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拿书》灵修5 | 我们都需要第二次机会

 

约拿书3章1-10节

 

1耶和华的话二次临到约拿说:

2 “你起来,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宣告我所吩咐你的话。”

3 约拿便照耶和华的话起来,往尼尼微去。这尼尼微是极大的城,有三日的路程。 4 约拿进城走了一日,宣告说:“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

5 尼尼微人信服上帝,便宣告禁食,从最大的到至小的都穿麻衣。

6 这信息传到尼尼微王的耳中,他就下了宝座,脱下朝服,披上麻布,坐在灰中。 7 他又使人遍告尼尼微通城,说:“王和大臣有令:人不可尝什么,牲畜、牛羊不可吃草,也不可喝水。

8 人与牲畜都当披上麻布,人要切切求告上帝。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9 或者上帝转意后悔,不发烈怒,使我们不致灭亡,也未可知。”

10 于是上帝察看他们的行为,见他们离开恶道,他就后悔,不把所说的灾祸降于他们了。

 

我们都需要第二次机会

 

作者:Mike Riddell

翻译:Nancy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我曾经参加过一次定向越野比赛——这是一项越野赛跑,需要使用地图和指南针在森林道路中导航前行,并在沿途的打卡点停下来打卡。

我不擅长看地图和使用指南针,但我还是报名了,因为觉得我的跑步优势可以弥补我的导航弱点。

不出所料,我没有跑多好。当我应该左转的时候我却右转了,当我应该下坡的时候我却走了上坡的路。许多错误的转弯让我迷路了。直到一位领跑员过来告诉我要掉头时,我才发现自己走错了多少路,也才知道哪条路才是对的。

在我们误入歧途的时候,常常是当我们的行为后果展现出来时,我们才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一个转折点,必须决定改变航向,朝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今天的《约拿书》经文就给了我们一个这种转折点的例子,以及上帝的恩典是如何奇迹般地改变人们生命的。

约拿书3章1-3节告诉我们,在上帝借着大鱼的经历叫醒约拿之后,这位上帝的先知得到了完成任务的第二次机会。这一次,约拿顺服了,并传达了只有一句话的消息:“ 再等四十日,尼尼微必倾覆了”(约拿书3章4节)。

虽然约拿显然传达了一个坏消息,但尼尼微人的反应却更令人震惊。《约拿书》3章5节告诉我们,这些以残暴和邪恶暴行而著称的人们听到坏消息后却以悔改来回应,因为他们“信服上帝”。这提醒我们任何人都可以回应上帝,即使我们觉得不配得的人。

在整本圣经中,每当写到某人“相信”,这里所说的信都远远不止是头脑上的想法或对事实的承认。相信总是伴随着回应——一种由于开始相信某事或某人而做出的基本承诺。

简而言之,相信上帝就需要做出回应(约翰一书2章3-6节)。

在《旧约》中,禁食通常是在面对审判时寻求上帝怜悯的一种方式,而穿麻衣则是悔改的有力视觉象征。除了这些仪式,尼尼微王还颁布了一项法令,要求所有的人“回头离开所行的恶道、丢弃手中的强暴。”( 约拿书3章8节)。

在这里,“丢弃”是悔改的一种表现。在希伯来语原文中,它使用了同一个词根,意思是“转弯”或“回头”,描述某人来到需要改变方向的时刻(参考以西结书14章6节; 约珥书2章12-13节;以赛亚书55章7节 )。所以,当王呼召百姓悔改时,他们的悔改行动就是放弃恶道和暴力,这是他们生活方向的改变。

令人惊讶的消息是,当人们悔改并转向上帝时,他们会遇到一位满有慈悲、恩典和怜悯的上帝。请注意上帝是多么快地宽恕了尼尼微人,不降下预言中的审判,并给了他们重新生活的机会(约拿书3章10节)。

这个恩惠今天仍然存在。不管我们犯了什么错误,犯了什么罪,上帝都给我们悔过的机会并比我们想象的要有耐心得多,祂无比愿意并早已做好准备,当我们悔改时原谅我们。

问题是,我们会听从祂的呼召回头吗?我们会让祂的宽恕掩盖我们的罪孽和羞耻以使我们可以再次转向祂,做祂喜悦的事吗?

