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4 | 困境中的呼求

经文:诗篇第4篇

大卫的诗,交于伶长。用丝弦的乐器。
1 显我为义的上帝啊,我呼吁的时候,求祢应允我。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现在求祢怜恤我,听我的祷告。
2 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细拉)
3 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祂自己,我求告耶和华,祂必听我。
4 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细拉)
5 当献上公义的祭,又当倚靠耶和华。
6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
7 祢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
8 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祢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困境中的呼求

作者:Nico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在我心情难过的时候,我总喜欢翻开圣经的中间页,找到诗篇大声朗读。那些来自诗人的一篇篇祷告是如此迫切,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重担或者内心的需求一一向上帝倾诉。如同诗篇第四篇的开头:

1 显我为义的上帝啊,我呼吁的时候,求祢应允我!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现在求祢怜恤我,听我的祷告!

诗篇第三篇是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而写下的诗。诗篇第四篇也许是第三篇的延续,有可能是创作于同一个危机背景之下。在第一节中,大卫称上帝是“显他为义”的上帝。大卫清楚知道他的义是不能够靠着自己的行为换来的。大卫曾经犯下奸淫的罪,可当他向上帝认罪悔改时,上帝仍然称他为合祂心意的人。大卫因为深深认识和相信上帝的恩典,所以他可以放胆地向上帝呼求,并且知道上帝定会回应他。

大卫的祷告提醒了我们,如果我们信仰的根基是正确的,我们会做出信心的祷告。如同新约里提到的“因信称义”:因着相信耶稣基督是我们生命的救主,我们就藉着祂都称为义了。“耶和华远离恶人,却听义人的祷告”(箴言15章29节)。在大卫祷告时,他想起了以往上帝如何地帮助他从每个困境中走出来。

“我在困苦中,祢曾使我宽广”。大卫的一生充满患难。敌人屡次逼他到危险的死角,想要将他置之于死地,可每一次上帝的手都把大卫引领到广阔之地。不平凡的际遇让他真实经历到上帝是他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因着过去上帝为他所做的,他不安的心再度充满信心。上帝是永不改变的上帝。他相信这位曾经拯救过他的上帝,今天照样会拯救他!因为上帝是永不改变的。因此大卫再次开口祈求,恳求上帝的怜悯,让他的祷告可以被垂听。

2 你们这上流人哪,你们将我的尊荣变为羞辱要到几时呢?你们喜爱虚妄、寻找虚假要到几时呢?(细拉)

3 你们要知道,耶和华已经分别虔诚人归他自己。我求告耶和华,祂必听我。

笔锋一转,大卫向他的敌人说话。大卫并没有诅咒敌人,而是劝告敌人悬崖勒马,不要去做虚无的事。“上流的人”是指背叛大卫、跟从押沙龙的随从。他们本来是大卫身边尊贵的部下,可却听了押沙龙的花言巧语而选择对抗大卫。他们心里也许都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要为自己争取利益或者财富。可大卫却指责他们的行为是“寻找虚假”,因为大卫深知道他是耶和华所膏立的王。他是属于耶和华的。所以,他凭信心知道当他向上帝求告他的难处,上帝必定会帮助他。

4 你们应当畏惧,不可犯罪;在床上的时候,要心里思想,并要肃静。(细拉)

5 当献上公义的祭,又当倚靠耶和华。

第四节和第五节,是大卫对左右的臣仆及议论他的百姓说的。虽然有不少的人已经加入了押沙龙的叛乱中,可大卫身边仍然还有一些忠心的仆人跟随大卫。尽管如此,他们内心仍然充满忧虑,不知道等待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这时大卫给他们几个提醒,好让他们可以有力量继续走下去。 

大卫提醒跟随他们的人“应当畏惧”。不是畏惧敌人,而是畏惧上帝。要知道他们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都是经过上帝允许的。既然是上帝允许发生的,上帝也有能力带他们度过这次的战乱。他们只管等候上帝的时间。 第二个提醒是“不可犯罪”。他们不能因为周遭发生的事情而犯罪。押沙龙的行为可能令很多人生气,但大卫担心人们因此而犯罪。他提醒他的子民不要因此抱怨上帝,免得犯罪。不要过度仇恨敌人,以致犯罪。

