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篇》灵修44|惟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

 

作者:清晨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读经:诗篇44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

1上帝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

2祢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祢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

3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因为祢喜悦他们。

4上帝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

5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祢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

6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

7惟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

8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祢的名。 (细拉) 

9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

10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

11祢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

12祢卖了你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祢的资财。

13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

14祢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

15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

16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

17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

18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19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

20倘若我们忘了上帝的名,或向别神举手,

21上帝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祂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22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23主啊,求祢睡醒,为何尽睡呢?求祢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

24祢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

25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

26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人生在世多有忧愁患难,有时是外在的逼迫,使我们饱尝血肉苦楚,有时是内在的煎熬,让我们深感灵魂哀切。苦难也是上帝允许的,祂垂看在苦难中的世人,风雪并不能熄灭主爱的明灯,我们的祈求祷告,祂也都垂听,祂的手随时预备着帮助我们,救拔我们出险境,又开通我们的眼睛,让我们能够看见逆境之中上帝的美意。这首诗便是诗人在极度忧患中写的求助之诗。

 

    1-8节诗人回顾上帝曾经的作为。诗人的眼目投向辽远的历史,投向列祖的年代,上帝在古时便于以色列立约,要让他成为大国。当时的以色列不过是小族寡民,在旷野中流浪,周有强敌环伺,却最终进入迦南,愈发强盛,正如上帝所应许的。他们之得胜不是靠自己的刀剑与膀臂,乃是靠上帝的右手与膀臂;不因他们自己是配得的义人,乃是单因上帝喜悦他们。上帝是信实的,祂所应允的,未尝不成就。接下来,诗人的眼目回到近处,上帝在以色列的历史上彰显其慈爱信实,在个人的生命中也是如此,上帝既是“我们”的王,也是“我”的王。诗人发出信心的宣告,自己的胜利和得救绝不在乎人的刀枪剑戟,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惟有上帝,惟有上帝的荣耀使敌人炫目而溃败,惟有祂的恩典胜过一切罪愆。

 

    而上帝有时亦会因祂的美意,允许困境压伤祂的子民,9-16节诗人向上帝哭诉自己所遭的患难,上帝为何似乎沉默隐身,对其子民的伤痛视而不见呢?祂曾栽培列祖苦待列邦,如今却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祂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如今却丢弃我们使我们受辱;耶和华曾是我们的荣耀,是我们的亮光,如今却使我们在邻国成为笑谈吗?诗人是何等哀伤,他仰望耶和华,耶和华却似乎与他远离。

 

    然而诗人并未因此口出怨言,他依然呼求等候上帝的救赎,17-26节诗人陈明自己的信心,再度以恒切的恳求上闻于天。诗人在此说,“我们没有忘记你,也没有违背你的约”,这与其说是人的声音,不如说是基督的代求,谁能在上帝面前自称为义呢,世人都是罪人,惟有基督是义,我们是靠着与基督的联合,才敢来到上帝面前,自称为蒙爱的,向上帝祈祷,上帝念在主耶稣基督的义袍,向我们仰脸。人诚然犯罪背约,但基督却没有,我们奉着基督的名才敢说,父啊,我们没有背约,求祢记念你的民。最后诗人再次向上帝祈祷求助,求上帝不再掩面,看顾我们的苦难与欺压,我们不能靠自己胜过什么,在上帝面前我们也没有自己的义,但求上帝凭祂的慈爱救赎我们,向我们伸出右手,正如古时一样。基督为我们代求,上帝是信实守约的上帝,在祂里面连苦难也带有丰盛祝福,上帝必不永远丢弃祂的百姓。今生今世虽然还有苦难,但是我们凭着信心,便有盼望与喜乐了。

 

    让我们一起祷告:我们在天上的父,祢是慈爱信实的上帝,祢的右手自古时就扶持我们,我们得胜单单是因为祢。父啊,饶恕我们的罪愆,人在祢面前无义可称,但求祢记念主耶稣基督的宝血,用祂的义袍遮蔽不配的我们。父啊,求祢看顾在患难困苦之中的我们,世界有刀剑,灵魂有苦毒,若不是在祢里面,我们能有什么安息呢?父啊,救恩在乎耶和华,我们等候祢的慈爱,求祢求祢不要向我们掩面。

 

问题反思:

1.回顾你自己的生命,上帝曾怎样救了你?

2.你是否正处在苦难之中,如果是,上帝的救恩给了你怎样的安慰?

