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离婚,不再让我引以为耻,反倒让我引以为荣(有声中文)

作者:Andrew K,澳大利亚

翻译:詹启圣,中国台湾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有两个小时候的记忆定格了我对我们家的看法。第一个是我三岁那年,妈妈生下弟弟之后,我跟爸爸来到医院,我跑进病房开心地大声喊:“我弟弟呢?”然后就看见妈妈正怀抱着他。

第二个记忆是在我九岁那年的一个早上,我像平常一样走进爸妈的房间,准备用他们的洗手间洗漱,然后去上学,结果却撞见母亲正告诉父亲说她要搬出去住,并要求跟他离婚。

这两个记忆在我人生中扮演全然不同的角色,第一个记忆是我们合家欢乐的时光,那时父母亲相处愉快,我的弟弟很可爱而且还不会捣蛋。更重要的是,那是一段一切都很完美的时光。而第二个记忆,却是我的人生遭遇剧变的时候,那段日子家人之间相处时只有咆哮和指责,而我也与家人越来越疏离。

如今,离婚这个字眼可能已经司空见惯,许多明星更换伴侣就像赶时髦一样。据统计,在澳洲每三对夫妻中就有一对以离婚收场。在现今的社会里,我们似乎越来越觉得婚姻失败不算什么事儿了。

但事实上,对于经历离婚的家庭来说,这仍旧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历程。

作为一个孩子,面对父母亲离婚时最困难的事情就是弄明白如何妥当地跟他们继续相处。当父母亲共处一室的尴尬情况出现时,我开始习惯性地盯着地板,摆动双脚;我学会让自己不去听他们彼此恶语相加。当我的父母各自再婚之后,我又学会有技巧地闪躲他们关于我的继父继母如何之类的询问。一言敝之,我痛恨这样的状态。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痛恨与家人们待在一起,因为那样只会不断提醒我我的家不正常。我后来搬出去和祖父母同住,而弟弟则和妈妈住在一起。除了假日以外,我们平常很难见面,见面时也就只有争吵和打架而已。在外面,我的行为举止也大有改变,我开始翘课,并且将自己的怒气发泄在周围的人身上。

父母离婚是我经历过最艰难的事情之一,那么多年过去了,这事件仍然是我人生中极其痛苦的记忆。十五年之后,跟此事相关的许多事情仍历历在目,宛如昨日才发生。

然而,最近在大学校园团契研读圣经罗马书时,我发现一个让我惊讶的事实。我学习到这样一个真理: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是正常的。如同保罗在罗马书1章18节所说的,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每一个人都抵挡上帝真理的世界。因此,这是个破碎、绝望、充满罪恶的世界。这意味着我们对于家庭的认知最多不过是一种理想化。毕竟不论离婚与否,每一个家庭都是由一个个破碎和有罪的个人所组成的。这样的破碎影响到我们在这个世界经历到的所有事情。我们短暂的生命中充斥着失望与痛苦。

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首先,我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看法有了改变。我变得更加实际也更能够原谅其他人的过失。这同时也促使我在与他人互动时更以福音为中心,因为我知道唯有耶稣能解决人的罪恶本性。这样的改变帮助我重新去爱我的家人。尽管我们都有缺点,但现在我很珍惜每一个能够与家人相处的时间。虽然我的家庭仍有许多问题,但以前让我沮丧难过的共处时光,现在却成为我为家人的得救祷告的动力。

最后,这个真理使我无比向往那未来的新天新地——上帝应许给我们的那个没有痛苦没有愁烦的国度。这也让我们想起保罗在罗马书5章3-5节里挑战人本能的教导,保罗要我们在患难中也要欢欢喜喜,因为到最后会生出盼望。世上的痛苦提醒我们不要太爱这个世界,而是要盼望着上帝带我们进入新天新地的那一天。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上帝会赐给我们这一切,就如同罗马书5章6-10节所说,耶稣基督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带给我们得救的确据。