第三个提醒是 “要在心里思想,并要安静”。在面对纷乱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最难保守的。在患难时,我们可以回顾上帝在过去对我们的恩惠。专心思想上帝的话语,安静反省自己的过错。然后献上“公义的祭”。献祭是以色列民熟悉的,但大卫所强调的祭,不是物质的祭,而是“公义的祭”,这是上帝最喜欢的祭物。先知弥迦曾经提醒百姓:“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弥迦书6章6-8节)由此可见,上帝要的祭物,并不在祭物的多寡与优劣,而在内心的圣洁。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时刻倚靠上帝,因为耶和华是军队的元帅,争战的得胜都在于祂,而非人的聪明。

6 有许多人说:“谁能指示我们什么好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

7 祢使我心里快乐,胜过那丰收五谷新酒的人。

8 我必安然躺下睡觉,因为独有祢耶和华使我安然居住。

我很喜欢诗人写的“耶和华啊,求祢仰起脸来,光照我们”。很多时候,上帝不会急着要挪走我们的敌人,或者改变我们的环境,而是会先改变我们的眼光。我们无法决定候困境什么时候临到,或什么时候能逃离逼迫,就如同诗中的大卫。可我们可以决定我们对事情的反应。当上帝光照我们的内心时,我们已经得到好处了,那就是心灵的平安。来自上帝那最真实的喜乐胜过一切的物质。诗的结尾和开头有很大的反差。开头诗人的担忧和急迫已经转化成一股平安。经过一轮的祷告,他终于可以卸下重担,安然入睡,因为他知道上帝与他同在。

让我们一起祷告:

亲爱的上帝,我们今天来到祢的面前把一切重担都交给祢。我们要学习像大卫一样,深深知道自己是你的孩子,祢必聆听我们的祷告,并且帮助我们。在我们面对困难的时候,求祢保守我们的思想,耐心等候祢的时间。让我们转换看事情的眼光,知道你时刻都和我们同在,陪我们面对所有的困难。我们在患难时,心里可以有平安,因为唯有上帝祢使我们安然居住。我们的祷告是奉靠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 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第一个反应是找人的帮助还是找上帝的帮助?
  2. 大卫的祷告如何帮助你看到你在上帝眼里的身份?
  3. 写下一个上帝曾经帮助你解决的一个困境。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3 | 内忧外患中的救恩

 

经文:诗篇第3篇

(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的时候作的诗。)
1 耶和华啊,我的敌人何其加增!有许多人起来攻击我。
2 有许多人议论我说:“他得不著上帝的帮助。”(细拉)
3 但祢耶和华是我四围的盾牌,是我的荣耀,又是叫我抬起头来的。
4 我用我的声音求告耶和华,祂就从祂的圣山上应允我。(细拉)
5 我躺下睡觉,我醒著,耶和华都保佑我。
6 虽有成万的百姓来周围攻击我,我也不怕。
7 耶和华啊,求祢起来!我的上帝啊,求祢救我!因为祢打了我一切仇敌的腮骨,敲碎了恶人的牙齿。
8 救恩属乎耶和华,愿祢赐福给祢的百姓。(细拉)

 

内忧外患中的救恩

作者:Paul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三篇是大卫逃避他儿子押沙龙时所做的诗。透过撒母耳记下十五章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押沙龙是有计划先取得民心,再反叛大卫。因此,大卫不只是面对押沙龙的背叛,也是面对以色列百姓的背叛。所以,大卫在诗篇3章1和6节才会说:“我的敌人何其加增…虽有成万的百姓攻击我”。若对这段历史够熟悉,便会知道大卫的遭遇基本上就是承担他犯罪的后果。首先,他与拔示巴犯姦淫并用计谋杀了乌利亚,因此上帝藉著先知拿单指责大卫,告诉大卫他的家会兴起祸患来攻击他(撒母耳记下12章11节)。其次,大卫并非是一位尽责的父亲 ; 当押沙龙为著报仇杀害自己的兄弟暗嫩时,大卫没有真正地採取行动管教他,反倒有些默许放纵押沙龙。从以上两点我们可以看到,大卫会面临这样的景况,可以说是他咎由自取。