 

 

问题反思:

1.今天的你需要悔改、回转和丢弃什么?回转向上帝对你来说是怎样的?

2.你有没有相信哪些关于上帝的真理或祂的话语,却没有让其影响或改变你的生活方式?

 

 

Mike Riddell,澳大利亚

Mike是耶稣的追随者,Zoe的丈夫,Norah和Charlie的爸爸,澳大利亚墨尔本服事“下一代”的家庭事工 牧师(Next Generations Pastor)。他喜欢与人相处,喜欢咖啡,还有立式桨板运动。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约拿书》灵修 4 | 看似一切希望破灭时

 

约拿书 117-210

 

17 耶和华安排一条大鱼吞了约拿,他在鱼腹中三日三夜。

1约拿在鱼腹中祷告耶和华他的上帝,

2 说:“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你就应允我。从阴间的深处呼求,你就俯听我的声音。

3 你将我投下深渊,就是海的深处,大水环绕我,你的波浪洪涛都漫过我身。

4 我说:‘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

5 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

6 我下到山根,地的门将我永远关住。耶和华我的上帝啊,你却将我的性命从坑中救出来。

7 我心在我里面发昏的时候,我就想念耶和华。我的祷告进入你的圣殿,达到你的面前。

8 那信奉虚无之神的人离弃怜爱他们的主,

9 但我必用感谢的声音献祭于你,我所许的愿我必偿还。救恩出于耶和华!”

10 耶和华吩咐鱼,鱼就把约拿吐在旱地上。

 

看似一切希望破灭时

 

作者:Christine Emmert

翻译:佐奕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几年前,我们一家不得不突然搬回祖国。我们收拾了几箱满满的行李,与我们过去称之为家并计划在那里抚养孩子们长大的地方告别。

希望破灭让我很痛苦,我陷入了绝望之中。如同约拿一样,我感到上帝好像把我“投下深渊”(约拿书2章3节),并且我也不知道要如何才能尽快地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当我们感受到生活被完全颠覆的时候,是很难去信靠上帝的。不管是出于我们自己的不顺服还是其他的原因,我们都会遇到感觉到自己被上帝抛弃,被祂掩面不见的时刻(2章4节)。

今天的经文让我看到,约拿也处在一个相似的窘境之中。约拿被他的船友扔到了海里,此时他一定是觉得自己要死了。他发出的祷告反映出了这样的绝望:“诸水环绕我,几乎淹没我,深渊围住我,海草缠绕我的头。”(2章5节)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生存下来的几率接近于零。但是上帝却没有让约拿就这样死了,而是派了一条大鱼来吞下他(1章17节)。

 

以前,每当我读到这一段,我总认为约拿被扔进大海并被鱼吞下是一种对他不顺服的惩罚。但其实,那条鱼并不是惩罚!而是上帝保护约拿免于死亡的仁慈之举。

这或许也是上帝想要引起约拿全部注意力的方式,因为正是在这样黑暗的时刻,约拿才转向上帝,意识到只有上帝才能拯救他。“我遭遇患难求告耶和华”他说,接着充满信心地宣告说“你就应允我”(2章2节)。

深知上帝有恩典、怜悯的属性(4章2节),这使约拿在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刻,宣告他相信上帝的良善:“我从你眼前虽被驱逐,”他说,“我仍要仰望你的圣殿。”(2章4节)

因着许多不同的原因,生命中的困难时期会临到我们。在这些时刻,我们很容易就会感到迷茫和无助。和约拿不同的是,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经历这些苦难。但是我们可以像约拿那样向上帝呼求,知道无论发生什么,祂都是拯救我们的上帝。

虽然在那一刻,我们可能会觉得上帝已经把我们丢弃了,让我们处在痛苦中或是有意惩罚我们,圣经却提醒我们上帝持续不断地在我们的生命中动工(帖撒罗尼迦前书5章23-24节)。祂管教我们,正是因为我们是祂所爱的(希伯来书12章4-11节)。祂的干预正是要把我们领回正确的路上——让我们变得越来越像基督。

