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关系很糟糕,我学会了这五种方法爱他们

作者:Jane Lim ,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澳大利亚

有声播读:枝子,中国

 

我的家人一直都是一些人眼中的“教科书式基督徒”:每周日固定去教会,按时参加团契活动和营会。 我们读圣经、参加查经小组、也在家里组织查经聚会,并相信一起祷告会让整个家庭合一。

然而,家中时常爆发的冲突和紧张的关系,让我非常痛苦。小时候,每当看到刚刚还吵得很凶的父母一迈入教堂就嘎然止声时,心里就不舒服。之后,他们就各忙各的——爸爸去敬拜礼堂,妈妈去参加唱诗班或教主日课程,而我则匆匆忙忙地去主日学,假装一切都很好。 不知为什么,即使那时的我还很小,我还是暗暗觉得自己只能默默吞下内心的苦楚。

我不记得听到过父母彼此道歉,更不用说事后一起探讨了。

长大后,我日渐意识到这种家庭关系是多么的不正常和不健康,也越发难以保持缄默,并终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然而,鉴于华人文化传统中,父母和孩子的长幼之别,可想而知我碰了一鼻子灰。

这些年来,我认识到,也还在学习把一切的难处交给主。 而且很感恩,身边有关怀我的牧师和睿智的长辈,陪伴我一起走过忧伤。 我也接受了主内心理咨询师的辅导,身边的朋友也都在关怀我,就我自身而言,我已经尽我所能地去学会在失衡的家庭中生活。

如今我能承认自己家庭关系失调,这是我以前做不到的。 大约十年前,当我跟一个朋友说起父母的争吵,和我视其为正常时,他直截了当地说,“呃,这不正常。” 他的回答让我吃了一惊,紧接着,我就感到很尴尬。 他的意思是我的家庭不正常吗?是说我们的家庭关系失调吗? 他怎么能这么说呢? 他怎么敢这么说?他的父母甚至都不是基督徒——至少我的父母是。 如果我们一家是基督徒,我们怎么可能还会“有问题”呢?

回头看,那是一个重要的点醒我的时刻, 尽管我的朋友可以说得更委婉一些,但他说的是实话。这样的家庭关系确实不正常。并且信主并不会让我们成为一个毫无问题的家庭。

以弗所书5章21节-6章4节清楚地描述了上帝对家庭生活的异象——要彼此顺服,无私地相爱,反映出基督和教会的关系。我们家庭中的冲突大多数源于缺乏耐心和凭己意而行(雅各书4章1节)。 两段经文都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顺服上帝。

慢慢地,我发现我的朋友们也面对家庭关系的困扰,但他们选择把家庭里的问题带到上帝面前,这让我感到巨大的安慰,并激励我继续走在信仰的道路上。 朋友们一遍又一遍地开导我:那些弥留在我们生命里的,似乎永远无法愈合的破碎并不能抵消圣经的真理和耶稣在十字架上所完成的工作。

他们处理问题的方式提醒我,上帝一直在我们心里动工,当我们再见到祂的时候,祂会完成在我们生命里的工作。

我也重新思考了“正常”这个词。虽然家庭生活中难免有冲突,是生活的一部分,但频繁发生和得不到解决的冲突不应被视为正常(亦或是健康、合宜的)。这种分辨帮助我们不把事情掩盖起来,而是以真理面对现实。

正如保罗在罗马书6章中所说:“这样,怎么说呢?我们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显多吗?断乎不可!我们在罪上死了的人,岂可仍在罪中活着呢?”(1-2节)。 也就是说,即使罪带来的困扰还在继续,我们与罪的斗争还在继续,但是因为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工作,我们终将得胜(11-14节)。

那么,在失调的家庭环境中,如何保持健康的心态呢? 我们如何学着接受这个现实,又不否认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和后果呢?

