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灵修——“大好的消息”

 

“叮叮当,叮叮当,铃声多响亮”,随着这些熟悉的音乐响起,就在告诉我们圣诞节即将要来到了。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各式各样属于“大人们”的圣诞节活动也接踵而至,像是:圣诞大餐、圣诞交换礼物和圣诞派对等等 ; 而对于小朋友来说,在床边挂上圣诞袜,期待圣诞老人所送的礼物,则是他们最开心的时刻。是的,这就是大部分人们对于圣诞节的理解和期待,甚至对于许多的基督徒来说也是如此。但笔者想要提出的问题是:“这真的是『圣诞节』这个名词和节庆,所要传递的真正含义吗”?对此,不仿让我们花一点时间,藉着路加福音二8-15的经文来认识——什么是真正的“圣诞节”。

读经:路加福音 2章8-15节

8 在伯利恒之野地里有牧羊的人,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

9 有主的使者站在他们旁边,主的荣光四面照着他们;牧羊的人就甚惧怕。

10 那天使对他们说:“不要惧怕!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

11 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12 你们要看见一个婴孩,包着布,卧在马槽里,那就是记号了。”

13忽然,有一大队天兵同那天使赞美神说:

14 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

15 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众天使离开他们,升天去了。牧羊的人彼此说:“我们往伯利恒去,看看所成的事,就是主所指示我们的。”

大好消息

 

作者:Paul

有声播读:穆如清风

 

 

在路加福音的这段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有关于一位婴孩降生的历史记载 ; 而我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来理解本段内容:1.一个好消息(v8-12) ; 2.对于好消息的回应(v13-15)。
首先,故事的背景是在一个黑暗的旷野之中 ; 此时,有一位婴孩已经生在马槽之中(路2:6-7),而一群不起眼的牧羊人正一如往常的看守自己的羊群。就在这个时候,上帝的使者突然出现在他们面前,因此这些牧羊人产生惧怕。但我们可以特别注意,这位上帝的使者要他们不要怕,然后使者告诉他们不要怕的原因,一个关乎许许多多人的消息——“就是有一位成就上帝救恩应许和计划的主基督,祂已经降生并躺卧在马槽了”; 而路加告诉我们,这是一个大喜的消息。

在这里,我们需要暂停一下,来思考这些经文与圣诞节的关系。藉着路加的记载,我们可以看到“圣诞”的本身其实是一个好消息 ; 而这个消息的内容,乃是在声明一位救主基督的降生——祂是上帝要赐给人们最美的礼物。让我们仔细来思考,会发现除了基督教以外,世界上所有的宗教基本上都是在告诉人们:“一个好建议,如此做你就会成为好人”。但基督教却不是,因为“圣诞节”应该要帮助我们明白,基督信仰不是一个好建议,而是一个好消息——告诉你我,救主已经降生了。那为什么这位救主基督的降生是好消息和最美的礼物?因为,我们需要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收过一些礼物,是我们根本不需要的,相信当收到这些礼物时,其实是一种困扰对吧。即使是你收到一份很喜欢的礼物,但让我们试问,这份礼物你明年或多年后还会喜欢吗?还会需要吗?我相信答案往往是“否定”的。而上帝所赐下的救主却不是这样的礼物 ; 因为,圣经告诉我们,若没有耶稣基督的救赎,每一个人的一生都是活在虚空的光景中 ; 就如同电影〈美女与野兽〉一样,我们一直想要活得像“人”,但却总是发现自己像一头“野兽”。最终,等待我们的结局就是死亡(来9:27)所以你有发现吗?“圣诞”是一个好消息——因为,耶稣基督不仅是最美的礼物,祂也是你真正需要且永远不会退流行的礼物 ; 因祂要将自己给你,拯救你脱离死亡的辖制,祂要完全的来爱你,将那真爱的吻赐给你。