一头寂寞的鲸鱼

作者:一勤

他叫大奔,是一头鲸鱼。这段日子他干什么都觉得没劲,整天里在海水晃荡,到深水里游游,到浅水里逛逛,很寂寞,也很无聊。

有一天,他正漂在海里打盹,忽然身上被撞了一下,他睁开了眼睛。

是一条小鳕鱼,见了他一惊,说:“吓我一跳,我还以为是鲨鱼呢?”

“难道我不是鲨鱼吗?”大奔故意吓他。

“啊?”小鳕鱼刺溜一下,钻到了旁边的礁石底下。他只藏住了脑袋,身子和尾巴都露在外面。

大奔顿时笑了出来说:“哈哈,跟你开玩笑的。”

小鳕鱼露出了脑袋,好好打量了大奔几番,才游了出来。

“你这个大块头,说话要注意啊!”

“你这么着急,要去干啥?”大奔问他。

小鳕鱼停了下来,转身说:“你知不知道‘万事通’住哪?”

“哪个‘万事通’?”

“就是那只老海龟,活了几千年的那个。”

“他啊,”大奔想想说:“可能又在哪个沙滩晒太阳吧?”

小鳕鱼见大奔不知道,游起来。

大奔又问:“你找他干啥?”

“有点事儿。”小鳕鱼边说边游。

“啥事儿啊?”大奔稍微一摆动尾巴,跟在他身边。

“你这个大块头,还挺八卦嘛。”小鳕鱼见他真想知道,于是跟他说起来:“我想跟他打听个事儿。”

“啥事儿啊?”

“我们家族有个传说,说一个远亲祖先能口吐银币。”

“口吐银币?他是个魔术师?”

“不是,他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稀里糊涂地就被钓上岸,一张嘴,嘴里就吐出来一个银币。”

“然后呢?”

“然后,钓鱼的人就把银币拿走了,据说是和耶稣,一人半个银币,交税用的。”

“有这事儿?”

“是啊,后来他被扔回了水里,他当时都吓蒙了,在岸边呆了好半天,才赶紧游走了。”

“是够神的,那你找万事通干啥?”

“我想问问他这事儿是不是真的?他活了这么久了,应该知道。”

“嗯,他肯定知道,都活了几千年了,不过就怕他老了犯糊涂。”

“听说他精神头还不错,趁他脑子还清楚,赶紧去问问。”小鳕鱼认真地说。

“那我送送你吧,这附近可真有鲨鱼。”

“真的假的?别老开玩笑!”小鳕鱼紧张地望着大奔。

大奔笑着说:“走吧,有我送你,你怕啥?”

小鳕鱼于是趴在大奔背上,他俩一起上路了。他们一路上聊着天,不多久游过了那片海域。小鳕鱼跟大奔道别,游走了。大奔望着他游远,忽然觉得有些落寞。他长出口气,吐出一溜泡泡,转身游了回去。

“回去干啥?本来我也不是在那的啊。去哪呢?好无聊啊。”大奔又四处游荡着。

之后的几天,大奔经常想起那条小鳕鱼来,总惦记他找没找着万事通。想着小鳕鱼说的传说,他记起很久之前听过的一个故事。

那是一个关于一条大鱼的故事,他也说不清跟鲸鱼有没有关系,也许是鲨鱼家族的故事吧?大致说有一个人被扔进了海里,一条大鱼把他给吃了,结果三天之后又把他吐了出来,那人居然还活着。人被困在鱼肚子里三天三夜,还能活吗?大奔也很迷惑,也许是人死了,又活过来了吧?

“这些故事可真有意思……”

大奔四处游荡着,更觉得无聊了。这天他也懒得游了,只是把气囊里的气排出去,一直往下沉。做游戏似的,他想看自己到底能沉下多深去。渐渐的四周越来越昏暗,身上的挤压感也越来越强,那种感觉不好,不过还能忍受。
直到四下里一片漆黑,他连自己的胡子也看不见,感觉骨头都要被挤断了,才赶紧往上游,又升了起来。

他一直往上升,直到身体变得松快了,眼前变明亮了,还继续往上升。就要到水面时,他身体突然一晃,整个儿跃了出来。这时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候,阳光斜洒在海面上,天边一片殷红,好美。大奔望着,又落进了水里,轰隆一声。他奋力游着,再次跃出水面,让阳光洒在身上,波光粼粼的。这么反复几次,直到夕阳沉入了海面,他游进了海里。

打那天之后,大奔觉得有什么不一样,他还是总想起那条小鳕鱼。

“也许万事通也知道那条大鱼的故事……”