因此,虽然我曾经总是极力逃避一切不完美的事实,但现在我已经学会去接受它。尽管这个过程非常艰难,但在等待那新天新地时,我已能欣然面对父母离婚的这个经历。这个经历给了我向他人谈论福音和那美好永生应许的机会。现在的我是为了复活后的生命而活,并且我也在提醒他人和我一起为着永生而活。因为永恒的生命才是真正重要的。我也越来越珍惜十字架的救恩和它带给我的新天新地的应许。十五过去了,启示录21章1-4节仍然激励着我的心: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我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上帝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装饰整齐等候丈夫。我听见有大声音从宝座出来说:‘看哪,上帝的帐幕在人间!祂要与人同住,他们要做祂的子民,上帝要亲自与他们同在,做他们的上帝。上帝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因为以前的事都过去了’。”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我以为,只要我说出真相,姐姐就再也不会理我了(有声中文)

作者:Jackie G,美国
翻译:Tutu,中国
语音播读:Angel,香港
播读后期制作:庞宏宇,中国

2016年1月4日那天,我真的觉得我的生活快完蛋了。我记得当时自己一个人坐在公寓的沙发上。

通常,我会看一集《老友记》,吃一碗麦片来麻木自己的神经和情绪。但那天晚上,我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我已经哭了整整一个星期了,眼睛都哭肿了,写日记的时候几乎都看不清日记本了。

多年来我一直渴望能和我姐成为好朋友,但直到几个月前,我们的心才真的开始联结。像其他兄弟姐妹一样,我和姐姐的相处时好时坏,今天开开心心地腻在一起,明天就开始互相嫌弃。随着我们日渐长大,我们有越来越多的冲突,比如当我结交一些我姐姐不喜欢的朋友时,我姐姐就会很不高兴。而她搬到洛杉矶做音乐之后,我们又分开了几年,这让我们的关系更加紧张。

但在内心深处,我一直都想要得到她的认可。我认为部分原因是因为在大家眼中,她似乎是完美的,好像她一切都顺风顺水。她的学业优秀,又擅长体育,当她的YouTube音乐事业做得有模有样的时,就感觉她的人生全都妥了。

所以,当我也搬到洛杉矶,并且和姐姐开始真正交心后,我高兴不已。我们终于学会了如何敞开心扉对待彼此并真实地分享各自的生命旅程。这并不是说我们以前不想互相分享,只是当时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该分享什么和怎么去分享。

当我打算向姐姐坦白时,我完全没有期待她会原谅我。我真的很讨厌自己怎么会做出如此丑恶的事情,也不想让姐姐知道我的罪状。然而我知道,我拖延着不去坦白真相的时间越久,就越是会给她和我自己造成更大的伤害。

我再也不想等待另一个“明天”了。我等够了,也逃避够了。现在是时候说出真相了。

所以第二天我开着车直奔姐姐的家,路上我一直听着hillsong的“ocean”,希望可以暂时逃避我的内疚感。我要告诉她真相,不仅如此,我也要跟她诀别。

我走进姐姐的家,站在那里,几乎无法用语言清楚地表达我的歉意,我也不知道该如何承认自己曾介入她和前男友的恋情这件事。因为我实在说不出口,姐姐便开始猜测。大概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终于她还是猜了出来,我只能点点头。

如果你以前亲身经历过恩典——我说的不仅仅是知道恩典的意思,而是亲身体验过,那么你就会明白当姐姐选择原谅和宽恕我时我内心的感受。除了告诉我她爱我并且原谅了我之外她没有说别的话。我就这样跟姐姐坦白了事情的真相——这真相曾经令我如此害怕,让我觉得自己这辈子再也无法洗脱罪疚,让我想要隐瞒一辈子。

