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友谊,这些年我所学到的…….

作者:Mackenzie King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小七

 

我的朋友们曾经向我感叹,一旦我们到了一定的年龄,就很难建立新的友谊。 那是2016 年,我正在英国拜访他们,他们刚刚为新的机会而迁居那里。虽然他们已经适应新环境,但交朋友却是个问题。他们中的一个曾尝试借助手机应用程序来寻找新朋友,但效果并不理想。

我的朋友们认为,交不到朋友的一个原因在于他们工作场所的大多数人都结伴而行,或者有年幼的孩子,因此没有时间在周末约出来一起吃早午餐。还有一些人则已经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子,并且觉得没有必要结交更多新朋友。想要“闯进”一个已经存在很久且关系稳定的朋友圈也很难。

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换城市和国家的我非常清楚不得不重新开始并结交新朋友的痛苦。从某种意义上说,我算幸运。不像我的非信主朋友,在我要去的新地方,我通常有一个当地的教会可以联系,这让我有一个“现成的家庭”可以加入。

我并不是说每次我与这个“现成的家庭”建立联系时都会一帆风顺,并立即找到自己的位置。我在教会里建立的友谊也有其复杂性——心痛和失望(以及摆脱一些太过主动的追求者)。但它也带给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美好而独特的友谊。

友谊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最珍贵的礼物之一,如果我可以改写箴言 18章22节,我会改成:“得着好友的,就得着好处”。

下面三点是我通过在教会建立的不同友谊中学到的。

  1. 友谊不分年龄

很多时候,当我们想到新朋友时,通常会想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人。这没什么不好,但只聚焦于同龄人可能会减少与比我们年长(或年轻)的人建立有意义关系的可能性。

当我刚开始在一个小镇的地方报社工作时,我很焦虑,很担心自己是否能够在那里结交新朋友。为了缓解我的焦虑,一位教会朋友帮我联系了他们在这个小镇上的亲戚。起初我有点担心,因为我觉得60多岁的她大概不会想和 20 多岁的陌生人来往。

但我们建立起了轻松的友谊。她热情好客,经常邀请我去她家吃饭。我永远都忘不了她家的样子,寒冷的夜晚,她家里开着暖气特别温暖,厨房里飘来食物的味道,背景播放着主内广播电台的声音。

如果问我从这段友谊中学到了什么,那就是她对上帝坚定不移的信心。

上帝是她生命中永远稳固的存在,对她来说,没有任何事对上帝来说太小或太大了。祈祷是她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每当我在工作中遇到困境时,她都会安慰地说:“我们来为此祷告”,而且听起来并不会居高临下。

我离开那个小镇已经七年了,但我们仍然通过短信和邮件交流来保持我们的友谊。

2.友谊可以是季节性的

我曾经天真地怀疑我所在的小镇是否真的有年轻人(而不只是农场里的大量奶牛)。然而令我没想到的是,真的有年轻人。

知道我可以每周与同龄人见面,让我松了一口气。尽管我们的背景不同——我来自大城市,而他们在有大量的绿色植物和新鲜空气的乡村小镇长大——但他们并没有让我觉得自己像个圈外人。

后来,当我发现自己身处一个不友好的工作单位时,他们是我所依赖的救生圈。我记得自己在一次小组聚会上哭泣——可能那天非常艰难,或者是Hillsong的歌曲《Glorious Ruins》中的歌词(我将仰望十字架/当我的失败消失/在你恩典的荣光中)打开了我情绪的大坝。我当时在地板上哭得乱七八糟,当他们中的一个说她看到我哭后自己也哭了,这让我觉得他们很关心我,他们是那些与喜乐的人同乐与哀哭的人同哭的人(罗马书 12章15节)。

我也很感恩我们的友谊不止于每周的小组而是延伸到了我们的生活中。

当我的生日临近时,其中一个朋友带着自制的菲律宾菜 adobo(炖猪肉)出现在我家门口,而另一个带着一包用于烧烤的香肠和一张礼品卡。

当我最终从让人苦恼的工作单位辞职时,我很难过地与他们告别,因为他们是如此真诚的人。尽管我们善意地打算“保持联系”,但生活却将我们带向不同的方向。现在,我与他们的唯一联系就是在他们的社交媒体状态下面点赞。