当我们明白圣诞节是一个好消息时,路加继续带领我们来看这个好消息带来的果效。当主的使者报告这个大喜的信息时,有一大队天军齐唱:“在至高之处荣耀归与神!在地上平安归与他所喜悦的人”。这里帮助我们明白——圣诞节是一个好消息,而这个好消息的果效,就是要将荣耀归于神,并将真正的平安赐与神所喜悦的人。各位亲爱的读者们,这里的信息是非常颠覆性的。我想邀请大家想想,为什么现在的圣诞节会越来越讲求气氛和各式各样的派对?因为我们活在一个“极度需要感觉”和“自我需求被满足”的时代。我们的平安是创建在感觉良好,以及需求得到满足之上。但仔细想想,每次我们的感觉被满足,或是这些欢乐的派对结束后的隔天早晨,等待我们的并不是真满足,而是更多的空虚。但圣诞节的好消息,会开始翻转我们的眼光,将我们的焦点从“自我”转向“上帝”——使荣耀归于神。因为,我们之所以活得如此空虚,就是因为罪——使人与这位上帝隔绝了(故我们需要不断地关注自己)。因此,我们所需要的并非不断地满足自我,而是要回到生命真正的源头,我们需要与神和好,我们需要救赎 ; 这却是世界所无法给予的。所以,上帝所赐下的真平安,不会只是一种感觉,乃是根基历史的事实——耶稣基督真的在十字架上救赎了我们,祂使我们与上帝和好,除去我们的罪,祂也会成为我们永远的至宝(腓3:8)。看到了吗?唯有当我们认识真正的圣诞节,才会开始脱去狂欢和自我中心的兽皮,拥有上帝所赐下真正平安的礼物——主基督。

那我们可以怎么回应这一份礼物?牧羊人的反应,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首先,他们相信了这个消息。这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若他们并不相信上帝使者所声明的信息,那么他们就继续的牧羊就好,这大喜的信息也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可是,他们相信了这个消息,然后就彼此“出发”去“看看”——上帝所成就的事情。各位读者们,这就是我们对于“圣诞好消息”最好的回应。我们要用信心来相信这个消息是真实的,有一位救主真为我们而生 ; 接着,我们就去看看。可以怎么看?我想邀请你,可以来到一间教导真理的教会,来学习神的话语和敬拜祂(路2:20)。因为,这位主基督祂降生、受死,如今已经复活了,而教会就是祂所充满的地方。因此,当你来到一间教导真理的教会时,你就是来“认识”祂并“看到”上帝所成就的事情了。

走笔至此,或许大家会有疑问:“我们是不是不可以过圣诞节了”?笔者不想在此讨论如此复杂的议题。但笔者想要建议大家:“如果你已经是一位基督徒,那么藉着圣诞节,让你再次来思想福音的好消息 ; 同时,当你在送出每一份礼物时,试着鼓起勇气,也向对方声明真正的礼物——耶稣基督来救我们了。如果你还不是基督徒,那么我想邀请你来相信这个好消息 ; 我们总是寻找真爱和真满足,但圣经告诉我们,真正的爱和满足唯有在耶稣基督里面,而祂已经来了。你相信吗?如果信,那么你已经真正的在庆祝圣诞节了”。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感恩节特别影片:不抱怨就很好了,还要感恩?

虽然“感恩”是基督徒最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是圣经对我们的教导……但是, 真的很难啊!

面对生活那么多大大小小不顺心的事:家人突然生病、突然面临财务危机,或是工作异常忙碌,薪资待遇却无法匹配工作量;甚至是当下需要紧急传送文件的时候电脑却正好宕机……

那么多如鲠在喉、如芒刺背的糟心事,琐琐碎碎地叫人烦躁不已,有时候也真的看不懂上帝为什么要让我们经历这些(实在是看不到一点好处),而且这么多的磨难阻碍难道不会更加消磨我对上帝的信心吗?当别人都在抱怨,甚至发泄的时候,我能不抱怨就很好了,还要感恩?