  1.  承认罪的破坏性,并为罪悲哀

我们知道罪的破坏性,但要每天去面对的确很困难。 不过承认罪的存在并不意味着我们无条件地任其摆布(告诉自己别无选择) ,而是不要忽视它或视其为“正常”。

当我和一个朋友谈起我家的状况时,她提醒我圣经里一些人的家庭问题(例如,亚伯拉罕,雅各,大卫),但上帝仍然看顾他们,而且还使用他们来完成祂的计划。 我们还讨论了如何反思自己在家庭关系的破碎中扮演的角色:除了认识到自己受到的伤害之外,也需要谦卑地审视我们的内心,承认我们也曾经伤害过家人。

这并不是说一种伤害可以抵消另一种伤害,而是恰恰反映了“人人都犯了罪”(罗马书3章23节),但“唯有基督在我们还做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章8节)。

  1.  回到上帝面前,默想祂的应许

每当家里发生冲突时,我就想跑开躲起来,想一走了之。 但回避顶多也只是暂时喘口气。我最终明白,我可以躲在伤痛里舔舐我的伤口(在脑海里一遍遍地重复冲突的场面,并为此难过),也可以选择藏在上帝的遮盖覆庇里(诗篇32篇7节)。

藏在上帝的同在里意味着转向祂的话语,把我们所有的苦难都交托给祂,放在祂的脚前。

藏在上帝里面的我们不会永远哀哭(诗篇30篇),因为祂“要教导你,指示你当行的路”,并“要定睛在你身上劝诫你”(诗篇32篇8节)。

在心痛和绝望的时候,我常常思想《耶利米哀歌》第3章:

“耶和华啊,求你记念我如茵陈和苦胆的困苦窘迫!我心想念这些,就在里面忧闷。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我们不致消灭,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是因他的怜悯不至断绝。每早晨这都是新的,你的诚实极其广大。我心里说:“耶和华是我的份,因此我要仰望他。”(19-24节)

  1. 如有可能,寻求关系的修复

我们都知道人生在世并非一帆风顺,但我们可以(也应该)渴望关系的恢复,并为之锲而不舍地祷告,盼望着上帝带来悔改、医治、和好。不过我们也需要接受有可能此生都没有办法和解的情况。

我曾经一度希望家里的每个人都能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但我从惨痛的教训中学到了功课——要不要寻求心理辅导是个人自己要做的决定,强求不得。他们的拒绝曾让我沮丧不已,甚是痛苦。但在接受心理辅导,向长辈和为我祷告的朋友们倾诉后,我开始能够接纳他们的选择,并仍尽全力地爱他们, 在保持健康的界限的同时,尽力服侍他们,也不断地祈祷上帝医治和更新他们。

  1.  为自己设定健康的界限并寻求医治

在我成长的文化中,设定界限的概念是非常陌生的,甚至可以被看为不孝。但接受主内的心理辅导、阅读了一些基督教的书籍和资源之后,我意识到设定界限其实是健康的做法。

我学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认清自己在冲突中的立场(或无立场)。当父母吵架时,其实我没有责任去调解或帮助他们和解。 “不”是最难说出口的,但为了我的心里健康,我学会了拒绝。不过,我仍积极地为他们热切祷告,同时也定期参加心里辅导,以让我的情绪能够得到健康地疏解,这是我经历医治过程的关键。

  1.  继续努力祷告

祷告不仅仅是我们所说的话,更是我们内心的姿态——一个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导向上帝的过程。祷告意味着确定上帝爱我们,祂看到也听到我们说出的和未说的一切话。因此,我们可以确信,祂必“能照着运行在我们心里的大力,充充足足地成就一切,超过我们所求所想的”(以弗所书3章20节)  。

不管事情看起来多糟糕,永远不要放弃为家人祷告。 因为上帝救了我们,不只是给我们将来永恒的生命,祂也是在每天的生活中拯救我们(诗篇68篇19节),并赐给我们在耶稣基督里活泼盼望(彼得前书1章3节)。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何以为家?

作者:Radish,中国

有声播读:刘弟兄,中国

 

 

当我终于准备写下这个极大极美的恩典,我的脑子里出现了这四个字“何以为家”。我想每一个远走他乡在大城市漂泊的人都免不了要走租房这条路。掰着手指数,这已经是我在这个城市第九次搬家了。毕业后第一次租的房子是在一个菜市场的楼上,小小的房间,每天天未亮就会被楼下卖菜嘈杂的声音吵醒。从那时开始,我就经历各种租房和搬家的辛酸。

每次搬家心情就会难过一阵,什么时候才能不必再如此奔波?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家呢?还记得上一次搬家是我生日那天,我搬到一个很老旧的小区。搬进去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大扫除。我在角落里扫出可以用斤计量的老鼠屎。后来的日子伴随着闷热的天气,屋里竟然生了好多蟑螂,把那些不常搬动的东西移开就是一场蟑螂的大迁徙。还有一次是空调坏了,因为上班不在家,师傅自己上门修空调,坏的空调没修,好的空调倒是换了个配件,还花了不少钱。没有空调又没有风扇,我就这样度过了那年夏天。一天晚上一滴水滴落,我猛然抬头以为楼顶漏水了,才发现是自己滴下的一大滴汗。

