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方法让你的人际关系更进一步 (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 美国

翻译:詹启圣,台湾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在我和家人刚移居海外的时候,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生活使得一切都变得比以前困难许多。在那样的情形下我深刻地感受到我需要朋友。真正的朋友——那种能够跟我一起坐在后门露台看着孩子把自己弄得满身是泥,并彼此倾诉心里话的人。我需要在我丈夫罹患疟疾时能够有人在场陪伴我、在我无法出席祖父丧礼时能够有人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

上帝知道我们需要那种因着爱而介入彼此生活的友谊。耶稣自己也是这样爱我们的。祂放弃了自己作为上帝的身份来到混乱肮脏的人世间。祂离开天上的宝座,降生在卑微的马槽,经历了从小婴儿到青少年再长大成人的整个过程。然后祂一肩背负起我们的重担(腓立比书2章5-8节)。“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翰一书3章16节)。这是否是我们的友谊应该有的样子?我们也要为朋友舍命。

不论你走到哪里,朋友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要得到能为彼此舍命的友谊,我必须从头开始经营我的友情。我觉得下面的几点对于增进我的友谊非常有帮助:

 

1.询问有意义的问题并且乐于分享

虽然我也承认这有时候听起来有点俗,但我最喜欢的问题是“你(心)里面最近怎么样?”这其实是我询问“你还好吗?”的方式,而且我问的其实是你的内在怎么样,心里有没有什么纠结的?

当然,有时候我们只想成为倾听的那一方;成为别人的知己和帮助对方的人。但朋友间的爱不会让我们只是单向的给予。在圣经里,彼得不得不让耶稣洗他的脚(约翰福音13章8-10节),而耶稣也让一个女子用昂贵的香膏膏祂的脚,然后用她的头发擦干(马太福音26章7-11节)。

当我感觉自己变成总是在给予的一方时,我就会直截了当地跟朋友说:嗨!我处理朋友之间的关系时总有点失衡,当别人问我的事情时我总是会有点放不开。所以请你帮助我,如果你发现我又退缩了,请继续追问我。

 

2.询问对方你该如何为他们祷告

为他人祷告是一种最亲密爱的表现形式。我们为着朋友最深切的需求、恐惧和担忧而迫切祷告。我愿意跟我的朋友一起踏进祷告的属灵摔跤场(就如同雅各与上帝角力一样),为了朋友及他们所爱的人代祷。我希望我们至少能够询问:“你现在想向上帝求什么?当下你心中最纠结的事情是什么?目前你心中最担忧的是什么?”

有时候我们的朋友可能会软弱到无法为自己祷告的地步。他们可能太害怕,或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上帝。他们心中可能有太多懊悔和担忧,压着他们无法祷告。亦或许他们不知道如何开口祷告。在这样的时刻,身为朋友的我们可以为他们代求。

你是否认识一些人是没有太多人会替他们代祷的?最有效的做法就是,试着打电话给他们,了解他们的近况;或者发个信息或电子邮件给他们,附上圣经经文或你的几句话,让他们知道你正在为他们祷告。

 

3.说出实情

以弗所书4章25节说:“所以你们要弃绝谎言,各人与邻舍说实话,因为我们是互相为肢体。”这段简明的文字让我很纠结。现实生活中,我并不是常常像对待自己的肢体一般地对待我的朋友,跟他们的沟通也不是完全透明。

我并非是虚假——不是故意要说谎话的那种——但出于“善意”或对自己隐私的保护,我不见得总是会坦白一切。我没有办法总是对朋友直言不讳。我想我的爱可能还是不够多,所以我才不能这么勇敢。

举例来说,如果我的一个朋友犯了淫乱的罪,我或许应该小心翼翼地说:“我觉得我应该告诉你一件你可能已经知道的事情,你的罪正在毁灭你。我觉得你应该思考寻求一个更忠诚更长久的感情关系。找一个真正珍视你、你也能珍视对方的人。”

坦白说,如果我对一位朋友的信任不够时,当我有所保留时,我可以感受得到两人之间的这种状态。我们的友情只有在我们双方都愿意继续更近一步的情况下才能够持续成长。

 