尽管我们彼此很想积极参与到每个人的生活中,但我也开始接受这样的事实,有时,上帝只将某些友谊团体放在我们生活中某一个季节——也许是在我们刚好可以满足彼此需要的那段时期——就这样也没关系。

  1. 并非所有的友谊都能奏效

我最近刚刚摆脱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伤人教会环境。友谊一开始是表面上的友好——聚会后的午餐、查经学习小组——但事情慢慢地发生了转折。

转折始于与小组某个成员的一次不愉快的磨合,然后有人向另一组与该事件无关的弟兄姐妹讲述了这件事。之后事情从那里慢慢滚雪球。有一个我误以为喜欢我的朋友背叛了我。当一位领袖打电话询问我怎么样却只是轻描淡写地给了我一个“应该凡事感恩”的回答时,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事实是,教会仍然是由破碎的、有罪的人(包括我自己)组成的,所以不可避免地会有伤害和失望。

我仍在努力原谅那些伤害我的人(这是一场前进一步后退十步的战斗)。也许有一天和解会发生,虽然我不知道何时或如何发生。

话虽如此,那个教会里仍然有一些真诚的人,我仍然和他们中的一些是好朋友。但我现在也知道,友谊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

能够经历无数的友谊,让我更好地了解上帝是谁——祂是通过给我我可以依赖的朋友来供应我所有需要的上帝(腓立比书 4章19节),但也是始终信实的上帝,即使当我和我的朋友并不可靠时(提摩太后书 2章13节)。

建立新的友谊并不容易,有时我们最后会受到伤害或者伤害我们的朋友。然而,友谊是来自上帝的无价礼物,祂用友谊来让我们成长和塑造我们。

今天,如果你正在寻找朋友,为什么不在你的年龄或兴趣组之外找一找呢?我发现(为教会或非营利组织的)志愿服务、在体育俱乐部注册,或者有时只是对教会里的新人友好(与他们交谈,邀请他们参加教会后的午餐)都是很好的结识新朋友的方式。

或者,如果你认识某个可能正在为某事苦苦挣扎的人,为什么不倾听他们的心声呢?也许你被你的基督徒朋友伤害了,不确定你是否可以再信任任何人——那就借此机会寻求上帝,让充满爱的祂医治你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分别出来的时间,让我的“远距离关系”越来越亲密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木木

 

根据不完全统计,情侣最常见的十大分手理由中,第一名就是异地恋。所以很多人都很好奇,我和他到底是如何在这疫情期间维持异地恋的。细数下来,我们也快两年半没见面了。能继续保持联络,维护之间的情谊,其实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当初有勇气开始,完完全全就是凭着信心,不是对我自己也不是对他的信心,而是对我们共同信靠的上帝的信心。若要说我如何能有信心,除了这可能是祂的“超自然作为”之外,说不定也是因为对远距离维持感情这件事,我是有那么点经验的——我也常年保持与上帝的“远距离”关系啊。

谈过恋爱的人都知道,最初的那几个月是最甜蜜的。无时无刻不想着对方,记得对方说过的每句话,并且会把那些话翻来覆去地思量,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和对方黏在一起。

回想我信主的初期,会读经读到废寝忘食,而且每次从书中“拔出来”,一抬头恍然回到现实世界,看这世界、从我面前走过的人都不一样了,不自觉地说话方式都不一样了。一颗心被上帝的爱火点燃,正热烈地燃烧着,仿佛什么都可以原谅、什么都可以温柔对待,活在这个世界只要有主就行。灵修日记是一本接一本地写,尽管那时候高中课业非常忙碌,每天早晨都还是活蹦乱跳地早起读经祷告灵修。

高中毕业隔年,母亲骤然离世,我离家上大学。尽管我也参与团契、查经、布道,甚至在自己的大学开始小小的大学生查经小组,服侍也一个都不落下,然而我再也无法灵修祷告。我无法开口说什么,却还是要逼着自己把笼统的祷告词反复诉说;我无法读经,却还是在每次的查经中去查背景、理解上下文、探索教义。这本该是最美好的相处过程,对我而言却是如此令人难受。都说要察验一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最重要的指标就是看他的祷告生活,这确实是的。我无法真实地祷告倾述,写下的所有真理自己都不相信。我无法接受自己对上帝失望,既然如此,那就麻痹自己的理性和情感,只要自我催眠:我必须要相信祂,我绝对不能有怀疑。口里这么说,身体却很诚实,我私下读经祷告的时候越来越少,时长也越来越短。

