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日历第6天】亲爱的,我也曾“容貌焦虑”

有声播读:木木

 

在我上大二那年,发生了一件让我难过了很久的事情,这件事情像一个小小的伤口,隐藏在我的内心深处,大多数时候我会选择性地去忘记它,但是它却始终在那个角落,提醒我:我的外貌不够好看,甚至有点丑。如果认识我的朋友看到这样的自我评价会觉得很奇怪,因为在生活中我的外貌还是常常能受到他人称赞的,也从事着对颜值有一定要求的工作,虽不能说绝对的高颜值人士,但也绝不会用“丑”来形容,但事实是,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真的被“外貌焦虑”深深牵制。

其实在上大学之前,我一直对自己的外貌很有自信,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就不一样了,在艺术系美女如云,尤其是我所在的专业,各个是身材高挑肤白貌美的女神,在一众白天鹅的集合里,我只能算是丑小鸭里的丑小鸭,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发生了那件让我难过了那多年的事情。大二的那个岁末,我被系里选拔为一次晚会的主持人,那天傍晚,我和另一位男主持人一起去校门外的化妆店化主持妆,正巧有一群女生路过化妆店外,她们嘻嘻笑笑地看着我们,走过大概十几米远的地方开始大笑,并尖锐地讨论着:“这么难看都能当主持人,那我们也行哈哈哈哈”。

她们的话就像一把把尖锐的刀刺进我的内心,男主持尴尬地看了我一眼,我也只能尴尬地笑笑说:“我听到了。”表面的云淡风轻是在极力掩饰我羞愧又受伤的内心。从那以后我甚至常常会怀疑,那些夸赞我“美丽”的人,是不是都是在骗我,如果他们不是我的亲人朋友,只是像那群嘲讽我的女生一样是陌生人,他们会不会也觉得我很丑?于是在这样的不自信下我度过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后来,在离开了那个满是天鹅女神的校园后,在不断地又接受了许多人对自己外貌的赞美后,我以为我重新恢复自信了,然而,那同样只是表象。

我发现,我对他人对于自己外貌的评价十分敏感,脑子里就像被设置了一个筛选词汇的程序,听到那些夸赞我美丽的话会立刻标注星号,开心很久,而那些比较罕见的对我颜值存疑的词却重点加深标注,在脑子里不断回想好几天,郁郁寡欢,并试图用更好的化妆品和服饰打扮自己。可是,好看的外貌是上帝拣选人的标准吗?“颜值至上“的状态对吗?怎样才是祂觉得美丽的样子呢?事实是,当我们对自己的内心发出这些疑问并靠圣灵引导作出回答时,我们的心理状态才能发生真正的变化。

  • 祂也喜欢长得好看的人吗?

其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外貌”也渐渐成为了一种职业竞争力,或者说在某些时候也可以是人才选拔中的一项大加分项,那上帝拣选人会不会看外貌呢?当以色列人要求立王时,撒母耳先膏立的是扫罗,在撒母耳记上中记载,扫罗又健壮,又俊美,在以色列人中没有一个能比他的,甚至身体比民众高过一头。如果我是当时的以色列民,恐怕也觉得这样魁梧的高颜值型男是作王的不二人选,可是我们知道扫罗最终并没有成为那个被上帝喜悦的君王。更重要的是,当圣子耶稣基督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祂也无“佳形美容”,无美貌使我们羡慕祂。并且,耶稣来到世上也没有挑选那些颜值高的人去拯救,反而,拣选的多是那些穷乏人,困苦人。所以,“长得好看”并非上帝拣选人的标准,当我们不断放大“颜值”在我们内心的重量时,我们要留意祂的心意。

  • “颜值至上”的状态对吗?

不得不说,我们外貌焦虑的状态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也是密不可分的,当一个个护肤品广告袭来,当网红们一张张姣美的面孔出现,当一幕幕狗血的伦理剧剧情展开,一切的一切好像都在诉说,我们生活的不幸都是源于我们不够好看,婚姻不幸福是因为第三者比我更美,事业的不顺利是因为我没有优秀的颜值助我开挂,如果我也很美就可以和那些网红明星一样,轻轻松松收入过亿,可是事实真的如此吗?我们的不幸根源是什么?并非我们的外貌不够好看,而在于我们里面的罪,想解决这个问题,依靠不断地让自己变美是做不到的,唯有基督是我们解决这个根本问题的唯一道路。圣经中也告诉我们:“一个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玛门”(马太福音6章24节)。同样的,诸神的面具下,美貌同样牵引着我们的心怀意念,而我们不能把美貌当作我们的上帝,“颜值至上”的状态实际上也是我们对“上帝的位置”产生混乱的一种表现,除了上帝以外,我们不可有别的上帝。