4.敞开自己

敞开自己需要我们具有很强的安全感。首先是在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上。我发现我自己的谦卑程度与我对他人的敞开程度成正比。谦卑表示:我很软弱,我是个罪人。没错,我就是这样的人。但上帝仍然爱我,爱我这样的罪人,上帝的爱给了我敞开自己和面对可能被拒绝的勇气。

有时候我们无法敞开自己可能来自于不信任对方。但更多的时候是出于自我保护——担心如果别人知道我是这样的人,他们会拒绝跟我做朋友。坦白说我过去经常会等着别人来找我,以检验他们对我的关心(现在偶尔还是会这样)。但知道上帝一直都爱着我这个事实让我有勇气在他人面前展现我的软弱。在上帝面前认识到自己的软弱帮助我了解自己在哪方面需要别人的扶持(加拉太书6章2节);让我意识到我不应该一个人面对(创世记2章18节);所以我不可以对上帝安排在我身边帮助我的人说:“我用不着你!”(哥林多前书12章21节)。

耶稣是自居软弱的最佳典范。祂降卑自己成为一个寿命有限的人类;祂被羞辱被刺透,赤身露体地死在十字架上。还有可能比这更软弱么!但我并不是说我们要对任何人都毫无保留的展现自己最深处的伤痛。毕竟,耶稣也拥有祂的核心朋友圈——最亲近的三位门徒,然后是十二门徒,再扩大到七十二位学生,然后是跟随祂的群众。然而友谊的深度会与我们愿意敞开的程度及亲密度成正比。而耶稣的要求——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章34节)——正是我一辈子要去追求的标准。

 

5.锲而不舍

我当然不是说让你成为一名“死缠烂打的跟踪者”,而是有一种顾虑他人的益处,不求自己益处的态度(腓立比书2章4节)。

现今的社会似乎并不鼓励人们有那种真正紧密的联结——因为要深入地发展关系需要我们花时间精力并且做好会给自己带来不愉快和不便利的准备。很感恩现在有社交媒体,让我们还可以跟高中同学保持联系。但同时我们也可能有580位网上所谓的朋友,他们自以为透过我们在网络上的状态更新,就能够了解我们的情况。

但如果我们想要友谊更深入,就必须愿意锲而不舍地付出。当然,社交媒体也可以成为我们向他人表达关心的途径。因为已经在网络上看到了对方的状态,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去爱他们了。但重点是我必须愿意主动行动,在我的日程中列注更多的人,而不是活动。并愿意跳出自我的圈子为对方付出。

 

6.积极地饶恕

我们经常逃避饶恕这个话题,不是吗?我们很容易就会去指责对方,并硬着心,最后造成友谊的疏远。饶恕与我们的天性全然相悖。我发觉自己非常容易因为朋友小小的冒犯而发怒——很多时候只是因为朋友不够用心,不够了解我心里的想法,我觉得明明显而易见啊,我都已经表现的够明显了啊(这不就是为什么我需要朋友吗?)!或者朋友没有以好的态度回应我。

友谊教会我学习在面对我认为的冒犯时回报以祝福,并学习放开心胸去爱。为了得到朋友们的饶恕和谅解,我必须对他们说一句:“我很抱歉”。我非常喜欢美国著名牧师及学者利贡.邓肯(Ligon Duncan)的看法,他告诉了我很多人际关系中的道理:“人是不会失去爱的,他们失去的是悔改及饶恕。”

毕竟,我们的情感发展是基于我们在不完美的人际关系中发展和接受恩典的能力。

许多概念都起始于一个很普通、也许让你想都想不到的品质:谦卑。谦卑让我们紧紧握住爱,也成为我们人际关系中的激励。

希望在今年之中,你的人际关系可以更进一步,你和你的朋友能够如同耶稣爱我们一样地彼此相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认识自我

5.20特辑| 你没事吧?怎么还单着身呢? (有声中文)

作者:Deborah Fox, 澳大利亚

翻译:漱翎,中国

语音播读:杨澜,中国

编者的话:刚过完2月14,转眼就又到了5.20。似乎一年到头各种情人节过也过不完。眼看着身边的朋友一个一个都步入了婚姻,好像就剩下你一个人还在原地踏步。你或许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你也一直很希望可以有幸福的婚姻或者进入一段美好而稳定的恋爱关系。可是过了一年又一年,你仍然是孑然一身。于是你开始焦虑,甚至开始质疑上帝。小编非常理解你内心的挣扎和痛苦。希望今天的文章可以帮助和鼓励到你。

上周,我意识到我可能已经刷新了一项世界纪录 ——成为35岁以下参加婚礼次数最多的单身人士。我究竟参加过多少次婚礼呢?我数了一下,一共207次!难以置信吧?