虽是如此,若我们站在大卫的立场,会发现他实在是面对一个锥心刺骨的景况。从环境来看,他面对自己所爱儿子和这些当初拥戴他为王的百姓们的背叛(撒母耳记下5章1-3节); 从内心来说,笔者相信大卫一定知道现在的景况正是他犯罪的代价(撒母耳记下16章11节)。所以,大卫可以说是处在“内忧外患”之中,他的心中必然充满了深刻的罪疚感。但就是在这样极艰难的景况中,我们才能看到大卫对上帝真正的信靠。

我们从原文来看,会发现有一个字在这篇诗篇中不断地出现——就是“救恩(יְשׁוּעָה)”,分别在第2,7,8节(第2节的帮助,原文的直译是救恩)。因此,大卫的敌人们不仅是要攻击他,更是要摧毁他对上帝的信靠——他是一个犯罪者,一定得不著上帝的救恩(第二节)。但大卫的回应让我们看到一幅美丽信靠的图画:

一、定睛上帝——大卫明白谁是他真正的倚靠和荣耀,不是他以色列君王的身份,而是那位真正的大君王耶和华。
二、祷告上帝——定睛上帝的实际行动,就是祷告。当敌人和百姓前来攻击时,大卫的回应就是祷告。
三、认识上帝——这一点可以说是上面两点的核心。

大卫对于上帝的认识,让他知道:上帝已经赦免了他,因此他可以放胆来到上帝的面前,做出信仰的宣告—上帝是我的盾牌 ,并深信上帝已经垂听他的祷告,他可以安然入睡 。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这位上帝不只是危急的拯救者,更是灵魂的拯救者——救恩属乎耶和华。大卫在危难中信靠上帝的画面,实属不易 ; 但诗篇第三篇的故事不仅停留在此,更是指向一位更伟大的君王——耶稣基督。

耶稣基督在地上时的敌人何其多,甚至祂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百姓却不接待祂(约翰福音1章11节)。祂是祷告信靠上帝的完美榜样,但祂却来到十字架。在十字架上,众人嘲笑祂已被上帝离弃(马太福音27章41-43节); 耶和华父上帝似乎不再是祂的盾牌,祂所拥有的不是荣耀而是羞辱 ; 在各各他山,当祂大声呼求:“我的上帝!我的上帝”时,上帝的回应是完全的静默 。耶稣承担百姓的罪,被当作上帝的仇敌打碎了。为什麽会如此?因为,这是上帝回应大卫祷告的方式——“救恩属乎耶和华;愿祢赐福给祢的百姓”。

为什麽大卫可以被赦免?为什麽所有信靠耶稣的人都可以被赦免?因为耶稣为我们承担了一切的离弃、羞辱、罪疚感与罪债,祂以死亡战胜了那终极的敌人“罪与死”。耶稣(希腊文的约书亚)才是那位真正的拯救者(יְשׁוּעָה,这个字的发音就是约书亚)。而祂已经复活了,今天所有在基督裡面的人,上帝都成为我们的拯救、盾牌和荣耀。你知道吗?如今这位复活的耶稣基督,祂正在天父上帝的右边为你祈求,天父必会应允祂的祷告。

各位读者们,也许你与大卫一样正处在极深的艰难中,但你比大卫更加蒙恩,因为你已经在基督裡了。我鼓励你来仰望十字架的救恩、来向你的天父祷告、透过圣经来认识上帝的应许 。那麽,圣灵必会让你真实地经历到救主的信实和赦免。祂永不撇弃你。

让我们一起祷告:

天父上帝,我来到祢的面前献上我的祷告。主啊,祢知道我正面临许多的艰难和挑战,这是真实的,也是痛苦的。但因著主耶稣的十字架与复活,我知道我的上帝永远不撇弃我 ; 我也知道祢已经拯救了我,祢是我的盾牌、荣耀和喜乐。因此,求圣灵帮助我效法大卫,在一切的艰难中持续地仰望主,向主祷告,不断经历主的恩典和喜乐。因为上帝是我在一切患难中随时的帮助。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问题反思:

1、大卫的这首诗篇给予你在患难中什麽样的提醒?
2、你是否不断地默想基督的福音,使你在患难中,能真实经历上帝的拯救和信实呢?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2 | 祂仍坐在宝座上

 

读经:诗篇 第2篇

1 外邦为什么争闹,万民为什么谋算虚妄的事?
2 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抵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
3 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
4 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
5 那时,祂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
6 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
7 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
8 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
9 你必用铁杖打破他们,你必将他们如同窑匠的瓦器摔碎。’”
10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醒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
11 当存畏惧事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
12 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

 

祂仍坐在宝座上

作者:Kiki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最近,很多主内的网站在中国大陆直接被关停,一大批信仰类的APP也被迫下架。随著形势越来越紧张,新一轮的逼迫似乎要开始了。这让本来就只能在夹缝中生存的信徒们更加没有喘息的空间。这一切使得我常常对环境和现状感到不满,总想问为什么?

但纵观历史,每一个世代的信徒似乎都在面对著来自社会和政权的逼迫,从来没有停止。使徒时代的信徒们面对罗马帝国的逼迫更加残酷,最初的时候是只要被抓到几乎都会送命,直接扔去喂猛兽。然而,基督信仰却是在这样的境况中复兴起来。罗马政权害怕这群他们不了解的人群快速崛起,所以准备灭绝他们,但之后发现越是逼迫他们越是复兴,所以开始很想要弄明白,究竟是什么令这群人即使牺牲生命也要坚守。后来,基督信仰成为了罗马的国教。

这像极了诗篇第二篇中描述的场景。“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他的受膏者,说:我们要挣开他们的捆绑,脱去他们的绳索。那坐在天上的必发笑;主必嗤笑他们。那时,他要在怒中责备他们,在烈怒中惊吓他们,说:我已经立我的君在锡安-我的圣山上了”(诗篇第2篇2-6节)。

原来祂早已经给了我们明确的话语,祂已经建立了稳固的国位,是任何世上的君王和政权都无法撼动的。所以我们应当有稳妥的信心和平安的心,无论在面对怎样的环境时,都可以握住祂给我们的应许。而且,当主看到这些地上君王的“胡闹”时,是用嗤笑的态度看待他们,并且在怒中责备了他们。这足以让我们清楚真正掌权的是谁。

“现在,你们君王应当省悟!你们世上的审判官该受管教!当存畏惧侍奉耶和华,又当存战兢而快乐。当以嘴亲子,恐怕他发怒,你们便在道中灭亡,因为他的怒气快要发作。凡投靠他的,都是有福的”(诗篇第2篇10-12节)。
这一段让我们看到,地上的君王若不悔改就会受到管教。无论是谁,都应当存敬畏的心来对待耶和华。否则,让全然公义的祂怒气发作可不会是任何人想要遭遇的事情。而投靠祂的人,才是有福的。作为投靠耶和华的人,我们更应当有底气和信心来面对一切外面的环境。

让我们一起祷告:

公义而圣洁的主啊,感谢祢借著诗篇第二篇坚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认识到祢才是真正掌权的那位。求祢帮助我们,让我们在面对各样患难和环境的逼迫时能够依然持守祢的真理,也因著握住祢的话语而得力量不再惧怕。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问题反思:

1、当你遭遇环境和逼迫时,你是怀著怎样的心态去面对的?
2、今天的经文对你有怎样的激励?

《诗篇》灵修1 | 两种生命

 

经文:诗篇第1篇

1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

2 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这人便为有福!