停止灵修和祷告的后果就是继续地停止灵修和祷告。逃避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累了,我不想再自我催眠了,索性就不读经祷告了。除了在和大家一起的时候不得已地做,私下时间我根本不想打开那本书,也就不打开了。恋爱期间总有激情消退的时候,日子归回平淡、日常、单调。许多事情已经失去新鲜感,渐渐成为习惯,似乎也就不需要再“刻意”做什么了。“只要对方知道我心里有他,我也知道他心里有我,就够了”,这么想着,然后慢慢地这个人和别人也没什么区别,有他没他生活也不会有太大的分别。没有了“分别出来的”,独特的、专属的给这个人的心思、时间、精力,这个人也就不再特别了。

小王子的玫瑰不也是这样吗?正因为那朵玫瑰是他亲自浇水、亲自盖上玻璃罩的,所以它和别的玫瑰都不一样。主定的方法必然是最好的,祂说:“你们要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你们里面。枝子若不常在葡萄树上,自己就不能结果子;你们若不常在我里面,也是这样。”时常在主里,时常听祂的声音,时常向祂祷告,这些最基本的维系关系的方式都是最重要的。在与祂远距离恋爱期间,我们也常会因工作、事奉忙碌而没时间联系。在与男友的异地恋的过程中,我有时候会想着没关系,我也不是那种黏人的女友,少联系也不会有什么影响。然而异地恋少联系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会不受控地患得患失,也会少了许多安全感、多了很多失望,对我和他的未来非常没有盼望(分开的念头分分钟浮现八百次)。若是我们不常在主里不也是如此吗?我们会渐渐倚靠自己而不是祂,会仰赖自己和别人的建议和方法,却不在最紧要的当下寻求上帝。我会怀疑自己的得救确据,会在情感上无法体会基督的爱与恩典,对祂的事情麻木、无感。

就在远离祂的那两年,我不断地想要“做自己”,却不断地感觉真实的自我在崩塌。我开始不确定自己到底是谁,我到底是一个安分守己的基督徒,还是一个假冒为善的双面人?我以为只要逃离了从小到大都被灌输的正确观念,我就能够不受任何事物影响地“寻找真正的自我”,然而换来的却是我更加迷茫、更加混乱、更加失落。

感恩,我的王主动来寻找我、改变我,在一次信心的跳跃中,我选择抓住祂的应许,悔改自己的罪。上帝把我这根基不牢固的生命重新打碎重建。我真正开始认识祂,认识自己和这个世界。然后重新和祂交谈,向祂祷告、听祂说话,记录和思考祂对我说的话,从而以祂的心意和目光去看待一切。

然后在这过程中,我开始学习如何坦诚面对自己和上帝。我的心开始被道吸引,又开始发现与祂相交的喜乐。有一次留宿在一位敬虔的姊妹家。清晨五点,我睡意朦胧中看见那位姊妹跪在地上祷告,后来得知这是她每天与主亲近的时间,雷打不动,这是分别出来的时间给她最爱的主。于是从那之后,我也效法这位姊妹的榜样,每天早晨跪地祷告,而后读经灵修。以这样的方式开启每一天,在面对这个世界之前,先面对上帝,提醒自己今日也要活在祂面前。

就像情侣之间相处,并不是每一次接触交谈都会出人意外地快乐;所以也不是每次灵修我都会感到特别激动人心、狂喜。从高中到如今,我一共累积了四十二本厚薄不一的灵修笔记,当中有些盛满泪滴,有些激动得写不下什么,有些又被焦虑懊恼填满几张书页。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平淡的、日常的,反复被提醒的真理,一再写下的生活应用。有时候就像每日饮用的白开水,喝起来没什么味道,但一天不喝却是不行。以色列人在旷野的时候,抱怨每日吃的吗哪平淡无味,想念埃及地的辛香美味,结果被上帝严厉惩罚。那些看似平淡乏味的日常,其实是上帝每日充足的供应。每一天!没有哪一天忘了、耍小脾气任性,或是休假一日。

