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84 | 有福的人们欢呼吧!

读经:诗篇84篇

可拉后裔的诗,交于伶长。用迦特乐器。

1 万军之耶和华啊,祢的居所何等可爱!

2 我羡慕渴想耶和华的院宇,我的心肠、我的肉体向永生上帝呼吁(或作:欢呼)。

3 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上帝啊,在祢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燕子为自己找着抱雏之窝。

4 如此住在祢殿中的,便为有福!他们仍要赞美祢。(细拉)

5 靠祢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这人便为有福!

6 他们经过流泪谷,叫这谷变为泉源之地,并有秋雨之福盖满了全谷。

7 他们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锡安朝见上帝。

8 耶和华万军之上帝啊,求祢听我的祷告!雅各的上帝啊,求祢留心听!(细拉)

9 上帝啊,祢是我们的盾牌,求祢垂顾观看祢受膏者的面。

10 在祢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宁可在我上帝殿中看门,不愿住在恶人的帐篷里。

11 因为耶和华上帝是日头,是盾牌,要赐下恩惠和荣耀,他未尝留下一样好处,不给那些行动正直的人。

12 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祢的人便为有福!

 

有福的人们欢呼吧!

 

作者:山雨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八十四篇的背景很像是诗人在无奈背井离乡时,渴慕回到家乡朝圣的感叹。诗篇里备注这是一首是”可拉后裔”的诗。可拉是利未的子孙,在摩西时代反叛就被地吞灭了。但是神并没有让可拉的众子都死亡(民数记26章11节),而是作为警戒,以至到约沙法王时期,可拉族的人仍在圣殿内服事,也专门在音乐上敬拜上帝(历代志下20章19节)。然而无论作者是谁,我们都可以与诗人一起体会一位天路客经历的圣洁情感。

全诗一上来就出现几个近义的表达:居所、院宇、祭坛,殿中。第一节,诗人赞美上帝的居所“何等可爱”;第二节又说“羡慕渴想上帝的院宇”。当我们仔细默想时就会发现,让诗人的“心肠和肉体都要欢呼赞美”的并非一栋有型的建筑,而是上帝的同在,是诗人赞美敬拜的这一位独一真神,祂是公义、圣洁,仁爱和恩慈的源头。换言之,诗人渴慕圣殿的馨香是因为主的馨香之气。

这种对上帝的渴慕之情让读者在第三节中甚至可以感觉到诗人对小鸟儿的一丝丝羡慕,诗人仿佛可以听见麻雀鸣叫,燕子呢喃道,“瞧!我虽是同类中最小的,却在祂那里找到了安稳的窝。”

想一想,的确是这样,创造天地的起初,上帝的灵运行在水面,如今,祂依旧掌管托住天地万物。诚如诗人巴柏克(Maltbie D. Babcock)在《这是天父世界》(This is My Father’s World)中写道,“这是天父世界,我们侧耳静听,宇宙唱歌,四围响应,星辰作乐同声”。清晨的甘露,第一缕阳光,雨后的云彩,一切无不见证祂的怜悯和恩典。

诗人继续带我们看天路客的步伐。在诗人看来,渴想上帝、赞美上帝,有上帝同在的人是有福的(诗篇84章4节);“靠祢有力量、心中想往锡安大道”的人也是有福的(诗篇84章5节)。即使天路客们要走的这条路并非康庄大道,会经过艰难的流泪谷,死荫的幽谷,但是靠着信实的上帝,他们能使低谷里也充满赞美的泉源,并且,每个人可以更刚强地行走,“力上加力”(诗篇4章7节)。行走力上加力的秘诀就是“倚靠”,全诗的第十二节和第五节都提到了这个关键词。

诗人的焦灼使得他对上帝发出情词迫切的祈祷,“求祢观看,求祢垂顾你受膏者的面!”(诗篇84章9节)。透过上帝的受膏者,耶稣基督,我们披上了祂的义,我们能来到祂的面前赞美敬拜。这对于污秽的罪人是多么不可思议的事、多么荣幸的事,难怪诗人会说,“在你的院宇住一日,胜似在别处住千日……”(诗篇84章10节)

因为这一切都是多么大的福气!就让我们来与诗人一起欢呼吧,“万军之耶和华啊,倚靠你的人便为有福!”(诗篇84章12节)

 

祷告:

亲爱的天父,谢谢祢让孩子们今天能来到祢面前,通过祢的话语更多认识祢。感谢祢把我们迁入祢爱子的国度里,这宏恩厚泽不是我们做了什么才得到的,而是单单出于祢的怜悯和恩典。主祢说,“住在你殿中的,是有福的”。求主使我们每一天能来花时间亲近祢,更多渴慕认识祢,更多渴求属灵的福气,更多倚靠祢,更多赞美祢。因祢配得。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宝贵的名而求,阿们!

