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危险的决定—从罗得和亚干得到的教训

作者: Ian Gustafson, 19, 美国

I. 决定性时刻

“我很为你高兴,这就让你说完,但是我认为Beyonce的录影带是史上最佳的录音带之一,史上最佳的录影带之一!”

许多人记得肯伊•威斯特(Kanye West) 在09年MTV音乐录影带颁奖礼上一时冲动所说的话,他打断了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 的获奖感言。他说应该是碧昂絲(Beyonce),而不是泰勒来领取最佳女艺人音乐录影带的奖项。

不久以后,肯伊•威斯特发现自己深陷批评。他在网上和数不清的采访中致歉。尽管肯伊•威斯特是一个有名的艺术家,这个事件却成为他的决定性时刻。这是一个严酷的提醒,错误的决定对一个人的生活和名誉有着严重的后果。

箴言2:20-22告诉我们要防止这种失败发生。“智慧必使你行善人的道,守义人的路。正直人必在世上居住,完全人必在地上存留;惟有恶人必然剪除,奸诈的必然拨出。”

因着性格缺陷和错误决定而失去声望、财富、甚至是生命的确令人不安。信不信由你,圣经也讲了不少跟肯伊•威斯特相似的故事,其中有两个人物叫做是罗得和亚干。让我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使我们不至做出令人后悔的事情。

II.罪的影响

那么罗得和亚干的故事是什么呢?好,我们来读创世纪13-14和19章中的罗得的故事。他是亚伯兰的侄子。而亚干是约书亚记中耶利哥城攻陷之后紧接着的第七章提到的一个以色列人。

尽管处在不同的时期,这两个人有一个相同点—他们的错误决定给他们生命带来了悲剧。

在创世记13章第一次提到罗得时,我们就看到了他与罪的征战。那时,亚伯兰和罗得居住在同一块土地。但是由于双方牧人的相争,他们把土地分成了两半。

亚伯兰让罗得先选他想要的土地,罗得选了最滋润繁盛的那一半,这看起来是个很自然的选择。但是我们很快就能意识到这个选择是出于罗得性格中的缺陷。自私和贪婪驱使罗得做出这样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后来被证明是灾难性的。

性格缺陷好像杂草—他们在被忽视时长得最快而且变得越来越难拔出。这样的杂草我们需要在它一出现时就把它连根拔起。

另一方面,亚干的罪在约书亚记第七章一开始就很清楚了。以色列人攻陷了耶利哥以后,上帝吩咐他们不得拿城里的战利品归为己有。

紧接着,作者记述了亚干违抗上帝,从城里拿了战利品。因为我们不是很了解亚干,我们很容易认为这只不过是一次疏漏。但是记住:上帝才把以色列人从埃及为奴之地领出,又在沙漠里给他们提供食物,保护他们迎战遇到的每个仇敌,神迹一个接着一个。更不用说希伯来人已经受了割礼,象征他们对上帝的忠诚。

亚干的问题就是贪婪。他看到耶利哥的财富就心生贪念。我们可以从他得到的教训就是,没机会犯罪不等于罪就不在我们心里。我们必须警觉,在心里决意常行在上帝的旨意中。这样,当试探来临,我们可以在上帝的帮助下做好抵挡的预备。

III.失去生活焦点

罗得和亚伯兰分地之后,罗得在所多玛与蛾摩拉附近的城安顿下来。这两个城市很富有,因此罗得为之吸引。但是他们也罪大恶极。在彼后2:6-8中,罗得被描述成一个义人,为他周围所发生的恶行而受折磨。但是他仍旧留下来了。

他在离所多玛和蛾摩拉近的地方安顿下来是个不良之策。他被贪婪蒙蔽了眼睛。他只能关注那些他能得到的东西—利益和财富。他或许也得到了很多乐趣。

在创世记14章,一场战争爆发了。罗得所居之地被攻击。他所拥有的一切被掳掠走了。亚伯兰得知这些事后,就率领318人,攻击了其中一只入侵的军队,夺回了罗得的财物。

因此罗得的家被入侵,他拥有的一切被掳掠。但他仍然留在所多玛和蛾摩拉。当常识告诉我们这不是一个好呆的地方时,罗得并不理会,这是很难以理解的事。罪的欲求使我们看不清什么才是最好的生活方式。

亚干也是这样吃尽苦头。他失去了对上帝的忠诚,看不见他曾经见证的神迹。眼里没有上帝是危险的,这最终成了亚干生命中一个致命的错误。在第二场战役中,有三十六个人因此丧命。