正是在大鱼的肚子里,约拿才投靠在上帝的怜悯之中。在我们搬家后的那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每天都在反复说:“上帝是良善的。”当我早上不能起床时,当我无缘无故就大哭时,当我不能抓住任何祂所应许的喜乐、平安或是良善时,我提醒自己“上帝是良善的。”即使我不能感受到祂的良善,我知道祂依然是与我同在的,我知道祂仍然在动工,并且我知道祂会带我走过这段低谷(2章6节)。

让我们像约拿一样勇敢地宣告,“救恩出于耶和华!”(2章9节),全然地相信:即使是在我们的难处上,上帝仍旧孜孜不倦地在动工来拯救我们并且让我们与祂更加亲近。

 

问题反思:

  1. 在你的过往经历中,有哪些困难时期是蒙了上帝保守的?你在哪些方面见证了上帝的怜悯?
  2. 你现在是否正在经历一场特别的挣扎?你目前的情况可以怎样激励你去祷告并完全信靠上帝?

 

– Christine Emmert,美国

Christine 是基督的跟随者,她喜爱读好书,也喜欢美味的食物。她坚持,生活是那么美好,每一次的呼吸都提醒我们,无论环境如何,上帝仍然是良善的。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圣经名人堂之马太传:过河的卒子不回头

作者:斯蒂芬伍     有声播读:刘弟兄

 

小马哥疯了,好好的公务员不干了,裸辞去流浪——这是要做咩?

 

01 我本善良

 

小马哥有两个名字,意思都很优美。一个叫“耶和华的恩赐”,另一个叫利未,意思是“联合”。

利未这名字不得了,是个先祖的名字,是以色列第一个太太利亚生的第三个儿子。利未支派是个英雄辈出的支派,光提起摩西、亚伦、米利暗一门三杰,就能让我们想起以色列民族出埃及那段伟大的史诗。

利未支派不在十二支派里,而是作为祭司单列出来事奉上帝的一族,任圣职、办理会幕、圣殿里祭祀事宜。

这都是先祖的光荣,跟小马哥没有半毛钱关系。小马哥觉得自己的工作把老祖宗的脸都丢光了。

 

 

02 其实我是一条狗

 

小马哥是一个税务系统的公务员,他这里国税地税也不分家。

加利利地区是罗马帝国的殖民地,但帝国没有那么多的人手直接在殖民地收税。因此,采用的是包税制:大家竞拍,一年给帝国交多少税,交够了就行,剩下的都是包税人的。比如加利利地区一年包税额是50万,但是包税人能收到80万;剩下30万,都是包税人的钱。收的越多,截留越多,撒该大人就懂的。税务不应该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嘛,这纯粹是你想多了。

有抗税的人吗?有,但是小马哥他们有税警队伍,如果搞不定,也没关系。骁勇善战的罗马帝国军团,分分钟会告诉他们,谁才是所有税务工作人员的坚强后盾。

帝国首都罗马城常驻人口一百多万,各大军团几十万军队,全靠从帝国各殖民地抽血式的税金养活。

在人看来,小马哥的工作很不错,不用风吹雨晒,就是往税关一坐,坐地收钱,旱涝保收。税关,就是主要的交通道路上,盖个房子作为关卡,交了钱就可以过去。想翻山越岭逃税,人能走大山,货物是走不了的。而且除了货物的税,还有丁税(人头税),石头哥和他老师都交过。

在外人看来,这工作是人上人干的事。在加利利的乡亲们眼中,小马哥是个犹奸,是罗马人的一条狗,撕咬同胞的血肉。路过小马哥家,都不敢逗留的,“呸!”吐了口水就走。他家墙上那些不明的污痕,都是乡人趁天黑扔的啥。

小马哥很苦恼!

 

 

03 让我们一起来开轰趴吧!