大奔游了起来,去找那条小鳕鱼了,四处打听着。每天他都游出很远,虽然有时也挺累的,但是很充实。他还是经常跳出海面看夕阳,看辽阔而湛蓝的天穹,那种感觉像是飞翔。
这些天来他有些不一样的感受,迫不及待地要和小鳕鱼说说。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诗篇灵修 44 | 患难和试炼中的信靠

 

读经:诗篇44篇

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于伶长。

1 上帝啊,祢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

2 祢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祢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

3 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祢的右手、祢的膀臂和祢脸上的亮光,因为祢喜悦他们。

4 上帝啊,祢是我的王,求祢出令使雅各得胜。

5 我们靠祢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祢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

6 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

7 唯祢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

8 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祢的名。(细拉)

9 但如今祢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

10 祢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

11 祢使我们当做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

12 祢卖了祢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祢的资财。

13 祢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

14 祢使我们在列邦中做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

15 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

16 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

17 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

18 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19 祢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

20 倘若我们忘了上帝的名,或向别上帝举手,

21 上帝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

22 我们为祢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23 主啊,求祢睡醒!为何尽睡呢?求祢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

24 祢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

25 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

26 求祢起来帮助我们,凭祢的慈爱救赎我们!

 

患难和试炼中的信靠

作者:Karen

语音播读:穆如清风

 

 

诗篇第44首一般可分为四个部分:1-8节,9-16节,17-22节以及23-26节。

 

诗人在前三节回顾上帝亲自带领祂的百姓到应许之地。第二节让我想到摩西五经中的一段回忆录,摩西写道,“耶和华专爱你们,拣选你们,并非因你们的人数多于别民,原来你们的人数在万民中是最少的。”(申命记7章7节)。当我读到第三节“不是靠自己的..,不是靠自己的…乃是靠祢的右手,..”的时候,旧约中的几场著名战役瞬间在眼前浮现。

 

面对坚不可摧的耶利哥城,约书亚带领百姓呼喊、吹角,城墙就倒塌(约书亚记6章)。犹大王约沙法迎战大军时,他“定意寻求耶和华”(历代志下20章3节),“众人方唱歌赞美的时候,耶和华就派伏兵击杀那来攻击犹大人的亚扪人、摩押人和西珥山人,他们就被打败了。”(历代志下20章22节)。亚述王威胁要侵略耶路撒冷时,希西家和以赛亚等人向上帝祷告,“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列王纪下19章35节)。上帝为祂的名和祂的荣耀,拯救祂的百姓到底。

 

然而,生命的旅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细拉”的停顿,第九节的转折词“但”随后开始的哀歌,是以色列民当年所受的试炼,也是我们今天的光景。

 

面对患难和试炼时,诗人怎么说呢?他说,“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祢,也没有违背祢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祢的路。” (诗篇44篇17-18节)心没有退后,脚也没有偏离真理的道路是多大的信心!你我不禁会想,诗人的信心从何而来?啊,原来正是因为,他认识他的上帝,他知道祂鉴察万事,正因为他认识上帝,他知道他的上帝,他便相信上帝是信实的,从不会背乎自己。保罗在《罗马书》中曾引用到过这篇诗歌的第22节,“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

 

在这里,我略略回顾保罗对此节的引用,或许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人彼时的心情。保罗在《罗马书》对这一节的引用在小标题为“爱的凯歌”一段,其中有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经文,比如“谁能使我们与基督的爱隔绝呢?难道是患难吗?是困苦吗?是逼迫吗?是饥饿吗?是赤身露体吗?是危险吗?是刀剑吗?”(罗马书8章35节)。其实在八章的十八节开始以及该卷书更前的段落,保罗就已对比“现在的苦楚”和“将来荣耀的盼望”。这亦是诗篇作者当时面临争战时他的心情写照。或许,我们在这一周,也可停下来默想片刻,这“荣耀的盼望”到底是什么呢?我祈祷您有这样的确据,并能思想这盼望如何影响现在的生活。即便诗人心情低落到一个地步,甚至说,“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他还能够继续呼求和赞美上帝、信靠上帝,我想,是因为“靠着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余了。”(罗马书8章37节)。

 

 

    让我们一起祷告:亲爱的主,祢在古时的作为我们都听见了,我们要来称颂祢、赞美祢,因为天上地下没有像祢的。当我们的心来回转向祢时,求主纪念祢的约,恩待我们,点亮我们灵里的眼睛,我们就能更多认识祢。我们的光景,祢知道,我们正在经历的,祢都明白,求主特别帮助我们更多信靠祢,保守我们在祢真理的道路上,不偏离。谢谢主,祢拯救祢爱的人到底。以上祷告是奉我主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反思问题

  1. 在生活中碰到难处时,你会先想到向谁求助呢?如果有多个,请按照1-5排列,1是自己最容易想到的求助对象。
  2. 你有没有因着信仰的缘故曾受到过身边人的讥笑?
  3. 回忆一次你所经历过的困难,上帝是如何帮助你度过的?