然而其实“感恩”并不是一个外在行为,也不是口里念叨着“感谢主,感谢神”就是感恩了;或是面对糟糕的境况仍旧心口不一地强迫自己为困难“感恩”。诗篇的作者大卫面对敌人攻击或是朋友背叛时,并没有为这些感恩,他乃是呼求上帝,回想上帝的作为。而当他如此做的时候,不知不自觉就能在诗篇的结尾颂赞上帝。“感恩”,是上帝赐予心态和眼光的转变,使我们能专注看见上帝良善的作为。

因此,我们不为生命中的糟糕的状况感恩,我们感恩的是,无论什么境况上帝都掌权;无论发生什么事,耶稣基督已经为我们死而复活,赐给我们永生的事实不改变。这样的事实给我们盼望,转变我们的眼光,提醒我们——比起我们已经拥有的永恒的、丰盛的恩典,糟糕的处境不过沧海一粟。我们其实拥有想象不到的能力和恩典,因为我们拥有上帝自己!就如哈巴谷所说:“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圈中绝了羊,棚内也没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华欢欣,因救我的上帝喜乐”(哈巴谷书3章17-18节)

当我们选择感恩的时候,也许可以看到:虽然工作突然忙碌,但依旧可以为自己的高效而感恩;虽然家庭、工作等许多事情要兼顾,上帝给的力量却足够;虽然面对家庭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困境,但自己也因此成长不少,能够更成熟地面对难处……无论如何,“上帝对我们的拯救”,就是最大的恩典和最大的福分了!

雅米团队制作了一支关于抱怨与感恩的视频,点击视频链接  感恩节特别影片:不抱怨就很好了,还要感恩?,听听看他们面对那些生活中想要抱怨的事,又如何转向感恩的吧!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中秋特稿:真正的团圆

 

作者:青山

 

人为什么庆祝中秋节:渴望关系圆满美好

农历的八月十五,全世界华人不论身在何方,都会欢庆这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中秋节对华人来说有特殊的意义,最核心的象征就是圆月。圆月在古代文化中象征着圆满与合一。我是在中国出生的,小时候每年的中秋节晚上,我们都会吃月饼,赏月,享受一家人团聚的美好时光。成年后我在外地求学、工作,就没有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了。但是每年八月十五,我妈妈都还是会给我打电话,问问我有没有吃月饼。我的妈妈只是挂念我有没有吃月饼吗?当然不是,她只是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她对远在他乡儿子的思念。而人庆祝中秋节其实就是想要享受一种圆满的美好,一种爱的关系的和谐与美好。

上帝把这种渴望放在人心里

无论是中秋节的团圆,还是日常生活中我们对家庭、朋友的依赖,实际上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种根本渴望——建立爱的关系。我们渴望被理解、被接纳,渴望与亲近的人一起分享生命中的喜乐与悲伤。这种情感根植于我们人的本性中,而这样的渴望正是上帝赐给我们的。上帝最初创造人的时候,正是要人学习建立爱的关系。就如上帝为亚当造了专属于他的帮助者夏娃,使亚当可以学习与另一个人建立爱的关系。而终极的爱的关系,便是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好让人在与上帝的同在中得到满足,上帝也因人彰显自己的荣耀。

罪导致人无法享受真正的圆满和爱的关系

每次回去家乡,我都很期待,我的家人也很期待见到我。见到家人我们也会很开心。但是很快的,每次回去不久,我和家人就会莫名其妙地产生矛盾,有时候是他们的一些观念和行为我觉得不是很合适,有时候是我们彼此说话的语气没有耐心。总之,我们的团聚不会是我一开始想象的那么完美和美好。

我的家人是爱我的吗?当然,我也是爱他们的,我们彼此都很渴望团聚。但是家人之间总是没有办法完美,有时候会有吵架,有时候我们会觉得难以理解对方,有时候我们无法原谅和接纳。

