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感情将我推向上帝(有声中文)

作者:Hilary Charlet,美国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有谁喜欢打击?而且是一个个地接踵而来。几周内我前后经历了两次,让我跌进了伤痛的低谷,那份刺痛到如今依然在雕琢我、改变我、伴随我,将我推向上帝,跪在祂面前流泪。

 

大约两年前, 我确信自己找到了“那个人”,那个可以共度一生的人,那个逗我开怀大笑,为我开车门,抽时间给我打电话, 陪我去教堂,带我去约会的,可以无所不谈的人。那个一星期七天天天都要见的人——至少一开始是这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段感情里我跌得越来越深,直到有一天,一切突然嘎然而止,我跌了个底朝天。那天晚上,我去他家打个招呼,他几乎不敢看我的眼睛,短短聊了几分钟,我就走了。晚上正准备睡觉时,忽然收到他的短信,“我想我们还是做朋友吧。我需要一些自己的时间和空间”。

 

那晚之后,无法摆脱的被拒绝感一直跟着我。我们再没见过面,聊过天,连个电话也没有,就这样结束了。几个月后我试着联系他,想看看他怎么样了——结果毫无回应。

 

几周后,在哥哥和嫂子婚礼上的经历让这种被拒绝感更加彻骨。

 

我去和一位近亲交谈,她却不愿直视我,只言片语后就避开我走了,我当时非常纳闷。几天后竟听到传言说我拿了她的东西。她的一件毛衣不见了,她认为是我拿的,我震惊极了。

 

两个毫不相干的人,对我来说都很重要的人,就这样彻底背叛、拒绝了我。她怎么可能这样想我?我和他如此在乎彼此,怎么突然之间就变成了陌路人?

 

我想不出造成这两段感情破裂的任何原因,只能归咎自己,对自己说——因为我不配,我太脆弱,有太多问题。

 

被忽视、被疏离,被回避,却又没有答案的那种刺痛不断地击打着我。让我相信我永远不值得拥有真爱,甚至连拥有家人的关系都不配。

 

我睡得越来越少,吃不下东西,无力感淹没了我。但我用微笑来掩藏自己,遮盖内心的挣扎。姑姑注意到我的体重减轻后,向母亲表达了担忧,而我只简单地以“锻炼和健康饮食”应付过去。

 

多少个漫漫长夜,躺在那里无法入眠,任凭眼泪横流,空虚和心碎让我心如刀绞,我只能向上帝呼求,让祂拉近我。就是那时候,他祂接纳我,提醒了我我在祂里面的身份。

 

我并不破碎;而是在被塑造(以赛亚书64章8节 )。

 

我不缺乏;上帝会充充足足地供应我一切所需用的,而不是我想要的(腓立比书4章19节 )。

 

我并不软弱;我正在主里重新得力,如鹰展翅上腾(以赛亚书40:28-31 )。

 

第一次,我知道我是多么炽热地被爱着。也许人会拒绝我,但上帝永远不会。我知道上帝是良善的,正如罗马书8章28节所说,祂会让万事互相效力,让我得益处。即使我当下我感觉不到这一点,但我会抓住上帝的应许。

 

我不再盼望电话的铃声,等待某个人,而是拿起圣经,因为上帝已经在那里等我了,祂的应许会对我说话。圣经里的人物经历了一次次的试炼,但上帝仍然是信实的,祂的应许不落空。祂要把最好的给祂的子民,即使这意味着让他们经历磨难,而祂会一直带领、一直陪伴。

 

我没有找借口躺在床星期天不去教会,而是来到上帝的面前,敬拜祂,称谢祂的信实。只要有时间,就如干涸之地般吸纳祂的真理,慢慢地,我的视角从困惑、悲伤和破碎,转向完全、信任和期待。

 

虽然环境没改变,但我的内心却翻转了。

 

我虽感到心碎,但我知道祂会把我的心粘合起来,祂的爱和信实会透过伤痕照耀到我周围的人。

 

我虽感到空虚,但我知道我可以在祂身上找到满足。在那些破碎的关系中我无法得到的陪伴,祂每天都丰富地给我。在祂面前,我不需要成为别人,做自己就好,可以随时去找祂,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

 

我虽感到虚弱,但祂伴我左右,搀扶我,给我力量和盼望。

 