 

 

为何我们应该不再“坚韧”

为何我们应该不再“坚韧”

作者:Andrew

翻译:Eric

语音播读:Luke

     

Andrew在澳大利亚城市圣经论坛工作,并且是Life@Work 项目的全国负责人,该项目旨在帮助基督徒将他们的信仰与他们的日常工作联系起来。同时Andrew写了两本关于工作的书,其中包括《我的工作塑造我》《压力之下》I Am What I Do, and Under Pressure。Andrew是瑞德里学院(Ridley College)Marketplace Institute的前院长,他之前做过广播新闻记者。他住在堪培拉,与妻子 Carly育有三个上小学的孩子 

     

你坐过救护车吗?

     我坐过一次。因一次疑似心脏病发作的经历。

     六个小时后,警报解除。我的心脏状况良好,但医生给我做了另一个诊断——我以为是心脏病发作,实际上是我的身体因长期承受工作压力而不堪重负了。

    我分享这些,是因为这在今天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澳大利亚,我们赢得了“世界过劳之都”的称号。数以百万计的人工作时间过长,这已成常态,以至于大家对过劳已经司空见惯。

     所有这些都让我思考两个问题:

     1.为什么我们要如此努力地工作,以至到很多人都崩耗的程度?

     2.解决方案是什么?

     在那次救护车事件之后的几年里,我花很多时间来反思第一个问题,简单讲,这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而是外部和内部压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外部压力包括他人的期望——雇主对员工的要求、惩罚性的职场文化、不断上涨的生活成本,以及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造成的精神负荷增加。

     但是,如果说我们只是因为外部压力而感到过劳,那么我们便忽略了很大一部分内在原因,尤其是对于我个人而言。

     那么内部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我太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了。

     这意味着我为了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而过度工作,即使事情多到超出我个人的负荷,我也不喜欢寻求帮助。

     我看到我周围所有那些成功的人,以及我渴望成为的人,他们承担了越来越多的责任,而且也妥善应对了——至少表面看起来他们做到了——那么为什么我不行呢?

     “忍住,Andrew,打起精神来!”我会对自己这么说。

  有关韧性的迷思(以及我如何相信这个谎言)

     这就是那些经常被工作量压垮的人的解决方案:让自己变得更有韧性。

     关于韧性的讨论无处不在。企业将其纳入其使命宣言,教育机构提供了这方面的培训,TED也不乏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演讲。

     当企业领导或教育工作者谈论要更具韧性时,他们通常谈论的是在压力下人需要更有耐力。当挫折不可避免地袭来时,有韧性才会东山再起。

     有趣的是,韧性——至少是人们常说的版本——只是一种非常现代的现象。2000 年至 2020 年间,这个词在流行文化中的使用量增加了五倍。这是怎么发生的?

     去年年底,英国职场评论家布鲁斯·戴斯利出版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名为《坚韧:韧性的迷思和内在力量的秘密》。它描述了我们的文化如何充满了“韧性的救赎情节”:

     克服逆境的运动员;

     从残垣瓦砾中活下来的战争受害者;

     从小住公租房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难成为首相;

     不计其数的“我被击倒了,但我又站起来了”的故事…..

     有趣的是:戴斯利引用了心理学家亚历克斯·哈斯拉姆的研究,他认为所有关于韧性的讨论都始于21世纪初,当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职场文化是如何伤害员工的。

     随着压力的增加、健康状况的恶化以及雇主在解决这些问题方面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哈斯拉姆教授得出结论,企业在将责任从所谓的“制造商”转移到消费者方面做得非常出色:

     他们说:“好吧,我们已经受够了谈论这些糟糕的事情。让我们看看积极的一面,谈谈韧性。”结果真的把聚光灯从企业身上移开了,集中在了人们的身上,并有效地进行心理分析,得出了“这里的真正问题是人们不够有韧性”的结论。

     这就是迷思所在:在所有关于韧性的故事中,是个人要“拥有”韧性,或者负责让它成长和发生。

     你没有足够的韧性?好吧,多运动、吃得更健康、获得更长的睡眠时间、冥想、与同事多交流一起吃午餐吧。这样的说法不胜枚举。

     解决问题的方法在于你自己。你被击倒了吗?让自己重新站起来是你自己的责任。

     这正是我过度劳累的原因。有韧性意味着我不能承认失败或软弱。我需要自己忍受并管理这些负面感受,独自把问题解决掉。所以事情变得越来越难,直到最后我的身体说,“我受够了!