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自我中心,我们都犯了罪。

罪破坏了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也破坏了我们与人的关系。我们变得不爱上帝,不爱人,但是非常爱自己,首先想到的都是我、我、我。因此我们再也没有了真正的合一、团圆和圆满。

除此之外,有的人还因为失去亲人而无法团圆;或者在外地无法回家乡团圆,因此只能孤单。当中秋节大家都在团圆的时候,身边却没有人可以和自己一起分享团圆的喜悦,享受爱的关系里的连接。

这些的不完美、失落、不圆满,都让我们发现,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找不到真正的圆满、真正的合一的爱的关系。我们与人的关系被破坏了,我们与神的关系也破坏了。

因此我们渴望真正的团圆——人与神的和好,人与人的彼此相爱。但是这种渴望能实现吗?这种美好真的存在吗?

在基督里有真正的美好的团圆

圣经启示我们,神是创造我们、爱我们的天父,我们人类的终极团圆,是与祂的合一。创世记中记载了人类与神的最初关系:在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与神同行,他们彼此亲密无间,与上帝之间也没有隔阂。这种关系是完美的团圆,是一种没有痛苦、没有孤独的存在。然而,人类因为罪的缘故,背离了神,与神的关系破裂,失去了这种最初的圆满。这导致了我们与神的分离,也让我们在世界上的团圆变得如此短暂和有限。

但如何恢复这种关系呢?唯有藉着耶稣基督。耶稣基督是人和上帝之间的中保,中保的意思是在一段关系里面联系双方的中间人。因为他是上帝独生的儿子,是完全的神,却愿意成为人来代替我们的罪而死。圣经说:“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照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哥林多前书15章3-4节)。因为耶稣基督是神人,他满足了上帝公义的标准,因此只有他才有资格,也能够替我们承担罪的后果,就是死亡,还有死亡带来的一切痛苦、失落、失去。我们的灵魂都死在罪里面,生来就是自我中心,只有他才能救我们脱离罪和死,能够和上帝恢复关系;也只有他能赐给我们新的心,使我们能够学习去真正的爱人。他修复我们与神之间的隔阂,使我们能与神真正的、永恒的团圆;他也使我们能去爱人,使我们与别人真正团圆。

同时,这样真正的团圆也包括我们在神的家中,成为神的儿女。圣经说:“凡接待他(耶稣基督)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给他们权柄,做上帝的儿女”(约翰福音1章12节)凡信靠耶稣基督的人,耶稣基督的天父也成为我们的天父。耶稣基督在死后第三天复活了,他复活说明他就是神的儿子,说明他没有罪,说明他已经战胜了死亡。他复活之后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也是你们的父,见我的神,也是你们的神”(约翰福音20章17节)。我们从一个不爱神,与神为敌的人,到能够称神为我们天上的父亲“天父”。约翰福音17章里,当耶稣向天父祷告的时候,他说:“你所赐给我的荣耀,我已赐给他们,使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合而为一”,在这里说明,我们不但能和耶稣基督联合,也与其他相信耶稣基督的人“合一”。因为我们与上帝的儿女都是在基督里面的,这种合一超越死亡,是人最终的团圆;这样的团圆不是脆弱的,而是稳固在基督的救恩中,永远不被破坏。

永恒的团圆:天堂的盼望

今生的团圆不管如何美好,总有消失的一天,因为还有死亡在等着我们。但是因为耶稣基督已经胜过了死亡,所以死亡就不能破坏这真正的团圆了!即使我们的身体死了,圣经告诉我们,将来我们要复活,并且在神的国度中,我们与耶稣基督能永远团圆,再也没有罪和死亡能分开我们。这种团圆不再受限于时空或死亡,而是永远的。启示录21章中描述了新天新地的场景:“看哪,神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作祂的子民,神要亲自与他们同在,作他们的神。”这段经文描绘了最终的团圆景象:神亲自与我们同在,我们不再分离、不再流泪,疾病、痛苦、死亡将被完全消除。