  • 祂眼中的“美丽”

祂不以外貌拣选人,我们也不应颜值至上,那么上帝眼中的美丽又是如何的呢?箴言书中说:“妇女美貌而无见识,如同金环戴在猪鼻上”(箴言11章22节)。可见,美貌并非不好的东西,它可以成为一个人的加分项,但我们不能放大它的功用,或者满眼只有美貌,而忽略其他更重要的品质:一颗爱主的心,温柔谦卑的样式,足够的见识与智慧,这些都要放在美貌之前。提摩太前书中又说:“又愿女人廉耻、自守,以正派衣裳为装饰,不以编发、黄金、珍珠和贵价的衣裳为装饰,只要有善行,这才与自称是敬上帝的女人相宜”(提摩太前书2章9-10节)。我们看重那些好像能让自己变得更美的奢侈品,但那同样不符合圣经的真理。真正在圣经中如“珍珠”般美丽、有价值的妇人,却是敬畏耶和华且有智慧的才德妇人。

这几天,当我打开社交平台的时候,发现不仅仅是外貌条件不够优秀的女孩有容貌焦虑,许多看起来非常漂亮的网红明星也或多或少有这样的焦虑,所以产生容貌焦虑真的是因为我们不够好看吗?美是多种多样的,上帝所造之物本身就是美丽的,亲爱的,我也曾容貌焦虑,可是,爱我们的主从不以我们的外貌来评价我们。

 

  艳丽是虚假的,美容是虚浮的;唯敬畏耶和华的妇女必得称赞。—–箴言31章30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圣诞倒数第3天】绝望与骄傲的模样

圣诞倒数第3天,

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个问题:

人类为什么需要被救赎呢?

是因为不够强大吗?

是因为命运不公吗?

还是生命其实是另一副模样,

因着某种原因挣扎?

诗 | 一棵挂满泪滴的树

作者:Jessie Ng,马来西亚

“骄傲使人绝望,绝望使人骄傲。

活在天地夹缝中的人,面对荒凉的世界,

以为天地无情,既无能为力,又毫不甘心。

于是只能用骄傲和孤寂来对抗所谓的命运。

直到有一天发现,原来从来都没有命运,

有的是那位主动牺牲生命,为了使人真正活着的主。

也才发现,在祂里面,

有真正的自由、生命、盼望,和活在这世上的勇气。“

一棵挂满泪滴的树
在心里深深地扎根
风吹摇落满树悲伤
抱紧树身弄湿自己

阳光期盼树叶蒸发
而你只想枯干死去
伸长枝丫撕裂理想
叛逆撑开冷酷天地
孤寂证明没有翠绿

脚下干瘪大地吞灭
曾落入树身的柔情
背景荒凉被沙刺伤
一万条树根被流放
眼泪燃尽叶脉僵硬

你又不学仙人掌尖刺呵护悲伤
也不爱驻守在身边绽放的沙枣
只等待温差寒霜摧残酷暑难当
夜晚仰望穹苍星空如希望重压
你说想结苦涩的果给世界品尝

生命竟这般腐朽彷徨
橄榄叶和沙漠复活草
到底是谁让阳光刺眼
让沙漠江河清澈沁凉
树皮纵裂呈伤口血痕
是谁挂在你身上滚烫

大雨滂沱黑暗呼啸
被咒诅比枯干绝望
流浪的树骄傲倒下
树身坠落深渊悬崖

思念勒紧彼岸遥望
是谁替你偿还代价
肉身遮挡锋利控告
忍痛为你撑开翅膀
是谁捡起所有悲伤
拥抱生命所有荒凉
用血液注入你土壤
馨香代替你的花香
让你饮尽雨水阳光
在自由里永世徜徉

*此图文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一代的声音!www.ya-mi.org”

多发性硬化症也没能阻止我们开放新家,接待他人

作者:NG Jing Yng

翻译:Nancy,中国

 

还有两周就是婚礼了,一切都如Jacob和Jaclyn期盼的一样在按部就班地进行。他们的新家正在装修。Jaclyn在泰国清迈宣教的姐姐也在赶回家的路上。

29岁的Jaclyn在樟宜机场的登机门外兴奋地等待着姐姐,这时她的电话响了。是Jacob打来的。他因腿忽然不能动弹被送入急诊室,显然,他的多发性硬化症复发了。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导致脑干和脊髓区域的神经受损。

“我当时就在急诊室外面哭。”Jaclyn回忆起那次可怕的事故时说:“我的心碎了一地,我一直在想‘如果我们不能办完婚礼怎么办?’”