 

反思问题:

  1. 在平日生活中,你觉得自己渴慕上帝的话语,渴慕认识上帝吗?
  2. 上帝说,“务要认识耶和华,竭力追求认识祂”。认识上帝的人是有福的,今天你愿意牢牢抓住这个应许,宣告自己是有福的吗?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3 | 相信上帝会使仇敌灭绝

读经:诗篇83篇

亚萨的诗歌。
1 上帝啊,求祢不要静默。上帝啊,求祢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
2 因为祢的仇敌喧嚷。恨祢的抬起头来。
3 他们同谋奸诈,要害祢的百姓,彼此商议,要害祢所隐藏的人。
4 他们说,来吧,我们将他们剪灭,使他们不再成国。使以色列的名,不再被人记念。
5 他们同心商议,彼此结盟,要抵挡祢。
6 就是住帐棚的以东人,和以实玛利人。摩押和夏甲人。
7 迦巴勒,亚扪,和亚玛力,非利士,并推罗的居民。
8 亚述也与他们连合。他们作罗得子孙的帮手。(细拉)
9 求祢待他们如待米甸,如在基顺河待西西拉和耶宾一样。
10 他们在隐多珥灭亡,成了地上的粪土。
11 求祢叫他们的首领,像俄立和西伊伯,叫他们的王子,都像西巴和撒慕拿。
12 他们说,我们要得上帝的住处,作为自己的产业。
13 我的上帝啊,求祢叫他们像旋风的尘土,像风前的碎秸。
14 火怎样焚烧树林,火焰怎样烧着山岭。
15 求祢也照样用狂风追赶他们,用暴雨恐吓他们。
16 愿祢使他们满面羞耻,好叫他们寻求祢耶和华的名。
17 愿他们永远羞愧惊惶。愿他们惭愧灭亡。
18 使他们知道惟独祢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相信上帝会使仇敌灭绝

 

作者:希の梦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在生命受到威胁或经历四面受敌,你的祷告得不到上帝的回应时,你能否持续祷告,还是对上帝失望而失去希望?诗人在写这一篇诗篇的处境,正是他的国家被邻近的敌国联合起来攻打。在诗篇里,亚萨的诗共有12篇,主要是以国家为出发点,向上帝倾诉、赞美或者是祈求帮助。

在这83篇中,他以“上帝啊,求祢不要静默。上帝啊,求祢不要闭口,也不要不作声。”为开头,表明诗人已经祷告了一阵子,对上帝默默无声及没有作为感到十分难受。为什么难受?从2-5节中,他描述了同心的仇敌对他们的“预期”,那就是灭绝以色列,上帝所拣选的族群,以至于抵挡了上帝。在国难当前,诗人急迫的呼求,而上帝的静默,的确会让人紧张。碰到这种时候,更要祷告,将紧张的情绪向上帝诉说,而不是轻举妄动,造成后悔的局面。

诗人在6-8节则描写了有哪些国家参与了这场“行动”。在以色列历史中,并没有十国联盟的记录,这段事迹和记载在《历代志下》第20章中,摩押、亚扪、以东等的侵略有相似的背景,只是先后攻打过以色列人。翻阅历史,这些敌国和以色列的共同点是,大部份都跟以色列人的老祖宗亚伯拉罕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然而,他们不念骨肉之情,要灭绝以色列人。“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就算出自同一个血脉,兄弟姐妹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关系不合,彼此攻击的社会现象也不少,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围绕着“利益”。以色列是上帝所拣选的族群,以色列的兴盛会彰显上帝的荣耀,这影响了撒旦的利益。同样的,出于利益,新约的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他们本来彼此不相往来,但因为要杀害耶稣基督,就联合起来了。所以,属上帝的人更要团结一心,避免内斗,给属撒旦的恶势力攻击我们的机会。

