种恐惧、你曾经自我保护的心态和相应的应激反应。

 

比如,我就变得很谨慎并且总会把别人往最坏的一面想(这是我的自我保护机制)。有一次,我和现在的丈夫在车里,他正告诉我他多年前就戒烟了,这时我在中控台上看到了一个类似电子烟的东西。我一把就拿过它,“那这是什么!?”我质问他,因为我不想再被愚弄了。

 

结果那只是一瓶古龙水。

 

我不得不重新学着不把人往最坏处想。

 

对我有帮助的是,我有朋友们和一位优秀的专业咨询师,他们都鼓励我提出对的问题并且倾听自己,不仅仅是听我大声说出来的话,还有我心里的想法。

 

虽然这并不总是那么容易,但我的丈夫对我非常有耐心,他肯定我,并提醒我,我们现在的婚姻不一定要像上次那样。

 

 

要摆脱我们的过去并非易事

 

逃离过去,最终摆脱我们身上发生的事情——这一切都是逃离埃及。我说的埃及指的是那些紧紧缠裹着我们的事物对我们的奴役和捆绑,我们不知道如何才能结束这一切得自由。可能是一件大而沉重的事情,可能是虐待,成瘾,或其他具有创伤力的事情。或者也可能是长期的自我怀疑,一段给你带来伤害的友谊,一段根深蒂固的、你似乎无法摆脱的不健康关系。

 

当我的咨询师向我推荐Chuck de Groat的书《Leaving Egypt(走出埃及)》 时,我脑海中出现了这个概念。以色列人从埃及到应许之地的旅程就像情绪的过山车。前一分钟,他们还在说“这太神奇了,上帝是最好的!”,下一分钟,他们就在建造金牛犊来敬拜,公然质问摩西为什么把他们带出埃及却让他们死在旷野。虽然他们的身体已经离开了埃及,但他们的心还在那里(民数记11章1节,4-5节)。

 

离开埃及是艰难的。走出去也许是身体上的事情,但更多时候是一件精神上的事情。练习控制自己的想法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因为这些想法对我们来说是那么熟悉。它们是牢笼,虽然让人不舒服、不愉快,但我们已经很熟悉它们,因此要比前方的未知情况更能让我们有安全感。

 

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要如何离开埃及的束缚,以新的自我进入上帝要带领我们去的“应许之地”?

 

 

通过“re-membering(重组会员)”来离开过去

 

叙事疗法中有一个术语叫做“re-membering(重组会员)”。它是让我们和断开的事物重新连接,无论是一段记忆还是某个人。

 

结束第一段婚姻时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刚步入婚姻时的我了。我害怕我“肮脏的秘密”会被发现,我把自己与我所爱的一切断绝开来,与朋友、牧师、事工和我的爱好……完全隔离。

 

我需要“重组”我是谁,圣经中和上帝所说的我是谁。

 

当我们与过去争战时,我们必须像以色列人一样“重组”他们不是奴隶,他们是上帝的子民,是亚伯拉罕、以撒和雅各的后裔——也就是摩西经常提醒他们的(民数记15章39节;利未记26章44-45节)。同样的,上帝也呼召我们带着破碎的过去离开我们所在的地方,并要给我们一个在祂里面的新身份(哥林多后书5章17节)。

 

你呢?也许你发现自己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常常令你空虚和疲惫的糟糕关系中。或者你正在与某种瘾症作斗争,这让你每次照镜子时都觉得自己丑陋不堪。

 

请记住,你的罪并不能定义你。上帝已经把你从其中救出来了。

 

在你自己的故事中,寻找那个“例外”的故事,那些由于与你习惯的负面故事不“一致”而常常被你忽略的故事。重点关注这些故事——你曾经拥有过一段不错的关系吗?你有没有战胜过自己的瘾症?

 

这种“重组”不仅仅是被动的思考,还包括参与一些能够使我们的新身份真正扎根的活动。

 

当以色列人吃逾越节的筵席(耶稣赎罪和救赎的预演),当他们每天在沙漠中收集吗哪,当他们献上燔祭时,这些活动和仪式就在提醒他们自己是谁以及他们的上帝是怎样的。

 

我通过写日记和待在可以诚实面对自己感受和重新校准自己的地方来“重组”。

 

敬拜对于用上帝的真理来重塑我的生活很有帮助。

 

写赞美诗是我用来连接上帝对我和我的处境所说话语的一个出口。我想起了我发现前夫出轨的第二天写的一首歌的歌词:我可能会弯曲,但我永远不会被折断/我可能会跌倒,但你会帮助我站起来。

 

离开埃及很艰难。有时候,过去的想法会不请自来地进入我的脑海。但因着上帝的恩典,我的过去对我的影响每天都在减弱。

 

我感谢我的婚姻,感谢我丈夫和我一路走到今天。感谢我们从结婚第一天就开始坦诚地对话,以及它教会了我真正的安全感是什么。我感谢我丈夫的耐心和愿意让我感受自己的感受,并且不让这些改变他对我的爱。我不仅为我们正在一起建造的未来感到兴奋,也为这婚姻带给我的安全感给我勇气让我敢于冒险,更进一步地做我自己和做上帝呼召我成为的人而高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此时不表白,更待何时?