34岁的Jacob因着事态的突然转变而痛苦不已。尽管他从2013年就被诊断出患有多发性硬化症,但毕竟预后蛮好的。最近几年,他甚至完成了全程的马拉松比赛。

但现在,他的病情恶化了,他面临着一系列的并发症可能,如麻木、抽筋和泌尿功能受损——包括肠道功能失调、核心力量和肌肉控制受损以及手部僵硬等。

所以他们必须决定是否继续举行婚礼。这对夫妇在祷告过后,决定遵照计划,举行婚礼。

Jaclyn知道她将要面对的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未来。她回忆说,她父亲出于担心问她是否准备继续举行婚礼。

但是在兄弟姐妹中排老三的Jaclyn说:“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也从来没有想过不嫁给他。”

经历火炼

2016年,Jacob 和Jaclyn在清迈的一次短宣之旅中相遇。在那里,他们因为对宣教的共同之爱而相熟相知。

Jacob在一个基督信仰家庭中长大,他在“没有什么期待”的情况下参加了这次短宣之旅。然而,Jaclyn一年前才开始信主,但她决定前往清迈旅行,因她想去找她在那里做宣教士的姐姐,以寻找更多关于她新信仰的答案。

Jacob被Jaclyn孩子般单纯的信仰所吸引,但是他像往常一样,决定将一切潜在的浪漫关系交在上帝手中,而不是自己掌控。Jaclyn也很欣赏Jacob的坦率和真诚。因此,在祷告、认真考虑及听取了他们教会领袖的建议后,他们决定开始交往。经过两年的恋爱相处,结婚是在计划中的事。

他们俩于2019年5月结婚,他们承认刚开始的婚姻生活满是挣扎。除了要学会以新的身份与对方相处,他们的生活也随着Jacob的病情发生了180度的转变。

一个巨大的变化是他们通常的出门与朋友见面,这些看似平常的活动现在需要提前计划——需要确保附近有卫生间,还有不要走太长的距离因,为他们很快就会精疲力竭。

在家里,这对夫妇还必须学会愿意敞开,坦诚地相互沟通。例如,Jaclyn并没有所有事,像是给Jacob拿水,都替Jacob做,而是不得不忍住,看Jacob喜欢怎样。Jacob在他的销售岗位上被减薪的同时又被重新安排了工作,他也放弃了摄影等一些爱好。他不得不时时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敞开和Jaclyn一起处理这些情绪。

Jacob说:“我开始对自己的身份提出了很多质疑……我之前都没有意识到原来我们是用自己能做什么来定义自己的身份的。”Jacob在与 Jaclyn恋爱前就告诉了她自己的病情和相关症状。但现在真正发生之后 ,想象中的恐惧变成现实的问题了。“ 我担心我们永远无法像正常的夫妻那样生活。即使是最简单的事情,比如出去吃顿饭,在公园散个步,或者生养孩子。我还会担心我现在的状况,能否在经济上供养我的妻子。”

Jaclyn补充道:“我看到我的朋友们过着他们正常的日常生活,我就问上帝:‘为什么我一结婚就要过这样的日子?’”。

从灰烬中爬起来

尽管处在痛苦中,上帝却并没有忘记曾经给他们夫妇的梦想。天生外向的Jacob一直想创造一个“第三空间”——一个在家庭和办公场所之外,让人们可以简单地聊天,属灵生命得到滋养的地方。

另一方面,Jaclyn虽然是一个内向的人,但却拥有室内设计的才能。因此,在他们开始恋爱的时候,这对夫妇就曾考虑过如何设计他们的新家,以便可以在其中进行团契和聚会。