诗人在9-15节开始展示对上帝的信心。9-11节表明了就算诗人当下没看到上帝的拯救,他仍然相信上帝会击败仇敌,就像上帝从前除灭过上帝子民的敌对者一样。比如,从《士师记》第4章、第7章和8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士师时代,上帝分别通过基甸打败米甸人、通过女士师底波拉的带领制伏迦南王耶宾、通过基尼人希百之妻雅亿的手杀死迦南王的将军西西拉的事迹。从诗人身上,我们可以学习,就算面临四面楚歌,我们要从上帝以前所成的事,宣告上帝终将救我们脱离凶恶,战胜仇敌。12-15节则表现出诗人的期望,希望上帝如何消灭那些想着占领上帝的土地的敌人。他用了烧山的“火焰”、“狂风”和“暴雨”等等的可怕自然现象去围攻仇敌,似乎表明了他希望仇敌退无可退,无处难逃。早在挪亚的时代,上帝就用过大洪水来惩罚罪恶的世界。诗人的意思可能就是祈求上帝用自己的方式惩罚欺负上帝百姓的人。“上帝是个灵,所以拜祂的必须用心灵和诚实拜他。”(约翰福音4章24节),我们若出于上帝的公义,非为自己个人的利益祈求上帝对仇敌的惩罚时,像诗人使用这般浓烈的措辞只是反映出内心真实的想法。

16-18节表明了诗人的心愿。83篇的首句是以国家的角度,祈求上帝不要再静默,实施拯救;而83篇的最后一句则是“使他们知道惟独祢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诗人最终是希望通过上帝的力量消灭仇敌,使上帝的百姓得救的同时,让仇敌知道上帝的厉害并寻求他的名,以至于上帝的名被高举,让全地都知道以色列的上帝。从始至终,诗人都是以上帝为中心来祷告,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方式。生活中,我们有多少次的祷告,都是以“我”面对了什么困难/碰到了什么烦恼等等为开始,欠缺了以上帝为中心的祈祷。求上帝怜悯,让我们能先脱离“自己”的视角,从上帝更宏大的角度,去看待所遇到的挑战。

 

让我们一起祷告:公平公义的上帝,我相信祢必定会按照祢的时间实施拯救,救祢的百姓脱离受苦受难的日子。求上帝叫我在难熬的日子不至沮丧,以至于失去了盼望,陷入了撒旦的罗网,无法自拔。求祢添加我们力量,让我们在这段期间,仍能用心灵与诚实敬拜祢,并且以祢为中心,献上我们真心的祷告。祢是永远不会离弃祢百姓的上帝,也是爱我的天父,我会耐心等候祢。我相信我会得胜,并让上帝得到荣耀!这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

反思问题:

  1. 当上帝不回应你的祷告时,你应该怎么做?
  2. 我们应该如何以上帝为中心祈祷?

行动:
背诵18节 – 使他们知道惟独祢名为耶和华的,是全地以上的至高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82 | 公义者审判施行审判的人

读经:《诗篇》82篇

亚萨的诗。

1 上帝站在有权力者的会中,在诸神中行审判,

2 说:“你们审判不秉公义,徇恶人的情面,要到几时呢?(细拉)

3 你们当为贫寒的人和孤儿申冤,当为困苦和穷乏的人施行公义。

4 当保护贫寒和穷乏的人,救他们脱离恶人的手。

5 你们仍不知道,也不明白,在黑暗中走来走去,地的根基都摇动了。

6 我曾说:‘你们是神,都是至高者的儿子。’

7 然而你们要死,与世人一样;要仆倒,像王子中的一位。”

8 上帝啊,求祢起来,审判世界,因为你要得万邦为业。

 

公义者审判施行审判的人

 

作者:Jessie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兄弟姐妹之间如果起了争执,由父母判断和管教;员工犯了错,由公司高层裁定判断;公民如果犯了法,有司法人员按照司法审判,这些判断和审判必须公义公平、不偏私,才能使人信服,也才是按照上帝的标准施行公义。然而如果是这些施行审判的人犯了错呢?如果大法官自己偏私、屈枉正直,谁有权利来判断和审判他?是不是就没人可以来定他们的罪?不,他们必须向那位赐人道德良知之心的、颁布公义准则给人的上帝交账。今天这首诗篇,就是一位全然公义的上帝在审判那些审判别人的人。

这首诗和诗篇81篇一样,由亚萨所写,他是大卫王执政时期负责歌唱颂赞上帝的利未人。这首诗也算是小有名气,因为主耶稣曾经引用本诗的第6节:“你们的律法上岂不是写着‘我曾说你们是神’吗?”(约翰福音10章35节)来回应当时犹太人想要因为祂说的话用石头打死祂。耶稣在这里引用这节,不是为了要“刁难”他们,让他们无话可说,而是要表达他们不应该只是听了耶稣说的一些话,就要打死祂,因为“话语”是非常容易被误解的。正如第6节经文,如果只看字面意思,就很容易误解为耶和华上帝指人都是神。