随着年龄增长,我更迫切需要一个私人空间。于是我又开始寻找能够单独住的房子。各大租房APP我都下载,有空就留意,也请中介帮忙。之后就是约时间上门看房,讨论价格,对比等等。因为想要住得稍好一点,也想方便上班,我的租房范围从一环到了二环,又到了三环,或者以外。不知不觉,我找的房子离教会越来越远,找房、租房、换房的过程也好像是一次又一次的流浪。

直到那天我计划要去看房,也想顺便去拜访我的牧师。出门之前接到一位姊妹的电话(她一直都在为我租房的事代祷),原来她们要搬家了,她们家的房子也在出租,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房客。那位姊妹建议我去租她们家的房子。但我认为距离上班的地方实在太远了,就先拒绝了。谁知,原本计划要去看的房子不是不合适就是已经租出去了。

我去拜访牧师之时也和他商量这件事,他也很鼓励和欢迎我住在这里。于是,我就决定租下那位姐妹的房子。后来才知道这正是上帝美好的带领:价格便宜,干净、温馨,还能做饭。其中一个房间还能邀请家人和朋友来入住。至于距离的问题,上班通勤需要花一小时左右,我就在路程中听诗歌、读经、写灵修笔记,时间也刚刚好。曾经嫌长的通勤时间,现在竟成为了每一天与主最亲近的时候。

因为住在这个地方,我也再一次回到教会。当我回到教会,看见我的水杯还是摆在原来的位置,祷告垫子也还在,似乎这一切都在等着我回去。那一刻我站在会厅里,俨然有一种浪子回家的心情。上帝好像慈爱的父亲一直在那里等我,远远地看见我,就跑来迎接我,给我大大的拥抱,又用数不尽的恩典招待我。圣经浪子回头的比喻竟真实地在我生命中发生。

“上帝叫孤独的有家。”(诗篇68篇6节)何以为家?有弟兄姊妹就是家,有教会就是家,有上帝的同在就是家,这是我这次租房的领悟。真正的回家是回到我们天父的同在中,尽管距离上班地方很远,或者不太方便,但是能安稳地住在上帝里面,就是回家。我回家了,如果你还在外面漂泊,任意而活,记得早点回家,天父一直在等你回家,就像父亲等待那个浪子一样。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爱一个你不喜欢、令你失望的人,太难了……

作者:Jessie Ng,马来西亚
有声播读:晓晨,中国

 

那天我亲爱的老爸说了一些惹恼我的话,我感觉自己的怒气瞬间在胸间集成一团火,要是不让它冷却下来,恐怕马上就要爆发。于是我速速进了房间关上门,试图分散注意力让自己冷静。老爸大约也意识到自己言语有失,误伤了我,着急地跟我道歉。

我需要时间冷静,同时也害怕自己当下如果立刻回话,会说出不好的话来,所以沉默不应。哪知他受不了这种沉默,开始疯狂拍门,之后更是开始撞门,扭转门把。我慌了,原本已经冷静得差不多,可这举动顿时令我害怕,害怕老爸真的强行把门撞开,或者找钥匙打开门,使我不得不直面他。

我对这种“侵犯隐私”的行为非常反感。但此时面对我的老爸,我的害怕大于反感。我爱的人正在用他认为好的方式在向我表达爱,可我厌恶这种行为。我不敢想象自己要面对粗暴地撞开门后的他,也害怕自己会因为这件事而讨厌他,不愿意原谅他。同时也害怕他要我当下、立即,接受他的道歉并立刻对他表示和善。为了不让他继续“狂踩我的愤怒线”,我只好发信息给姐姐。姐姐马上制止老爸,并告诉他该如何尊重我,老爸这才消停……

作为女儿,我不去评断老爸的行为。然而从这件事,我却发现自己害怕背后的原因。我喜欢我的老爸,喜欢和他说话,喜欢有他在。然而若让我说出老爸的两个缺点,或者说出他曾经令我失望的地方,我会感到不舒服和不自在。我不想面对我爱的人“有缺点”这个现实,也不想承认他其实也令我失望。原来我骨子里希望我爱的人永远都那么“可爱”,我一直都那么喜欢他们,他们永远都那么容易去爱。因为要爱一个你不喜欢、令你失望的人,太难了。