直到今天,我还没有见到这两个人。我尝试过修复跟其中一位的关系,但这需要时间。虽然我们通了电话,但依然能感觉到电话两边关系的紧张,我不确定什么时候能鼓起勇气去拜访。不管未来这一切能否修复,不管我还要经历什么,现在的我知道我在主里的根基,在主里的身份,任何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改变这一点。

 

不管经历高山还是低谷,我都是上帝的孩子,被爱,有价值,完全,被祂充满。我的被造奇妙可畏,我并非软弱、无力、我的生命有意义。

 

你也一样。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疫情之下,恋爱的你可以怎样保持清洁的心?(有声中文)

作者:Wendy Wong,新加坡

翻译:晓晴,中国

有声播读:杨澜,中国

 

我和丈夫结婚差不多有一年的时间了。但在婚前恋爱的两年时光里,我们抵挡情欲犯罪的旅程又痛苦又疲惫。

我们尽一切努力在主面前保持圣洁:阅读文章、背诵经文、祷告、反思每一次的挣扎并设立身体界限。但几乎每次只要一见面,所学的东西都被抛之脑后了。

抵挡情欲就像一个巨大的十字架,沉重得让我们无法在走入婚姻的旅途中背负。然而上帝却指引我们前行,走上一条充满恩典和饶恕的道路。圣灵曾耐心地引导我们认识上帝的真理,因此我们每走一步,便更加明白何为要忠于上帝。

如果你也像我们一样在恋爱中因情欲诱惑而挣扎,并且期待着有一天在封城令解除后终于可以拥抱另一半,但又害怕可能会跌倒,那么我鼓励你在如今居家隔离的季节中祷告,并与另一半讨论一些在主里追求喜乐、抵挡罪恶的基本原则(我也称它们为ABCs)。当然这些也适用于情欲之罪以外的任何其他罪。

 

1.在基督里

在恋爱的过程中,试探可能会让你忘记基督才是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中心。就经验来看,哪怕是日常生活中细微的选择,我们也很容易用其他事物替代祂:选择与对方见面而非享受与祂的安静时间,选择发短信或打电话而非祷告,更专注于彼此的生活而非服事他人或参加团契。

然而事实正如约翰福音15章1-17节所说的,离了耶稣,我们就不能做什么。没有祂,我们无法设立并持守界限,无法抵御任何试探,也无法在行动和思想上让祂喜悦。

只有我们在祂里面、倚靠祂、属于祂才能结出基督般的仁爱、信实、节制这些果子(加拉太书5章16-25节)。那么在基督里到底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要主动了解祂:放开忙碌的双手,静静地坐在祂的脚前,倾听祂的话语并沉浸在祂的同在里。

这意味着要把与主的时间和关系放在首位;意味着要花时间向祂祷告,独自或两人一起阅读并思考祂的话语,与对方分享个人的祷告和思考;意味着在祂的同在里寻求安静的喜乐和平安,切慕祂,并在祂里面得饱足(诗篇63篇1-8节)。

当我和丈夫让基督居首位并选择住在祂里面的时候,才渐渐明白自己对上帝犯了多么严重的罪。因此,我们坚定要把耶稣的爱放在第一位,爱祂并严守与祂的关系。

 

 

2.设立并持守界限

帖撒罗尼迦前书4章1-8节说,上帝的旨意就是要我们成为圣洁。这在恋爱中意味着要设立身体上的界限。

首先,你们双方必须同意圣洁是关系中的要素。接着在最终相互见面之前,你们还应该提前讨论彼此适合什么样的界限。可能每个人,每对情侣的情况有所不同,但一定要尊重对方,因为对你来说不成问题的事可能会对伴侣产生巨大的试探,反之亦然。

随着时间推移,我们会了解哪些界限有用,哪些没用,可以持守并加强那些有用的界限,消除在实际中适得其反的界限。

例如,我们发现避开黑暗和隐秘的场所比如晚上的公园和电影院很有用。但若完全避开所有身体接触(比如短暂的拥抱或轻吻脸颊)则让我们更加欲火攻心。

在一段关系开始之初就达成一致并持守界限非常重要——这是我们后来才意识到的。而且,要为界限设立相应的后果:例如,如果越过了某个重大界限我们就决定在一个月内互不见面,并单独悔改寻求主。只有通过设定和持守界限我们才能在上帝的恩典中学会自控和自律。

 

 