走向真正的团圆

中秋节让我们思考团圆的意义,提醒我们看重家人、朋友之间的关系,珍惜与他们相聚的机会。然而,这种团圆始终是有限的,无法满足我们心深处对永恒和圆满的追求。只有在上帝里面,我们才能找到那种更高的团圆,一种不被时空、苦难或死亡所打破的团圆。

当我们通过耶稣基督与神重新建立关系时,我们不仅得到了今生的圆满,更得到了永生的盼望。这是我们最终的归宿,是那更高的团圆,真正的团圆,完美的团圆,一种永远不会破碎、永远不会消失的圆满团聚。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清明节特辑:思想生死与福音

 

作者:清晨

有声播读:佳音

 

清明临近,天空按时落下纷纷时雨,草木生发,郁郁蓬蓬。四月明明是万物复苏的时候,古人却偏偏要在这生命旺盛的季节纪念死亡,要我们带上嫩绿杨柳鲜艳繁花走向坟墓重温死别,仿佛是一句意味深长的警醒,生恐我们一时被春之繁华迷了眼,忘记死亡这一重大主题。

但我们还是忘了,或者说我们一直在逃避。我们不喜欢谈到死,颇有些讳疾忌医,按我周围人的习惯,有生之时就该做些“有用”的事,让自己日子好过一些,谁也不要提到死,如果死亡来了,那就叹息吧,哭泣吧,这之后呢,斯人已逝,活着的人还是要多做些“有用”的事,少想些有的没的,让自己日子好过些最是要紧。清明的时候还不忘带上一些纸钱元宝烧给黄泉之下的亲朋好友,希望那些死人的日子也能因着钱财好过些,如果家庭再富裕一点,这些人还会烧些纸房子纸车甚至纸仆,也不知是在做给别人看还是在自我安慰,似乎在说,看吧,在世上多有富足,多有光彩,就算死了之后也是一样的。

在娱乐和消费主义大行其道的当下,人们对死亡的态度越发淡漠暧昧。越来越多人轻易地自杀,社会舆论对这些自杀者的态度,也从一开始的同情,转变为冷漠,有些人甚至说,自杀者都是些没用的人,一点挫折都承受不起,死就死吧,别给别人添麻烦就行。清明临近,人们关心的也多为三天小长假,商店早早摆上了清明特色饮食,各大景区也开始各显神通招徕游客,我们懒得再去思考生死,只想享受这吃喝快乐的日子。

这并非是外邦人专属的愚蒙,身为信仰者,我也常不知不觉持有这样的态度,觉得死亡遥远、缥缈,而且我较之他们更有恃无恐些,因为我知道我是个基督徒,蒙上帝保守,会在将来得到永生,这样,所谓死亡越发于我无害了。我看多了自杀的新闻,看到这里或者那里,有多少人因天灾、事故、疾病丧生,常常也懒得再去叹息。世俗的冷漠在我心里滋生蔓延,一开始可能还稍有抗争,后面渐渐觉得理直气壮,理所当然:毕竟我又不能做什么!

我浸泡在周围世界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中,身为基督徒却与世界为伍,思想行径所差无几,又何止这一例?世界的甜言蜜语迎合我的私欲,又以明枪暗箭作为威胁,如果我选择妥协,与世界和好,真是最轻松的做法,这样一来,我不会有对抗私欲的挣扎,不会有不合群的恐慌,不会遭遇不解和中伤,或许还有世上好处收入囊中。而选择坚守真理又是多么难,当世界鼓吹“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却视宽容忍耐为无能;当世界都爱戴权势黄金,却反将“不拜金”者视为异端;当世界都爱花花衣裳,简单朴素变为充满嘲讽的贬义词;当世界高举自我中心,自我牺牲变为傻瓜的象征……世界的腐蚀比想象中温柔许多,它是温水煮青蛙式的,不紧不慢,让我一面自我感觉良好,一面慢慢下滑。多少人是这样逐渐圆滑还自以为成熟的,多少光芒是这样暗淡的,又有多少人就是这样一点一点死去的。