想想你曾经做过的最糟糕的事情,你带着罪恶感生活了很多年,之后竟然完全被原谅,你的罪在没有任何原因的情况下被完全洗净了。想想你最害怕发现真相的那个人,然而当他知道了真相,却依然毫无保留地爱着你。想想那个人在知道了你是多么的狼狈不堪后,仍然毫无保留去拥抱你和爱你。这就是对恩典鲜活的阐释,也是耶稣的心。

开启这个医治之旅,反思我过去的破碎不堪,并呈现在大家眼前,是我有过的最棒的经历。我并不是说犯错和为此内疚是快乐的。但是通过经历这一切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话虽如此,但是向我姐姐承认错误并不是获得宽恕的关键。

直到2016年1月5日上午,我一直觉得姐姐是否选择原谅我会决定我是谁。换句话说,我把我的姐姐当成了我的上帝。我姐姐又酷又能干,然而她或其他任何一个人都不应该成为我的主宰。假如我给了她赦免我罪的权利,若是她没有原谅我,我会如何呢?如果在谈话之后我们就断绝了姐妹关系又会怎么样呢?是不是就意味着我永远没有机会被原谅?

我完全明白,当我伤害到别人时,我必须要负责任地承认自己的错误。但问题的关键是我并不是真正需要姐姐的宽恕才能获得内心的解脱。是的,我知道告诉她真相是正确的决定,但我也明白,如果在我告诉她之后,她选择不原谅我,我仍然会得到宽恕和解脱。我不会再被定罪,我不再是污秽的,我不会再是我自己以为的那种肮脏卑劣之人。

我非常感激姐姐的爱和宽恕。但我更加感谢上帝的恩典和宽恕。当我向祂承认我犯的罪时,祂就给了我心灵重获自由的机会,这简直太让我不敢相信了。耶稣使我脱离罪恶,得了自由(约翰福音8章36节); 羞耻不能再挟制我。

要明白,上帝——世界的创造者、这个尽善尽美的存在,在知道了我们每个人犯过的错误和心里的想法之后仍深深地、远超过我们人类小脑袋瓜儿所能理解地爱着我们,这真是一个了不得的事儿。上帝爱的不是那个表面上好看的我们,祂爱我们的全部,不管是残缺的,斑驳的,祂都爱。这真是一件伟大的事儿!

而我的故事告诉大家我们每一个人都能获得心灵的救赎和自由。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我就不能既跟随耶稣又同时把父母给爱了吗?(有声中文)

作者:Chen Pei Fen,新加坡
翻译:Cindy Wang, 澳大利亚
语音播读:Zel,新加坡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你看看你做基督徒给家里带来了多大的冲击。你连祖上的传统都不要了!家里人心聚不到一起,你父亲觉得自己好失败。”

母亲很生气,试图说服我放弃我的新信仰。从她的话里看得出来她很难过。父亲虽沉默不语,心碎也写在了脸上。好几天他都睡不好觉,因为他的女儿背叛了家族传统,去追随“外国”的上帝了。

那一年我15岁,刚刚接受耶稣做我生命的救主。决志时,我心中充满喜乐,知道这意义非凡。然而此刻,我却面对一场大风暴。父母的伤心失望也让我很心痛。

母亲的百般劝说让我觉得自己非得在耶稣和父母之间做出选择不可。如果我想听从父母,不让他们伤心的话,就意味着我要放弃自己的新信仰。但是我就不能既跟随耶稣又同时爱父母吗?