我们看到亚干的贪婪打开了防洪闸门,使其他罪渗入他的心。当他看不清自己的所作所为时,自私和欺骗掌控了他。他的三十六个战友因着他的罪行而被杀,心里只有自己,他决定掩盖事实。看不见上帝使他没了良心和怜悯。

IV.脱离现实

罗得生命焦点的迷失在创世记19章达到了高峰。上帝差派了两个天使到了所多玛和蛾摩拉,告诉罗得和他的家人,因着这座城的恶行上帝将毁掉这个城市。当罗得发现天使,他立即邀请他们到自己家里,坚持不让他们睡在城市广场上。看起来罗得突然对城里正发生的事情感到尴尬,他不想让天使看到这些或让他们落在市民的手中。

我们也需要自省!罗得对看到的罪恶深感不安,但最终还是因太留恋罪(贪婪)而不愿离开。当他在家门口发现两位天使,他似乎突然恢复了理智。

另一方面,亚干似乎确信他不会被抓。在约书亚记7:14-15,上帝命令约书亚召集所有的以色列人。按着支派进前来,上帝好亲自指出哪个是犯罪的人。这个过程会按从支派到宗族再到家室的顺序进行。

在整个过程中,亚干知道自己有罪。他有很多认罪的机会,但他每次都没出声。他的家室、宗族、支派和所有以色列人都被带出来接受调查的事实显然对他不重要。他使自己忽视现实,也忽视了他给自己招致的危险。

V.我们的罪伤害我们周围的人

罪使我们无视潜伏的危险,也使我们听不到上帝的声音。罗得和亚干一开始都确信他们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他人。直到经历了一番艰难,他们才意识到这个错误。

当所多玛和蛾摩拉的人发现了罗得的客人时,他们要求他把客人交出来,任他们为所欲为。罗得再三恳求他们。但这使他们愤怒:一个他们文化的局外人竟在审判他们。他们宣布将以更糟的方式对待罗得,并试图破门而入。多恐怖的情景!罗得的贪婪和自私不仅威胁了他自己的安宁,现在也使他的客人和家人处在极大的危险中。

天使使这些人看不见,并指示罗得带上城中所有的亲戚去山上避难。上帝派他们来是要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的。罗得按照指示做了。但是他的女婿们认为他在开玩笑,他们仍旧留在城中。他的妻子在逃跑时回头看了一眼城市。结果,她变成了一根盐柱。藏在山洞中时,他的女儿,也许受了她们在城中所见的罪恶的影响,把父亲罗得灌醉,和他同寝以存留后裔。他们的后裔就是摩押人和亚扪人,都是使亚伯兰后裔不得安宁的人。

至于亚干,三十六个士兵战死沙场,全以色列人都被他的罪所影响。他的支派和宗族也因着他受到怀疑。圣经上暗示他的家人也被迫共谋来掩盖他的罪。直到上帝向约书亚指出有罪的那个人时,亚干最终才坦白承认。结果,亚干和他的家人被处死,他所拥有的也被焚烧。

VI.结语

罗得和亚干的结局是可悲的。他们容许罪掌控了他们,使他们看不清什么是要紧的。罪招来新的罪进入他们的生命,使他们不知道自己正在伤害周围的人们。

我们该怎样避免罗得和亚干所犯的错误呢?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己性格中的缺陷,并向上帝祷告: “上帝啊,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 (诗篇139:23-24)。此外,我们要对罪警觉,在上帝的帮助下抵挡试探。如果我们如此行,我们决定性的时刻将会是荣耀上帝的。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影评:源代码

作者:Daniel Adhi Surya,印度尼西亚

智慧在街市上呼喊,在宽阔处发声,在热闹街头喊叫,在城门口、在城中发出言语。——箴言1:20-21

同样地,上帝往往让我吃惊,使用独特的方式向我呼喊,引起我的注意。其中一次就发生在我看《源代码》这部影片时,上帝向我展示了我跟爸爸之间艰难的关系。上帝不但使这件事暴露出来,还指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来修复这段破碎的关系。