身为基督徒,死亡就与我无害无关吗?我曾以为死亡是一个休止符,它会在不知何时突然出现,急速打断生命乐章,为生命划上句号。但我现在发现死亡是一个渐弱符,身体的死亡,发生在每一分、每一秒,而灵魂的死亡,发生在我们对世界的每一次妥协、每一寸让步。保罗曾说:你们死在过犯罪恶之中…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以弗所书2章1-2节)。死亡是一个进行时,不在未来而在当下,不是猝不及防,而是每况愈下。许多人活着,却早已死了,死在罪的国度之中,黑暗之君的权势之下。

但永葆初心实在是太难了,就像我们已经看惯了理想青年变为社会油条的故事。年轻时怀揣着的热情与正直,在风风雨雨中打磨殆尽,心灵的死亡似乎也正像身体的死亡一样,是一条牢不可破的铁律,谁也对抗不了。是的,我们软弱、渺小,靠我们自己无法逆转,但是,不是有一位已经替我们胜了那死的权势吗?我们的耶稣基督曾为我们受难、又复活,为我们逆转了生死的铁流。这一复活的恩典,不仅在末日馈赠我们,更在当下,真实地浇灌在我们身上。复活的基督与我们又真又活地联合,帮助我们与那同样发生在当下的沉重死亡相抗衡。我们后退,祂就牵着我们再前进;我们跌倒,祂就搀扶我们再站起;我们与邪灵同流合污,祂就洗净我们,叫我们又能抵挡试探;我们走一步深向“死”,祂就领我们向“活”回转,逆转死的引力,蹚过死亡湍流,溯洄而上,反倒一步一步走向更多更丰盛的生命。主说:复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虽然死了,也必复活(约翰福音11章25节)。保罗在以弗所书中说我们曾死在过犯罪恶之中,但更重要的是,上帝却叫我们活过来(以弗所书2章1节)。

也许,正因为我是基督徒,所以死亡与我格外有关。已死之人怎能知晓自己的死亡,世界之子怎能识别四围的试探,只有上帝复活的人,才能更深地体会到死的沉重,才会在每日靠着基督与罪对抗的过程中认识罪的毒害。基督的复活就在此刻与我们息息相关,祂已经得胜,而我们,“我们要因祢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上帝的名竖立旌旗”(诗篇20篇5节)。等待我们的并非泯然世人,而是逐渐成圣,我们在来世有莫大的指望,在今生、在活人之地也必得见耶和华的恩惠,这对我们而言,是多么大的盼望,多么大的安慰。

所以,不要无视罪,也不要恐惧罪,下一次挣扎的时候,我们一起来祷告吧,上帝向来是帮助我们的。无论是遭遇欺凌、犹豫动摇、还是灵性低迷、内心麻木,或是需要供应以渡过艰难时期,都让我们一起来祷告吧,福音的恩典是叫我们归回安息的,上帝甚至不需要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专心等候祂,祂向来是信实的,祂叫我们不要惧怕!

清明时节雨纷纷,我们都只不过是在这个死亡世界匆匆赶路的行人罢了。在这个物欲横流、人心浮躁的世代,能停下脚步思考的人是有福的。看破魔鬼粉饰太平的把戏,看到死与罪的权势是多么猖獗,今世是战场,我们正穿过枪林弹雨。与此同时,当壮胆、坚固己心,每次看到罪,都更多地看向基督,能认识到罪,本身就已是复活的明证,说明上帝已经开始做工,耶和华是我们的盾牌,祂为我们争战,我们必不至羞愧。

清明时节,我们一起停下脚步更多地思考、纪念吧,思考十字架,思考空坟墓,纪念死亡,更纪念复活。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