相信应许

我出生在一个传统的新加坡华人家庭,父母都是客家人。和许多华人一样,我们从小就祭拜各种神明,烧香祭祖,供奉死后的祖先。

在这种传统中长大的人如果做了基督徒,不仅会被看作是抛弃传统信仰,更会被认为是背叛家门,给家族抹黑,因为他追随的是外国宗教,效忠的是外国的神。

但当我决心跟随耶稣的那一刻,这些好像都不重要。当时我关心的只是相信耶稣是否是件正确的事情。我心中一直有很多疑问:“我是谁?活着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世界如此混乱,有解决的办法吗?我死后会怎样?”而基督教似乎给出了全部的答案。

这一切都是从我的一个基督徒朋友Veronica向我传福音开始的。她和我分享她在圣经中所学到的东西,也邀请我参加布道活动,并给我看一些经文,像是约翰福音3章16节:“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

尽管我对人生充满疑问,但我那时的生活其实还算不错。我的家人很爱我,朋友们也都很喜欢我,我成绩优异,体育也很棒。我并不觉得我需要上帝。尽管基督教解答了我对于人生的困惑, 但我并不觉得自己需要委身于耶稣。

然而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内心觉得无比空虚。于是我开始祷告,我说“上帝啊,如果你是真的,可以向我显现吗?”

不久后的一个周六下午,我正准备去买冰淇淋,一个陌生人拦住我问是否可以跟我分享福音。出于礼貌,我同意了。那会儿,我已经听福音听了无数遍,都能背诵出一些经文了,然而那一天不一样,当她与我分享约翰福音3章16节时,我的心像被击中了一般。

我相信那一刻,圣灵触摸了我。约翰福音3章16节的真理从我的头脑进入到我心里。突然间,我明白了这节经文的含义。我的眼睛仿佛被打开,看到上帝“如此爱”的“世人”也包括“我自己”。我感受到罪的沉重、我的不堪以及我多么地需要耶稣。我终于明白了他为什么会为我上十字架,并且为上帝这么爱我感到感恩。

真理光照我的那一刻,我开始大哭,完全停不下来。我第一次明白自己是个罪人,并且感激上帝原谅了我。那一天,我认了我的罪并接受耶稣为我个人的救主。

然而喜乐很快被恐惧淹没,当我想到自己的决定意味着什么时,我立刻意识到父母会如何想以及他们会怎么反应。“我这是做了什么?他们要是发现了,会说什么呢?”

不过这位女士安慰我说,成为家中第一个基督徒在属灵里意义重大。她提醒我保罗和西拉因着一个神迹逃脱了监狱并向狱卒传讲福音的事情(使徒行传16章30-31节)。当狱卒询问“我当怎样行才可以得救?”他们说:“当信主耶稣,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

当然,保罗和西拉并不是在讲单单狱卒自己相信了上帝,他一家人就都得救了。救恩来自每个人各自对上帝的回应,不能转移也无法传给下一代。但是家庭中如果有一个成员决志信主了,福音在这个家庭就有了立足点,这就为其他家庭成员听到和见证福音打开了一扇门。

这些经文给了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会认识上帝。我要抓住这个成为我们家族福音信使和为福音做见证的机会。

不过首先,我必须面对他们的拦阻。

直面挑战

起初的几个月,我对新信仰只字未提。我不敢说,因为我知道告诉父母的后果。我也不敢去教会,但通过祷告、读经、在放学后与基督徒朋友聚会查经,我在灵里愈加坚强。每天早晨,我也会祷告和读经,但之后便会将圣经藏起来以防被发现。然而,好景并不长。

一天,我忘记收起桌上的圣经,结果被父亲看到了。我的父亲是个传统的华人家长,因此他并没有直接质问我,而是让母亲问个究竟。不久,她找到我,直截了当地问:“为什么你桌子上会有一本圣经?”

除了承认我是基督徒,我别无选择。母亲无言以对,只是失望地摇着头。接下来的几天,似乎风平浪静。父母什么都没说,但我可以感觉到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我知道这是暴风雨之前的宁静。

几天后,父亲递给我一封他的亲笔信,什么都没说就去上班了。信里写到他对我成为基督徒的决定感到又失望又难过。他谈到自己没能守住这个家很失败,以及我的行为可能会带来怎样的后果。他指出“一个家庭怎能拜两个神呢?”