Jacob补充道:“我们曾设想,从我们的新家中将会诞生一个教会或者促成某个事工。”他说,起居室和用餐区会特意设计成可供人们聚会和聊天的大空间。

然而,由于担心钱不够和太累而无法接待,这对夫妇很纠结不知道是否可以实现这一梦想。

但是上帝温柔地一点点地扫除了他们的这些心理障碍,向他们展示了接待的真正含义。

上帝让这对夫妇敞开心扉,接受他人的帮助,让他们不再想要靠自己把每件事都做好。这意味着让小组成员提前登门,为小组聚会准备场地和食物。这样他们就不用那么忙碌,生活也不会因为准备聚会而变得忙乱,这反过来又为夫妻俩和访客之间有更多的对话提供了空间。

更重要的是,无意间,上帝利用他们的家,建立了一个信徒团契,成员每周都会忠实地聚集在一起祷告和敬拜——就像夫妻俩最初想象的那样。

“我开始明白,上帝并没有因为Jacob的病情就把这个梦拿走了。我们所要做的是调整自己的期待,去接受上帝的期待” Jaclyn说。

“上帝对我说,‘你只需要做你自己。剩下的我会帮你的’。反过来,我们也学会了受人祝福和接受帮助”。

他们还引用Dustin Wills和Brandon Clements关于忠实地为服侍基督而开放家庭的看法:“世界需要更多的基督徒开放他们的家,因此其他人能够看到拥有福音的生活是怎样的。”

与上帝同行的每一步

夫妇俩现在已经找到了婚姻生活的节奏,彼此更加熟悉,也更加了解对方的需求。虽然他们过去认为外出是一件麻烦事,但现在他们更加熟悉Jacob的病情可能带来的各样情况了。

Jaclyn也分享她就Jacob的情况与上帝和解了。虽然她仍然希望上帝用自己奇妙的方式治愈Jacob,但她不再期盼Jacob第二天就完全康复了。

“相反,我确信上帝永远与我同在,我在这场婚姻中看到了上帝的带领。”

“无论Jacob和我要面对什么,我相信都是上帝希望我们一起经历的非常特别的事情。”她补充道。

Jacob承认,他仍在为自己的疾病与上帝理论,频繁的剧烈疼痛和身体机能的减退使他每天仍然会问上帝很多“为什么”,“怎么办”。

“黑暗的日子还没有结束,但在这个时期里,他试着一天一天来,寻求上帝此刻对他的旨意”他补充道。哥林多后书4章16节是他为了抓住盼望而会不断默想的经文“所以我们不丧胆,外体虽然毁坏,内心却一天新似一天。”

尽管挣扎不断,上帝仍继续使用Jacob寻求上帝旨意爱人的心。随着疫情的持续和旅行的减少,Jacob来自马来西亚、目前居住在新加坡的堂兄弟们越来越多地来拜访他们,与他们聊天。这为Jacob提供了一个接待并与他们一起敬拜的机会——即使在他感到无法胜任的日子里。

“这很难,”Jacob说,“但上帝把Jaclyn赐给了我:她的耐心,她室内设计的能力。一起接待服侍,没有比她更理想的人选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廖启智离世:上帝的剧本不同寻常

 

作者:上帝的小鸟

*文章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修改

在廖启智小儿子诺诺的追思礼拜上,廖启智和妻子陈敏儿分享了诺诺生命最后时刻的片段。被父母深深疼爱的诺诺在病床上安静离世之后,廖启智开心地跟诺诺说了句“拜拜,诺诺”;妈妈陈敏儿则满心喜乐地说了句“感谢主!”。同样身为演员的陈敏儿自嘲说,如果自己拍戏安排这样一幕,肯定要被人骂死,因为死亡怎么能那么开心地面对呢?

是的,死亡怎么能那么开心地面对呢?实力满分却拍不到主角戏,怎么能继续精益求精,拍好每一份配角戏呢?但上帝给到廖启智的人生大戏,就是这么戏剧:一生演配角(好不容易演主角还没有配角戏受关注),两岁的幼子身患绝症,夫妻精心陪护3年后,孩子还是治愈不了而离开人世;小儿子去世后,妻子抑郁(后在廖启智的精心照顾下治愈),大儿子曝出出柜绯闻,自己最后也因癌症而与世长辞。

 

如果我是上帝,我一定不这么写。廖启智是基督徒,上帝的孩子,怎么能拿到这样的人生剧本呢?我常常会跟上帝讲,“如果这个我做不好,我怎么跟人证明我的上帝很厉害呢?”也会在害怕苦难的时候跟上帝讨价还价:“如果这样,我的家人朋友都会害怕当基督徒啦。”谁会相信一位忠实信徒仍然会经历苦难的上帝呢?但上帝的剧本好像就是可以这么夸张,因为夸张的剧本之后,是让世人难以相信的平安与盼望;是将世界的真相撕开给人看后,提出真正解药的盼望;是不再惧怕风暴的坚韧生命,是我们迷失的方向与找不到的人生意义。

 

失败还是胜利?