原来我的爱那么肤浅。为了让我自己更容易去爱对方,我拒绝面对和接受对方的不完美、缺点,或者干脆否认那些他们令我失望的行为。如此,我就可以不费太多心力就能去爱,同时在内心雕刻他们“完美的形象”。也许渐渐地,我爱的就不再是会犯错、有缺点的真实的老爸,而只是心目中那个完美的他。

仔细一想,我们的上帝岂不是“终年累月”地面对这种情况吗?祂爱祂所创造的人,然而人却“狂踩祂的底线”,尽做些祂厌恶的事。然而我们的上帝向我们彰显了祂自己:“耶和华,耶和华,是有怜悯有恩典的上帝,不轻易发怒,并有丰盛的慈爱和诚实。”(出埃及记34章6节)其中“不轻易发怒”在希伯来原文中的意思是“长鼻子”。因为在希伯来文中,会用发红的鼻子去形容一个人发怒,而上帝的“长鼻子”,说明祂是不轻易发怒的。上帝长久地忍耐罪人顶撞和悖逆,一次又一次地给人机会悔改。

另外,上帝向我们彰显了真正的爱,不是刻意无视或者忽略对方的不好,而是即使对方不好,仍然去爱。上帝在我们还不断犯罪惹怒祂的时候就爱了我们,并且牺牲自己的独生爱子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钉在十字架。祂对我们的爱,是一种仁慈的爱(benevolent love),是希望祂所爱的人可以全然纯洁美好,因此不遗余力地要把我们“变好”,好让我们享受与祂的关系。

喜欢的人很容易爱,但是真正深刻的爱是一种意志行动,是我知道了你所有的缺点,你的不好,你令我失望生气的地方,我仍然愿意去爱你。我愿意忍耐,用温柔的言语与你沟通对话,好让我们彼此知道该如何用对方喜悦的方式去爱彼此。

正如上帝爱人,我们的肮脏、污秽、破败祂都看得一清二楚,在祂眼里,我们的罪极其恶心,然而祂却耐心地用基督的血把我们一一擦拭干净,使我们在祂面前成为祂所爱的纯洁的儿女。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为不信主的家人和朋友祷告的三个模板(有声中文)

作者:Sarah Tso, 新加坡

翻译:Celina Zhang,加拿大

有声播读:小七,中国

 

我们心里最急切、在意的祷告莫过于我们所爱的家人,同事或者好友可以信主得救了。但是,家人或者朋友悔改信主的过程可能漫长又艰难,持续为他们祷告就成为了一个挑战。

当我还在青少年小组的时候, 青年牧者给我们所有的小组长一个书签大小的周历, 上面写着我们所有小组长的名字, 方便我们可以按照周历上的名字彼此代祷。我一直把这个周历放在圣经里。每一次当我打开圣经的时候, 我会为当天名字出现在周历上的那位弟兄或姐妹做一个简短的祷告。而且我知道其他弟兄姐妹也在为我祷告, 这是一件很让我很欣慰的事情。

从那个时候开始, 我就养成了这个“祷告日历”的习惯,虽然现在这个日历变成了电子形式的:每一次当我在谷歌日历上记录跟别人的预约时, 或者当我听到一位未信主的家人或朋友的需要时, 我都会为他们的需要和得救祷告。在去跟他们碰面的路上,我也会向上帝做一个简短的祷告, 求上帝预备我的心可以在待会儿的会面中好好爱他们。

基本来说, 我的“祷告日历”表就是根据我日常会面的时间表来制定的, 我还会在下一次会面时做跟进。

有时我们不知道该如何为我们所爱的人祷告,甚至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汇才合适。

当我越来越多为所爱的人祷告时, 我发现我会用下面这些祷告词为他们祷告。我希望以下这些祷告词可以帮助大家开始为我们所爱的人祷告。

当我们开始祷告时, 我鼓励大家把他们当做上帝所爱的孩子们,然后求上帝给我们一颗爱失丧灵魂的心,带领这些浪子们可以回到上帝的国度里( 路加福音15章11-32节)。希伯来书7章25节提到, 主耶稣是我们的大祭司,任何时候当我们呼求祂时,祂都在父上帝面前为我们代求。 当我想到主耶稣是我们的中保,在天父上帝面前为我们代求时,我就深受鼓舞。

(小提示:在每次祷告的时候, 你可以把你家人、同事或者朋友的名字代入进去,提名为他们祷告,并特别为他们的需要祷告)