3.弟兄姊妹的监督

还记得那个星期天,我们在教会长辈面前承认与情欲的斗争。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做,很担心会受到论断或被冷眼相待,毕竟他是教会的领袖,在我进入恋爱关系之前就认识我多年。但当我们三人坐下来,我当时的男朋友向他承认我们遇到的挣扎时,这位领袖很平静。他没有严厉地谴责或责备,而是鼓励我们并在当下为我们祷告。

我们还找到了教会里两对年长的已婚夫妇,两位太太曾在早期对我有过教导。每当越过边界,我们会在悔改并寻求上帝和彼此的宽恕后向他们承认所发生的事情,并请他们为我们祷告。事实上,把痛苦的挣扎告诉长辈并没有直接改变我们处境。但知道我们会并且也应该向长辈说明情况,不知不觉地我们就能慢慢做出正确的选择了。

这些长辈也会主动与我们定期碰面,有时会为我们祷告,讲述上帝关于情欲和婚姻的信息,有时只是随意聊聊近况。同样,我也会与在基督里的姊妹分享,她们也会和我一起为彼此在恋爱中的挣扎祷告。

如果没有教会,我们会因为羞愧和内疚而更加痛苦。在生命中与教会长辈连结帮助我们扎根在上帝的话语和祂的教会中,并在语言和行为上体验何为爱的真理。

列出一些也许能在这段旅程中陪伴你们的属灵的夫妇和在基督里的弟兄姊妹,不要因为害怕承认所犯的罪而不敢向他们求助。作为基督的肢体要如此行:以爱心和行善彼此劝勉(希伯来书3章12-14节,10章24-25节)。

最终,保罗在谈到恋爱中的欲火攻心时清楚地表明:嫁娶(哥林多前书7章9节)。

交往了六个月后,教会的领袖在听了我们面对的挣扎后正是这样说的。他已经确定我们忠于基督也忠于彼此,所以直白地问出了这个让我们大吃一惊的问题:“如果你们爱基督也爱彼此,是什么阻止你们结婚呢?”

现在我们结婚了,也意识到作为一对走向婚姻的年轻情侣来说,这个建议对我们来说看似简单却至关重要。

当然,结婚应该经过深思熟虑和殷切祷告,不仅是彼此间,还要与基督里的肢体一同祷告。

若有任何不确定,你都可以和那些在身边教导和陪伴你们的弟兄姊妹分享并祷告。现在正是明白上帝如何带领你,要把你们带向何处的最佳时机。

如果你和你的另一半因为疫情隔离,几周甚至几个月无法见面,我祷告借着这一次机会你们能在祷告中成长,而非放纵任性。在解除封城的那一天,当你们迈向另一半时,我也祷告你们能在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圣洁中拥抱而非心中带着更深的罪恶和悖逆。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我没有时间参加小组聚会(有声中文)

作者:Kelly Wiarda, 美国

翻译:Abby , 中国

有声播读:Joya,中国

 

“生活并是不只有周日。我们希望你们同教会的人联结,并肩同行。”

多年来,在教会里总会听到这些话,我通常选择忽略它。毕竟,作为两个小孩子的母亲,我要工作,又要做好妻子的职责。还有社交生活,朋友,和家庭聚会。同很多人一样,我们真的很忙。我们无法参加小组(也称为团契,生命小组等)的理由也顺理成章。这就是我准备的话术,以防有人问我。但通常,没人会直接询问,而仅仅是在教会讲道结束后的一个很容易就可以忽视掉的呼召。

秋季的一天,我和儿子们正一起为丈夫负责训练的球队加油,这时教会的一个朋友问我,是否考虑参加今年秋天的小组。

我大吃一惊。思绪顿时飞驰起来,她怎么可能在参加小组呢?她有工作。她丈夫在教会任职,另外还在担任主教练。再说,他们的孩子比我们的还多。我只能尴尬地笑着回答:“你的意思是赛季结束后?” 因为运动季是我们一年中最忙的时候,我无法想象在如此繁忙的时刻再加任何一件事。

但是,那天,一粒种子被播下了。被如此直接地邀请后,我的内心开始涌动。我们清楚,养家糊口和发展事业的忙碌不可能很快就慢下来,但联结的机会在叩门。

长话短说,季后赛结束后,我们加入到一个小组,与其他五对来自我们教会的夫妻,开始了每周聚会。最后我和丈夫意识到我们真的很想在周内有机会和大家互相联结,渴望我们在生活、婚姻和家庭中,能有更多的属灵互动。