那既然不是字面意思指人都是神,要如何解释呢?在这里其实我们也看见圣经向我们启示的一个重要观念:在地上施行判断和审判的,是要代表上帝来施行公义。因此对于被审判的人来说,这些人是代表神的。

回到这首诗篇我们看见,上帝在审判这些地上的审判官,祂责备他们“不秉公义,徇恶人的情面”(2节),同时警告和提醒他们,地上的审判官必须要为贫穷的人伸冤,要保护困苦的人脱离恶人的手,要为困苦的人施行公义(3、4节)。这些审判官若不秉行公义,不但不保护困苦人,反而偏袒有权势的人,那么就连“地的根基都要摇动”(5节)。我们知道,法律是一个国家基本的道德准则,也是维持国家秩序和平的根基,如果司法败坏,沦为有权势人作恶的工具,那么这个国家也会摇摇欲坠,甚至大厦将倾,因为人民无法确定自己的安全和权利被保护和尊重,也就无法在这个国家里安居乐业,为国家社会发展出力。

然而更重要的是,不公义的国家和司法是违背上帝心意的。那些人间的法官和审判官既作为人代表上帝审判,终有一天也会死亡。到时候他们就要向那位永生公义的上帝交账。同时,对我们而言,当我们看见这堕落的世界不公义的事横行,恶人利用司法逍遥法外,甚至自己也遭遇了不公,我们也可以像诗人一样向那位公义的上帝呼求:“上帝啊,求祢起来,审判世界,因为你要得万邦为业”(8节)。独一永活的真神耶和华,必定要公义地审判这个世界,这是我们的盼望,也是我们坚持公义的原因。

毋庸置疑的,唯一的公义审判官只有上帝,天父也把审判世界的工作交给了圣子耶稣基督。唯有祂是完全公义的,祂也应许我们祂必定要再回到世界,公义地施行审判。当我们在颂唱这首诗篇时,愿我们都能仰望这位公义王耶稣基督,带着盼望、正直地度过我们的一生。、

让我们一起祷告:

公义永活的上帝,我相信祢必定会施行公义的审判,求祢叫我不要因世界的不公义就沮丧绝望,而是仰望那位必定再来审判世界的耶稣基督。以上祷告是奉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你见过哪些不公义的审判和判断?
  2. “伸冤在我,我必报应”,上帝必定会施行公义的审判,这个真理给你带来什么安慰?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童话系列:小兔子和小熊

 

作者:一勤

 

在昏暗的储物间里,有两个玩偶被弃置在角落的杂物筐里,一个是一只灰色的毛绒小兔子,另一个是一只穿着一条粉红色小裙子的棕色小熊。

那个小兔子反而要大一些,他俩一看就是旧玩具,颜色都浅了。那只小熊的裙子都开线了,乍一眼看上去,像是个围裙子似的。那个小兔子也好不到哪去,他的屁股也开了线,里面的棉花都露出来了,看上去特别尴尬。以前还在外面的时候,那个小兔子怕人看到,总拿手去挡,现在就不用了,储物间里也没人来。这会儿他俩靠在杂物筐里,又说着话。

“又有一袋子衣裳拿出去了,是不是扔了啊?”小熊担心地说。

“不会吧,那些衣裳还挺好的,扔了多可惜。”小兔子说。

“不扔了为什么拿出去啊?”

“可能是换季了吧,又用上了。”

“不会啊,那是冬天的衣裳,现在刚到秋天。”

“别想太多了,过两天宝宝就想起你来了,就带你出去玩儿了。“

“不会了,宝宝已经长大了,不喜欢咱们了。”

小兔子没再答话,他闭上了眼睛,假装睡起觉来,可根本睡不着,小熊说的那些也正是他担心的,可能他们真要被扔了。

第二天,他们果然被拿了出去,跟那些衣裳一起装在了一个袋子里。袋子口被封上后,他们啥也看不见了,然后是一阵拥挤的颠簸。小兔子一直用手捂着屁股,以免线开得更大了,然而还是不断有棉花露出来,他摸黑往回填着。小熊也好不到哪去,一阵又一阵的折腾,她的裙子彻底成两片了,前面像个围裙,后面像个屁帘,简直要羞死人了。