 

作者:晋余生

有声播读:Luke

 

 

我与她是去年因学生团契的服事而相识,在慢慢了解之后,互生情愫。我们一起准备圣诞节的主持,一起背圣经经文,互相分享每天的感恩记录(数算上帝的恩典),在不能出校门的日子里散步、看落日,经历过许多美好,最后在牧者的监督和引导下,正式确定关系。如今回首,我们走过来的每一步都是祂亲自的保守和带领,我们的脚印里,印着明明可知的主的恩典。在我们相识相知相恋的过程中如果要挑一件最特别的事情,当属在表白的那一天祂的带领。

 

当天是她的生日。但我并没准备在这一天表白,即使我们已经从认识到现在已经将近一年,也对彼此有一定的了解。

 

 

准备吃晚饭的时候,刚好我们的牧者也到我们这边打球,还有一对主内的夫妻,于是就坐下一起吃饭。吃饭时聊的是婚姻恋爱的话题。之后我们就询问牧者,两个人的关系要到什么程度才可以确定呢?我们牧者说:“主要在于两个人经历过了解阶段,也就是暧昧期后,对彼此的缺点都有了解之后,对彼此的认定。你若认定对方就是你以后的结婚对象以及另一半的话,那就可以确定关系。”(当然这是在两个人都在主里并且信仰没有偏差的大前提。)这对我的恋爱计划产生了很大的挑战,我就将我们两个人已经经历过将近一年的了解后现在的情况说明了一下,并坦诚讲出自己的顾虑:“一是要考研,害怕没有时间去好好经营这份关系,二来是自己的生命还不够成熟,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对付,希望自己以更好的状态进入恋爱。”

 

牧者说:“首先,你可能在想着所有的事情都按照你的计划进行,你能确保你在什么时间能解决掉自己软弱的问题吗?你能计划好你什么时候能不软弱能刚强吗?显然不能。因为做主的是上帝。你有计划,对罪有紧迫的意识这很好。但是最终的执行和权柄不在你这里。而是在上帝手中。记住,上帝的计划高过你的计划,上帝的道路高过你的道路。你可以做计划,但你要谦卑在上帝面前,跟祂说,不要照我的意思成就,乃是要照祢的意思成就,我的计划虽然做了,但我依旧能接受下一秒就被打破,去成就上帝的计划。上帝是你的主,若是生命的成长和万事都照你的计划进行,你求上帝按照你的计划走,那你就是上帝的主。”

 

 

“关于你考虑的时间的问题,你觉得你到考完研在研究生时期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经营一段关系了吗?看看你的研究生学姐,她们平时有很多的时间吗?并没有,反而整天在实验室里忙得不可开交。你要到那个时候再开始吗?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人可能都会想要追求十全十美,等我足够好再进入一段关系,等我有足够的准备,再结婚。有准备是很好的,也是需要的。但是若是想等自己完全准备好,那不可能。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的准备,更重要的是相信上帝的带领,不要把你的安全感建立在你的准备上,而是建立在对上帝的信靠上。”

 

牧者接着讲到:“以我对你们的了解,你们也认识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除了一些只有情侣关系能做的事情,拥抱、牵手之外,可以说现在相处的模式跟普通的情侣没有什么差别,你们现在单独两个人一起吃饭,一起学习,只是没有一个公开的关系确定。但你们现在这种长时间处于暧昧期的状态,在教会看来并不是一种健康的关系。它没有承诺没有约定,却以情侣的模式相处。所以我希望你们认真来考虑你们对对方的认定到底如何?如果确定那就可以表白和确定关系。”

 

 

经过我们牧者的一番教导,对我的恋爱观影响颇大。于是当晚吃完饭,我和她就一起沟通了对彼此的认定,并一起祷告后,在她的鼓励下,我告白成功啦。

 

这件事也给我以下几点感悟:

1.上帝是我们一切的掌控者,是我们生命的主宰。当事情的发展没有按照你的预想和计划时,记得上帝依旧在掌管这一切,并且祂爱你,祂为你所预备的永远都是最适合、最恰当的,放下自己的掌控,让祂做主,祂也本是我们的主。

 

2.一段恋爱关系的开始最好有一位有智慧的长者参与。一位长者的参与帮助归正我们的恋爱观,引导提醒我们的行为原则符合圣经。最好是在两人认识时就都认识的长者,如果是这个人还刚好是你们的牧者,那最好不过。(一方认识牧者并分享也可以)这样你们的认识阶段以及恋爱阶段将都会受到智慧的教导和指引。

 

3.有瑕疵有软弱的人也值得被爱。不必等到完美才开始一段恋爱,因为人不可能完美。只要两个人能够彼此认定,一起面对彼此的弱点,彼此帮助对方成为更加合上帝心意的人,那你们的关系一定会慢慢牢固。当某些缺点引发矛盾和冲突时,也记得提醒自己和对方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都需要接纳和包容。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