 

1.为他们向上帝献上感恩

我感谢上帝把我爱的这些人带入我的生命中。主耶稣已经在十字架上成就了救恩, 这些我们所爱的家人和朋友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而造的, 这个重要的概念帮助我从上帝的眼光看到他们生命的宝贵。

我们可以这样祷告:

亲爱的天父, 我为某某献上感恩。谢谢你让他/她可以成为我的朋友,建立生命的关系。在你神圣的旨意中, 我知道你刻意让我们在人生中能够相遇。我们生命有交集的时光都是您所预定的,感谢您让我们此时有机会来认识您。希望主保守我们之间的友谊,让我们可以更深地认识彼此。

主啊, 我感谢你把某某造得这么的美丽和珍贵。你创造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奇妙可畏的,而且我知道你对他/她的生命有一个美好的计划。亲爱的主耶稣, 你是如此的爱他/她, 以致于你在十字架上为他/她的罪而死。求主帮助我珍惜与他/她的友谊, 帮助我可以从你的眼光看待他/她——一位按照至高上帝的形象所造的,你所爱所看重所祝福的弟兄/姐妹。

 

2.为你如何与他们建立关系而祷告

知道“定事由耶和华”(箴言16章33节)这一点让我确信上帝为我和我所爱的人们预备的计划和目的总是好的(罗马书8章28节)。这样我就可以勇敢地为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祷告,抓住机会把福音的种子播种在他们的生命里, 也传递上帝的爱给他们。

 

我们可以这样来祷告:

天父, 我知道你让我们相遇不是偶然的, 求你给我像你爱他那样的爱来爱他。

天父, 你向着我的意念是无私、充满爱和良善的。你真理和鼓励的话语也适时塑造我的生命。

 

你给我的爱如此温柔和充满牺牲精神。

虽然我不配得到你的爱, 怜悯和恩典,但是你对我满有恩典与怜悯。

求你改变我的思想、言语和行为,让我可以像你爱我一样爱我的家人和朋友。

在你圣灵的保守和带领下, 求你帮助我可以效法主耶稣的样式,爱我的家人和朋友们。

我祷告自己可以拥有腓利的勇气和随时随地传福音的心,就像他在路上遇见埃塞俄比亚的太监时所做的那样,我祷告,求主可以帮助我与你同行并随时随地地可以与我爱的人分享福音。

虽然有时付出没有回报, 但是求主给我更多的爱心,敏锐于所爱的人的需要, 帮助我愿意花时间,精力来陪伴和帮助他们。

当我与他们有冲突的时候, 求主可以饶恕我,帮助我有一颗谦卑的心,有勇气可以认错,并寻求与他们和好。

主啊, 你如此爱我,求你也帮助我依靠圣灵的力量把这样的爱传递给他们。

 

3.为他们的得救祷告

 

因为知道主耶稣在寻找迷羊(路加福音15章),希望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可以信靠祂(彼得后书3章9节),所以我带着信心祷告求主感动我未信主的家人和朋友 ,开他们的眼睛让他们认识主。

可以这样祷告:

 

天父上帝, 我为某某(名字)的需要(具体事项)代祷,希望上帝可以满足他目前生活上的缺乏和需要。更重要的是, 求你透过这样的机会让他可以认识你,明白只有你才能满足他心灵深处里最大的需要, 而这些是世界所不能提供给他的。

主耶稣, 我向你献上祷告,求主帮助他认罪悔改,接受你做他生命的救主。求主耶稣赦免他的罪,接纳他成为你的儿女,进入你永恒喜乐的国度里。

我特别为他在接受你的过程里所面对的一切阻碍(具体事项)献上祷告, 求主攻破仇敌一切的营垒。求主耶稣预备一些爱他的弟兄姐妹成为他的朋友,透过不一样的方式消除这些顾虑,带领他认识生命的主。

我相信主耶稣不希望一个人沉沦。像当初你找回迷失的我一样, 我也相信你会寻找其他流浪的孩子回到你的家中。

我向你祷告,并求主帮助我可以在属灵的旅程里面与(名字)同行。求主帮助我为他持续代祷, 直到有一天他可以信靠你,自己来到你的面前祷告。

主耶稣,谢谢你垂听我的祷告和关心我所爱的人,并期待他回到你永恒的家中。

奉主耶稣的名祈求, 阿们。

 

 

点击链接阅读原文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一同坐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