这部影片讲到一个叫科特•史蒂文斯上尉的年青飞行员(杰克•吉伦哈尔饰演),在战场上面临死亡。有趣的是,死前几分钟,科特上尉决定向他的战友诉说自己和爸爸之间紧张的关系,并向他们承认他无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在他的心脏完全停止之前,科特上尉只有八分钟的时间去解决问题。让我感动的是科特上尉如何在那最后的八分钟里分秒必争地去完成自己的心愿!他挫败了一个预谋的火车爆炸事件,那是一列驶向芝加哥的火车;之后,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里给他爸爸打电话,去弥合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这个场景,上帝使我想起了我自己跟爸爸的关系!)。

上帝能够用我们生命中最随机的事来向我们说话,真是令人惊奇。当圣灵打开我心灵的眼睛来看到上帝向我说话时,我意识到我实在无法躲避,不能掩面不见祂!即使是在看完电影之后,科特上尉和他爸爸的对话仍不断地在我脑海中重放。感觉好像是上帝不断地在向我说:“丹尼尔,快啊,你不想像科特上尉那样,解决跟你爸爸之间的问题吗?和你爸爸和好吧!”约翰福音10章27节说:“我的羊听我的声音,我也认识他们,他们也跟着我。”选择是显而易见的;我知道我该怎么做了。

今天,我们是否愿意竖起耳朵,训练自己属灵的敏感度,来听到上帝藉着祂的话语和祂的世界所传达给我们的智慧呢?是否愿意顺服上帝对你呼喊的话语呢?这就是我现在要做的。但愿这也能鼓励每一个人如此做!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

忧虑

苗苗报道,北京

在2010年5月10日,小朱,一个17岁的高中生,在浴室墙上留下了血书之后,从学校五楼洗手间的窗户跳楼自杀。

他的遗言是:“我已经决定放下一切——无论是那些我能够放下还是我无法放手的事,就这么过去吧。因为我们极力坚守也是枉然。一万年是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爷爷,对不起。”

最终小朱在医院因为重伤,抢救无效而死亡。

在小朱七个月大的时候,父亲去世了。母亲在父亲的死亡之后就精神失常了。从此小朱就由他的外公外婆照顾生活起居。

小朱一直都是班里数一数二的好学生。他并不是一个喧闹的人,相反地, 他为人安静。但是,他告诉他的外公他想要辍学,因为学校的压力太大了。他家的经济状况也并不乐观,而他身边的朋友都条件优越。

由于家庭出身贫寒,小朱同学的自杀出乎意料地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人们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小朱的自杀?”


对故事的反思,来自新加坡的汪慧滢, 21

通常,在我们最灰心丧气的时候,几乎总是觉得我们孤立无援。自杀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一条逃离的路径,但仅仅是又给媒体提供一个“故事”罢了。

但是对我们基督徒来说,圣经真的从未向我们提及过绝望的话题吗?

沮丧往往出现在上帝的话语中。例如使徒保罗告诉我们“我们被压太重,力不能胜,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哥林多后书1:8b)。传道书的作者说过,“故此,我转想我在日光之下所劳碌的一切工作,心便绝望”(传道书2:20)。大卫王和其他的歌手在诗篇里经常谈到巨大的悲伤和愁烦、隐藏的危险和难以忍受的痛苦折磨。

这些人面对的问题把他们逼向绝望。但是他们没有自暴自弃,因为他们知道有一个人总是在他们身边,使他们可以找到希望:那就是上帝。

我想起这事,心里就有指望。
我们不至消灭,
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
是因为祂的怜悯不至断绝。
每早晨都是新的;
你的诚实极其广大!
(耶利米哀歌3:21-23)

上帝永不改变的爱使我们能够充满着盼望。他是信实的,所以我们能够相信祂必遵守那在祂言语里的美好应许。“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耶利米书29:11)。

就我个人来说,让我感受安慰的,就是意识到托住我生命和未来那双圣手其实属于造我的主,祂按着自己的美好旨意和荣耀创造了我。当我感到失落的时候,上帝的话语提醒我,无论我身处任何困境,祂依然掌控,因祂的大能超越一切。祂也是那万能的救主(西番雅书3:17),是有能力使我安然度过险境的主。像那诗篇作者一样,我也能够信心十足地宣称:

我的肉体和我的心肠衰残,
但上帝是我心里的力量,
又是我的福分,直到永远。
诗篇 73:26

绝望的确会让人心灰意冷。但是在绝望面前,我们的上帝依然掌权,而且我们能够从祂里面找到希望。

如果你正面临相同困境,可以参考以下链接的文章。尽管向能够帮你的人求助。记住上帝与你同在,一切都还来得及。

(此文章译自雅米英语网站)


投稿