有更好的方法

     要担负生活重担的我们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我们的工作方面,不过我们可以向外求助。但是求助谁呢?

     谁足够关心我们,我们能向谁冒这个风险去承认,“我做不到这一切,我无法应对这一切。我已经筋疲力尽了”?我们可以把如此脆弱的一面向谁诉说,而不会被他们利用呢?

     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因为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马太福音 1章28-30节)

     这些话是耶稣在2000多年前对一个与你我没有太大区别的民族所说的话——一个被要证明自己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民族。他们来自一个不像我们以工作成就来衡量地位,却是以宗教成就来衡量地位的社会,他们也活得筋疲力尽。

     带着这些赋予生命、使人释放的话语走近耶稣吧:“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我就使你们得安息”。

     当我筋疲力尽时,我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恢复,期望通过做出改变再次元气满满:比如多运动、吃得更健康、睡得更长。这些做法确实有些帮助。

     但就其本身而言,他们并没有解决我最大的负担:

     想要取悦别人、想要证明自己

     那种执着而错误的想法,认为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力量和韧性完全取决于我自己。

     我需要一个可以信任的人,他会为我背负这些重担。他不会对我提出任何要求。我可以把生命托付他。

我们如何把重担交给耶稣?

     首先,这意味着你要在祷告中把你的重担向祂诉说。这意味着你要专门拿出时间来每天对耶稣说:“我靠自己做不到。

     当我认为我可以的时候,我是在开玩笑。请原谅我有这种想法,并帮助我承认我需要帮助。首先,你今天能帮助我吗?

     其次,我们去读祂的话。翻开圣经,阅读那些安慰我们的真理,这些真理提醒我们,虽然我们是有限的,但祂是无限的(以赛亚书40章28-29节,以弗所书3章20节)。在我们软弱的地方,祂是刚强的(哥林多后书12章9-10节)。我们需要依靠上帝,靠着自己我们不能做什么,但我们可以相信那一位不向我们索取任何东西,却白白地为我们舍己的耶稣(罗马书8章31-32节)。

     在不断操练这两件事的过程中,我发现这些年来,我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看法慢慢改变了。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接受自己的有限,而越来越不那么看重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我知道自己在基督里是平安稳妥的。

     让我明确一点:这是一个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但实践这两件事——祷告和读经——上帝慢慢改变了我。

祂背负了我们所有的重担

     来到耶稣面前,把我所有的重担都交给祂时,我发现耶稣愿意自己来背负这些重担。不仅仅是我身体上的重担,还有以下重担:

     必须向他人证明我自己的重担;

     对我过去犯的错误感到内疚的重担;

     感觉被困在一个不如意的生活中的重担;

     需要成为他人期望我成为的那个人的重担;

     觉得自己永远无法与其他人敞开分享自己的重担;

     当我觉得我必须向别人证明自己时,耶稣提醒我,我的价值来自我在基督里的身份(马太福音3章17节)。

     当我对自己犯下的错误感到内疚时,祂提醒我,在祂里面我已被洁净了(以赛亚书1章18节)。

     当生活没有按计划进行,我倍感压力时,祂告诉说:“Andrew,我所做的一切都为你得益处和彰显我的荣耀”(罗马书 8章28节)。

     在所有这些情况下,耶稣说:“Andrew,来吧。到我这里来,把你的重担交给我,我就使你得安息。”让你的灵魂得休息,那是一种超乎身体的深度休息。

     耶稣背负我们重担的方式之一,就是在生活中预备他人来帮助我们,所以让我们学会寻求帮助吧!无论是来自同事、朋友、家人,尤其是基督徒社群、教会的帮助,这些都是耶稣用来担当我们重担的关键工具(加拉太书6章2节)。

     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到我们,同时是一个有力的见证,谦卑地承认我们的有限,需要祂来担当我们的重担。

     愿你找到你需要的安息,不是靠你自己的力量,而是靠着耶稣和祂为你供应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