这感觉像是一次信心的飞跃。我们要面对很多未知因素。我们需要在儿童托管上寻求额外的帮助,希望有人可以帮我们看管孩子入睡。我们只认识小组里的另一对夫妻,所以我们要经历尴尬的相互介绍,希望我们能有一些共同点。我还是不太明白上帝为什么要安排我们到一个几乎都是陌生人的小组,使我们原本就很繁忙的生活更加忙碌。

然而,一件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加入小组后不久,我们发现自己真的很关心这些人,甚至在还没能记住他们所有的名字之前。你看,他们的生活也很忙,有些人还有远远超出了我之前任何借口的健康和生活问题。但几周后,我和丈夫发现我们加入到了与他们并肩同行的路程上。

我们的心慢慢被改变了。我们不再把精力聚焦在抚养一个新家庭的事务和困难上,而是开始为我们的健康、为我们有幸能够养育自己的孩子而感恩。我们不再把注意力放在我们有什么或能挣多少钱上,而是被挑战去寻找给予的方式。

甚至在小组时间之外,我发现自己还会谈论这些夫妻和他们的情况。就好像我的心在和这样一个事实搏斗:在我的城市,我的教会,这群和我同龄的人,正在经历收养、生育、癌症和慢性病等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我不确定自己是对他们的处境感到更惊讶,还是对他们在人生风暴中仍有盼望,感到更被鼓励。这成了我们家和我密友圈里的一个话题。

在心灵成长的同时,我发现自己面临着挑战,要审视自己的生活,寻找更能用心对待孩子、丈夫和亲密圈子的方法。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去帮助所有人,但我听从了上帝的召唤,去关心他们、为他们祈祷、并寻求祂的指引,当祂呼召我时,我会做出行动去倾听他们。

为什么我要与你分享这些?我并不是想让你出于愧疚去做一个承诺,而是鼓励你换一种方式思考。有时,我们会在自己的怀疑和借口之中耽误了过长的时间。我知道我曾经就是这样。

也许对你来说,上帝一直在以一个想法或者一个机会来敲你的心门,你却一直没有回应。对我来说,那就是去参加小组的呼召。这不仅仅意味着每周多打开一次圣经(尽管读圣经很有帮助)。而是一个提醒,提醒我有意识地参与到祂子民的生命中,并明白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希伯来书10章24-25节,提到了对教会的劝勉:

 

“又要彼此相顾,激发爱心,勉励行善。你们不可停止聚会,好像那些停止惯了的人,倒要彼此劝勉;既知道那日子临近,就更当如此。”

我之所以喜欢与其他基督徒聚在一起,是因为我们可以被他们的信仰见证以及他们在当今社会如何活出信仰所启发和鼓励。我从小组中得到的收获来自上帝的话语,也来自于目睹上帝的子民如何在现实和困难的情况下,活出有信心的生命。

即使是在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当下,我仍然在小组里面,我会和小组的其他妻子们发短信,在面对未来的未知情况下,我们一起交流近况、互发照片、经文并互相鼓励。这也激励着我去接触和关心那些小组之外的人群。想起那些可能孤独或陷在沮丧的人们,为他们祈祷,问问他们过得怎么样。既然团契不仅限于某个小组,我们可以在我们的圈子内拓展,使用各种平台来实现团契的延伸。

我希望你能回应上帝的呼召,迈向在祂里面的更美好、更丰盛的生命。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我有一个梦想

我们邀请了无家可归的人来参加我们的婚宴

作者:Ng Jing Yng,新加坡

翻译:Anna,中国

Yio Chu Kang教堂里传出的欢声笑语在夜色中回荡。盛装出席的上百个宾客谈笑着,兴致勃勃地享用着佳肴美食,看起来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婚宴。

只是,像任何其他婚宴一样,它有自己的别具一格。

在新加坡,年轻人会斥巨资来准备他们盛大的婚礼,而新婚夫妇37岁的Abraham和25岁的妻子Peng Cheng Yu却选择了邀请无家可归的朋友来加入他们的结婚仪式。这些朋友来自Abraham和一个朋友发起的事工——Homeless Hearts of Singapore(新加坡“无家可归的心”事工)。

没有大肆铺张的婚礼套餐,没有专业的摄影师和华丽昂贵的礼服,这对夫妇把大部分的钱花在为宾客预备丰盛的宴席,为他们准备一场狂欢上面。

*婚宴和婚礼现场的照片

Cheng Yu解释:“我们想让这场婚宴看起来像是天国的宴席,让他们感到丰盛的供应。”