3 他要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候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

4 恶人并不是这样,乃像糠秕,被风吹散。

5 因此当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罪人在义人的会中也是如此。

6 因为耶和华知道义人的道路,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两种生命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幸福的人。如果现在不幸福,那就祝愿将来会幸福;如果现在很幸福,就希望这份幸福能持续到永远。有的人觉得幸福是拥有财富、权势、资源,让自己的生活一无所缺;有的人渴望在这世上得到一份真挚的感情,心有归属;有些人则透过热于助人,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得到幸福。不管是哪一种,其实我们在追求幸福的路上都基于一个出发点:自己的心愿和渴望都能被满足。但真是如此吗?只要我的心愿和渴望都被满足了,我就是一个幸福的人了吗?

诗篇第一篇给我们展示了真正“有福”的人是怎样的。首先,这个有福的人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亵慢人的座位”。从“从”,“站”到“坐”,这三个动作描绘出一个越来越投入和委身的过程。同时也让我们看见,面对不合上帝心意的行为,我们往往最开始是“跟从”、“顺从”恶人提供的计谋和计策。也许一开始就是隐瞒真相、再撒个小谎,这些计谋一般可以给大家免去很多麻烦,乍看还能给所有人带来好处。看起来只有利而无害,唯一一点就是这计谋是不正确、不正直的。

再来就关乎决定、选择和立场。如果从一开始“跟从”了恶人的计谋,抱着“虽然这个行为不对,但有利可图”的想法默认、同意了那些计谋,那么后面就会渐渐地站在恶人的道路,做出和罪人一样的选择、决定,并且为此捍卫立场。只要不承认这是错的,总有可以解释、可以辩驳的说辞。

如果继续往这条道路上走,这个人就会越发认同那些错误和有罪的行为。他们会投入在其中,甚至致力这么做,将自己交托在错误、虚妄的期盼中,在罪中越陷越深。“坐”表明一种安稳和投入,同时也是一种等待和交托的姿势,他们会以为自己所交托的,所相信的才是正确的,是适用于这个世上的法则,他们所持守的才是“真理”。由此,他们再也听不进去真正的真理,甚至带着亵慢的态度去面对真理。

义人却不是这样。他的行为正直,这是因为他“昼夜思想耶和华的律法”。比起满足自己心所愿和渴望的,他更希望自己能讨上帝的喜悦,遵守上帝的旨意。当他的心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而是竭力追求荣耀上帝时,他的生命就像一棵饱含生命力、结果子的树。同时,他是被上帝所“知道”的,上帝眷顾他、供应他,就像园子的主人呵护、照顾这棵树,供应他一切所需。而上帝的眷顾和保守,也使他心所愿的得满足。

然而恶人的结局却是悲惨的。他们一开始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有利可图,看重眼前的利益而放弃了公义的原则。毕竟公义和正直是难守的,眼前的好处是可以即时得到的。但最终,他们等不来自己所期望的,反而在审判之日无所遁形。上帝不眷顾、不呵护他们,因为他们自己离弃了正道,于是就如糠秕,随风飘散,在永恒中消亡,无人纪念。

其实这两种人都想要成为有福气、幸福的人。罪人只在乎自己的欲望被即时满足,只看见眼前的利益和罪中的小乐,得了甜头就以为这条路的终点也必定是美好的。他们放弃了正直的路,因为正直的路是艰难的。然而义人却留心留意上帝的律法,因为律法指出那条真正永恒的道路。我们的主耶稣基督正是那位义人,祂专心寻求上帝的心意,并且遵守,而祂也被父上帝所眷顾、呵护,结出累累的果实。最终显明只有遵行上帝旨意的义人,被上帝所认识的,才是真正有福的人,并且这份福气是存到永远的!

让我们一起祷告:

慈爱的天父,谢谢祢让我从诗篇第一篇中看到两种生命。义人是遵守和寻求祢的,恶人是偏离祢的律法的。求祢保守我的思想和行为,使我常常思想祢的律法,也谨慎自己不要犯罪作恶。谢谢祢让我看见耶稣基督就是那位完全的义人,我倚靠祂,也能成为真正有福的人。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思考问题:

  1. 你认为怎样才是一个有福的人?
  2. 我们该如何避免一步步走向恶人的结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