仅仅上个月,我就有3个朋友把他们脸书的婚恋状态改为了“已婚”。我为他们高兴,但是与此同时也有些隐隐心痛。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呢?是我自己太“挑”了吗?我内心中对婚姻的渴望随着时间日益增长,而另一方面我的自我价值感却日渐衰弱。

因此每年的情人节就像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样,让我想起自己孑然一身和以前那些失败的恋情。真希望那些已婚的朋友不要再对我说:“你没事吧?怎么还单着身呢?”

你一定觉得我言辞太夸张了。但实情真是这样。真的有不少人当着我的面对我说这样的话。他们大多数都是真正关心我的基督徒朋友或者家人。他们担忧我的未来,希望我能跟他们一样享受婚姻里的幸福和安全感。然而,这样的表达其实根本没什么用。况且,单身本来也没什么不好的。

如果今年的情人节你仍然单着身,那么以下几点也许可以帮助你了解和度过“单身”这个人生阶段。

 

1.上帝从未应许婚姻

上帝在祂的话语中给了我们很多应许,但是婚姻并不是其中之一。那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把婚姻当做是人生的终极目标呢?为什么他们总把单身看做是种病,觉得得“治”呢?夫妻之间的爱的确是造物主赐给我们的礼物,但是上帝并没有应许所有人都会得到这份礼物。

在创世记2章18节中,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虽然渴望亲密关系是正常的,但是上帝也让我们经历在群体中的关系。我听过好多单身的女性朋友跟我说,她们在等待上帝把那个“真命天子”带到她们身边,或者她们打算自己搞定婚姻大事,找个“还不错的人”凑合结婚。她们因为太想找个男人结婚,而错过了身边美好而深入的友谊。

对于单身的我们来说,也许终有一天我们会结婚。但是,我们不应该也没必要让自己去刻意等待婚姻。

 

2.单身并不是什么特例

在基督徒中间尤其应该注意这一点。我们不应该让人们觉得好像单身的人就不如“妻子”“丈夫”“母亲”或者“父亲”这样的角色来得重要。事实上,在西方国家的教会中有大量的成年人单着身。

我所在的读经小组里全部都是30岁以上的单身女性。我自己是单身。我的姐妹们和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单身。然而,单身这件事好像变成了一个教会里人人都知道却不能谈论的禁忌话题。我的意思并非是要教会不再鼓励和帮助大家建立健康的婚姻和亲子关系了。我只是觉得我们不应该忽略单身人士的需要和感受。单身人士也是教会的一部分,是基督肢体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备用部分”。

 

3.参与事工和服侍

你有没有想过你可以单独为上帝做些什么呢?使徒保罗在给哥林多教会的书信中敦促信徒们去思考单身是如何使侍奉更有果效的,因为“得以殷勤服侍主,没有分心的事”(哥林多前书7章35节)。单身的人不被夫妻之间相互的责任所捆绑,他们可以去到世界的任何角落去服侍上帝。

诚然,我也认识不少服侍很有果效的基督徒家庭,但是大部分我认识的在跨文化传福音领域中活跃的都是单身人士。这些人对服侍上帝有着极大的热情。我的妹妹现在在亚洲负责一个翻译项目,我的3个好朋友跟着不同的机构在世界各个地方宣教,还有另外一个朋友在她自己居住的社区负责传福音的事工。

 

4.我们的身份在基督里,而不在于我们的脸书婚恋状态

最终,不管我们是结了婚、在恋爱,还是单身、离了婚、在分居,或是处于任何状态,上帝都爱我们。上帝按我们的本相接纳我们。我们不需要做什么事,或变成什么人,来赚取祂的爱和接纳。只要我们仰望耶稣基督,我们就可以安然确信,我们与基督在天国里同为后嗣的身份是永不改变的。在天国里将不再有婚姻(马太福音 22章30节;启示录7章17节),但作为上帝的子民,我们会共赴上帝羔羊的终极婚宴。