父母相信对家族神明的忠诚能带给我们平安、和睦和保障——这些是父母最希望我们能拥有的。但现在,我离经叛道地跟随耶稣会震怒那些神明,并危及整个家庭。

那天下午,母亲和我坐下来,谈起这封信里的内容。这一次,她明显很不高兴,她告诉我:“你爸这几天都没睡好”,随后她提高音调,“他心烦意乱,觉得自己很失败,你看看你做的好事!你真是不孝啊,我们对你付出了这么多,你就这么报答我们吗?”

我没有反驳她也没有为自己辩护,只是默默地听着。也许母亲开始的时候还期盼我能改变想法,但我的缄默让她彻底失望。我回到房间,思考着妈妈说的话,并寻求上帝的帮助。

“天父”,我心情沉重地向祂呼求,“我好伤心,我伤害了我的家人,求你坚固我的信心,我知道你是真神,求你给我力量支撑下去。我该怎么做啊?”

我左右为难,感觉被迫在上帝和父母之间做出选择,而两者对我都十分重要。父母让我离开这个“外国”神,而我知道我不能这么做。但与此同时,我不希望父母觉得我背叛了他们。

耶稣在路加福音14章26节中谈过这个问题,“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做我的门徒。”

耶稣并不是让我们去恨家人。祂是让我们衡量做门徒的代价,并思考自己是否准备好跟随祂。耶稣真正要问的是:你跟随我的决心有多大?你愿意将我置于你的家人之上吗?你愿意为我放弃你珍爱的一切,甚至舍命吗?

面对这个挑战,我扪心自问,我下定决心跟随耶稣了吗?我愿意为了祂而面对父母的不满吗?我应该如何协调和“平衡”对耶稣和对父母的爱呢?

信靠中得安慰

我希望能得到从主而来的清晰指示,好去回答我的父母。然而祂给我的指示就这一句:“做祂的见证”。

这个回答给了我无比的安慰。似乎上帝肯定了我跟随祂的决定,而我现在的任务就是将我的领受和家人分享。我面对的并非是在家人和耶稣之间做选择,而是和家人分享耶稣的爱。

路加福音6章39节强调,只有我们先认识和理解真理,然后才能和他人分享。耶稣说:“瞎子岂能领瞎子?两个人不是都要掉在坑里吗?”除非我们能肯定自己走的路是正确的,否则我们是不能带领他人走向正道的。

这节经文给了我莫大的鼓励。现在我已经发现了真理——耶稣是唯一的救主,我可以带领全家人走进这段信主的奇妙旅程了。而带领他们最好的方法就是爱和尊重他们。我要透过我的言行,让他们看到耶稣是世界的救主。

此文译自雅米英文网站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爱中同行

一起去宣教,父母却离婚了,但上帝的爱却从未离开(有声中文)

作者:Isaac Benavides, 巴西
翻译:秋晨,中国
语音播读:刘弟兄,中国
背景音乐:Discovery House

我是在智利长大的,当时的生活很美好。我的父亲在一家大公司担任要职,而我母亲是一名军队的护士。我们住在远离城市的地方,生活无忧无虑。我们家所在的那片地方坐落在大自然之中,四周都是河流,所以人们十分形象地称之为“河之珍珠”。当时的我从来没想过有一天我们会离开那个地方。
但是,我们还是离开了。2007年10月,为了服侍一个拉丁语社区(某个巴西地方教会的事工对象),我们全家人以宣教士的身份搬到了巴西。就在我们到了巴西不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的家庭关系出现了问题。一开始,父母尽量表现出合一,想要守住对彼此的承诺,以及对这个拉丁语社区的承诺。然而,那些在我们搬家前就有的矛盾,加上异国生活带来的挑战,以及文化和语言的差异等一系列问题,最终还是压垮了我们。在巴西生活了几个月后,父母离婚了,这让我们整个家庭陷入分裂。母亲和妹妹回了智利,而我和父亲留在了巴西。