爱人之深,不如爱人之久,然而上帝对我们的爱是长阔高深的。我们纵然失信,祂却是信实的。

2022年来到,意味着我和他又得继续新一年的异地恋。在无法见到对方的时候,除了凭着“相信”二字,我们会建立一些约定以确保时常联系。同时我和主的“远距离关系”也迈入第十一年,灵修也是我对主的小小约定,是我特意分别出来与祂亲近的时间。从前我很难相信婚姻中的夫妻会随着年日增加而更加爱彼此,他们会真实地爱着对方老去的容颜,愿意舍己照顾对方的生活起居直到死去。然而就开始和主的建立亲密关系后,我开始相信这种可能。因为我并没有因为每日的灵修祷告,分别出时间来与祂亲近就变得腻烦,而是在认识祂的过程中越来越能信靠祂。尽管有时候我也会觉得上帝对我沉默,离我很远,有时候自己一团混乱,但我知道无论我处在怎样的状态,主都愿意接纳、聆听我。就像那些我爱的和爱我的人一样,他们总是愿意承接我的脆弱,并且一起凭着信心交托。

最好的时候就是等待美好临近的时候。此时我相信也期待那日我和他能相见,我能终于拥抱他,望进他的双眼,享受没有隔阂的依偎。我与主就更不用说了!人会改变,但是主不会,所以我更加确信,也怀着热切的盼望将来亲眼见到祂的那一日。在此之前,每日与祂亲密的相交,就是祂所赐的日常的甜蜜,流入我的每日生活中,滋养我与祂的亲密关系,好让我也能把这份浓烈厚重的爱散播出去。最重要的是,在这段无法“相见”的日子,有祂所赐的圣灵为保惠师,与我的心同证我是属上帝的儿女,并且时时刻刻带领。

说到底,这异地恋与灵修终究还无可比拟!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第一次谈恋爱,我有“智慧”帮忙

作者:Philip Roa     翻译:Anna

 

对于恋爱关系,圣经对有些事情很明确。第一,必须发生在有共同的信仰一男一女之间(哥林多前书7章12-16节)。第二,两人婚后才能发生性关系(希伯来书 13章4节)。

但其他方面——比如去哪儿找合适的伴侣,如何加深一段关系,或者谁才是最合适的那一位——这些似乎都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混在一起,或者圣经并未提及。所以,如果你觉得圣经不适合指导现代的爱情故事,这也并不奇怪。

但是,确实有一些圣经的真理可以给我们提供有用的视角。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常常需要考虑的一些事情以及圣经在这些方面给我们的指引。

怎样遇到那个他(她) 并不是最重要的

如果我们去看圣经,大多数夫妻都是包办婚姻或者来自共同的生活圈子(创世记24章,28章和29章)。但是这些故事是讲述历史,而不是提倡某中婚恋模式。当然,如今我们有相亲软件,这既给我们带来优势,也会带来挑战。

但是,当我们看大多数爱情剧时,会发现基本程序如下: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浪漫邂逅,慢慢彼此了解,坠入爱河,然后会发生一些争吵,最后重归于好,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

生活并非电影,但是看多了有时会让我们想知道感情发展到底有没有固定的模板。

我和我女朋友Larisse的相恋过程就完全和我预想的不同。我认为我们应该在教会相遇,在共同的朋友圈以及服侍伙伴中慢慢彼此了解。

但是实际上,我们是通过Instagram认识的。是的,我给她发了条私信,只是想纠正她分享的一句经文翻译有误。很快,我们便开始聊天,每天在手机上交谈,现在我们相处两年了。

回忆这两年,我不会希望以任何其他一种方式来认识她。她是一个爱上帝、在我们的关系上顺服上帝旨意的女人,我知道什么才是最重要的——让上帝成为我们关系的中心。

在申命记6章1-9节,上帝命令以色列人要尽心、尽性、尽力爱祂。耶稣也说这是最大的诫命——指引我们生活的最高原则。

我不是说我们爱上帝,上帝就会把另一半赐给我们。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益处去利用上帝,而是要记得通过了解上帝的心意来把上帝放在首位。