我当然也会忍不住拿自己跟那些已婚的朋友比较。但我知道,我作为上帝女儿的身份才是真正重要的。周围有那么多爱我的亲朋好友,我是非常蒙福的。

或许情人节会让我们想起曾经失败的恋情和让我们陷入对孤独的恐惧。但是它其实也是一个好机会,让我们来赞美真爱的真正源头——上帝吧。有意思的是,圣瓦伦丁本人并不像人们所描述的那样是个唯爱至上的丘比特式的人物。(注:情人节的英文名是圣瓦伦丁节)。他极有可能是早期教会的一位主教,并因为拒绝参与异教崇拜而为主殉道。

圣瓦伦丁知道他的忠心单单属于耶稣。耶稣因爱我们而为我们舍命。这个情人节,我会跟我的基督徒朋友们一起度过。我们会一起感谢上帝,感谢祂的美善以及祂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上帝就是爱。单单这点就值得我们所有的人欢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如何陪伴身在痛苦中的朋友?(有声中文)

作者:Chong Shou En,新加坡
翻译:陈琳,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知己,一个可以哭泣的肩膀,亲密伙伴。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朋友,也在生活的不同时期扮演着这些角色。

然而,这绝不是一个可以掉以轻心的角色。在人们最脆弱的时候,我们的所言所行往往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影响。善意却不正确或没有爱心的言行都有可能会伤害那些来向我们寻求安慰和支持的朋友,并令他们反感。

你有没有听过“约伯的安慰者”这个词?谷歌搜索,这个词的意思是“在给予安慰的幌子下加重他人的痛苦”。如果你熟悉圣经中约伯的故事,你可能已经猜到,这个词是在讲约伯的三个朋友——他们不但没有在约伯处在痛苦时给予他所需要的支持和安慰,反而指责和批评他,带给他更大的痛苦。

然而,在我们如何陪伴痛苦中的朋友这件事上,我们有很多可以向约伯的案列借鉴的。

 

1.主动关心

约伯是一个完全、正直的人,上帝赐福给他让他拥有一个大家庭和很多财富。有一天,上帝允许撒旦苦待约伯,以看看他会如何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约伯失去了所有的儿女和财产,而且还被疾病折磨着。然后,约伯的三个朋友来看望他。

当约伯的三个朋友听说发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时,他们聚集在一起,商议去安慰约伯(约伯记2章11节)。这些朋友甚至撕裂了自己的衣服,同约伯一起悲伤,静静地呆了七天(约伯记2章12-13节)。

这种真诚和关心是值得钦佩的,当然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们也应该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去陪伴有需要的朋友。

 

2.不要论断

尽管约伯的朋友们有了一个好的开始,但他们最终还是被公认为糟糕的朋友。

虽然他们在前七天保持沉默,但问题还是在他们开口时出现了。这些朋友不是安慰和鼓励约伯,而是开始论断他。

他们的论断也真够狠的!尽管圣经上说约伯是“完全、正直的”(约伯记1章1节),但他的这三个朋友却告诉约伯,他是因为犯罪才受苦,他所遭遇的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他们称约伯傲慢、邪恶、不把上帝放在眼里。他们甚至说约伯喜爱作恶(约伯记20章12节),他的儿子们活该遭灾祸(约伯记18章19节)。这些绝对不是约伯此时需要听的。

有一次我跟一个朋友分享了一些痛苦的经历,希望他能因此理解我性格中让他觉得费解的一些变化。但他听了之后却大加批评,我真的很伤心。虽然他的批评有些道理,我为此道歉,但那次经历最终使我们渐行渐远,我也没法像之前那样看待他了。

我们必须要小心,不要用自己的见解去论断别人为什么遭受苦难。

 

3.保持沉默并学会倾听

在这三个人吵吵嚷嚷地说着自己的见解时,约伯的第四个朋友以利户却一直保持沉默,他等其他三人说完之后才开始发声。

我们应该学习以利户,不那么快给出我们的看法,因为正如我们看到的,很多时候对方并不需要我们的意见。

我的一个当陆军的朋友最近告诉我他和他的女朋友经常吵架,因为每当他向她吐露他在军队中遇到的问题时,她都会不断地告诉他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其实大多数的时候,他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想要找个人听他诉苦。听了他的话,我暗自庆幸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在静静地聆听,并没有对他的困境作出任何评价或给出解决意见。