 

刚信主的时候,我看到基督徒患癌症的见证。当时我很诧异:“天哪,为什么当基督徒了还会得癌症?上帝不保守吗?”当我在采访中看到全球各地的基督徒为诺诺祷告三年,诺诺还是去世之后,我也好紧张。这些一直为他祷告的基督徒得多失望?不应该是疾病完全得医治才是最大的胜利,才好激励更多的人信靠主吗?被邀请参加诺诺追思礼拜的主治医师也表达,在接到邀请的时候好不开心,觉得打了败仗,不愿意去面对。但诺诺的追思礼拜却让人大吃一惊,没有哀伤、泄气,反倒是喜乐、安慰、盼望。原来,廖启智和妻子,将诺诺的追思礼拜布置得让参加的人宛如在天堂。追思礼拜中,廖启智和太太也分享了陪诺诺走来的这一路,有失望,有恐惧,有害怕,但上帝却让他们在诺诺短暂的生命中看到了丰盛,也让他们在诺诺最后没有疼痛地离开时经历到了上帝的怜悯和信实。诺诺生前的录影片段更是深深打动人。

 

 

他会开心地因为炒面和苹果汁感谢耶稣;也会在坐缆车的时候说耶稣跟他一起搭缆车,就算有大风浪,也有耶稣保护他;更是会在受洗时大喊:“我愿意相信天父的儿子”,“我爱主耶稣和天父……因为祂们好爱我。”因为诺诺的单纯信心,一位因为生活挑战而放弃信仰多年的与会者表示要重拾信心,因为再多的苦,不会有诺诺的苦那么多,她也想要像诺诺那样即便有苦难,也还是可以单纯地相信。

 

奇怪的基督徒们

对于这一幕,我好像不陌生。我认识的基督徒朋友,好多也都好奇怪。跟癌症对抗大半辈子的基督徒会赞美上帝在这其中对他生命的陶造;因为要照顾自闭症孩子而辞去工作的妈妈辛苦大半辈子,在最后失去女儿和丈夫之后跟人讲上帝的信实;孩子出现状况的父母称在孩子出现状况之后,反而回到了教会,更多经历到上帝对全家的带领;婚姻受到重创的基督徒说在重创之中明白上帝的爱有多深。从常理来讲,我真的想说这些基督徒好奇怪,为什么总是选这些在常人眼中像咒诅一样的经历来分享,还要为这些经历感恩。但听完他们的见证,每次,我又多一点点勇气,去面对生命的挑战。

 

 

 

背负咒诅的耶稣

其实,看看他们(还有我)所信奉跟随的这位耶稣,就知道为什么这群人可以在苦难里唱赞美诗,经历患难信仰反倒更加坚定了。因为这位全球闻名的领袖,自己行走的也是一条苦难的路。上帝的儿子,选择出生在马槽,明明可以呼唤“天兵天将”,却情愿被出卖,被鞭打,被钉十字架。上帝让祂的独生子所经历,所暴露给我们看的,是我们整个世界的不堪,是罪进入世界的真相。我们不愿意承认,我们希望人生美满,一路花开。但事实却是,我们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悲伤、不幸的世界。不止廖启智的人生如此,不是基督徒就可以免疫,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如果我们留心观看,愿意承认,就是破碎的,艰难的,不确定的,充满眼泪的,让人无处安放,无法接受的。所以,我们从不同的渠道寻找答案或解脱。那位十字架上的耶稣,那位看起来失败的耶稣,却告诉我们,祂明白,祂就是为此而来。祂背负我们的罪与诅咒,并且祂战胜了死亡,让我们有出路,有盼望。

 

 

在回顾诺诺安息礼时,陈敏儿感叹原来死亡可以如此美丽。相信廖启智的死亡也是美丽的,因为那美好的仗他已经打过,上帝给的剧本,他用信心演好了。因为耶稣已复活,所以死亡不是结局。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文章:传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