 

税关是个人来人往的地方,也会有人谈论各地趣闻。

小马哥听过那个男人的传闻,祂在拿撒勒会堂读以赛亚的书: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用膏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报告:被掳的得释放,瞎眼的得看见,叫那受压制的得自由,报告上帝悦纳人的禧年。……那个男人对会众说:“今天这经应验在你们耳中了。”(路加福音 4章18-19,21 节)

小马哥心里渴望看见这幅画面的实现——没有剥削、没有压迫、让人得释放充满自由的禧年和天国来到!

今天这个男人路过税关,看见小马哥坐在税关上,就对他说:“你跟从我来。”小马哥就撇下所有(盖戳的印章、记账的笔墨、账本、钱袋等等),站起来跟从了那个男人。(马太福音 9章9节)

 

“老师,我今天太快乐了,来我家吃饭吧。”小马哥说。

小马哥预备了丰盛的宴席,邀请了许多同事来他家吃饭,他希望同事们也可以认识这个男人,一同走进天国。法利赛人和文士就向那个男人的门徒发怨言说:“你们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喝呢?”那个男人对他们说:“无病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 5章30-32节)

“是啊,我是个罪人!我曾是个病人,因为老师您,我好了。”小马哥心里说。

 

 

04过河的卒子:我看见不一样的风景

 

小马哥跟随老师的日子很快乐、很满足。

他听过登山宝训,看过五饼二鱼的神迹,看见石头哥钓鱼拿到那枚银币交税,看见老师洁净圣殿的行动!听过老师谈论税务问题:“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上帝的物当归给上帝。”(马太福音 22章21 节)

老师被捕,他也跟其他人一样四散。耶稣复活之后,他在那里!马可楼上祷告的时候,小马哥在那里;五旬节圣灵降临的时候、石头哥讲道的时候,他也在那里!

他是过河的卒子,绝对不会再回头!

 

 

05 小马哥的结局和你我的人生

 

小马哥作为申论合格的基层公务员,文笔很好,他写了一本老师的传记,这本书传承两千年,很受欢迎。著名的登山宝训、八福的论述、老师是那位荣耀的君王等,都是其中的论述。

门徒被逼迫四散,小马哥在巴勒斯坦地向犹太同胞传福音;晚年曾到中东各地、走遍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建立教会,最后在波斯殉道。

今天的基督徒,无论是在体制内、还是在体制外工作,上帝没有让我们裸辞。今日的你我,都是因为不一样的原因,成为基督徒;或是病得医治、或是祷告蒙应允、或是破碎的生命被恢复被重建。但是我们的信仰旅程应该和小马哥一样,认识了那一位,就乐意开“轰趴”庆祝、跟好友同事们介绍祂,跟随了那一位,就不再走回头路!

因为只有祂配得我们的敬拜,只有祂能改变我们的人生,只有祂能够让世界成为一个——人活着没有压迫、拥有自由和尊严的新世界!

 

———————————————————————————

PS:小马哥 Matthew,我们翻译作“马太”,其实“马修”更精准些。

许多年之后,HongKong有一部电影,主人公外号“小马哥”,他有名言:“我要做一个男人,一个真正的男人,顶天立地,纵横四海!”

这句话跟我们的小马哥很配!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约拿书》灵修3 | 别再沉睡了

 

约拿书1章4-16

 

然而耶和华使海中起大风,海就狂风大作,甚至船几乎破坏。水手便惧怕,各人哀求自己的神。他们将船上的货物抛在海中,为要使船轻些。约拿已下到底舱,躺卧沉睡。

船主到他那里,对他说:“你这沉睡的人哪,为何这样呢?起来,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顾念我们,使我们不致灭亡。”船上的人彼此说:“来吧,我们掣签,看看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于是他们掣签,掣出约拿来。

众人对他说:“请你告诉我们,这灾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你以何事为业?你从哪里来?你是哪一国,属哪一族的人?”他说:“我是希伯来人,我敬畏耶和华,那创造沧海旱地之天上的上帝。”他们就大大惧怕,对他说:“你做的是什么事呢!”他们已经知道他躲避耶和华,因为他告诉了他们。