这个想法来自路加福音14章12-14节: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夫妻俩最初的计划是想在唐人街举行婚礼,因为这个事工中大部分朋友会每天在此聚集。他们的计划是“把婚礼带到这些人身边”,Cheng Yu说,但是没能实现,因为场地在婚期那天已经被预定出去了。

为了尽可能创造出团契氛围,夫妇俩决定用长餐桌而不是传统婚宴使用的圆桌——只有四张小圆桌留出来给父母和近亲。来自Homeless Hearts的25个朋友被安排在长桌围坐,有提前选出的一些朋友陪着,其他的客人就可以随意入座,方便大家自由交流。夫妇俩还细心地在婚礼仪式中加入了马来语演唱的赞美诗,好使他们说马来语的朋友们也可以融入。

*夫妇二人和他们的朋友,包括在Homeless Hearts的朋友们

起初上帝的供应

的确,对于夫妻两个,他们在婚礼预备中最大的担忧就是来自Homeless Hearts的朋友们会感觉自己的出现与婚礼的场景不协调。他们记得在给他们发请柬时,有些朋友很犹豫要不要参加,尽管一再给他们解释,只要穿自己觉得合适的衣服就可以。

“他们仍会感觉尴尬,我们从未缺过衣服穿,所以不会懂得他们的感受,”Abraham一边摇头,一边说起那时他如何忽略了朋友们的感受。

但是,夫妻俩的预算快要超支了,不知道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然而,上帝回应了他们的祷告,一位教会姊妹主动支付了这些宾客的礼服费用,甚至还陪着他们去商店选衣服。

Abraham补充到:“在婚礼现场,看到那位“叔叔”穿得帅气整洁,每个人都盛装出席,场景真的很壮观。他们看起来跟其他人完全没有两样。”

*他们在Homeless Hearts的朋友穿着新衣

“上帝的国正是如此,没有分门别类,大家作为一个整体聚在一起”,他说。

整个婚礼准备过程,甚至婚礼当天,Abraham和Cheng Yu 都见证了上帝的慈爱和供应。他们的朋友们自愿为他们摄影,在宴会上帮忙。夫妻俩发现费用超出了预算,因为宴请比预想的花费要高。但是,为了给客人们一次“天国的盛宴”,他们还是决定按原计划进行。最后,他们得到的红包礼金使他们收回了花费的每一分钱。

“上帝的供应如此奇妙”,Cheng Yu 总结到。作为一名注册护士,邀请 Homeless Hearts事工里的朋友一直是计划的一部分。对于婚纱,她并没有很看重,从网上淘了一件普通的,她把要化的妆也保持在最基本的水准。

毕竟,这对夫妇重视的是婚礼要反映上帝的慷慨,成为一个展示上帝的爱和接纳的场合。

“我们花钱的方式也见证了我们作为管家为了上帝的国度如何善用手上的资源。”Abraham补充到。他指出新加坡中产阶级在给予时需要弃绝“缺乏”的思维模式——觉得自己没有足够的可以与人分享。

相反,他希望婚礼能鼓励人们慷慨施与,相信在我们放弃自己不多的财富时,上帝会丰盛供应。

这场婚礼的形式是受到了一些朋友的启发,他们邀请无家可归的人去过他们的生日派对,一起共进晚餐,而且把自己的家对他们开放。“我们真的很想让弟兄姊妹来思考,我们该如何以永恒的观点来度过今生,我们希望也同时祷告,我们的婚礼能在欢快中提醒大家,顺服上帝是一件多么棒的事情——当我们选择跟随上帝,我们会体验到上帝恩典的丰盛”。

这场婚礼也挑战了这对夫妻的观念,让他们看到把服事带到教堂围墙之外是什么样的。比如,一位来自Homeless Hearts 事工的朋友来到教堂讲台前,按照马来人的传统把他准备好的结婚礼物送给这对夫妇。感到意外的同时他们知道礼物表示对他们极大的敬意。夫妻俩有些惊讶,他们并未记得如何帮助过这位朋友,只不过就是在福音活动中花时间跟他聊过天。