自然地,我开始有很多疑问。我承认这些问题至今仍困扰着我:为什么我们要来这里?为什么这些不好的事情会发生?父母的离异与这半途而废的事工深深地动摇了我的信心。最终,我离开了教会,远离了上帝,走上一条自暴自弃的道路。

母亲回到智利后,父亲不得不离开教会,开始找寻新的生活。他尝试在不同的地方工作,但都事与愿违。直到有一天,在沮丧与苦毒中,他选择转向上帝,寻求祂,并向祂祷告。

他一连几周都在呼求上帝,我每天都能听见他的哭泣。我相信,他真诚而又心碎的哭泣令上帝喜悦。某天清晨,父亲领受到来自上帝的强烈呼召,要他取些面包和咖啡,走去城市的街道中。他便这样去做了。

走着走着,他遇到了一群无家可归的人——有些人是被遗弃的,有些人沉迷于毒品,也有些人正忍饥挨饿。于是,父亲用自己蹩脚的葡萄牙语把咖啡和面包分给其中的五个人,向他们奉献了自己的爱心。从此,他开始每天都这么做,日复一日,他成了这个街道上家喻户晓的人。

如今,大约有2000人居住在库里奇巴市的街道上,其中有1%的人口沉迷于毒品和酒精。有这么多人需要帮助,我父亲自然需要更多的人与他一起来服侍。他深信上帝呼召他来帮助这些社会中的“隐形人”——那些无家可归的人、毒品上瘾的人,和遭受暴力侵扰的人。父亲的生活从此大不同。

五年过去了,现在他与来自各个基督教教派的100名志愿者一起,在当地市中心的一个知名公园里,侍奉200多名无家可归的人。每个周末,他都会为这些无家可归的人举行聚会,(用行动和上帝的话语来)喂养他们。他称这个地方为“露天教会”。

如今,这个事工已经发展壮大,同时运营着一个NGO组织和一个戒毒所。这个事工完全是靠祷告托起来的,父亲从没有写过任何具体的项目计划。上帝总在合适的时候,奇迹般地供应他所需的一切。

在我们自己家里,我们仍然在经历修复、原谅和医治。但是,上帝的真理让我们明白,我们必须跳出自己的境遇,把耶稣的光亮带给那些还不认识祂爱的人。总有人经历着比我们更多的伤痛,而我们可以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一些不同。再也没有比一颗愿意被上帝引领并像耶稣一样服侍人的心更珍贵的了。

有些人问我,怎样才能找到上帝给我们人生所定的旨意,坦白说,我的答案是:我也不知道。但有一件事我能确定,那便是上帝的良善。无论我们的环境和能力如何,祂都会使用我们。

对我个人而言,上帝是借着婚姻把我的生命翻转过来的。祂让我明白作为一个丈夫和父亲,我的责任就是在物质和属灵上保护我的家庭。如今,我每天都寻求祂的带领和帮助。

说实话,我至今仍然无法毫无障碍地帮助那些瘾君子和无家可归的人。但是,当我每天看着父亲,我总是惊奇于他每天都能投入那么多的时间,甚至冒着风险来做这项工作,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能有两三个人愿意放弃毒品和流落街头的日子,开始重新生活。

记得我曾问过他这样一个问题:“爸,当你的努力只换来这么一点点成果时,你难道不会感到沮丧吗?人是不会改变的啊!”他说:“上帝并没有呼召我去改变这些人,而是呼召我去爱他们,剩下的是上帝的工作。”那时,我才开始意识到,只有一个曾经破碎过的人,才能看到和理解另一个破碎的灵魂的需要。我们的使命是去爱别人——而爱会让一切都不一样。

此文译自雅米英文文章

*此文章由雅米事工原创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自“雅米——听见年轻基督徒的声音!www.ya-mi.org”

(阅读相关主题文章:细数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