这会给我们智慧来应对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我们的恋爱生活,而不是提供“模板”。

外表的吸引并不是最重要的

太多的时候,我们关心自己的外表,因为觉得“第一印象永不磨灭”,我们不能错过展示自己的机会。但是当我们沉浸在创造浪漫的气氛、制造完美的第一次约会时,我们却忽略了最应该看重的方面:品格。

谈起外表,我想起扫罗的故事。作为以色列的第一个国王,扫罗凭着健壮、俊美的外表赢得了人们的拥戴(撒母耳记上9章2节)。但是之后你会发现扫罗的心不顺服上帝(撒母耳记上13章、15章)。因此,当上帝告诉撒母耳膏立下一位王时,祂警告撒母耳不要再凭外表断定人(撒母耳记上16章7节)。

那么我和Larisse是不是最初也是被彼此的外表吸引呢?当然!我们现在也会被彼此的外表吸引。但是这不是我们在一起的主要原因。Larisse以前的恋爱对象都会在即使最小的事情上犹豫不决,让她反而显得过于强势。这一点让她很烦恼。所以我们相处的时候,她就很欣赏我的决断力,即使有时她不喜欢或者不认同我的选择。她在上帝里成熟的生命使她能够尊重、信任我的领导,这也是我很欣慰的。

我很喜欢Larisse的一点是,每当我要匆忙做决定时她都会帮助我从上帝的视角来考虑这件事。无数次因着我听了她的分析、信任她的判断,使我免于做出错误的决定。

不仅仅是爱与感觉

我仍然记得爸爸在我十来岁时对我的忠告:“Philip,问问你自己是否准备好了承担照顾另一个人的责任。意思是,你是否有足够的钱来约会,为她花费,作为男人,你是供应者。”

“你还需要牺牲你的时间。你准备好当她打电话向你倾诉她的问题烦恼时你可以耐心倾听到深夜吗?你准备好要放弃周末的时间、和其他朋友共处的时间来单独陪她吗?”

“记住,一段关系不仅仅是爱与感觉。而是一份责任。”

这些单刀直入的问题让我面对恋爱时更有智慧。这也是为什么我直到28岁才有了第一个女朋友,因为我想确定自己能在身体上、情绪上、经济上和灵里负起责任。

在路加福音14章25-33节,主耶稣教导我们在跟随祂之前要先计算代价。在以弗所书5章23-33节,保罗把丈夫和妻子的关系比作基督和教会的关系。从这些经文中,我们看到这两种关系在其严肃性有相似的地方。基督情愿为教会舍己。因此丈夫和妻子也当情愿为彼此舍己。

你准备好负责任、甘心付出了吗?如果没有,最好继续等候。

这些想法是我慢慢体会出来的,在认识我的第一位女朋友(希望是最后一位)之前我观察了周围人谈恋爱的经历,总结出了这些恋爱原则。最初我的想法是帮助我自己找到那位适合我的女孩,使我免于交往太多不适合长远发展,比如不适合结婚的约会对象,从而免遭精神和财务损失。

我希望我所学到的对你同样适用,即使你可能有着和我不一样的爱情故事。

现在就准备离开家人

创世记2章24节说人要离开父母,彼此联合。这说的是他们要与父母完全分别开来,共同建立自己的家庭。

我们的牧师和他的妻子曾经就恋爱话题举办过一次讲座。我永远忘不了这条建议:“不要等到即将结婚的那一刻才为婚姻预备。在这之前就要开始做好准备”。

对于以婚姻为目的,正谈恋爱的我们,需要思考如何离开家人,尤其是我们的父母。就犹如撕掉一个创可贴,我们希望慢慢揭开而非猛然揭掉。告诉你的父母你期待和你的恋爱对象结婚。经常给父母说说你们感情的进展。这些小对话会预备他们来接受你最后结婚的事实。

亲爱的读者,我鼓励你在寻找人生伴侣上有智慧、有分辨,不断放在祷告中。我祷告上帝自己会将祂的旨意向你显现:不论你现在正追求另一半、在等候、还是根据祂完美的计划保持单身状态。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观点不同,还要继续恋爱下去吗?