又咚的一声闷响,他俩被压在了那堆衣裳下面,小兔子再也捂不住了,似乎同时有噗的一声,他屁股的线全开了。要不是有衣裳挤着,他屁股里的棉花就都露出来了。小兔子绝望地晕了过去。小熊害怕得不行,一动不敢动,似乎她只要动一下,就会迎来更剧烈的动荡。然而这回世界真的安静下来了,小熊等着,听着外面的动静,刚开始听到有人在说话,然后传来砰的一声关门声,周围完全静了下来。

小熊觉得她们又被放回了储物间里,难道又回来了?她推一推小兔子,小声叫着他:“兔子哥哥,你快醒醒啊,咱们好像又回来了。”

小兔子醒了过来,虚弱地问:“我的屁股还在吗?”

“在呢,没关系,我再给你塞回去就行了。”

他俩于是挣扎着,推拉着,互相帮助着往外挤着,终于从那些衣裳下面爬了出来。小兔子的屁股塌了,他摸找着他的棉花,一点点往回填着。

“你说咱们又回来了?”小兔子填得差不多了,捂着屁股问。

“我感觉是,跟原来的地方很像。”

小兔子喘一口气说:“咱们没被扔,是被寄走了。要是又回来了,可能是地址搞错了。现在这个情况,最好是别又回去了,再折腾一回,我可受不起了。“

小熊觉得小兔子说得有道理,又说:“可能也不是,这好像要亮堂一点,应该是在一个屋里没错,可能也是一个储物间。“

“别想太多了,好不容易消停了,休息一会儿吧。”

小兔子躺在一边,眼睛又迷离了。小熊碰碰他,小兔子就睁睁眼,随便答两句,不一会儿小熊也困了,他俩都睡着了。

他俩都睡了个好觉,早上时被一阵歌声给吵醒了。他们顿时又有些紧张,听着外面的动静,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外面一直传来歌声,他俩确定不是原来的地方了,不过也高兴不起来。这么过了好一会儿,外面的歌声终于停了下来,紧接着又一阵说话声,像是有人在讲课。他俩又一直听着,在那说话声里分辨着他们的命运。

渐渐的外面说话的声音多了起来,又少了,一直到没了说话声,好像人们都走了,又传来一声关门声,紧接着是一段漫长的寂静,他们才确信又安全了。这么一连几周过去,当外面传来歌唱和说话声时,他们不那么害怕了,不过还或多或少有些紧张,直到后来他们才知道是来到了教会。正当他们习以为常时,有一天储物间的门突然打开了。他俩都一激灵,想跑也跑不了,赶紧往那些衣裳里钻着,心里默念着别过来。

他们又被拎了起来,不一会儿又被放在了地上,像是来到了外面,袋子打开了,阳光照了进来,他们又看见了。他俩都捂着眼睛,不过依然看到了那个女孩。他们到现在依然记得那个女孩的样子,她看他们的眼神就像是天使。

那个女孩整理那些衣裳时,发现了他俩,她惊喜地说着:“还有两个玩偶……都开线了,缝上就行了。”

那个女孩说着便找来了针线,先是替小兔子,再替小熊缝了起来。缝好后,她上下打量着,确定没开线的地方后,又将他们清洗一番,挂了阳台上,然后那个女孩便走了。

屋里又安静了,小兔子和小熊挂在晾衣绳上,沐浴着片片阳光,感觉还那么不真切,他俩看着彼此,好久谁都没说一句话,好像一出声,这种幸福就会不见了似的。

第二周一早,还是那个女孩先到了,她先是来到了阳台,把小兔子他俩拿下来,笑着说:“哇,跟新的似的,正好给主日学的孩子们玩。”

那天,小兔子和小熊他俩便看到了好多小朋友,他们都很喜欢他俩,跟他们说着话,玩着游戏,小兔子他俩从没那么开心过。

直到人们都走了,小兔子躺在玩具筐里还在傻笑着,小熊也在一边笑着。这么好一会儿,他俩又说着话。

小兔子笑着说:“这些孩子可真调皮。”

“也很可爱。”小熊说。

“是啊,这真不一样。”

“我想永远呆在这。”

“我也是。”

“下周日他们就又来了。”

“她总是第一个到。”

“是啊,她人真好。”

“你说她是不是大家说的耶稣啊?”

“我觉得是,没人比她更好了。”

他俩说着笑着,开始了新的生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