 

4.鼓励

以利户终于开了口,但他没有为约伯莫须有的罪名论断他,而是把焦点放在约伯现在的态度上。我们看到“以利户向约伯发怒,因为他自以为义,不以上帝为义”。(约伯记32章2节)。

然而,以利户也是四个朋友中唯一一个给约伯带来希望的。他认同了约伯此时的困境,然后传达了一个令人振奋的“一切都将被修复”的承诺:“他祷告上帝,上帝就喜悦他,使他欢呼朝见上帝的面,上帝又看他为义”(约伯记33章26节)。

以利户告诉约伯上帝有祂的旨意,为着我们的益处祂有时候允许我们经历苦难。他给约伯带来了他所需要的盼望。

在我服役期间,我经历了一段灵命低潮,我无法处理自己罪的问题,结果导致我失去了对救赎的确信。之后的每个星期五晚上只要有休息,我就去参加表弟的青年团契。

那里的年轻人都挺友善的,但最终是那个30多岁的女引导员主动来跟我聊天,并询问我的属灵生命怎样。她看起来真诚且成熟,所以我向她倾诉了我所遇到的麻烦。

我们进行了一次真诚而有意义的谈话。虽然我本以为我知道所有适用于我情况的标准答案,但是真正让我从低迷中站起来的是她的鼓励和祷告。

最终,我在部队的任务使我无法再参加那个青年团契了。但是感谢上帝,那个时候,我已经从沮丧和抑郁中走了出来,而这很大程度上是因着那个引导员的鼓励和陪伴。

一言以蔽之,让我们快快地倾听,快快地拥抱,慢慢地说话,更是不要去论断。

最重要的是,不要因为害怕就不去主动关心朋友。虽然我们不完美,可能会经常说错话或做错事,但我们可以祈求上帝并相信祂会带领我们,让我们知道如何陪伴处在苦难中的朋友们。愿我们在身边的人需要的时候成为他们的祝福。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

致在婚外恋中徘徊的你(有声中文)

作者:Janel Breitenstein,美国
翻译:Linda,新加坡
语音播读:小七,中国
播读后期制作:小盒,中国
*背景音乐:www.bensound.com

嘿,在你手中这杯拿铁的后面,我已经看到了你眼中的忧虑。我知道你不想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你从来不想有外遇。你以为婚姻会使你全然满足。但是我知道你的渴望到了极深之处,你甚至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

真希望婚礼上的那句“我愿意”能使我们永远忠于我们的另一半。但是现实却事与愿违。

的确,婚姻是一个重大的选择,我们只做一次就好。但婚姻同时也是不断地重复“我愿意”这个承诺,在你有做不完的家务时,在他下班后只顾翻看新闻而不理睬你时,也在你母亲去世后十分难过,非常希望有一个人来填补这个空缺时。

不幸的是,基督徒们往往没办法明白和坦然承认“我们的心容易偏离”这个事实,直到事情已经发展到无法挽回。情感问题是尤其容易一发不可收拾的,因为在妥不妥当的行为上很难有明确的界限。我们很容易就深陷其中。

聪明的谎言

“爱一个人是无罪的。”我最近在一个电视剧里听到这么一句精心包装的话语。我想告诉他们:爱确实不是罪。但是在这部剧里,编剧在利用这说法为婚外情和其他性犯罪辩白。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人们认为爱就是做你想做的事,只要你和你喜欢的人开心就好。(你可以去问一下某个有外遇的人的伴侣,或者在破碎的家庭里长大的小孩,他们是否有感受到“被爱”)。圣经里对爱的定义是舍己,为他人的益处舍弃你的生命、幸福和梦想。

但当我们感到不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去其他地方寻找,不是吗?有些时候,我们的生活境遇会令我们变得非常脆弱。十分需要被什么填补。我最近就有这样的经历,我感到非常沮丧和没有安全感。我发现主要吸引我的并非是那个人本身,而是我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的被喜欢和被珍视。也许对你而言,是需要感受到自己被人需要、很迷人、心灵的相通、快乐、自由。这些渴望本身并没有错。但当它们变成我们的需求,成了我们必须拥有,配得拥有的时,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朋友,容我跟你实话实说。这世上没有任何人能填补你的这个空缺。就如 C.S. Lewis在他的书《返璞归真(Mere Christianity)》里说的:

“如果人们确实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内心,那么大部分人都会明白,他们真正想要的东西是这个世界无法给予的。这个世界尽它所能地在提供给我们各样所需,但很多时候这些事物无法履行承诺。我们第一次坠入爱河时的那种感受,或者第一次想到去外国旅行时的那种美妙,以及头去上某门令我们兴奋不已的课程时的感觉……那样的渴望绝不是一段婚姻,一次旅行或者一段时间的学习就能够让我们满足的……我们好像就是少了某样东西。”

这也许说明了为什么67%的第二次婚姻(至少在美国是这样)会以离婚收场。我见证了一位朋友离婚后的心酸历程,发现我们会把许多问题带入到下一段感情中。这是因为那些没有得到满足的渴望、那些空洞和那些在婚姻中的障碍都深深的藏在我们里面。

朋友,请听好:你的渴望确实很合理。但是,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完全满足你的要求。让我们像大卫在诗篇27篇中所写的一样来求告上帝:“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华,我仍要寻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华的殿中,瞻仰祂的荣美,在祂的殿中求问。”我并不是在试图忽视你的情感、性、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但是,我确实认为当我们的灵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其他方面寻求。当我们灵魂的渴望得到了满足时,其他方面的需要就会更容易解决。

我大概列了下面几点,希望可以帮助你在情感、身体或心灵被牵扯着远离你与另一半的“合而为一”时度过难关。坚持住,我的朋友!用你希望你另一半为你争战的方式去争战吧!

1.设置界限

跟你的伴侣沟通并商讨如何避免使自己陷入试探。我有一个正在了解基督信仰的朋友最近问了我一个他认为过于拘谨的准则——就是男生不要单独和非他们妻子的女性在同一屋檐下独处。我跟他解释说这是因为我们要让自己“无可指摘”(提摩太前书3章2节)。在我和我丈夫结婚前,我的父母不允许我们两个在家里独处。这个原则保护我们在当时彼此不越界。而至今我在跟其他男性的相处中依然遵守这个原则。

2.逃离

就像圣经里的约瑟一样,逃离吧。提摩太后书2章告诉我们 “逃避少年的私欲”。逃避这个词的词根是 “逃亡”,意思是不要陷在其中。“务要抵挡魔鬼,魔鬼就离开你们逃跑了。”(雅各书4章7节)。切断一切让你有可能开始对某个异性产生幻想或情感联结的事情。 这可能需要你:

在社交媒体上取消对那个人的关注

 删除和拉黑那个人的电话号码和邮箱地址

 选择不去参加有那个人在的任何社交活动

 向你的伴侣承认你被其他人吸引

 改变一下工作时间或少上一门课程

 离开和那个人一起的事奉岗位

非常直接地跟对方说清楚,不给对方留下任何空间和可能。

同时逃避不对的思想:“将人所有的心意夺回,使他都顺服基督。”(哥林多后书10章5节)。不单单要逃避:还要向前跑。奔向上帝。藏身在祂里面。因着信任,奔向你的伴侣,用爱心去行动,这样你的心思意念也会跟随。连续30天,天天祷告,一天两次,祈求自己能对自己的配偶生出渴望。

3.感恩

一个适用于任何形式的不满、痛苦、贪婪和焦急的良方就是感恩。感恩让我把眼目从自己身上转离,让我不再看我没有的,而是向上看。当然这不是廉价的心灵鸡汤,而是真的相信上帝已经足够,并且会赐给我够用的一切。

若我再次被别人吸引时,我会开始写下一系列我欣赏丈夫的地方——他了解我,我们有过那么多美好的经历。如果以色列人都会忘记他们爱的上帝以及上帝在他们中间行的神迹,我也极有可能一样。我想要守住上帝给我的祝福——那就是站在我面前的丈夫。

你瞧,我的朋友。婚姻是信心的表现。但并非是对你的伴侣有信心,也不是要对你自己有信心。而是相信上帝会赐给你足够的力量让你坚守婚姻。

祂赐给你的是充足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在主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