“我发现不一定要做什么,而是在关系建立的过程中让大家看到我们里面的基督”,Cheng Yu 说。

同样,对Abraham而言,最感动的时刻是看到不同种族和阶层的客人能够互相交流,一起享受盛宴。Abraham引用诗篇68篇5-6节的经文“上帝在祂的圣所做孤儿的父,做寡妇的申冤者。上帝叫孤独的有家……”补充说,那天祂看到了天父对孤儿的心,无论是真的孤儿还是灵里尚未认识天父的孤儿。

体会天父对无家可归之人的心肠

婚礼上邀请来自Homeless Hearts的客人也有特殊的意义。夫妻俩相识就是在2017年12月这个事工的福音活动中。

一次去日本的旅行让Abraham看到了上帝对日本无家可归的人的爱,这次深刻的经历使他在2014年成立了Homeless Hearts。几乎同时,上帝在Cheng Yu 的心中也放置了一个负担,来关心那些贫穷和缺乏的人。

Abraham坦言,没遇到Cheng Yu 之前单身的这几年经历过挣扎。那时已经信主多年的他积极参与各种宣教之旅和传福音的活动,比如日本之行。但是,内心深处他仍感到挥之不去的深深的孤独感,尤其夜晚独自在异乡时。他仍然记得无数次挥动拳头,生气地问上帝“为什么我仍然单身”,“什么时候能脱离单身”。

我对上帝毫不隐藏自己,但正是那段时期我也感觉与上帝最亲近”,Abraham说,他也感觉自己单身时的经历使他更敏感地体会其他单身弟兄姊妹的心境。

令人惊奇的是,他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候也促成了新加坡Homeless Hearts 事工的成立。

在一次去日本的宣教旅行中,Abraham在东京黑暗的小巷里遇到了一些流浪者。他有感动给他们食物,但是身上钱不多了,他只兑换了500新币来支付两周的旅程费用。令他惊讶的是,第二天和一位日本牧师会面之后,他被赠予一包刚烤的面包。第三天,他又收到了一大盒蛋糕。

这两次他都把食物带到了巷子里,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分发给那些流浪者。即使只会说寥寥几句日语,带给他们的也只有面包和蛋糕,但Abraham不能忘记,在黑暗的巷子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进行简单的对话,背后是东京繁华的街道。

“这颠覆了我对教会和细胞小组的理解。就在那个地方,伸出我们的援手,和流浪者建立友谊就是教会”,Abraham说。

这次事件印在他的心里。一回到新加坡,Abraham就被激发要去看看新加坡教会对流浪的无家可归之人是如何服侍的。当他看到教会并未在这个领域做什么时,他决定自己发起一个事工,最终建立了新加坡的Homeless Hearts 。

他并不知道这会让他见到未来的新娘。Cheng Yu 发现Abraham处事成熟,是一个寻求上帝心意的人。反过来,Abraham也被Cheng Yu 的温柔、对上帝和对人的爱所打动。随着服事活动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他们发现彼此都对贫穷者有负担,两个人的心越来越近——最终决定一起开始新的生命之旅。

未来的计划

婚后,Cheng Yu 和Abraham去了日本度蜜月。即使在那个时候,上帝的国度也从未离开他们的心。他们旅游行程里包括去大阪的平民窟,去东京胡同小巷看望流浪者。

夫妻俩分享说,日本会是他们考虑长期服侍的禾场。但当下,Abraham和Cheng Yu 先考虑为Homeless Hearts的朋友们敞开家门,在家里开设聚会,因为那些朋友有些后来成了基督徒。同时,Cheng Yu 也利用她的护士技能来给社区贫穷的人提供护理帮助。

*两人在日本度蜜月

“我认为我们做的不是什么激进的行为,这只是回应了大使命的呼召,顺服耶稣的命令,爱上帝,爱祂的子民”,Abraham说。

他们的计划之一是发起一个社会组织,叫做“阿爸的家”,仿照宣教社区的样子。用Abraham的话来说就是,“无论贫穷还是富有,大家都可以进来一起围坐在长长的餐桌旁,享受一顿家庭晚宴”。Abraham和Cheng Yu 也希望给他们无家可归的朋友们做门徒训练,使他们也成为门徒,甚至成为牧师。

单身时,顺服上帝的呼召引领了Abraham和Cheng Yu 的生命。现在作为新婚夫妇,他们会继续顺服前行,来计划他们以后共同的服事之路。

“我们都可以从在小事上忠心开始”,Abraham补充道。

 

点击链接查看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荣耀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