他们问他说:“我们当向你怎样行,使海浪平静呢?”这话是因海浪越发翻腾。他对他们说:“你们将我抬起来,抛在海中,海就平静了。我知道你们遭这大风是因我的缘故。”然而那些人竭力荡桨,要把船拢岸,却是不能,因为海浪越发向他们翻腾。

他们便求告耶和华说:“耶和华啊,我们恳求你,不要因这人的性命使我们死亡,不要使流无辜血的罪归于我们,因为你耶和华是随自己的意旨行事。”他们遂将约拿抬起,抛在海中,海的狂浪就平息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华,向耶和华献祭,并且许愿。

 

《约拿书》灵修3 | 别再沉睡了

作者:Caleb Young,新西兰

翻译:奇奇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黑客帝国》是我最喜欢的电影之一。其中有许多令人难忘的场景(如Neo 以慢动作躲避子弹),这些场景现在已成为流行文化的一部分。我最喜欢的场景必然是标志性的“红色药丸还是蓝色药丸”的对话——Morpheus为Neo提供了一个选择:服下蓝色药丸继续在 Matrix 中沉睡,不明真相地“幸福”下去;或者服下红色药丸,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

在今天的经文中,约拿似乎决定了选择蓝色药丸,因为我们发现他在一艘朝上帝告诉他的反方向行驶的船上(第 5 节),并在甲板下睡着了。约拿一定想到了逃避上帝会有后果,但他可能觉得睡觉并暂时逃避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容易。

当约拿睡着时,现实以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来,风暴使他们的船剧烈地翻腾,所有水手都危在旦夕。水手们向他们自己的神呼喊,此时船长走到甲板下,看到约拿,就把他叫醒,要求他也向他的神祈祷(4-6 节)。

很快,大家就知道了约拿是风暴的起因。然而,尽管约拿建议水手们把他扔进海里,他们还是竭尽全力将船开到旱地,以保全每个人的性命(第 13 节)。当我们意识到这些水手为挽救约拿的生命所做的一切,而约拿却竭尽全力逃避做上帝呼召他做的——可以挽救成千上万人生命的事情时,对比尤为令人震惊。

 

这段经文中的一系列事件给我们带来了两个挑战:

首先,当今世界被各种各样的风暴所包围——战争、经济衰退、政治危机、精神疾病、情感创伤和精神空虚——作为耶稣追随者的我们有多少次像约拿一样沉睡,对别人的哭声视而不见呢?

我们是否也服下了“蓝色药丸”,选择了舒适和熟悉的环境,而不是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尽自己的力量去满足他人的需要?

其次,我们看到这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那些可能拜地中海诸神的异教徒水手们看起来却比约拿更了解希伯来的上帝,因为他们以敬畏的态度来回应。他们认识到了约拿忽略的一个真理——希伯来的上帝是如此伟大,以至于没有人可以躲避祂的面(9-10 节)。

 

在《黑客帝国》的高潮部分,Morpheus对Neo说:“知道和行出来是有区别的。”

对于作为上帝追随者的我们也是如此。我们是否有像约拿一样的危险?对上帝只有头脑上的知识,但缺乏我们从水手们那里看到的对上帝正确的敬畏和尊重(14-16 节)?我们可能了解,无论种族、性别或经济地位如何,我们在基督里都是一体的(加拉太书 3章28节),但我们仍然根据这些外部符号看待他人而不是像耶稣那样一视同仁。我们可能会熟记罗马书 3章23节,但仍然根深蒂固地自以为义。

希望我们不必被抛入汹涌的海洋,才能醒来并走上正确的道路。我们每天都有一个选择:醒来,阅读上帝的话语,与祂交谈,这样我们就可以走上祂为我们设定的道路。

我的祷告的是,我们都将选择“红色药丸”,求上帝打开我们的眼睛去看到我们周围的需要,并催促我们去帮助那些身处风暴的人。

 

问题反思:

  1. 你在生活的哪些方面需要努力“保持清醒”?
  2. 你可以采取哪些实际步骤来帮助自己保持清醒并关注你周围正在发生的事情真相?

 

Caleb是基督的狂热追随者。是个父亲、丈夫和顾家的男人;也是电影、小说和美食热爱者。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