作者:Demi Paraiso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小七

 

“他值得你为他穿裙子吗?”

这是一个好朋友在听完我分享对恋爱对象的疑虑后问我的问题。

我们在同一家公司工作,并经由一个共同的朋友介绍而认识。做了半年左右的朋友后,我们开始恋爱。他友好、善良、风趣,而且很容易交谈。然而,他吸引我的还是我们共同的信仰和生活价值观。

当我们的恋爱因为疫情封锁而转为线上时,我们学会了更加有意识地选择谈话内容。我们会谈论信仰、人生愿景以及所有我们认为重要且不容置疑的大问题。

当我们在讨论各自的教会时,裙子问题出现了。他在一个保守的教会长大,在那里,女人都是穿着遮住膝盖的长裙去聚会。然而,我的教会是一间不那么传统的教会,对参加敬拜,我们没有具体的着装要求。

在谈话中,我们还注意到我们教会之间的其他差异,例如音乐风格、问责结构、首选的圣经译本等。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重要的谈话,因为如果我们真的结婚了,我们将不得不决定委身于哪间教会。

不过,在那次谈话之后,我开始怀疑我们是否真的有可能在一起,因为我不确定我可以遵从他教会的文化。因为那不是我的风格,而且我对自己的教会非常满意。

什么才是真正不可商量的?

因为不确定如何继续下去,我决定向一位年长的主内女性朋友寻求建议。以下是她与我分享的精髓:服装和音乐风格之类的差异都是小问题和灰色地带。我不应该专注在这些事上,而应该注重对方的品行。他是否越来越认识主和爱主?他是否在他生活的不同领域——他的家庭、友谊、工作、事工等等方面——表现出基督的样式?

德国路德会神学家Rupertus Meldenius曾经给教会提出了一个特别棒的提醒:“在基要的事上要合一,在非基要的事上要有自由,在一切事上要有爱”。

作为基督的身体,我们应该在基要的事情上合一(例如,本乎恩典的救恩、基督的复活、圣经的无误等)。但是对于非基要的部分(例如,教会的治理模式、敬拜仪式等),我们不应该单单为了统一化而强迫每个人信念一致。最终,我们应该在爱中做每一件事。

下面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检查自己的心:“根据永恒和圣经所说,这个争论(或差异)重要吗?”

因为并非所有争论都同样重要,我们可以学会智慧地决定放弃哪些不必要的争论。

我开始意识到,如果我对我们不同的教会文化有负面看法,就会很容易错过能与我爱的人在一起的祝福。而在选择伴侣时,最重要的还是内在品质。他是委身基督的信徒吗?他爱和尊重他的家人吗?他爱我、尊重我吗?

他值得我顺服吗?

我的朋友还邀请我查验自己的心。是否有可能是因为我不愿意顺服?我的朋友说她很理解我,然而虽然顺服很难,但却是妻子的使命(以弗所书5章22-24节)。有一瞬间,我觉得,妻子的担子也太重了吧。

直到我阅读并默想了下面的经文:“你们做丈夫的,要爱你们的妻子,正如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以弗所书 5章25节)。这句经文使我恍然大悟,让作为女性的我有了一个充满希望的视角。

甚至前面的经文也非常鼓励我。 “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以弗所书5章21节)。最终,丈夫和妻子被呼召要合一,并要彼此服事。

这一切更让我想起了上帝透过耶稣所彰显的爱——祂如何降服于上帝,降卑自己,死在十字架上,好让我们与上帝和好!没有比这更大的爱了!

所以我意识到,如果我们最终真的结婚了,我不得不搬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我也可以有足够的安全感放下我的习惯和偏好。真正重要的是他立志跟随耶稣。因此,我可以相信他的决定是为了上帝的荣耀也是为了我最大的益处。

在我们成为朋友和恋爱的几个月里,我看到了他是真的爱耶稣。他顺服主对他生命的旨意,他工作卓越,对家庭慷慨,并参与教会服事,他在做决定时有智慧,对生活充满希望,他很喜乐,并且耐心地聆听和陪伴我。他所做的激励我也想要变得更好,并让我相信他是值得我顺服的。

所以,经过这么多思考和查验,我可以回答我朋友的问题了——他绝对值得我为他穿裙子。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